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鏡界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儘可能「把器材功能直接、有效地轉化為對實際拍攝幫助」的攝影器材工具書
最受歡迎的佳能 Canon EF / EF-S鏡頭,功能 × 特性 × 使用 × 應用領域 × 專家秘訣完整分析,一次揭露!
市面上討論相機或鏡頭的書並不少,討論佳能(Canon)的更是大宗,但如果在提供技術資訊之外,只是致力於討論MTF、暗角、分辯率這些技術問題,盡力指導讀者成為更精通器材知識的相機發燒友,這樣對攝影技術的進步真的有幫助嗎?
如果你愛攝影多過愛器材,重視影像勝過蒐集鏡頭,拒絕成為別人眼中的器材控,這是一本你需要的書。
本書從專業攝影師的角度出發,介紹佳能從底片機適用的老鏡頭到數位時代最強悍的新式鏡頭,除了深入探討各種鏡頭的功能與特性之外,作者更以自己親身使用過各種頂級攝影器材近20年以來的功力,為你分析每一款鏡頭的優劣利弊,更大方分享自己上山下海拍攝時獲得的使用秘訣與精彩示範照片,可作為讀者選擇鏡頭的經典指南。
最受歡迎的佳能 Canon EF / EF-S鏡頭,功能 × 特性 × 使用 × 應用領域 × 專家秘訣完整分析,一次揭露!
市面上討論相機或鏡頭的書並不少,討論佳能(Canon)的更是大宗,但如果在提供技術資訊之外,只是致力於討論MTF、暗角、分辯率這些技術問題,盡力指導讀者成為更精通器材知識的相機發燒友,這樣對攝影技術的進步真的有幫助嗎?
如果你愛攝影多過愛器材,重視影像勝過蒐集鏡頭,拒絕成為別人眼中的器材控,這是一本你需要的書。
本書從專業攝影師的角度出發,介紹佳能從底片機適用的老鏡頭到數位時代最強悍的新式鏡頭,除了深入探討各種鏡頭的功能與特性之外,作者更以自己親身使用過各種頂級攝影器材近20年以來的功力,為你分析每一款鏡頭的優劣利弊,更大方分享自己上山下海拍攝時獲得的使用秘訣與精彩示範照片,可作為讀者選擇鏡頭的經典指南。
目錄
序 / 佳能鏡界的前世與今生
前言 / 本書使用說明
【EF系列定焦鏡頭】
15mm f/2.8魚眼鏡頭
14mm鏡頭
20mm鏡頭
24mm鏡頭
28mm鏡頭
35mm鏡頭
50mm標準鏡頭
85mm中長焦鏡頭
85mm鏡頭
100mm中焦鏡頭
135mm中焦鏡頭
135mm柔焦鏡頭
200mm鏡頭
300mm鏡頭
400mm鏡頭
400mmDO鏡頭
500mm鏡頭
600mm鏡頭
1200mm鏡頭
【EF系列變焦鏡頭】
超廣角變焦鏡頭
標準變焦鏡頭
輕便型標準變焦鏡頭 — 底片時代的經典老鏡大募集
28-105mm標準變焦鏡頭
28-135mm / 28-200mm變焦鏡頭
28-300mm f/3.5-5.6L IS USM變焦鏡頭
70-200mm變焦鏡頭
300 mm變焦鏡頭
100-400 mm f/4.5-5.6L IS USM變焦鏡頭
【EF-S變焦鏡頭】
【特殊鏡頭】
微距鏡頭
- 50mm微距鏡頭
- 60mm微距鏡頭
- 65mm高倍率微距攝影鏡頭
- 100mm微距鏡頭
- 180mm微距鏡頭
移軸鏡頭
- TS-E鏡頭的強大表現力
- TS-E 17mm f/4L
- TS-E 24mm f/3.5L / TS-E 24mm f/3.5L II
- TS-E 45mm f/2.8
- TS-E 90mm f/2.8
增距鏡
- EF 1.4x II
- EF 2x II
- EF 1.4x III & EF 2x III
【深入剖析】
同一焦段下,大光圈鏡頭 v.s. 小光圈鏡頭
人像鏡頭漫談
L系列鏡頭的私房話 — 給頂級光學品質的追隨者
IS技術:穩定壓倒一切
EOS和三腳架的使用
最少的EF鏡頭配置 — 僅有一支的配置 & 23支的配置
使用增距鏡對成像的影響
使用L系列變焦鏡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前言 / 本書使用說明
【EF系列定焦鏡頭】
15mm f/2.8魚眼鏡頭
14mm鏡頭
20mm鏡頭
24mm鏡頭
28mm鏡頭
35mm鏡頭
50mm標準鏡頭
85mm中長焦鏡頭
85mm鏡頭
100mm中焦鏡頭
135mm中焦鏡頭
200mm鏡頭
300mm鏡頭
400mm鏡頭
500mm鏡頭
600mm鏡頭
1200mm鏡頭
【EF系列變焦鏡頭】
超廣角變焦鏡頭
標準變焦鏡頭
28-105mm標準變焦鏡頭
28-135mm / 28-200mm變焦鏡頭
28-300mm f/3.5-5.6L IS USM變焦鏡頭
70-200mm變焦鏡頭
300 mm變焦鏡頭
100-400 mm f/4.5-5.6L IS USM變焦鏡頭
【EF-S變焦鏡頭】
【特殊鏡頭】
微距鏡頭
- 50mm微距鏡頭
- 60mm微距鏡頭
- 65mm高倍率微距攝影鏡頭
- 100mm微距鏡頭
- 180mm微距鏡頭
移軸鏡頭
- TS-E鏡頭的強大表現力
- TS-E 17mm f/4L
- TS-E 24mm f/3.5L / TS-E 24mm f/3.5L II
- TS-E 45mm f/2.8
- TS-E 90mm f/2.8
增距鏡
- EF 1.4x II
- EF 2x II
- EF 1.4x III & EF 2x III
【深入剖析】
同一焦段下,大光圈鏡頭 v.s. 小光圈鏡頭
人像鏡頭漫談
L系列鏡頭的私房話 — 給頂級光學品質的追隨者
IS技術:穩定壓倒一切
EOS和三腳架的使用
最少的EF鏡頭配置 — 僅有一支的配置 & 23支的配置
使用增距鏡對成像的影響
使用L系列變焦鏡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序/導讀
作者序
《佳能鏡界》的前世和今生
《佳能鏡界》是「頂級攝影器材」系列的系列作品,首版出版於2009年,2011年發行的繁體中文版是專為臺灣讀者們所更新、修正過的最新版本。
我們的初衷是提供一本讓佳能使用者能夠盡可能瞭解佳能鏡頭知識的書,同時也為大家選擇鏡頭提供準確的依據。但做好一本鏡頭書的難度實際遠不止於此。
幸虧2008年出版的《EOS王朝》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它從開始準備到最終出版用了超過2年的時間。而在此之前的15年,從1993年開始,佳能相機一直被我應用在實際拍攝工作中,而L系列鏡頭,從14mm超廣角到600mm的長砲幾乎無一例外。雖然我在拍攝中總是儘量遵循極簡原則,但是實際上選擇使用何種鏡頭拍攝往往並不能由我來隨意安排,而是受題材的決定,所以能把多數鏡頭用一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攝影是關於影像的藝術,而並不是關於照相機的藝術。本書有幸使用了一些使用EOS相機的頂尖攝影師的優秀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優秀的圖片並不是使用昂貴的器材拍攝的;毫無疑問,這些也是本書最有價值的內容,我要特別感謝他們。
其實市面上講佳能相機和鏡頭的書並不少,拋開資訊的豐富性不談,我都覺得大部分都只講了MTF、暗角、分辨率這些技術問題,彷彿只要儘量努力指導讀者成為更精通器材知識的相機發燒友就可以了。當然,器材知識本身的確也頗有趣,潛心研究當然也能樂在其中,但是如果你愛攝影超過愛器材,過度執著於此或未必佳。所以我希望,即便是一本介紹攝影器材的工具書,也應該盡可能幫助讀者將器材功能直接、有效地轉化為對實際拍攝的幫助;攝影器材廠商在技術革新上不斷前行,以提供性能更加卓越、體積更加輕巧、操作更加便利的攝影器材,其實也是同樣的目的。
另外,一般的器材書在配置推薦上多半有個問題,就是求「全」 — 動輒推薦愛好者買三支f/2.8的L系列變焦鏡頭再加個閃光燈之類。也許背著一個堆滿很少使用器材的碩大攝影包出門,是每一個典型的器材發燒友必須要走的路,但是如果你攝影的終極目標是「影像」,也就是說,你買相機的目的是拍出好照片的話,記住,真正的好攝影者不是什麼都要拍的,他們只拍他們有條件或者他們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把它拍好,就已經是大師了。
所以,根據不同拍攝領域的需求,你或許不需要涵蓋領域那麼廣和那麼多的器材。雖然好的攝影器材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器材都適合你;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什麼是你想要的拍攝方向。你最好先找到自己的「出發點」,然後才能談到如何選取適合你的頂級器材。
因此,我還是希望「頂級攝影器材」系列的讀者,能從這本書之中,獲得一些對器材選擇和實際拍攝的幫助,並從器材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畢竟,從攝影的出發點來講,考慮器材的問題越多,考慮攝影本身就越少。
這本書的出版和EOS系列的生產者佳能公司無關,我當然也不希望讀者誤以為這本書是佳能的「文宣」,所以在撰寫過程中一直力求以中立的角度來看待EOS 產品。在籌備期間,我們的團隊經由各種管道借用並測試了幾乎所有EF與EF-S鏡頭,希望盡可能使本書提供的資訊和觀點足夠令人信服;裡面的內容在成書前也曾請不少職業攝影師和器材專家過目,對於他們提出異議之處,我們也做了更多測試來求證。
此外,在準備《佳能鏡界》的過程中,我們透過色影無忌網和愛攝影網徵集了更多的攝影者使用佳能相機拍攝的圖片,在這裡我也對他們的支持表示感謝。
最後,我依然認為,雖然結合了諸多方面的意見,但是重要的是,對於事物的評價未必只有一種看法,對於攝影器材也一樣。這本書裡的觀點肯定不會適合每一個人,不過好在它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訊,如果真的可以幫助你在瞭解EOS的基礎上拍出更好的照片,或者能找到更適合你的攝影器材,甚至藉此佐證了你對於器材的不同觀點,這都是很好的事情。
器材之道,雖然有趣,但終究需要大量投入,而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更受知識和能力的影響,書中難免有不少疏漏和錯誤;也請讀者發現後不吝予以指教。
《佳能鏡界》的前世和今生
《佳能鏡界》是「頂級攝影器材」系列的系列作品,首版出版於2009年,2011年發行的繁體中文版是專為臺灣讀者們所更新、修正過的最新版本。
我們的初衷是提供一本讓佳能使用者能夠盡可能瞭解佳能鏡頭知識的書,同時也為大家選擇鏡頭提供準確的依據。但做好一本鏡頭書的難度實際遠不止於此。
幸虧2008年出版的《EOS王朝》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它從開始準備到最終出版用了超過2年的時間。而在此之前的15年,從1993年開始,佳能相機一直被我應用在實際拍攝工作中,而L系列鏡頭,從14mm超廣角到600mm的長砲幾乎無一例外。雖然我在拍攝中總是儘量遵循極簡原則,但是實際上選擇使用何種鏡頭拍攝往往並不能由我來隨意安排,而是受題材的決定,所以能把多數鏡頭用一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攝影是關於影像的藝術,而並不是關於照相機的藝術。本書有幸使用了一些使用EOS相機的頂尖攝影師的優秀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優秀的圖片並不是使用昂貴的器材拍攝的;毫無疑問,這些也是本書最有價值的內容,我要特別感謝他們。
其實市面上講佳能相機和鏡頭的書並不少,拋開資訊的豐富性不談,我都覺得大部分都只講了MTF、暗角、分辨率這些技術問題,彷彿只要儘量努力指導讀者成為更精通器材知識的相機發燒友就可以了。當然,器材知識本身的確也頗有趣,潛心研究當然也能樂在其中,但是如果你愛攝影超過愛器材,過度執著於此或未必佳。所以我希望,即便是一本介紹攝影器材的工具書,也應該盡可能幫助讀者將器材功能直接、有效地轉化為對實際拍攝的幫助;攝影器材廠商在技術革新上不斷前行,以提供性能更加卓越、體積更加輕巧、操作更加便利的攝影器材,其實也是同樣的目的。
另外,一般的器材書在配置推薦上多半有個問題,就是求「全」 — 動輒推薦愛好者買三支f/2.8的L系列變焦鏡頭再加個閃光燈之類。也許背著一個堆滿很少使用器材的碩大攝影包出門,是每一個典型的器材發燒友必須要走的路,但是如果你攝影的終極目標是「影像」,也就是說,你買相機的目的是拍出好照片的話,記住,真正的好攝影者不是什麼都要拍的,他們只拍他們有條件或者他們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把它拍好,就已經是大師了。
所以,根據不同拍攝領域的需求,你或許不需要涵蓋領域那麼廣和那麼多的器材。雖然好的攝影器材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器材都適合你;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什麼是你想要的拍攝方向。你最好先找到自己的「出發點」,然後才能談到如何選取適合你的頂級器材。
因此,我還是希望「頂級攝影器材」系列的讀者,能從這本書之中,獲得一些對器材選擇和實際拍攝的幫助,並從器材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畢竟,從攝影的出發點來講,考慮器材的問題越多,考慮攝影本身就越少。
這本書的出版和EOS系列的生產者佳能公司無關,我當然也不希望讀者誤以為這本書是佳能的「文宣」,所以在撰寫過程中一直力求以中立的角度來看待EOS 產品。在籌備期間,我們的團隊經由各種管道借用並測試了幾乎所有EF與EF-S鏡頭,希望盡可能使本書提供的資訊和觀點足夠令人信服;裡面的內容在成書前也曾請不少職業攝影師和器材專家過目,對於他們提出異議之處,我們也做了更多測試來求證。
此外,在準備《佳能鏡界》的過程中,我們透過色影無忌網和愛攝影網徵集了更多的攝影者使用佳能相機拍攝的圖片,在這裡我也對他們的支持表示感謝。
最後,我依然認為,雖然結合了諸多方面的意見,但是重要的是,對於事物的評價未必只有一種看法,對於攝影器材也一樣。這本書裡的觀點肯定不會適合每一個人,不過好在它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訊,如果真的可以幫助你在瞭解EOS的基礎上拍出更好的照片,或者能找到更適合你的攝影器材,甚至藉此佐證了你對於器材的不同觀點,這都是很好的事情。
器材之道,雖然有趣,但終究需要大量投入,而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更受知識和能力的影響,書中難免有不少疏漏和錯誤;也請讀者發現後不吝予以指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