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人生
這是「小產品,大世界」的真實寫照。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人生一甲子.開關三十年
這是「小產品,大世界」的真實寫照。作者創辦的圜達公司所生產的電子開關,小的如米粒,大的不過2公分,但全世界的人卻幾乎都可能與它連結在一起。
現代人所有用到的電器、手機、電腦、機具、汽車、甚至航太都需要用到他們生產的開關。這家公司和創辦人的故事很有意思:
1.他創業前從沒見過也完全不懂電子開關,卻發展為全球卓越專業精密開關製造廠,現有七大廠、七大系列一條龍自動化生產線,月產量達上億個,行銷至一百多國。
2.擁有六大核心競爭力:沖壓、射出、電鍍、設備加工、LED燈封裝、自動組裝機等。
3.創業30年來不向銀行貸款,不上市上櫃、不併購,以參與感、成就感、歸屬感的「三感管理」落實為企業文化。
4.15年來實施「愛的抱抱」,成為企業特色,員工自行打掃的工廠,乾淨到隨處可躺臥。
5.作者30歲前體弱多病,曾經五次住院手術,幸運逃過大難和長期為嚴重恐慌症所苦;但30歲後開始自主健康管理,十多年來每日運動;60歲帶隊攀登玉山,隔日如常上班。
創業30年來,走過風風雨雨,他的核心信念始終如一:「不做第一,要做唯一」,他是怎麼做到的?本書把他的人生故事與心得,合為18個開關哲學,撰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目錄
自序 開關一念間
開關01 樂當別人的貴人
「心中無缺則富,讓人需要則貴」。
成功不是看你贏過了多少人,
而是看你幫助過了多少人。
開關02 留點名聲給人探聽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離職前不妨:
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開關03 從遊戲中找出母雞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怎樣找出適合的幹部呢?
就從遊戲中觀察吧!
開關04 不做第一,要做唯一
成功後才發現,
我們已經超越市場這麼遠,
這就是隱形的冠軍。
開關05 打斷筋骨會更勇
我堅決不讓他扶,我說:
「既然我是自己走出去的,
我也要自己走進來。」
開關06 活在當下,學會放下
謝謝這位狗菩薩教我們:
「擁有時多珍惜,
失去時捨懷念」。
開關07 十個甕不能只有七個蓋
跟銀行沒借過錢、沒還過錢,
就是在銀行「沒有信用」的人,
但我樂於當這類人。
開關08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感謝那些讓我受苦的人,
他們步步進逼,
讓我不敢鬆懈。
開關09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理由。」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選定目標,全力以赴就好。
開關10 壯遊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多看、多聽、多問。
坦然面對内心的悸動,
無憾此生靈魂的挑戰。
開關11 唱出最想唱的那首歌
因為沒有錢而不快樂的人,
即使真的有錢了也不會快樂。
快不快樂是在於你的心態。
開關12 不能教,只能學
和日本人做生意,
有錢也買不到技術,
除非雙方關係很好。
開關13 不怕大風大浪,只求乘風破浪
必須抓住發展的趨勢,
在麻煩發生前立刻解決,
不然很快就會被麻煩解決了。
開關14 做中學,找答案不追責任
了解問題的本質,
在圜達沒有不會,
只有「做中學」。
開關15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要提防剛愎、隱匿、傲慢
成功也許是偶然,
但失敗往往來自重覆的錯誤。
開關16 一日不動,一日不食
身體並不會老,
會老的是我們的心態及思想。
應當「活到老,學習與運動到老」。
開關17 不要一時衝動,而要一直行動
多少人上山,
就一定是多少人下山,
「一個也不能少」。
開關18 愛你在心口能開
每年一次的「愛的抱抱」,
在圜達實行已經十五年了。
盼望永遠維持這樣的氛圍。
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試閱
開關1 樂當別人的貴人
「心中無缺則富,讓人需要則貴」。
成功不是看你贏過了多少人,
是看你幫助過了多少人。
命理師常對人說:「你今年行大運,升官、發財、逢貴人」等等的。升官發財當事人一定知道,但逢貴人就不一定了。而且就算遇到貴人的當事人知道,但貴人自己卻渾然不知,無意間的一句話、一件事,往往就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家境小康,又是家族裡的長子、長孫,照理說我會有個幸福童年吧?其實不然,在求學的過程中,我不曾因為家庭背景,在學校裡就能免除老師對我的「特別」照顧。看過漫畫《哆啦A夢》的讀者,想像一下那個沒有哆啦A夢的大雄,在班上會是個什麼樣子,就會了解童年時的我為什麼會不快樂。
反應慢、畏縮自卑的小孩,在今日少子化的環境裡,日子還不至於太難過。但一九五五年出生的我,就是戰後嬰兒潮裡的第一批,一九六○年進小學時,一班都是五、六十人,而且因教室不夠,還分上午班與下午班。
更麻煩的是當時台灣還沒實行九年國民教育,國校畢業後要升上初中,必須經過很激烈的聯考。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年代,為了讓學生能考到好學校,小學開始就要不斷的考試,老師則是不停的體罰。因此十八歲以前的我,是個很不快樂的少年。
我是那種比較晚熟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二年級時學到「雞兔同籠」,心裡還好奇的想:「為什麼不同的動物要關在一起?」
還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題目:「出去旅行時要帶手錶,還是帶鐘?」我回答:「要帶鐘。」她對於我的回答感到不可思議,於是走到我的面前,彎下腰問我:「鐘那麼大,你怎麼帶?」面對老師的詢問,我愣愣地不知該如何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當時的我是有點傻乎乎的。
因為初中要考試,當時三重鎮的三光國校,升學率雖不及台北市的明星學校,但還是比附近農村的國校高,所以開學後,仍有學生陸續插班進來,每班的學生人數都太多,教室無法容納,學校只好增班。
重新分班時,我被分到最後兩班之一的第十三班,代表我在全校的成績排名,是從後面數過來比較快看到的那一類。但我那時並不在意,只要作業都能寫完,符合父母的最低要求就可以了。 在那個年紀,我只關心玩樂,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和同學玩尪仔標、打陀螺、彈珠等,甚至利用下課十分鐘快速寫完功課。生活中似乎就只有玩,日子過得很快活。
一句話的貴人
小學三年級時的導師葉文美老師,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貴人。她用一句勉勵的話,就改變了我的一生。她教學認真且嚴厲,經常處罰學生。因為害怕被打,我這時才收起玩心,認真讀書。
名次本來都在全班倒數前幾名的我,在葉老師的嚴格教導下,成績突飛猛進,有一次月考竟然考到全班第六名。我覺得自己的表現很好,因此被叫到講台前,聽到她要我舉起手時,還以為會得到什麼獎品。
結果啪啪啪的熟悉聲音,又傳到了我的耳邊,如果不是痛覺傳到大腦,我還不敢相信挨打的竟是考第六名的我。葉老師拿起藤條用力打著我的手心,邊打邊說:「你錯在答題時太粗心,不該錯的地方反而錯了。如果你再用心一點,應該是第一名的啊!」
在那一刻,手很痛,心卻很溫暖,因為我認為葉老師是在鼓勵我。這時我也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績,但卻錯在不夠細心。過去成績很差時,向來都認為自己與第一名無緣,葉老師的話讓我頓悟到「用心」的重要性。
儘管當時年紀小,對這些教誨很懵懂,但我心裡確實起了某些化學變化。在「打的教育」下,我的成績進步很多,小學四年級時就已當選模範生了。葉老師不但是我在知識上的啟蒙者,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上大學後,有一天從三重搭公車到學校的路上,和葉老師巧遇,我站起身來向她問好並讓座,並自我介紹說,曾經是她的學生,現在就讀於中興大學。雖然她已不記得我了,但看到我身上土黃色的卡其布大學服,對於自己的學生日後能考上一流學府,從她臉上我看到了欣慰與光榮的表情。
每個人的生命裡,只需要一個人,在適當的時刻說出一句鼓勵的話,就可能改變這個人的未來。作育英才的老師們,請不要吝惜鼓勵,即使是在責罰時,鼓勵的話也絕不可少。
一件事的貴人
「聽說班長很兇耶!」
「對呀!」
「班長?班長有什麼了不起!我小學也當過班長!」
「對啊!」 這是台灣最有名的軍教片《報告班長》裡,兩個新兵的經典對白,早已成為台灣成年男性共同的回憶。可見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小學時當班長很容易,但我的經歷卻完全不同。讀大學之前,別說沒當過班長,班上任何跟「長」有關的幹部頭銜,幾乎與我都無緣。
在高中以前,我一直不是個搶眼、活躍的學生,老師對我沒印象,同學也是,我像是有隱身術的忍者,大家都看不到我。即使初中畢業時終於拿到全校第一名了,但從沒幻想過有一天會當上班長。
我的個性很低調,在公開場合更容易害羞,因此向來也不喜歡引人注目。但上大學後,卻意外改變了我的個性,讓我有機會走到台前,發現了潛藏在自己性格裡的天賦,這就要從我的另一個貴人說起。
在戒嚴時代,大學聯考放榜後,考上大學的男生不是立刻註冊入學,而是要去台中的成功嶺,接受為期六周的大專集訓。雖然大家戲稱這是戰鬥營,稱我們是大專寶寶,但相對於今天一切照表操課、照表休假的新兵入伍訓練,還是嚴格多了。
在那六個星期裡,一連有一百多個同學,來自全台各地,因為訓練很嚴格,彼此之間根本沒機會交談。直到訓練結束後,我們搭著軍方承租的鐵路平快車,從台中分別南下或北上,才遇到了我人生的另一個貴人。
這種搭載軍人的列車,讓我有機會與其他一起生活六周的同學聊天。有個與我同一連的同學,我們聊天時才知道,原來他也考上了中興大學經濟系,未來我們將同窗四年。
大學時的新生訓練,依照慣例,每個人都要上台自我介紹。輪到我時,我說:「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林錫埼,綽號叫『希奇』,大家就叫我希奇吧!」
同學們聽了都覺得很好玩,因為那時大家互相都不認識,我的綽號很好記,讓他們印象深刻。
到了選班代表時,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要怎麼提名呢?那位在成功嶺遇到的同學,不知為何就提名我,加上同學們剛才已對我的名字有了印象,結果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選上了。
當班代表,要有夠高的服務熱忱,還要有更高的EQ,因為大學不比中小學,大家各選各的課,同班也不見得每節課都在一起。那年代別說沒手機、沒通訊軟體,宿舍裡沒電話分機,連家裡都不見得一定有裝電話,要連絡通知比今日麻煩多多。 我這樣每天在學校忙進忙出,沒功勞也有苦勞,沒苦勞也有疲勞,因此得到高年級學長的賞識。大二時,學長推薦我當系學會康樂股長,負責舉辦系上活動。我當牛就是個牛樣,當馬就是個馬樣。當康樂股長就要做個「玩」人,讓大家都來玩,而且要玩得很開心。
我很努力的籌劃每個活動,讓同學們都能玩得盡興。大三時更進一步在學長及同學們的推薦下,參加了經濟系學會理事長競選,說實在的,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參選。但是既然大家都認同,也支持我,讓我沒有理由拒絕,決定接受挑戰。
當時,同學還熱心的幫我畫了一幅素描,畫中的我戴著一幅黑框眼鏡,理著西裝頭,看起來一副書卷氣質,跟我當康樂股長時的「玩」樣,似乎已脫胎換骨了。
在競選理事長時,我製作一張宣傳單,用原子筆端正地寫著:「我願像那鵬鳥展翼,飛向藍天白雲,且讓我們攜手並進,邁向康莊里程。理事長候選人林錫埼鞠躬。」在同學們的支持下,順利的當選了理事長。
一個羞澀的鄉下小孩,從小就沒當過班長,卻從大學起有了改變,我心裡始終感謝這位成功嶺的同袍。
職場中第一位貴人
至於在職場中遇見的第一位貴人,他是日本人。三十年前我剛投入開關業時,日本已是開關的製造和研發大國,為了爭取日本訂單,我毛遂自薦,幸運的遇到了他,圜達製造開關的技術才獲得突破性的發展,並向自動化邁進。
剛創業時,我們主要的銷售市場在德國及歐洲,但技術觸媒則是在日本,它可說是公司製造技術的啟發者。當時的亞洲四小龍包括台灣、韓國、新加坡與香港,其中新加坡與香港曾被英國殖民,因此在金融及文官體制上建構得較好,現在也以此擅長;台灣與韓國曾被日本殖民,因此在製造業和重工業都比較強。
日本人有種「匠」(Takumi)的精神,他們的個性一板一眼,做事很紮實,簡單說就是「工程師性格」,很適合發展製造業,但在商場上卻少了變通性和靈活度。
「程式開關」是美國人發明出來的產品,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美國是全球經濟的霸主,吸納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研發實力相當強。
美國研發開關這項產品後,最初是在國土內生產,後來受到人力成本高漲的影響,到了一九六○至七○年代,逐漸將在國內缺乏競爭力的產業轉移到日本生產。 日本比台、韓更早一步接受美國製造業轉移,其中也包括程式開關。圜達投入開關產業時,在國際上同類型的公司大約有七十至八十家,其中約有四十到五十家在日本,約占三分之二。
若想要進軍國際市場,勢必會遇到來自日本的競業廠商。當時,我看好在台灣的生產成本較日本更便宜,技術上雖然無法與其匹敵,但可以用代工等方式展開合作。我經常翻閱《Asian Source》雜誌,看到約三十家日本廠商在上面刊登廣告,於是我用Telex打字(電報或電傳打字機),一家一家的毛遂自薦。
在信裡,我表明公司現在台灣做這項產品,可以「委託代工」(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由日本提供零組件在台代為組裝完成後,再回銷日本;或者「設計加工」(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由圜達代為生產、設計、製造產品,最後打上貴公司商標等極為彈性的合作模式。
在那個年代與國外客戶聯絡必須透過電傳打字(Telex),就在料帶上打下簡碼,字越少越省錢。當時國際電話傳輸費用很昂貴,就有約定成俗的文字,例如You 寫成「U」,Tomorrow是「TMRW」,For your imformation是「FYI」,As soon as possible是「ASAP」。
當時因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懂英文,便由我來學這套打字方法。為了開拓海外業務,我在公司裡的工作經常是打Telex,再一家一家的發文。但傳出後都是石沈大海。
兩個多月後的某一天,忽然接到日本一間松久(MATSUKYU)公司回信,他們有一位業務代表星先生,剛好要來台灣出差,對於我在信中提出的合作提案很感興趣,希望能親自來工廠了解看看。
那時日本經濟在戰後逐漸復甦,工資成本逐步高漲,對外貿易順差(尤其是美國)越來越大,在美國逼迫下,日幣大幅升值,製造業的成本被墊高,逼得他們開始向海外尋找代工的可行性。曾經被日本殖民,也以製造業擅長的台灣,就成為他們向海外採購產品的選擇之一。
星先生來台後,我邀他來三重參觀當時仍然非常簡陋的工廠。他知道我會說日文後很開心,加上年紀相仿,距離一下子就拉得很近,聊得也頗為投緣。
初步談完後,他很有興趣和我們合作,後來又邀他日本的主管來看我們的工廠。他們評估,雖然圜達的工廠很簡陋,但仍可能有機會替他們代工。在合作之前,星先生熱情地邀我先到日本參觀松久的開關工廠。 我很感謝星先生的引薦,讓我們在創業初期,就打開了開關的技術大門。若不是他,我也不會這麼早就摸索到開關製造的核心,並開發出更高階的開關產品。
剛入行時,我們做的是最低階的開關,就是長約○點四到三點二公分,寬約一公分,外殼為紅色的入門開關。在松久工廠參觀時,他們不設防的讓我們看完低階產品的製程。因為這項產品的技術門檻較低,我們以往是用自己的想法摸索製程。
參觀日本的開關工廠,無異是打開一道知識的大門,讓我了解到原來我們的做法沒有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竟然也掌握到六、七分的製程。透過參訪,還可以進一步領悟尚有那些製程步驟,可以再進一步改善。
同時間,我們已開始開發中階產品,但是對於最關鍵的製程仍然摸不著頭緒,原本期待透過參觀松久工廠,可以茅塞頓開。
沒想到日本人還是留了一手,製程都開放參觀,唯獨跳過最重要的核心自動化部分不讓我們看,讓我們傷透了腦筋,因為這才是最想要了解的技術精髓,也是亟思突破的關鍵製程,卻不得其門而入,即使後來很有技巧的詢問,他們也不透露半點。
與日本人第一次接觸,感受到這個民族的人做事極其小心、謹慎、保守。個性也很務實,例如眼前有座石頭做的橋,你告訴他這是石橋,他還是不放心,會在過橋前拿一根枴杖敲敲看,確定材質堅不堅固?但就算堅固,也不見得會走過去,還是會猶豫不決。這就是我們和這家公司的交流狀況,儘管一年多往返頻繁,最後並沒合作,緣慳一面。
然而,在過程中,我卻獲得千金難買的經驗,前後三次參觀松久工廠,抓到了做開關的要領,再加上進一步訪談和用心揣摩,有一天終於連貫起全部製程,找到做中階開關的竅門。
儘管過程中的摸索相當辛苦,不過,這件事是隨著越看越多,拉高眼界層次,以及每一次的用心推敲,自然就能得到的結果了。
星先生在一年多後離職,和松久公司的合作也中斷了,但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位當年才二十多歲,未婚,帥氣又嚴謹的年輕小夥子。若不是他,圜達無法進入日本製造開關的工廠參觀,進而摸索到技術,這件事對我們而言,實在是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公司成立不過幾年,對於一切事物都還在懵懵懂懂的狀態,他的出現,不啻是老天派來的貴人。 後來,我們失去了連絡。我尋尋覓覓多年,直到二○一三年,不斷地在業內打探,才像大海裡撈針似的找到了他,並邀請他們夫婦專程來台灣一遊。
他的熱心讓我明白:「心中無缺則富,讓人需要則貴」。成功不是看你贏過了多少人,而是看你幫助過了多少人。因此我常鼓勵年輕人,在生活中要時時留意周遭,樂當別人生命裡的貴人。
「心中無缺則富,讓人需要則貴」。
成功不是看你贏過了多少人,
是看你幫助過了多少人。
命理師常對人說:「你今年行大運,升官、發財、逢貴人」等等的。升官發財當事人一定知道,但逢貴人就不一定了。而且就算遇到貴人的當事人知道,但貴人自己卻渾然不知,無意間的一句話、一件事,往往就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家境小康,又是家族裡的長子、長孫,照理說我會有個幸福童年吧?其實不然,在求學的過程中,我不曾因為家庭背景,在學校裡就能免除老師對我的「特別」照顧。看過漫畫《哆啦A夢》的讀者,想像一下那個沒有哆啦A夢的大雄,在班上會是個什麼樣子,就會了解童年時的我為什麼會不快樂。
反應慢、畏縮自卑的小孩,在今日少子化的環境裡,日子還不至於太難過。但一九五五年出生的我,就是戰後嬰兒潮裡的第一批,一九六○年進小學時,一班都是五、六十人,而且因教室不夠,還分上午班與下午班。
更麻煩的是當時台灣還沒實行九年國民教育,國校畢業後要升上初中,必須經過很激烈的聯考。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年代,為了讓學生能考到好學校,小學開始就要不斷的考試,老師則是不停的體罰。因此十八歲以前的我,是個很不快樂的少年。
我是那種比較晚熟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二年級時學到「雞兔同籠」,心裡還好奇的想:「為什麼不同的動物要關在一起?」
還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題目:「出去旅行時要帶手錶,還是帶鐘?」我回答:「要帶鐘。」她對於我的回答感到不可思議,於是走到我的面前,彎下腰問我:「鐘那麼大,你怎麼帶?」面對老師的詢問,我愣愣地不知該如何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當時的我是有點傻乎乎的。
因為初中要考試,當時三重鎮的三光國校,升學率雖不及台北市的明星學校,但還是比附近農村的國校高,所以開學後,仍有學生陸續插班進來,每班的學生人數都太多,教室無法容納,學校只好增班。
重新分班時,我被分到最後兩班之一的第十三班,代表我在全校的成績排名,是從後面數過來比較快看到的那一類。但我那時並不在意,只要作業都能寫完,符合父母的最低要求就可以了。 在那個年紀,我只關心玩樂,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和同學玩尪仔標、打陀螺、彈珠等,甚至利用下課十分鐘快速寫完功課。生活中似乎就只有玩,日子過得很快活。
一句話的貴人
小學三年級時的導師葉文美老師,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貴人。她用一句勉勵的話,就改變了我的一生。她教學認真且嚴厲,經常處罰學生。因為害怕被打,我這時才收起玩心,認真讀書。
名次本來都在全班倒數前幾名的我,在葉老師的嚴格教導下,成績突飛猛進,有一次月考竟然考到全班第六名。我覺得自己的表現很好,因此被叫到講台前,聽到她要我舉起手時,還以為會得到什麼獎品。
結果啪啪啪的熟悉聲音,又傳到了我的耳邊,如果不是痛覺傳到大腦,我還不敢相信挨打的竟是考第六名的我。葉老師拿起藤條用力打著我的手心,邊打邊說:「你錯在答題時太粗心,不該錯的地方反而錯了。如果你再用心一點,應該是第一名的啊!」
在那一刻,手很痛,心卻很溫暖,因為我認為葉老師是在鼓勵我。這時我也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績,但卻錯在不夠細心。過去成績很差時,向來都認為自己與第一名無緣,葉老師的話讓我頓悟到「用心」的重要性。
儘管當時年紀小,對這些教誨很懵懂,但我心裡確實起了某些化學變化。在「打的教育」下,我的成績進步很多,小學四年級時就已當選模範生了。葉老師不但是我在知識上的啟蒙者,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上大學後,有一天從三重搭公車到學校的路上,和葉老師巧遇,我站起身來向她問好並讓座,並自我介紹說,曾經是她的學生,現在就讀於中興大學。雖然她已不記得我了,但看到我身上土黃色的卡其布大學服,對於自己的學生日後能考上一流學府,從她臉上我看到了欣慰與光榮的表情。
每個人的生命裡,只需要一個人,在適當的時刻說出一句鼓勵的話,就可能改變這個人的未來。作育英才的老師們,請不要吝惜鼓勵,即使是在責罰時,鼓勵的話也絕不可少。
一件事的貴人
「聽說班長很兇耶!」
「對呀!」
「班長?班長有什麼了不起!我小學也當過班長!」
「對啊!」 這是台灣最有名的軍教片《報告班長》裡,兩個新兵的經典對白,早已成為台灣成年男性共同的回憶。可見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小學時當班長很容易,但我的經歷卻完全不同。讀大學之前,別說沒當過班長,班上任何跟「長」有關的幹部頭銜,幾乎與我都無緣。
在高中以前,我一直不是個搶眼、活躍的學生,老師對我沒印象,同學也是,我像是有隱身術的忍者,大家都看不到我。即使初中畢業時終於拿到全校第一名了,但從沒幻想過有一天會當上班長。
我的個性很低調,在公開場合更容易害羞,因此向來也不喜歡引人注目。但上大學後,卻意外改變了我的個性,讓我有機會走到台前,發現了潛藏在自己性格裡的天賦,這就要從我的另一個貴人說起。
在戒嚴時代,大學聯考放榜後,考上大學的男生不是立刻註冊入學,而是要去台中的成功嶺,接受為期六周的大專集訓。雖然大家戲稱這是戰鬥營,稱我們是大專寶寶,但相對於今天一切照表操課、照表休假的新兵入伍訓練,還是嚴格多了。
在那六個星期裡,一連有一百多個同學,來自全台各地,因為訓練很嚴格,彼此之間根本沒機會交談。直到訓練結束後,我們搭著軍方承租的鐵路平快車,從台中分別南下或北上,才遇到了我人生的另一個貴人。
這種搭載軍人的列車,讓我有機會與其他一起生活六周的同學聊天。有個與我同一連的同學,我們聊天時才知道,原來他也考上了中興大學經濟系,未來我們將同窗四年。
大學時的新生訓練,依照慣例,每個人都要上台自我介紹。輪到我時,我說:「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林錫埼,綽號叫『希奇』,大家就叫我希奇吧!」
同學們聽了都覺得很好玩,因為那時大家互相都不認識,我的綽號很好記,讓他們印象深刻。
到了選班代表時,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要怎麼提名呢?那位在成功嶺遇到的同學,不知為何就提名我,加上同學們剛才已對我的名字有了印象,結果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選上了。
當班代表,要有夠高的服務熱忱,還要有更高的EQ,因為大學不比中小學,大家各選各的課,同班也不見得每節課都在一起。那年代別說沒手機、沒通訊軟體,宿舍裡沒電話分機,連家裡都不見得一定有裝電話,要連絡通知比今日麻煩多多。 我這樣每天在學校忙進忙出,沒功勞也有苦勞,沒苦勞也有疲勞,因此得到高年級學長的賞識。大二時,學長推薦我當系學會康樂股長,負責舉辦系上活動。我當牛就是個牛樣,當馬就是個馬樣。當康樂股長就要做個「玩」人,讓大家都來玩,而且要玩得很開心。
我很努力的籌劃每個活動,讓同學們都能玩得盡興。大三時更進一步在學長及同學們的推薦下,參加了經濟系學會理事長競選,說實在的,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參選。但是既然大家都認同,也支持我,讓我沒有理由拒絕,決定接受挑戰。
當時,同學還熱心的幫我畫了一幅素描,畫中的我戴著一幅黑框眼鏡,理著西裝頭,看起來一副書卷氣質,跟我當康樂股長時的「玩」樣,似乎已脫胎換骨了。
在競選理事長時,我製作一張宣傳單,用原子筆端正地寫著:「我願像那鵬鳥展翼,飛向藍天白雲,且讓我們攜手並進,邁向康莊里程。理事長候選人林錫埼鞠躬。」在同學們的支持下,順利的當選了理事長。
一個羞澀的鄉下小孩,從小就沒當過班長,卻從大學起有了改變,我心裡始終感謝這位成功嶺的同袍。
職場中第一位貴人
至於在職場中遇見的第一位貴人,他是日本人。三十年前我剛投入開關業時,日本已是開關的製造和研發大國,為了爭取日本訂單,我毛遂自薦,幸運的遇到了他,圜達製造開關的技術才獲得突破性的發展,並向自動化邁進。
剛創業時,我們主要的銷售市場在德國及歐洲,但技術觸媒則是在日本,它可說是公司製造技術的啟發者。當時的亞洲四小龍包括台灣、韓國、新加坡與香港,其中新加坡與香港曾被英國殖民,因此在金融及文官體制上建構得較好,現在也以此擅長;台灣與韓國曾被日本殖民,因此在製造業和重工業都比較強。
日本人有種「匠」(Takumi)的精神,他們的個性一板一眼,做事很紮實,簡單說就是「工程師性格」,很適合發展製造業,但在商場上卻少了變通性和靈活度。
「程式開關」是美國人發明出來的產品,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美國是全球經濟的霸主,吸納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研發實力相當強。
美國研發開關這項產品後,最初是在國土內生產,後來受到人力成本高漲的影響,到了一九六○至七○年代,逐漸將在國內缺乏競爭力的產業轉移到日本生產。 日本比台、韓更早一步接受美國製造業轉移,其中也包括程式開關。圜達投入開關產業時,在國際上同類型的公司大約有七十至八十家,其中約有四十到五十家在日本,約占三分之二。
若想要進軍國際市場,勢必會遇到來自日本的競業廠商。當時,我看好在台灣的生產成本較日本更便宜,技術上雖然無法與其匹敵,但可以用代工等方式展開合作。我經常翻閱《Asian Source》雜誌,看到約三十家日本廠商在上面刊登廣告,於是我用Telex打字(電報或電傳打字機),一家一家的毛遂自薦。
在信裡,我表明公司現在台灣做這項產品,可以「委託代工」(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由日本提供零組件在台代為組裝完成後,再回銷日本;或者「設計加工」(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由圜達代為生產、設計、製造產品,最後打上貴公司商標等極為彈性的合作模式。
在那個年代與國外客戶聯絡必須透過電傳打字(Telex),就在料帶上打下簡碼,字越少越省錢。當時國際電話傳輸費用很昂貴,就有約定成俗的文字,例如You 寫成「U」,Tomorrow是「TMRW」,For your imformation是「FYI」,As soon as possible是「ASAP」。
當時因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懂英文,便由我來學這套打字方法。為了開拓海外業務,我在公司裡的工作經常是打Telex,再一家一家的發文。但傳出後都是石沈大海。
兩個多月後的某一天,忽然接到日本一間松久(MATSUKYU)公司回信,他們有一位業務代表星先生,剛好要來台灣出差,對於我在信中提出的合作提案很感興趣,希望能親自來工廠了解看看。
那時日本經濟在戰後逐漸復甦,工資成本逐步高漲,對外貿易順差(尤其是美國)越來越大,在美國逼迫下,日幣大幅升值,製造業的成本被墊高,逼得他們開始向海外尋找代工的可行性。曾經被日本殖民,也以製造業擅長的台灣,就成為他們向海外採購產品的選擇之一。
星先生來台後,我邀他來三重參觀當時仍然非常簡陋的工廠。他知道我會說日文後很開心,加上年紀相仿,距離一下子就拉得很近,聊得也頗為投緣。
初步談完後,他很有興趣和我們合作,後來又邀他日本的主管來看我們的工廠。他們評估,雖然圜達的工廠很簡陋,但仍可能有機會替他們代工。在合作之前,星先生熱情地邀我先到日本參觀松久的開關工廠。 我很感謝星先生的引薦,讓我們在創業初期,就打開了開關的技術大門。若不是他,我也不會這麼早就摸索到開關製造的核心,並開發出更高階的開關產品。
剛入行時,我們做的是最低階的開關,就是長約○點四到三點二公分,寬約一公分,外殼為紅色的入門開關。在松久工廠參觀時,他們不設防的讓我們看完低階產品的製程。因為這項產品的技術門檻較低,我們以往是用自己的想法摸索製程。
參觀日本的開關工廠,無異是打開一道知識的大門,讓我了解到原來我們的做法沒有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竟然也掌握到六、七分的製程。透過參訪,還可以進一步領悟尚有那些製程步驟,可以再進一步改善。
同時間,我們已開始開發中階產品,但是對於最關鍵的製程仍然摸不著頭緒,原本期待透過參觀松久工廠,可以茅塞頓開。
沒想到日本人還是留了一手,製程都開放參觀,唯獨跳過最重要的核心自動化部分不讓我們看,讓我們傷透了腦筋,因為這才是最想要了解的技術精髓,也是亟思突破的關鍵製程,卻不得其門而入,即使後來很有技巧的詢問,他們也不透露半點。
與日本人第一次接觸,感受到這個民族的人做事極其小心、謹慎、保守。個性也很務實,例如眼前有座石頭做的橋,你告訴他這是石橋,他還是不放心,會在過橋前拿一根枴杖敲敲看,確定材質堅不堅固?但就算堅固,也不見得會走過去,還是會猶豫不決。這就是我們和這家公司的交流狀況,儘管一年多往返頻繁,最後並沒合作,緣慳一面。
然而,在過程中,我卻獲得千金難買的經驗,前後三次參觀松久工廠,抓到了做開關的要領,再加上進一步訪談和用心揣摩,有一天終於連貫起全部製程,找到做中階開關的竅門。
儘管過程中的摸索相當辛苦,不過,這件事是隨著越看越多,拉高眼界層次,以及每一次的用心推敲,自然就能得到的結果了。
星先生在一年多後離職,和松久公司的合作也中斷了,但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位當年才二十多歲,未婚,帥氣又嚴謹的年輕小夥子。若不是他,圜達無法進入日本製造開關的工廠參觀,進而摸索到技術,這件事對我們而言,實在是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公司成立不過幾年,對於一切事物都還在懵懵懂懂的狀態,他的出現,不啻是老天派來的貴人。 後來,我們失去了連絡。我尋尋覓覓多年,直到二○一三年,不斷地在業內打探,才像大海裡撈針似的找到了他,並邀請他們夫婦專程來台灣一遊。
他的熱心讓我明白:「心中無缺則富,讓人需要則貴」。成功不是看你贏過了多少人,而是看你幫助過了多少人。因此我常鼓勵年輕人,在生活中要時時留意周遭,樂當別人生命裡的貴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