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無冕澳督、米飯班主----何鴻燊
賭王是澳門最大的贏家,他旗下有兩大集團公司,一是經營賭博的娛樂公司,二是以經營港澳海上客運為主的信德集團。
娛樂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它的市值多少,長期是一個謎。1992年娛樂公司股東董事葉德利將自己所持的1成股權套現6億港元,那麼娛樂公司的總市值約60億港元,高峰期估計有100億港元。
信德集團是香港股市的「藍籌股」之一,著名的恆生指數就是依據「藍籌股」價格的漲跌編制的。據1994年3月底資料,信德集團的市場價值高達120億港元。這僅僅是股值,還未計算豐厚的董事袍金和紅利。
除了在澳門的一系列龐大的資產外,賭王在香港、加拿大、葡萄牙、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大量的酒店、物業、餐館、海鮮舫、建築公司、連鎖店、成衣製造、服裝、電腦公司、電子製造、賭場等資產。
不可否認,何鴻燊是澳門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賭王,這個在澳門歷史上在位最長的賭牌持有人,不但是澳門首富,香港十大富豪,他甚至還掌握著澳門的經濟命脈。
何鴻燊旗下的賭場,每年的投注在1300億港幣以上,相當於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六倍,每年上交給政府的賭稅超過40億港幣,佔澳門總財政收入的50%以上。他也是澳門相當一部分居民的「老闆」,有30%左右的澳門人直接或間接受雇、受益於他的公司。
就經濟上的影響力而言,何鴻燊可以說是澳門的「無冕之王」。因此,在統領澳門賭業江山的日子裡,除了「賭王」之稱外,人們還稱他「無冕澳督」、「米飯班主」。
◎王中之王
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在北京草簽,明確了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
1993年通過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18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自行制定旅遊娛樂業的政策。」
2000年初,澳門特區政府提出將澳門賭權「一開三」的構想:博彩專營將分為澳門本土、路環和宕仔三個專營區,本土(指澳門半島)的賭場將繼續由何鴻燊的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經營,其他兩地將以「特許經營方式開設分店」,公開招標競投。
澳門特首何厚鏵表示,澳門博彩業應該引進外國財團,藉此將澳門博彩業的經營提高到國際水準。
這意味著,何鴻燊及他的娛樂公司獨霸澳門賭業江山的現狀將成為歷史。
面臨著對己不利的未來新格局,何鴻燊將作何打算?
到2000年中,賭王擬定了4個計畫:
一是到公海開賭。以前,公海賭博會衝擊澳門賭場生意,到2001年後澳門賭場不再是賭王的獨家生意,所以他不怕攤薄澳門賭場生意。何鴻燊計畫購置一個龐大的賭船隊,吃盡公海賭博的生意。
二是守住馬會牌照。盡可能透過現代傳播手段,把澳門賽馬影響到香港、台灣,擴大電話投注的範圍。1999年澳門賽馬的投注額有半數為電話投注,其中80%為香港人。今後,要把電話投注的比例再提高,使澳門賽馬成為香港、台灣馬迷的盛事。
三是開辦網上賭博公司。這個線上賭博公司與一般的網際網路賭博公司不同,其虛擬賭場可透過視像鏡頭和三D影像即時運作,給你親臨賭場的感覺。據說,全球任何禁賭的國家,只要開放網際網路,人們就可以坐在家裡參與賭博。如能像他預期的那麼美妙,何鴻燊就不僅是澳門賭王,還是世界賭王。
四是興建漁人碼頭娛樂城。該項目是四項計畫中最宏偉的一個,是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漁人碼頭的翻版。整個計畫投資6億港元,包括賭場、商業中心、演出廳、一系列主題餐廳、酒吧,可供4000人狂歡的迪斯可舞廳、仿製的中世紀城堡、長350米的防波堤,以及最具吸引力的人造火山。該工程於2000年底開始。屆時,人造火山將成為娛樂城的標誌,亦是澳門著名景觀,將可吸引大量遊客。
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已經佔據澳門半島優勢的何鴻燊,仍然是眾賭商中的王中王。
【創富經】遵守商業倫理道德,讓企業走得更遠
經商謀利,要堅持有利於整個社會的行事原則,不與大家的公共利益相衝突,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組織。堅持這樣一種倫理價值,企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一個組織的生命力取決於它的價值觀、視野,就像一個人不但要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資本的原始積累欲望不能保證企業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而商業倫理基礎上的崇高使命感和道德感,不但可以成為組織發展的商業靈魂,更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讓企業走得更遠。
目錄
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15
1.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會吃苦 18
2.一輩子努力自修的大老闆 22
3.先學做人做事,再學經商賺錢 26
4.「讓生意跑來找你」才是本事 29
5.信譽的推銷才是生意的本質 32
6.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36
7.讓家族生意「富過三代」 40
8.對自己要節儉,對他人要慷慨 45
9.領導人不一定走在最前面 50
10.發展中不忘穩健,穩健中不忘發展 53
第二章 「紅色資本家」霍英東——義薄雲天贏得身前身後名 57
1.我出生時貧窮,但不可能窮一輩子 60
2.小雜貨店初試鋒芒 64
3.大舉淘沙,終成行內巨擘 67
4.戰時偷運賺得第一桶金 71
5.以錢賺錢才是經商的真諦 75
6.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 77
7.我不惹事,也絕不怕事 80
8.「一二三四五」的商業模式 83
9.首創「賣樓花」,躋身超級富豪 87
10.無怨無悔的「南沙情結」 91
第三章 「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95
1.隻身帶著一千元到香港 98
2.「三劍俠」借勢合作,進軍地產 101
3.創建恒基兆業,獨自展翅 105
4.四兩博千斤的上市術 108
5.「百搭之王」的生意經 112
6.小生意靠勤奮,大生意靠計算 116
7.「平民股神」挽回公眾投資熱忱 119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3
9.生財之道:「養雞下金蛋」 126
10.做善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129
第四章 「娛樂教父」邵逸夫——百年傳奇打造「東方好萊塢」 133
1.「邵氏兄弟」打造東方好萊塢 136
2.我拍片不為得獎,為賺錢 139
3.「大投入、大製作」的製片方式 142
4.「觀眾至上」的價值觀 144
5.既有藝術家之眼,又有商人之眼 147
6.「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150
7.「愛才、容才」的用人之道 154
8.奮鬥一生才能收穫一生 157
9.簡單做人,別有太多物質需求 160
10.成功法寶:信心、堅毅、把握時機 162
第五章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家族企業的豪門恩怨 165
1‧最成功的子承父業 167
2.將地產項目變成流水作業 170
3.優質物業帶來高附加值回報 172
4.「三層管理」解決溝通困難 175
5.從一站式購物,到一站式休閒 178
6.發展電訊業,另闢戰線突圍 182
8.APM——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185
9.多元化培訓使員工增值 189
10.以心建家,建設更美好明天 192
第六章 「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97
1.「準女婿」從細微處見真知 200
2.周大福的金不「煲水」 204
3.戴比爾牌照——從黃金到鑽石 208
4.英國女皇為香港國展中心奠基 211
5.「從來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 214
6.「我不喜歡立刻就能賺錢」 217
7.人棄我取——抓住機遇全身投入 220
8.每件事我看透了才去做 223
9.鯊膽作風,寶刀未老 225
10.老闆的人格魅力勝萬金 229
第七章 「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233
1.破繭成蝶,愛拼才會贏 236
2.散光的商標:金與利一起來 239
3.別樹一幟的逆向思維 243
4.「向父親致敬」——廣告也要講美德 247
5.生意經裡包含著「道德經」 249
6.經商的「矛盾論」與「實踐論」 253
7.做買賣不要做「等待的買賣」 257
8.不撤不扣的「紅頂」商人 261
9.從實際中得來的經驗最寶貴 264
10.「有利讓三分」——「仁」道成功術 268
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271
1.香港商界的「工業精神」 274
2.「八足行蟹」,橫向發展 278
3.「輕資產營運」與供應商管理 281
4.供應鏈管理核心——「無章節」 286
5.資訊科技與供應鏈管理的結合 290
6.考慮生產環節,而不是產品 293
7.像大公司一樣思考,像小公司一樣行動 296
8.在平坦的世界中競爭 300
9.從公司內部發現CEO 303
10.「企業內的企業家」 306
第九章 「風流賭王」何鴻燊——「無冕澳督」誰與爭鋒 309
1.家道中落,世態炎涼 312
2.富貴險中求,成功細中取 315
3.賭業是澳門的「福祉」 319
4.鏖戰香港,成就地產大亨 322
5.「回天得力」,扭虧為盈 325
6.不賭錢財賭人才 329
7.「無冕澳督」與「米飯班主」 332
8.別處風景同樣美麗 336
9.富貴聚散無常,唯學問終生受用 340
10.賭王家訓:不可投機賭博 343
第十章 「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347
1.「行船跑馬三分險」 350
2.初出茅廬的「傻瓜」 354
3.一場「空對空」的鬥爭 358
4.「海龍王」成就世界船王 362
5.智勇雙全的「陸地王者」 366
6.「閃電戰」氣吞九龍倉 370
7.寧可少賺錢,也要盡量少風險 374
8.信譽是「簽訂在心上的合同」 377
9.鄧小平親接「燙手」支票 380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383
1.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會吃苦 18
2.一輩子努力自修的大老闆 22
3.先學做人做事,再學經商賺錢 26
4.「讓生意跑來找你」才是本事 29
5.信譽的推銷才是生意的本質 32
6.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36
7.讓家族生意「富過三代」 40
8.對自己要節儉,對他人要慷慨 45
9.領導人不一定走在最前面 50
10.發展中不忘穩健,穩健中不忘發展 53
第二章 「紅色資本家」霍英東——義薄雲天贏得身前身後名 57
1.我出生時貧窮,但不可能窮一輩子 60
2.小雜貨店初試鋒芒 64
3.大舉淘沙,終成行內巨擘 67
4.戰時偷運賺得第一桶金 71
5.以錢賺錢才是經商的真諦 75
6.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 77
7.我不惹事,也絕不怕事 80
8.「一二三四五」的商業模式 83
9.首創「賣樓花」,躋身超級富豪 87
10.無怨無悔的「南沙情結」 91
第三章 「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95
1.隻身帶著一千元到香港 98
2.「三劍俠」借勢合作,進軍地產 101
3.創建恒基兆業,獨自展翅 105
4.四兩博千斤的上市術 108
5.「百搭之王」的生意經 112
6.小生意靠勤奮,大生意靠計算 116
7.「平民股神」挽回公眾投資熱忱 119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3
9.生財之道:「養雞下金蛋」 126
10.做善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129
第四章 「娛樂教父」邵逸夫——百年傳奇打造「東方好萊塢」 133
1.「邵氏兄弟」打造東方好萊塢 136
2.我拍片不為得獎,為賺錢 139
3.「大投入、大製作」的製片方式 142
4.「觀眾至上」的價值觀 144
5.既有藝術家之眼,又有商人之眼 147
6.「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150
7.「愛才、容才」的用人之道 154
8.奮鬥一生才能收穫一生 157
9.簡單做人,別有太多物質需求 160
10.成功法寶:信心、堅毅、把握時機 162
第五章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家族企業的豪門恩怨 165
1‧最成功的子承父業 167
2.將地產項目變成流水作業 170
3.優質物業帶來高附加值回報 172
4.「三層管理」解決溝通困難 175
5.從一站式購物,到一站式休閒 178
6.發展電訊業,另闢戰線突圍 182
8.APM——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185
9.多元化培訓使員工增值 189
10.以心建家,建設更美好明天 192
第六章 「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97
1.「準女婿」從細微處見真知 200
2.周大福的金不「煲水」 204
3.戴比爾牌照——從黃金到鑽石 208
4.英國女皇為香港國展中心奠基 211
5.「從來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 214
6.「我不喜歡立刻就能賺錢」 217
7.人棄我取——抓住機遇全身投入 220
8.每件事我看透了才去做 223
9.鯊膽作風,寶刀未老 225
10.老闆的人格魅力勝萬金 229
第七章 「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233
1.破繭成蝶,愛拼才會贏 236
2.散光的商標:金與利一起來 239
3.別樹一幟的逆向思維 243
4.「向父親致敬」——廣告也要講美德 247
5.生意經裡包含著「道德經」 249
6.經商的「矛盾論」與「實踐論」 253
7.做買賣不要做「等待的買賣」 257
8.不撤不扣的「紅頂」商人 261
9.從實際中得來的經驗最寶貴 264
10.「有利讓三分」——「仁」道成功術 268
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271
1.香港商界的「工業精神」 274
2.「八足行蟹」,橫向發展 278
3.「輕資產營運」與供應商管理 281
4.供應鏈管理核心——「無章節」 286
5.資訊科技與供應鏈管理的結合 290
6.考慮生產環節,而不是產品 293
7.像大公司一樣思考,像小公司一樣行動 296
8.在平坦的世界中競爭 300
9.從公司內部發現CEO 303
10.「企業內的企業家」 306
第九章 「風流賭王」何鴻燊——「無冕澳督」誰與爭鋒 309
1.家道中落,世態炎涼 312
2.富貴險中求,成功細中取 315
3.賭業是澳門的「福祉」 319
4.鏖戰香港,成就地產大亨 322
5.「回天得力」,扭虧為盈 325
6.不賭錢財賭人才 329
7.「無冕澳督」與「米飯班主」 332
8.別處風景同樣美麗 336
9.富貴聚散無常,唯學問終生受用 340
10.賭王家訓:不可投機賭博 343
第十章 「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347
1.「行船跑馬三分險」 350
2.初出茅廬的「傻瓜」 354
3.一場「空對空」的鬥爭 358
4.「海龍王」成就世界船王 362
5.智勇雙全的「陸地王者」 366
6.「閃電戰」氣吞九龍倉 370
7.寧可少賺錢,也要盡量少風險 374
8.信譽是「簽訂在心上的合同」 377
9.鄧小平親接「燙手」支票 380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38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