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煙草公賣制於2017年結束,開啟一場多元的菸業跨時代對話。
《菸語憶像》一共收錄十五位人物專訪,保存每一段珍貴的口述歷史,拾起被世人遺忘的細節。帶領讀者探索臺灣菸業的源起、興盛與沒落。用最真實的人物故事,延續菸田光景。
1916年日本人將黃色業種引進臺灣,在花蓮移民村種植,為臺灣第一批烤菸。2016年為種菸的最後一年。從1916年至2016年剛好走完一世紀,專賣制度正式結束。
本書透過不同身分背景的人來訴說,菸業和菸樓的故事。包括菸農、菸農子弟、記者、教育家與藝術家,進行多元跨時代的對話,在縱橫的時空中,補充學術文獻不足的人物故事,保留最真誠的情感與溫度。
目錄
過眼雲菸
回顧臺灣菸業歷史
告別本土菸業
專訪自由記者李慧宜
跟著「阿力伯」回溯菸業歷史
專訪第二代菸農曾通芹
放映菸業的留聲機
專訪美濃的菸農林智興
以膠彩勾勒人生滋味
專訪藝術家鍾舜文
後生洄庄 尋根之旅
專訪菸業策展人童鈺華
夕陽菸業已西下 紅豆小蘿蔔番茄正火紅
專訪菸農子弟蕭成龍
不再種菸後的農民境遇
專訪菸農子弟張志紘
「果然紅」有機農創點燃在地亮點
專訪高雄青農蔡佳蓉
菸業文創與展覽的可能面向
專訪菸業學者陳涵秀
修復菸樓 修復回憶
專訪菸農子弟黃鴻松
讓曾經的輝煌走得久一些
專訪鳳林文史工作者劉青松
菸樓因消失而顯得更美
專訪推動菸樓修復的戴國健校長
推動欣賞鳳林菸業的手
專訪文史工作者葉仁基
失去的只能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專訪楊水文菸樓後代楊志豪
菸樓創生最前線
專訪菸樓學堂負責人李雨軒
那年 遇見菸
花蓮地區菸樓介紹
循跡 菸情在
平東北部和美濃地區菸樓介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