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食物大預報
當外送平台成為飲食必須品後,未來飲食會有怎樣的變化?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2020年以前,點外送餐是生活中的輕奢品,━━
━━現在,外送平台成為全球必需品!━━
★《商業周刊》1787期選書
★作者群收錄全球各大飲食相關講座與論壇最新資訊
★完整分析未來餐飲界各面向發展
★訪談飲食界各領域權威人士,
一次疫情改變了全球的飲食內容以及習慣,
因應習慣改變的硬體與軟體成為餐飲界的新商機。
▍身為消費者→傳統畜牧業肉品不如想像中安全、人道,新的蛋白質來源是什麼?「植物基」肉品將成為新食物。
▍身為從業者→消費者選擇改變的情況下,從新需求中找到延伸性商品與服務,結合大數據與AI,開發體驗式烹調廚具與客製化服務。
▍身為投資者→發掘市場新興項目,及早進場卡位。
2025年之前,食品科技市場將來到巨大的700兆日圓,震撼全球!
新冠肺炎疫讓飲食消費方式產生巨大變革──
植物基、永續性、智能廚房、無人超商、糧食公平……
未來的飲食會產生什麼變化?消費者如何選吃得更幸福?業者的商機在何處?投資者的新藍海是什麼?
【本書看點】
1. 重新定義飲食價值,吃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再是單純為了獲取營養,更要吃得幸福。
2. 首創食品科技地圖2.0,曝光飲食進化的16個關鍵。
3. 疫情後的消費變化:從為了環保吃替代肉改變為「為了杜絕疾病」而尋找替代性蛋白。
4. 替代性蛋白的新產品、新技術。
5. 大數據結合AI的全新家電,升級烹調、飲食體驗。
6. 從大眾化走向個人化飲食,餐飲界未來商機、科技與市場。
名人推薦
專業聯手推薦
王耀誠/Cutaway 創辦人暨執行長
王心怡/Foodland Ventures 扶田資本共同創辦人
朱楚文/財經主持人、作家
林剛羽/Foodland Ventures 扶田資本共同創辦人
陳瑞弦/Foodland Ventures 扶田資本共同創辦人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鄧士瑋/食貨誌站長
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目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