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從新手開始|使用者體驗的100堂必修課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Joel Marsh大幅縮短UX學習曲線,提供寶貴的實務經驗,為你奠定UX設計的扎實基本功。」
— Aarron Walter, MailChimp研發副總,《Designing for Emotion》作者
「UX相關書籍多如過江之鯽,但鮮少有作者膽敢挑戰整個UX範疇,並且處理得這麼乾淨俐落。這本書提供UX初學者寬闊的視野,並且鼓勵他們深入挖掘這個富含無比熱情的領域。」
— Jeff Gothelf, 《Lean UX》(O’Reilly)作者
所以,你想開始學習UX(使用者體驗)設計了是嗎?很好,你來對地方了。
無論你想要設計app,網站,或者好像懂一點設計,這些容易上手的精選課程正是為你量身打造的。這本書從頭到尾徹底遵循UX設計流程實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可以實際應用這些新技能,或在下次會議之前重新翻轉既有的舊觀念。
奠基於廣受歡迎的UX Crash Course(瀏覽數破百萬,源自Joel Marsh的知名部落格The Hipper Element),這本書是想要更加瞭解UX的經理人、程式設計師、業務及行銷人員的必讀寶典。
本書內容:
‧UX設計基礎,無需相關經驗
‧研究怪異和奇妙的使用者行為
‧打造對使用者友善之產品的流程與科學
‧運用尺寸、顏色和佈局協助及影響使用者
‧規劃及製作線框圖
‧讓你的設計具有吸引力與說服力
‧估量你的設計在現實世界中如何運作
‧UX設計師整天在忙些什麼?
— Aarron Walter, MailChimp研發副總,《Designing for Emotion》作者
「UX相關書籍多如過江之鯽,但鮮少有作者膽敢挑戰整個UX範疇,並且處理得這麼乾淨俐落。這本書提供UX初學者寬闊的視野,並且鼓勵他們深入挖掘這個富含無比熱情的領域。」
— Jeff Gothelf, 《Lean UX》(O’Reilly)作者
所以,你想開始學習UX(使用者體驗)設計了是嗎?很好,你來對地方了。
無論你想要設計app,網站,或者好像懂一點設計,這些容易上手的精選課程正是為你量身打造的。這本書從頭到尾徹底遵循UX設計流程實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可以實際應用這些新技能,或在下次會議之前重新翻轉既有的舊觀念。
奠基於廣受歡迎的UX Crash Course(瀏覽數破百萬,源自Joel Marsh的知名部落格The Hipper Element),這本書是想要更加瞭解UX的經理人、程式設計師、業務及行銷人員的必讀寶典。
本書內容:
‧UX設計基礎,無需相關經驗
‧研究怪異和奇妙的使用者行為
‧打造對使用者友善之產品的流程與科學
‧運用尺寸、顏色和佈局協助及影響使用者
‧規劃及製作線框圖
‧讓你的設計具有吸引力與說服力
‧估量你的設計在現實世界中如何運作
‧UX設計師整天在忙些什麼?
目錄
1. 核心觀念
2. 開始之前
3. 行為基礎
4. 使用者研究
5. 心智的極限
6. 資訊架構
7. 設計行為
8. 視覺設計原則
9. 線框圖與原型
10. 可用性心理學
11. 內容
12. 關鍵時刻
13. 給設計師的資料
14. 找份工作吧,你這個嬉皮
2. 開始之前
3. 行為基礎
4. 使用者研究
5. 心智的極限
6. 資訊架構
7. 設計行為
8. 視覺設計原則
9. 線框圖與原型
10. 可用性心理學
11. 內容
12. 關鍵時刻
13. 給設計師的資料
14. 找份工作吧,你這個嬉皮
試閱
前言
這本書知行合一
一開始是電子報,逐漸成長為部落格,接著非常快速地廣為流傳,現在則蛻變成你手上的這個產品。這本書奠基於針對真實讀者所做的科學研究,當初,UX業界的一些領頭羊皆參與審查-這一切,讓它更引人入勝且切合實用。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我們甚至蒐羅了網際網路上的種種反饋意見!
這本書因應許多人的需要而存在
(亦即,我的「使用者研究」找到了問題點。)
最初,這些課程源自於我的電子報,在我服務各個初創企業、知名大廠、內部產品團隊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問及相同的UX基本問題,隨時隨地,於是乎,我決定為我的共事者們創建UX ProTips電子報。
每個星期,我會撰寫一篇簡短、有趣的課程,談一點簡單實用的UX觀念,再將它寄給公司同仁,這些傢伙都很忙,而且不是專家,我必須把東西弄得很有趣,才能夠冀望他們願意去瞭解他人的工作職責(我的啦)。
換言之,他們都是初學者。
起初,我頗擔心給人一種傲慢或叨擾的感覺,還好,大家都很喜歡!他們甚至開始問我問題,很快地,我便開始聽到我的答覆在客戶會議中被重述,公司以外的人開始表示有興趣,並且詢問要怎麼訂閱!
不久,我注意到在UX論壇裡,最普遍的問題竟然是「有什麼資料可以閱讀並且幫助我順利上手?」就這樣,我的ProTips電子報演變成部落格:www.TheHipperElement.com,而這個部落格的第一個大專案就是UX Crash Course(UX速成班),內含31堂關於UX概念的最基礎課程。2014年1月時我每天發表一篇,反應熱烈且非常成功,遠遠超過預期,至今,UX Crash Course的點閱數已破百萬,完全沒有花錢做廣告。
這本書的動機源自於那個部落格,還有,如果你想要進一步證實這本書確實有其需求,只要想想:我們竟然能夠使用《UX for Beginners》(UX從新手開始)的書名,因為這個題名從未被使用過!而且,我們討論的是名列2015年全美最熱門職缺的一種職務!
適合的讀者
(亦即,我的「使用者基本資料」)
即使你還不明白我所謂的「UX」是什麼-其實就是UsereXperience的縮寫-你確實找對門路,這本書專為三種人撰寫:想要成為設計師的非設計師、UX設計師的管理者,以及負責其他職務但想要更加瞭解UX的人。如果你不是設計師,這本書還真的是特別為你打造的。我的任務是,透過簡單的方式(真的很難得)教導一些基本功,以便孕育出更多的UX設計師。這不是一本關於「設計師思維」或「設計師精神」的書籍,而是一套教導應該如何動手做的實務經驗;如何在新職務上扮演一位稱職的UX設計師。如果你是學生、實習人員或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並且覺得「實際」從事UX工作有點嚇人,那麼,歡迎加入,我們需要你。
如果你是UX設計師的管理者,不管你本身是設計師,或者有權指揮團隊裡的設計師,你花越多時間管理設計,就越沒時間從事設計,所以,必要的進修課程總是有用的,尤其是像這種既輕鬆又有趣的課程。然而,更重要的是,擔任管理者也意味著你必須教導UX,而這本書也是針對這個理由而撰寫的。請使用它作為參考資料,或者作為開啟團隊之UX對話的機制。有時候,一本支持你、給你力量的好書是最寶貴的。
最後,你可能擁有一些相關經驗,像是編程、專案管理或行銷業務,但現在需要更深入瞭解UX設計,請務必瞭解UX是所有數位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元素!這本書提供很好的機會,讓你踏出第一步,知行合一,深入UX的核心觀念,同時學習如何將它們付諸實現。如果你胸懷壯志,想在未來切入設計相關的職務,那就太棒了!
本書結構
(亦即,這本書的「資訊架構」)
這本書包含100堂課,分成幾個部分,大致遵循真實專案的實際UX流程。因此,如果你目前正在從事第一份UX職務,那就開始好好閱讀,你會依稀感受到我們正在攜手合作、並肩作戰。還有,盡量別因為我的笑話而笑得太大聲,人們會以為你是個神經病或怪咖。
在這本書中,你不會找到任何冗長的案例研究、複雜的圖表,或者試圖「深入」研究特定主題的章節,這本書的目的在於快速介紹UX設計實務,每一堂課都很精簡、很有趣,而且切中要點。
雖然精簡,這本書涵蓋大量資訊,可能不是包山包海,但確實引進豐富的內容。我特別聚焦在初學者必須瞭解的事情,因此,更進階的觀念,像是迭代發展、「精實」與「敏捷」程序、情境設計、設計批評,或可及性之類的題材並不會詳細被介紹,那些東西比較適合經驗更豐富的設計師研讀,你可以透過Google搜尋那些題材,或者閱讀O’Reilly針對那些主題所提供的精彩好書。這100堂課都是獨立且自我完備的:想要的話,你可以不按順序自由選讀。如果有某個主題是你特別想瞭解的,或者想要放在書桌上隨時參考,那就放心去做吧!另外,邊喝咖啡邊閱讀,也是一件相當享受的事情。
這些課堂被分為14個部分:
• 第一個部分稱作核心觀念,你將學到一些基本概念。UX設計有時可能違反直覺,許多「常識」會將你帶往錯誤的方向,如果你以前從未做過設計,花點時間閱讀這裡的每一堂課,在繼續往下走之前,好好思考琢磨一下。
• 第二個部分稱作開始之前,你將學到一些實用的東西,幫助你為稍後的程序與對話預作準備。如果你在大公司服務,若是跳過這些元件,恐怕會自食惡果,自討苦吃。
• 在行為基礎、使用者研究及心智的極限這幾個部分中,你會學到一些基礎知識,理解人類如何與為何做某些事情,以及怎麼調查使用者何時會做出一些你未預期的事情。
• 資訊架構與設計行為的部分開始結合前面幾個部分的基本觀念,並且將它們轉化成你的設計技藝,UX設計的程序與科學,對許多人來說,那可能是全新的設計思維。
接著,你開始進行實際的設計工作:
• 在這本書中,視覺設計原則被安排在線框圖與原型之前,因為製作良好的線框圖-UX設計師的主要文件-需要理解設計是如何運作的,而不只是它的外觀和樣貌。在瞭解設計的尺寸、顏色和布局如何影響使用者之後,你將學習如何製作及不製作線框圖。
• 在可用性心理學與內容的部分中,你會學習如何讓你的設計感覺起來更輕鬆、更具說服力,好讓更多人可以妥善利用它們。
• 關鍵時刻是至關重要的:發佈。
• 在發佈之後,優秀的UX設計師會量測他們的設計在現實世界的運作情形,以及真實使用者的操作狀況,你會在名為給設計師的資料的這個部分瞭解這件事。別擔心,這裡沒有任何方程式或公式⋯主要就是一些圖片。
• 最後,在找份工作,你這個嬉皮中,你會學到哪種UX角色最適合你、什麼組合最合你的脾胃,以及第一份設計職務主要都在忙些什麼。
我們甚至加入一些驚人的插圖,使它看起來更栩栩如生、更容易理解、更活潑有趣,而且,每個偉大的作家都需要一些橡皮鴨,才能夠把他們的論點述說清楚。無庸置疑。
「我總是包含一些橡皮鴨,總是。」—海明威本書的主要目標
就像良好的UX專案,這本書具有兩個目標:
• 培養更多 UX設計師
• 讓我成為百萬富翁
換言之,即為使用者目標與商業目標。
然而:
只有在成功完成目標#1時,我才能夠達到目標#2。我越能夠把你們變成卓越的UX設計師,你們就越會跟其他人分享及討論這本書,進而產生更多UX設計師,並且提供更充沛的資金,讓我在後院設置一個駱馬農場。
每一個設計師的夢想,對吧?
因此,假如我真的想要開拓百萬美元的駱馬王國,就必須利用這本書為你們提供絕佳的閱讀經驗。成功就雙贏,失敗便雙輸,那就是UX的基本運作方式,有些人稱之為「同理心」,但我認為那純粹就是產品設計的運作方式。
如果你覺得這本書有任何可以改善的地方,或者,你想要述說這本書如何幫助你成為優秀設計師的動人故事,請在Twitter上告訴我:@HipperElement。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本書,請不吝跟他人分享,畢竟,這些駱馬也是要吃東西的。
請盡情享用吧!
這本書知行合一
一開始是電子報,逐漸成長為部落格,接著非常快速地廣為流傳,現在則蛻變成你手上的這個產品。這本書奠基於針對真實讀者所做的科學研究,當初,UX業界的一些領頭羊皆參與審查-這一切,讓它更引人入勝且切合實用。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我們甚至蒐羅了網際網路上的種種反饋意見!
這本書因應許多人的需要而存在
(亦即,我的「使用者研究」找到了問題點。)
最初,這些課程源自於我的電子報,在我服務各個初創企業、知名大廠、內部產品團隊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問及相同的UX基本問題,隨時隨地,於是乎,我決定為我的共事者們創建UX ProTips電子報。
每個星期,我會撰寫一篇簡短、有趣的課程,談一點簡單實用的UX觀念,再將它寄給公司同仁,這些傢伙都很忙,而且不是專家,我必須把東西弄得很有趣,才能夠冀望他們願意去瞭解他人的工作職責(我的啦)。
換言之,他們都是初學者。
起初,我頗擔心給人一種傲慢或叨擾的感覺,還好,大家都很喜歡!他們甚至開始問我問題,很快地,我便開始聽到我的答覆在客戶會議中被重述,公司以外的人開始表示有興趣,並且詢問要怎麼訂閱!
不久,我注意到在UX論壇裡,最普遍的問題竟然是「有什麼資料可以閱讀並且幫助我順利上手?」就這樣,我的ProTips電子報演變成部落格:www.TheHipperElement.com,而這個部落格的第一個大專案就是UX Crash Course(UX速成班),內含31堂關於UX概念的最基礎課程。2014年1月時我每天發表一篇,反應熱烈且非常成功,遠遠超過預期,至今,UX Crash Course的點閱數已破百萬,完全沒有花錢做廣告。
這本書的動機源自於那個部落格,還有,如果你想要進一步證實這本書確實有其需求,只要想想:我們竟然能夠使用《UX for Beginners》(UX從新手開始)的書名,因為這個題名從未被使用過!而且,我們討論的是名列2015年全美最熱門職缺的一種職務!
適合的讀者
(亦即,我的「使用者基本資料」)
即使你還不明白我所謂的「UX」是什麼-其實就是UsereXperience的縮寫-你確實找對門路,這本書專為三種人撰寫:想要成為設計師的非設計師、UX設計師的管理者,以及負責其他職務但想要更加瞭解UX的人。如果你不是設計師,這本書還真的是特別為你打造的。我的任務是,透過簡單的方式(真的很難得)教導一些基本功,以便孕育出更多的UX設計師。這不是一本關於「設計師思維」或「設計師精神」的書籍,而是一套教導應該如何動手做的實務經驗;如何在新職務上扮演一位稱職的UX設計師。如果你是學生、實習人員或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並且覺得「實際」從事UX工作有點嚇人,那麼,歡迎加入,我們需要你。
如果你是UX設計師的管理者,不管你本身是設計師,或者有權指揮團隊裡的設計師,你花越多時間管理設計,就越沒時間從事設計,所以,必要的進修課程總是有用的,尤其是像這種既輕鬆又有趣的課程。然而,更重要的是,擔任管理者也意味著你必須教導UX,而這本書也是針對這個理由而撰寫的。請使用它作為參考資料,或者作為開啟團隊之UX對話的機制。有時候,一本支持你、給你力量的好書是最寶貴的。
最後,你可能擁有一些相關經驗,像是編程、專案管理或行銷業務,但現在需要更深入瞭解UX設計,請務必瞭解UX是所有數位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元素!這本書提供很好的機會,讓你踏出第一步,知行合一,深入UX的核心觀念,同時學習如何將它們付諸實現。如果你胸懷壯志,想在未來切入設計相關的職務,那就太棒了!
本書結構
(亦即,這本書的「資訊架構」)
這本書包含100堂課,分成幾個部分,大致遵循真實專案的實際UX流程。因此,如果你目前正在從事第一份UX職務,那就開始好好閱讀,你會依稀感受到我們正在攜手合作、並肩作戰。還有,盡量別因為我的笑話而笑得太大聲,人們會以為你是個神經病或怪咖。
在這本書中,你不會找到任何冗長的案例研究、複雜的圖表,或者試圖「深入」研究特定主題的章節,這本書的目的在於快速介紹UX設計實務,每一堂課都很精簡、很有趣,而且切中要點。
雖然精簡,這本書涵蓋大量資訊,可能不是包山包海,但確實引進豐富的內容。我特別聚焦在初學者必須瞭解的事情,因此,更進階的觀念,像是迭代發展、「精實」與「敏捷」程序、情境設計、設計批評,或可及性之類的題材並不會詳細被介紹,那些東西比較適合經驗更豐富的設計師研讀,你可以透過Google搜尋那些題材,或者閱讀O’Reilly針對那些主題所提供的精彩好書。這100堂課都是獨立且自我完備的:想要的話,你可以不按順序自由選讀。如果有某個主題是你特別想瞭解的,或者想要放在書桌上隨時參考,那就放心去做吧!另外,邊喝咖啡邊閱讀,也是一件相當享受的事情。
這些課堂被分為14個部分:
• 第一個部分稱作核心觀念,你將學到一些基本概念。UX設計有時可能違反直覺,許多「常識」會將你帶往錯誤的方向,如果你以前從未做過設計,花點時間閱讀這裡的每一堂課,在繼續往下走之前,好好思考琢磨一下。
• 第二個部分稱作開始之前,你將學到一些實用的東西,幫助你為稍後的程序與對話預作準備。如果你在大公司服務,若是跳過這些元件,恐怕會自食惡果,自討苦吃。
• 在行為基礎、使用者研究及心智的極限這幾個部分中,你會學到一些基礎知識,理解人類如何與為何做某些事情,以及怎麼調查使用者何時會做出一些你未預期的事情。
• 資訊架構與設計行為的部分開始結合前面幾個部分的基本觀念,並且將它們轉化成你的設計技藝,UX設計的程序與科學,對許多人來說,那可能是全新的設計思維。
接著,你開始進行實際的設計工作:
• 在這本書中,視覺設計原則被安排在線框圖與原型之前,因為製作良好的線框圖-UX設計師的主要文件-需要理解設計是如何運作的,而不只是它的外觀和樣貌。在瞭解設計的尺寸、顏色和布局如何影響使用者之後,你將學習如何製作及不製作線框圖。
• 在可用性心理學與內容的部分中,你會學習如何讓你的設計感覺起來更輕鬆、更具說服力,好讓更多人可以妥善利用它們。
• 關鍵時刻是至關重要的:發佈。
• 在發佈之後,優秀的UX設計師會量測他們的設計在現實世界的運作情形,以及真實使用者的操作狀況,你會在名為給設計師的資料的這個部分瞭解這件事。別擔心,這裡沒有任何方程式或公式⋯主要就是一些圖片。
• 最後,在找份工作,你這個嬉皮中,你會學到哪種UX角色最適合你、什麼組合最合你的脾胃,以及第一份設計職務主要都在忙些什麼。
我們甚至加入一些驚人的插圖,使它看起來更栩栩如生、更容易理解、更活潑有趣,而且,每個偉大的作家都需要一些橡皮鴨,才能夠把他們的論點述說清楚。無庸置疑。
「我總是包含一些橡皮鴨,總是。」—海明威本書的主要目標
就像良好的UX專案,這本書具有兩個目標:
• 培養更多 UX設計師
• 讓我成為百萬富翁
換言之,即為使用者目標與商業目標。
然而:
只有在成功完成目標#1時,我才能夠達到目標#2。我越能夠把你們變成卓越的UX設計師,你們就越會跟其他人分享及討論這本書,進而產生更多UX設計師,並且提供更充沛的資金,讓我在後院設置一個駱馬農場。
每一個設計師的夢想,對吧?
因此,假如我真的想要開拓百萬美元的駱馬王國,就必須利用這本書為你們提供絕佳的閱讀經驗。成功就雙贏,失敗便雙輸,那就是UX的基本運作方式,有些人稱之為「同理心」,但我認為那純粹就是產品設計的運作方式。
如果你覺得這本書有任何可以改善的地方,或者,你想要述說這本書如何幫助你成為優秀設計師的動人故事,請在Twitter上告訴我:@HipperElement。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本書,請不吝跟他人分享,畢竟,這些駱馬也是要吃東西的。
請盡情享用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