圖解 地球環境百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消費化石燃料等地球資源,創造了高度發展的經濟社會,但另一方面,也破壞大自然平衡,造成地球環境永遠無法回復。天候異常、暴雨颶風、甚至遭受污染的生物鏈等等,在在是人類不當使用地球資源的後果。人類的私欲危及自己及地球其他生物的存亡,而能夠實現解決之道的技術也掌握在人類手中。
本書以豐富的圖表,清楚詳細的解說地球的生態機制、科技發展破壞環境的原因、人口問題、糧食及資源戰爭、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生等等,關於地球環境的一切。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所生活的這個地球,知道正確與其共存的方法,而面對迫在眉睫的生態危機,地球能否停止衰敗,就看所有人類今後如何行動。
本書以豐富的圖表,清楚詳細的解說地球的生態機制、科技發展破壞環境的原因、人口問題、糧食及資源戰爭、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生等等,關於地球環境的一切。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所生活的這個地球,知道正確與其共存的方法,而面對迫在眉睫的生態危機,地球能否停止衰敗,就看所有人類今後如何行動。
目錄
第1章 叫做地球的行星
第2章 適合生物共生的地球環境
第3章 科學技術的功過
第4章 消費文化社會
第5章 世界人口增長
第6章 地球暖化
第7章 從生物體系學習
第8章 糧食的競爭
第9章 人類能夠生存下去嗎
第2章 適合生物共生的地球環境
第3章 科學技術的功過
第4章 消費文化社會
第5章 世界人口增長
第6章 地球暖化
第7章 從生物體系學習
第8章 糧食的競爭
第9章 人類能夠生存下去嗎
序/導讀
前言
自英國發生工業革命以來,仰賴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產業不斷興起,建構出近代文明的基礎。接著,因為20世紀以石油為重心的科學技術,開發了能夠前往宇宙的技術,給人類帶來居住空間得以拓展的錯覺;且奠定了將自然資源視為經濟性資源的經濟社會,將所有領域向全球化推進;同時也形成了恣意消費地球資源、物品用後即丟等價值觀的消費社會。
1950年前後開始的石油文明(排放二氧化碳的產業),事實上已經超出了維持地球環境永續的界線。雖然對市場基本教派主義抱持懷疑的科學家、知識份子,不時提出地球暖化與地球環境破壞的警語,但是人們依然沒有切身的體認,對這些警訊完全不予理會。因為世人不知選擇最好的方式,不去理解共同生存地慘遭破壞的前因後果,也因此,讓環境的破壞變本加厲。
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開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5年締結京都議定書,但即使如此,關於具體刪減溫室效應氣體的措施仍舊消極,在這段時間,地球持續暖化。2005年,透過國際的努力,促使京都議定書發生效用,這才使得全世界開始關注地球暖化的問題。
200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艾爾˙高爾和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高爾是美國前副總統,因製作了對地球暖化提出警告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以呼籲這項地球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而獲頒獎項。因為他們的行動,世界公民開始提高警覺,推動有關溫室效應氣體減量等氣候變動規範,如在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更進一步預計在2012年促使後京都議定書簽定。
因為地球暖化,原本被冰塊覆蓋著的北極海海面擴張,溫暖洋流流入,使得冰塊溶解的情形更盛。這麼一來,人類便陸續發現以往無法觸及,蘊藏於冰面底下的自然資源,並且開始爭奪這些資源。而投資於該事業的金錢遊戲將使自然環境的破壞加劇,這就是當前環境的現狀。
導致阿拉斯加等嚴寒地區的居民無法繼續生活的環境破壞持續進行著,不過,觀看最近的電視節目,發現他們的移動方式已經不是狗雪橇,而是使用汽油奔馳的雪上摩托車。而且什麼都有的超市裡也看得到前來購物的居民身影。由此可以看出冰上住民已轉變為需要倚靠石油生活,對於為了因應極度寒冷的環境也需仰賴石油這情況,不知為什麼,讓人感到些許寂寥。
從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現狀,如果退後一步,轉變成經濟上力求簡樸,不對地球環境造成負擔,滿足清貧且健康生活的社會,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利用可自給自足的生質材料做為取暖的能源,脫離採用石油之類以地下燃料產生的能源,與抑制、規範二氧化碳排出量有所關聯。發展以脫離地下燃料為目標的科學技術,在自然共生中察覺人類的立身之處;這樣的思路相當重要,人類不能總是讓小我私慾拖著走。瞭解地球的生物節律,能在自然中生存的人類社會才是理想國。
人類的私慾招致地球暖化,而能夠實現解決之道的技術也掌握在人類手中。數十年間的暖化防治對策會決定未來數十年的情景。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開發,只能從地球立場出發,以不會造成地球資源負擔的做法為最優先才行。
不要浪費物資,停止隨意丟棄的消費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以往的生活型態。在原來的日本文化中,就非常重視鎮守四方的森林,並對自然抱持敬畏之心。利用自然眾神培育的草花做食材,烹煮而成的「七草粥」是對神明的感謝與祈願無病無災的食物。希望我們能開發出尊重自然、永續發展的技術,並取得世界的領導地位。就算從經濟大國的競爭名次中倒退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應該為了避免地球暖化,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開發技術。
對於想要理解地球環境飽受摧殘的發展結構,並想透過行動維護地球的朋友,但願本書內容可以成為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行動的引信。
平成21年8月吉日
在漫長梅雨季的福井
吉村忠与志
自英國發生工業革命以來,仰賴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產業不斷興起,建構出近代文明的基礎。接著,因為20世紀以石油為重心的科學技術,開發了能夠前往宇宙的技術,給人類帶來居住空間得以拓展的錯覺;且奠定了將自然資源視為經濟性資源的經濟社會,將所有領域向全球化推進;同時也形成了恣意消費地球資源、物品用後即丟等價值觀的消費社會。
1950年前後開始的石油文明(排放二氧化碳的產業),事實上已經超出了維持地球環境永續的界線。雖然對市場基本教派主義抱持懷疑的科學家、知識份子,不時提出地球暖化與地球環境破壞的警語,但是人們依然沒有切身的體認,對這些警訊完全不予理會。因為世人不知選擇最好的方式,不去理解共同生存地慘遭破壞的前因後果,也因此,讓環境的破壞變本加厲。
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開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5年締結京都議定書,但即使如此,關於具體刪減溫室效應氣體的措施仍舊消極,在這段時間,地球持續暖化。2005年,透過國際的努力,促使京都議定書發生效用,這才使得全世界開始關注地球暖化的問題。
200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艾爾˙高爾和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高爾是美國前副總統,因製作了對地球暖化提出警告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以呼籲這項地球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而獲頒獎項。因為他們的行動,世界公民開始提高警覺,推動有關溫室效應氣體減量等氣候變動規範,如在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更進一步預計在2012年促使後京都議定書簽定。
因為地球暖化,原本被冰塊覆蓋著的北極海海面擴張,溫暖洋流流入,使得冰塊溶解的情形更盛。這麼一來,人類便陸續發現以往無法觸及,蘊藏於冰面底下的自然資源,並且開始爭奪這些資源。而投資於該事業的金錢遊戲將使自然環境的破壞加劇,這就是當前環境的現狀。
導致阿拉斯加等嚴寒地區的居民無法繼續生活的環境破壞持續進行著,不過,觀看最近的電視節目,發現他們的移動方式已經不是狗雪橇,而是使用汽油奔馳的雪上摩托車。而且什麼都有的超市裡也看得到前來購物的居民身影。由此可以看出冰上住民已轉變為需要倚靠石油生活,對於為了因應極度寒冷的環境也需仰賴石油這情況,不知為什麼,讓人感到些許寂寥。
從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現狀,如果退後一步,轉變成經濟上力求簡樸,不對地球環境造成負擔,滿足清貧且健康生活的社會,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利用可自給自足的生質材料做為取暖的能源,脫離採用石油之類以地下燃料產生的能源,與抑制、規範二氧化碳排出量有所關聯。發展以脫離地下燃料為目標的科學技術,在自然共生中察覺人類的立身之處;這樣的思路相當重要,人類不能總是讓小我私慾拖著走。瞭解地球的生物節律,能在自然中生存的人類社會才是理想國。
人類的私慾招致地球暖化,而能夠實現解決之道的技術也掌握在人類手中。數十年間的暖化防治對策會決定未來數十年的情景。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開發,只能從地球立場出發,以不會造成地球資源負擔的做法為最優先才行。
不要浪費物資,停止隨意丟棄的消費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以往的生活型態。在原來的日本文化中,就非常重視鎮守四方的森林,並對自然抱持敬畏之心。利用自然眾神培育的草花做食材,烹煮而成的「七草粥」是對神明的感謝與祈願無病無災的食物。希望我們能開發出尊重自然、永續發展的技術,並取得世界的領導地位。就算從經濟大國的競爭名次中倒退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應該為了避免地球暖化,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開發技術。
對於想要理解地球環境飽受摧殘的發展結構,並想透過行動維護地球的朋友,但願本書內容可以成為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行動的引信。
平成21年8月吉日
在漫長梅雨季的福井
吉村忠与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