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好的服務,要帶給用戶幸福感
	
	不給用戶提供用戶不需要的服務
	也是服務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
	
	「一圖一文」閱讀型式輕薄短小
	一篇篇跟著讀完,你也能懂服務設計
	
	作者以細膩的日常觀察,善用比喻提醒:
	服務設計就在你我身邊!
目錄
	用戶滿意度,要先有維度,再有程度。 / 1
	從韓劇看體驗 / 2
	韓國化妝品的便利性 / 3
	洗車的服務創新 / 4
	分享經濟—旅行箱 / 5
	如何看待免費 / 6
	羊毛出在羊身上 / 7
	用戶的體驗屬性 / 8
	從Wi-Fi 密碼看用戶體驗 / 9
	服務的最高境界 / 10
	用戶滿意「度」 / 11
	工具和方法的理解 / 12
	邏輯創新 / 13
	服務設計的平台思維 / 14
	萬聖節蛋糕的背後 / 15
	神祕的包裹 / 16
	一段影片引發的思考 / 17
	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 18
	餐廳裡的三個容器 / 19
	可移動的會議室 / 20
	 
	小眾的才是大眾的。 / 21
	韓國電熱毯的啟發 / 22
	咖啡廳的圖章 / 23
	航空管制 / 24
	機場的電源插座 / 25
	盲人的手杖 / 26
	用戶行為的背後 / 27
	3D 電影的體驗 / 28
	小眾的和大眾的 / 29
	一杯好茶 / 30
	週會和週報 / 31
	尋找核心的接觸點 / 32
	服務的搭配原則 / 33
	一個包裝盒 / 34
	從就餐體驗看服務創新 / 35
	私人教練 / 36
	喚起用戶的同理心 / 37
	解決問題的成本 / 38
	好朋友的特質 / 39
	一塊錢的優惠 / 40
	 
	我們談了太多的體驗,卻忽略了服務。 / 41
	一場球賽的背後 / 42
	一把雙面刃 / 43
	一名保全的職責 / 44
	一桌好菜的理解 / 45
	Kitty 臨產的前夜 / 46
	韓國婦產醫院的服務 / 47
	一份問卷 / 48
	一家咖啡廳的競爭力 / 49
	韓國護理中心的餐飲服務 / 50
	噓,這是公共場所 / 51
	首爾的一家書店 / 52
	書店的海外配送 / 53
	服務初始化的能力 / 54
	微創新的理解 / 55
	女兒的名字 / 56
	韓國機場的手機租賃 / 57
	什麼才是「真正的趨勢」 / 58
	用戶體驗設計規範 / 59
	產品經理是關鍵 / 60
	 
	服務設計,就是不斷探索、發現和制定服務的黃金比例的過程。 / 61
	一張單子 / 62
	一塊玻璃 / 63
	差異化的理解 / 64
	修養 / 65
	日本的飲料販賣機 / 66
	韓國的拉麵販賣機 / 67
	服務的成本 / 68
	阿里巴巴的自助餐 / 69
	產品和服務的理解 / 70
	關懷的價值 / 71
	轉型服務設計師的切入點 / 72
	轉型的正確理解 / 73
	服務的黃金比例 / 74
	一個電視節目 / 75
	模糊的鍵盤 / 76
	簡訊 / 77
	套餐思維 / 78
	一個預防針 / 79
	內容傳遞的體驗 / 80
	 
	服務設計的最高境界,不是如何服務好用戶,而是如何限制好用戶。 / 81
	馬路上的塑膠袋 / 82
	國民意識 / 83
	24 小時服務熱線 / 84
	饋贈 / 85
	關於成本的理解 / 86
	長板思維 / 87
	服務的參照物 / 88
	阿里巴巴的智慧立體車庫 / 89
	服務的最高境界 / 90
	關於「事」的設計 / 91
	日本的洗手間 / 92
	輕服務 / 93
	飛機上的水果 / 94
	韓國公共服務策略 / 95
	訊息的本質 / 96
	韓國的休學制度 / 97
	服務的三個模型 / 98
	具象的服務 / 99
	易開罐底部的二維碼 / 100
	 
	服務設計並不是僅僅「為了用戶」而設計,而是「與用戶」一起設計。 / 101
	入口的重要性 / 102
	日本小學生的書包 / 103
	巴西的計程車 / 104
	服務的傳遞 / 105
	服務的透明度 / 106
	模範計程車 / 107
	產品的性格 / 108
	乾貨的理解 / 109
	服務的利益相關者 / 110
	服務設計人才 / 111
	誰是第一作者 / 112
	飯店的服務創新 / 113
	服務競爭的產物 / 114
	阿里巴巴的韓國實習生 / 115
	一個巴掌拍不響 / 116
	服務規範的轉化 / 117
	公益捐贈 / 118
	精品打造 / 119
	服務設計的步驟 / 120
	 
	用戶體驗能從本質上解決用戶的體驗嗎? / 121
	最基本的切入點 / 122
	時間的重要性 / 123
	迪士尼的用戶體驗 / 124
	本地化的服務 / 125
	如何評估服務設計的價值 / 126
	如何評價服務的品質 / 127
	服務的斷層 / 128
	用戶的行為邏輯 / 129
	阿里巴巴的倒立文化 / 130
	訴求 / 131
	三創 / 132
	如何平衡商業訴求和體驗訴求 / 133
	上海迪士尼 / 134
	一張暫住證 / 135
	如何量化服務的價值 / 136
	文化輸出 / 137
	服務設計價值的呈現 / 138
	服務匹配 / 139
	體驗的優先級 / 140
	 
	估算服務成本並不難,難的是估算服務的價值。 / 141
	VR / 142
	服務背後的思考 / 143
	服務流程的創新 / 144
	服務設計的產物 / 145
	優化體驗的原則 / 146
	公共服務設計的職責 / 147
	回到體驗的本質 / 148
	服務成本和服務價值 / 149
	組合的數位頻道 / 150
	網紅 / 151
	安全感 / 152
	全鏈路思維 / 153
	服務的內循環和外循環 / 154
	關於使用價值的理解 / 155
	臨時性的服務 / 156
	韓國的招聘系統 / 157
	服務之道 / 158
	Airbnb 的第一個房東 / 159
	阿里圖書館 / 160
	 
	服務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分享經濟是一種生活方式。 / 161
	接觸點的視角 / 162
	一個標籤的啟發 / 163
	服務的顯性化 / 164
	關於「解決問題」的理解 / 165
	如何定義服務設計 / 166
	服務設計中的痛點 / 167
	關於優先級的理解 / 168
	機場中的育嬰室 / 169
	利益相關者的平衡 / 170
	相鄰的服務系統 / 171
					
序/導讀
	專家好評
	
	過去十年,在中國互聯網上轟轟烈烈地發展用戶體驗之際,服務設計在歐美的重要性日漸增強。隨著中國互聯網與用戶體驗的成熟,產業創新的重點也慢慢從用戶體驗轉變到服務設計,考慮更全面的客戶歷程與更豐富深入的接觸點,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會議與團體關注服務設計。過去學習時的相關資料十分有限,缺乏自學的可能,而本書適時補充了服務設計的入門書籍,幫我們打下觀察服務設計的基礎,透過一個個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大家學習服務設計思維,熟悉服務設計觀念,認識服務設計專有名詞,進而打開服務設計的大門。
	
	服務設計是一個已存在多時的思維方式,例如美國的迪士尼與台灣的誠品,以及中國的海底撈等,都是存在已久的服務設計案例,可以說人人都感受過,但是深層的分析與應用的細節,就需要對於服務設計有更深入的瞭解,才能看出門道。目前因應產業進展的需要,服務設計顯然成為下一波重要的設計思維。在學習時應強調理論與實踐的配合,而第一步就是透過觀察,探索目前實踐者對於服務設計的巧思,體會服務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間的關係。本書正好是這樣的一本書,可以帶領讀者透過一個個案例的文章與圖片,讓我們體會服務設計的實踐細節,以及理論的應用與變化。茶山的文字閱讀起來舒服,拍攝的照片與書中的圖例讓閱讀的效率更好。此外,茶山也帶入他的韓國經驗,讓閱讀多了一些文化差異上的樂趣。
	
	如果你對於服務設計有興趣,如果你對於學習服務設計不知如何下手,本書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茶山跟你分享他對於服務設計的熱誠,以及由自身感受而來的服務設計反思,我相信你會享受對於服務設計的思考。
	
	唐玄輝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教授、龍吟研論體驗創新顧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