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招練成絕招:向文藝復興大師學管理
第1本融合中西文化與管理學精髓、輔以大量企業實例的經典之作,讓你找出「一招」,練成絕招!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劉順仁教授最新力作——————
當管理學遇上文藝復興大師,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
如何從<維納斯的誕生>找回企業與個人的初衷?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象徵什麼樣的企業精神?
達文西〈天使報喜圖〉如何激盪出從微小處累積實力的企業卓越之道?
喬托〈聖母登基圖〉為什麼有助於養成器大識深的經理人?
第1本融合中西文化與管理學精髓、輔以大量企業實例的經典之作
讓你找出「一招」,練成絕招!
→為什麼只要「一招」?
《尚書.大禹謨》中有這樣兩句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傳說中,當舜把帝位禪讓給禹時,傳授給禹的心法就是這兩句話。白話可譯為:「在每個選擇中守護初衷,讓初衷提升每個選擇的力量;然後,切記在這個過程中隨時保持平衡。」
初衷,就是「一」,是萬事萬物變化的根源、造成變化的原理、創造變化的能耐,以及變化後形成的結果。「一」,是當你只能做一件事、只能有一個選擇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的唯一。因此把一招練到極致、將生命及靈魂聚焦於此,自然就是絕招。但大部分人總是招數太多、太雜,殊不知「絕招」貴在少及精純;許多人也總是誤解,以為十年便足以磨成一劍。殊不知一劍之成,經常需要一生的專注,甚至要幾代人無私的傳承。
→為什麼要向「文藝復興」取經?
文藝復興運動橫跨數個世紀,是由復古而起的大膽創新。無數傑出人才的心靈凝聚於此,宣揚人文精神、掙脫教會束縛,正是影響近代人類文明最重要的「一」,也是「惟精惟一」的最佳實踐。以此為起點,劉教授在2012年的翡冷翠文化參訪之行中,透過對許多偉大藝術品及其時代精神的思辯,而得出現代企業的五大精進之道:
向喬托學精深:喬托開創西方透視學傳統,把繪畫由2D變成3D;正可補足企業缺乏3D視野與思考深度所導致的諸多問題。
向達文西學精微:以細微油彩的堆疊,傳達極為強烈的人物情感與意志;此一心法,正是發現創業機會與追求卓越管理的關鍵。
向米開朗基羅學精壯:其作品中不論老、婦、孺都滿溢生命力而不「弱」,正可提醒企業重新思考幕僚單位的定位及重要性。
向拉斐爾學精密:其作品極端柔美和諧,正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個成功領導大型創意團隊的典範,也是組織進行協同合作的極佳案例。
向伽利略學精準: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追求精準之創舉,正是實踐破壞性創新的史上第一人。
此外,本書更結合劉教授多年來將中華文化融入管理學而成的思想體系,徹底融合中西文化之精髓,深入聚焦於人文價值和績效實踐並重的管理之道,深刻闡述「惟精惟一」如何能成為企業基業長青與個人邁向卓越的唯一解方。
名人推薦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林信義│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
——————專序推薦
讀罷全書內容,猛然覺悟,劉教授在翡冷翠三個月的實地觀訪只能說是提供本書的場景和觸媒而已;真正能讓這本書寫得這麼精彩的,乃透過作者豐富的歷史知識、旁徵博引的能力,尤其是深刻和銳利的思考能力。否則像一般遊客,即使停留一年半載,也不可能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些大師所表現的精神應用到管理上,更不會因此提出「王道經營會計學」此一主張。
正如俗語說,入寶山不能空手而返;劉順仁教授利用他在2012年春天到歐洲文藝復興聖地的三個月時間,帶回這本《把一招練成絕招》,豐富而精彩的內容,讀罷不能不令人感嘆,真是不虛此行。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在本書中,劉教授展現其深厚的文史素養,加上他對於西方會計學有深入的研究,從歐洲談起,娓娓道來,已有王道經營會計學相關理念的雛型,也提及了問責等重要核心理念,這些理念相信有助於企業及組織的永續發展,進而對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在此將本書推薦給各位讀者。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以人為中心,「把一招練成絕招」,是劉順仁教授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我非常認同。更具體的說,我相信培養人才是經營管理最重要的「一招」;能徹底做好,這會是最厲害的「絕招」。劉教授此書獨特之處,是由人性中最細微的「起心動念」出發,在西方,追溯文藝復興運動所啟發的管理思想;在東方,重新詮釋中華文化中「惟精惟一」的經營智慧。終究,這融合中西管理思想精華的「一招」,會表現在創造卓越的長期經營績效。
——————林信義/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
目錄
▲推薦序
許士軍/入寶山,滿載而歸
施振榮/賦予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新生命 落實王道思維為社會創造價值
林信義/培養人才是經營管理第一要務—由起心動念到創造卓越
緣起 翡冷翠的回音
第1章 惟精惟一的力量
第2章 文化決定生死
第3章 向喬托學精深—「1325法」的修練
第4章 向達文西學精微—「九五微積法」的修練
第5章 向米開朗基羅學精壯—論「老婦孺沒有弱」
第6章 向拉斐爾學精密—修練「協同合作」的核心能耐
第7章 向伽利略學精準—愈不準確學愈多
第8章 從滅絕到再生—王道經營會計學的誕生
後記 英雄出少年
謝詞 阿諾河的倒影
序/導讀
推薦序1
入寶山,滿載而歸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許多時候,我們每每會遇到人們探討像「當東方遇到西方⋯⋯」(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這種問題。然而在劉順仁教授的新著中,他探討的卻是「當管理遇到藝術大師」的問題。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引起人們極大的好奇心,是因為你無法從管理的表面技巧、程序,甚至系統中找到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或拉斐爾,你必須向管理的最深處去挖掘,一直到達管理的文化層,才會赫然發現那裡居然就是這些大師的殿堂。感謝劉教授這位嚮導,讓我們有機會進入這個管理的桃花源!
▲當管理出現在文藝復興的大師殿堂
直接地說,將管理視為人類追求「群體協作」(collaboration)績效的活動來看,這本書所探討的,乃是有關管理的一個十分根本的問題—到底管理是建構在什麼基礎之上?傳統上,人們總是將管理視為經濟學的延伸和應用,重點放在如勞力、土地、資本這些生產要素以及市場和契約機制上,講求邊際效用和價格,認為管理乃是人們理性的表現。
更為極端者,視管理有如自然科學,其運作可經由數學公式加以描述,並獲得最佳答案。但是從劉教授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管理之精髓,乃是文藝復興所發揚的人文精神,如「精深」(喬托)、「精微」(達文西)、「精壯」(米開朗基羅)、「精密」(拉斐爾) 和「精準」(伽利略)。
即使在這些大師中,如伽利略,曾認為數學是上帝的語言。但是在劉教授眼中所看到的,卻更深一層,代表「精準」的人文精神。誠如他在書中所說:「我們要向文藝復興這五位大師學習的,不是他們在藝術或科學上的成果,而是創造這些成果的生命動能和心法。」
▲人文精神才是管理的本質
換言之,也是同樣這種生命動能和心法,孕育了管理的根基和精神。這種觀點也說明了,為什麼作者會在書中最後一章的最後一段,說出這樣的結論—「什麼是讓企業績效長青的最根本力量?那就是創造對人才只有吸引力沒有排斥力的文化、策略與制度。那就是讓人性中具有感受與創造的美好本質得到充分發揮。這就是本書的初衷!」
這種「文化決定生死」(原著第2章標題)的觀點,同樣讓我們聯想到西方世界的一位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當他在探索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源時,他認為,人們追逐利潤,乃出於一種富有意義的使命感(calling)所驅使,而不是作為得以享樂的手段。韋伯認為,資本主義這種拚命賺錢而同時又不為金錢所動的精神,乃來自基督教的新倫理精神,這種觀點和劉教授所闡揚的人文精神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惟精惟一」的精髓和核心能力
讓我們更好奇的是,雖然引發劉教授這一念頭的泉源來自文藝復興時代的幾位大師,但貫穿全書的,卻出自《尚書.大禹謨》中的兩句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但是,在翡冷翠,他將「惟精惟一」的「一」,應用到對文藝復興大師的認識和瞭解上,產生「連結」和「對話」,因而產生「上友古人」的樂趣。對於讀者來說,這種「一」—或如劉教授特別引用陳明哲教授的英譯「The power of ONE」—應用到管理上,表現為經營者對自己事業本質的掌握。譬如書中曾引用杜拉克的話,美國Service Master這家公司的本質,既不是什麼「居家清潔」,也不是什麼「居家昆蟲防治」,而是「把最沒有能力的人訓練成有用的人」;或像亞馬遜這家公司的成功在於「沉迷於滿足顧客的需要」。同樣地,在台灣,這個不變的「一」,也表現在信義房屋所做的事業本質—「信任」──上。
這種「一」,也代表企業擁有的核心能力。儘管像美國的西南航空、日本的京瓷,到台灣的王品和誠品,各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但他們的核心能力幾乎沒有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某種文化價值之上,才會讓書中得到「沒有藍海文化、怎有藍海策略」這句話。
在劉教授眼中,這就是他在翡冷翠三個月所發現的文藝復興文化—精深、精微、精緻、精密、精準五個面向,提供了管理最深層的基磐。
▲臻於「無招」的「絕招」
由於這種「惟精惟一」的絕招,並不是管理上可以「一招走天涯」的表面技巧或手法,而屬於一種深層的文化內蘊,可以適時適地、隨情境而變化無窮的內功和修為。在這上面,就讓我們想到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向武當大師學來的武功,必須要等到他將固定招式全部忘記──實際上已全部內化──之後,才能上陣面對強敵;這種「無招」的「絕招」,更代表在今天變化莫測而複雜的世界中,真正有效的管理本質。
讀罷全書內容,猛然覺悟,劉教授在翡冷翠三個月的實地觀訪只能說是提供本書的場景和觸媒而已;真正能讓這本書寫得這麼精彩的,乃透過作者豐富的歷史知識、旁徵博引的能力,尤其是深刻和銳利的思考能力。否則像一般遊客,即使停留一年半載,也不可能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些大師所表現的精神應用到管理上,更不會因此提出「王道經營會計學」此一主張。
▲不虛此行的感嘆!
正如俗語說,入寶山不能空手而返;劉順仁教授利用他在2012年春天到歐洲文藝復興聖地的三個月時間,帶回這本《把一招練成絕招》,豐富而精彩的內容,讀罷不能不令人感嘆,真是不虛此行。
推薦序2
賦予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新生命 落實王道思維為社會創造價值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這幾年我積極推動王道的理念,也因為有感於社會的半盲文化,往往只看到顯性價值(有形/直接/現在)而忽略了隱性價值(無形/間接/未來),因此特別提出「六面向價值總帳論」,呼籲大家要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
也為此,我與本書作者劉教授一起合作推動「王道經營會計學」,就是希望打破西方會計學只重視顯性價值的缺失,希望藉由推廣王道經營會計學的理念與思維,將隱性價值也納入評估。
劉教授由於曾在歐洲待過一段時間,對歐洲的文化有很深的體會,在本書中,他從歐洲過去的文藝復興談起,文藝復興即使到了今日,因時代的不同,卻會賦予許多事物新的生命,成為義大利發展的新契機。
同樣,孟子是在兩千五百年前提出了王道,如今我們在兩千五百年後在台灣談王道,我們賦予王道在這個時代的新詮釋,從台灣給予這個中華傳統文化更新的含義及新生命,以符合現代的需求,進而希望能影響全世界。
當年孟子所談的王道是「帝王之道」,如今現代的王道談的則是「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而王道的三大基本信念就是「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這和易經所談的「天道」(自強不息)、「地道」(厚德載物),以及儒家所談的「人道」(仁禮而已)等理念是相通的。
我常說,「吾道一以貫之」,雖然我是在這幾年才開始推廣及使用「王道」這個名詞,但我以其核心的精神,並不斷賦予新的詮釋,為「王道」在現代創造出新的生命,也發揮了新的力量,將它應用在許多地方。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老祖宗留下許多寶貴的智慧給我們,這些寶藏如何在賦予時代意義後善加利用,相信能再度為社會創造全新的價值。
我與劉教授合作的企圖心,就是希望能以王道經營會計學,對奉行西方會計學所產生的一些盲點做一些修正與補強,希望有助於企業及組織的永續發展。
我也要強調一個觀念,Accounting(會計)不是「做帳」,而是「問責」,西方的會計係以顯性價值為主,較缺乏以宏觀且全面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組織的總帳,不利於永續經營。也因此我與劉教授攜手合作一起推動王道經營會計學,希望能進一步對隱性價值提出合理且可評估的工具。
在本書中,劉教授展現其深厚的文史素養,加上他對於西方會計學有深入的研究,從歐洲談起,娓娓道來,已有王道經營會計學相關理念的雛型,也提及了問責等重要核心理念,這些理念相信有助於企業及組織的永續發展,進而對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在此將本書推薦給各位讀者。
推薦序3
培養人才是經營管理第一要務—由起心動念到創造卓越
林信義/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
以人為中心,「把一招練成絕招」,是劉順仁教授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我非常認同。更具體的說,我相信培養人才是經營管理最重要的「一招」;能徹底做好,這會是最厲害的「絕招」。劉教授此書獨特之處,是由人性中最細微的「起心動念」出發,在西方,追溯「文藝復興」運動所啟發的管理思想;在東方,重新詮釋中華文化中「惟精惟一」的經營智慧。終究,這融合中西管理思想精華的「一招」,會表現在創造卓越的長期經營績效。
基於個人四十多年來在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服務的經驗,我願藉此分享一些與本書互為印證的觀點。
▲經營者要有強
試閱
世界愈複雜,心要愈簡單;科技愈發達,人性愈重要;路走得愈遠,初衷愈珍貴。個人或企業,最好都能回到起心動念的原點,恢復心靈炙熱的溫度,重現創新求變的渴望。在這本書中,我邀請讀者和我一起造訪近代文明的初衷。在這裡,人性的甦醒是最壯闊的風景。我相信,真誠的體會人性,不論是人的真情、勇氣、意志、野心、理智,甚至墮落與腐敗,會是企業競爭力最終極的來源。
我要談的,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英文翻譯成Rebirth)。這個運動橫跨14世紀到17世紀,我們會在義大利托斯卡尼的艷陽下,在翡冷翠(Firenze;英文為Florence,義大利托斯卡尼省首府)中世紀教堂的尖塔旁,認識一群當時的英雄豪傑。他們是藝術家,也是科學家;他們標榜「復古」,是因為渴望創新,而不是懷舊。他們以「復古」作為策略,掙脫「黑暗時代」(由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西元15世紀)一千多年以來教會傳統的束縛。他們對於想達成的目標,會以令人震撼的旺盛企圖心與不顧一切的飢渴,奮力向前。他們的精神與思想,依然深刻的影響現代的企業經營。例如,已故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我喜歡人文與科學的交會,這就是最神奇的地方。蘋果能打動很多人的心,是因為我們的創新還有很深的人文淵源。我認為,偉大的工程師和偉大的藝術家很類似。像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這樣偉大的藝術家,本身也是科學家。」
但是,我為什麼談文藝復興?為什麼會出現在翡冷翠?這個故事要從我巧遇「大師兄」說起。
▲巧遇「天德黌舍」大師兄
2011年7月,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陳明哲教授應邀到台大EMBA學程,講授四整天的「動態競爭理論」。明哲教授是該理論的創始人,國際著名的策略大師,他曾擔任全球擁有近20,000名會員的國際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主席(2012-2013),堪稱是華人在西方管理學界最高的成就。我很珍惜這次充電的機會,決定重新當起學生,四整天全程參與。上課前幾週,我先郵寄我的幾本著作到美國給明哲教授,感謝他允許我列席旁聽。正式上課那天,我才剛走進教室,明哲教授就笑容滿面的走過來,回贈了一本他的大作《透視中國企業》(Inside Chinese Business)。打開扉頁,赫然看見明哲教授所提的八個大字: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兩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傳說中,當舜把帝位禪讓給禹時,傳授給禹的心法,就是這兩句話。簡單說,這兩句話就是堯與舜的初衷,世代傳承無私的熱情。「一」,是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中出現的第一個字,代表萬事萬物變化的根源,造成變化的原理,創造變化的能耐,以及變化後所形成的結果。「一」,最簡單也最複雜。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說的好:「簡單是複雜的極致。」(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精」,《說文解字》講得真簡要—「擇也」,就是選擇的態度、選擇的方法、選擇的能力,以及選擇的結果。這兩句話,白話文不妨翻譯成「在每個選擇中守護初衷,讓初衷提升每個選擇的力量;然後,切記在這個過程中隨時保持平衡。」
好艱澀拗口的古文?但又好熟悉!和明哲教授一聊之下,才發現原來我們大學時代,先後都曾在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一般尊稱為毓老)的私塾「天德黌舍」中學習中國經典,明哲教授是比我早入塾幾年的學長。毓老師講學超過六十年,弟子逾萬人,分布全球各個角落,多為各界精英。2011年,毓老師以105歲高壽辭世。
我們聊起當年聽毓老師上四書五經、《史記》、《孫子兵法》、《春秋繁露》等中國經典的享受與體悟。毓老師是滿清皇族禮親王一脈後裔,上課教的並不是詞章文字之學,而是強調以古人的智慧來啟發今人的智慧,希望學生能在國家政策或個人事業上有所建樹。有一次,毓老師問道:「你們知道滿州人最厲害的一招是什麼嗎?」我們答不出來,他笑著說:「那就是『以寡御眾』!我們少數民族要統治你們漢人兩百多年,很不容易,要有『術』啊!要用功學習啊!記住,『不學』自然就會『無術』。」
又有一次,毓老師講解《論語》中孔子有關夷狄與華夏的區別時(見〈八佾篇〉),突然睜大眼睛瞪著我們,問道:「你們見過夷狄嗎?」大家愣住了。他食指指著自己,語氣詼諧的說:「仔細看看,我就是夷狄,現在夷狄今安在哉。哈哈!」現在回想起來,總算是了解老師的深意。清朝靠權術統治漢人,但我們這些年輕的漢人子弟,後來卻靠著滿清皇族後裔,來重拾中華文化的精髓。長期中,文化的力量真是無以倫比啊!
明哲教授也是「惟精惟一」的忠實信徒,對於這句古文,他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英文翻譯—「The power of ONE」。他說:「這三十幾年來,我只問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競爭?』;這一輩子,我只專心做一件事,那就是教育。」動態競爭理論,其實就像《孫子兵法》的企業版;或者像是金庸武俠小說中,高手在華山論劍的攻防。簡單來說,企業在競爭過程中一來一往、攻守交織、拳來腳往。要發起攻擊的人,首先要確定誰是主要對手,然後要思考有沒有需要或者何時需要打對手一拳,以及這一拳應該打在哪裡,打得多重,打得多快。對回應者來說,也必須進行類似的思維,因此知己知彼格外重要。陳教授非凡之處,在於以身教來闡述如何實踐知己知彼的功夫。例如,在正式上課前,明哲教授會先收集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上課時他不僅能夠立刻叫出學生的名字,甚至還能對學生工作或生活嗜好等細節侃侃而談。這種謙虛敬業的態度與身體力行的功夫,讓大家極為驚豔。
▲在翡冷翠深思「惟精惟一」
在文化上,影響近代人類文明最重要的「一」,是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而要體驗文藝復興的震波,最好的地點就是翡冷翠。因為,翡冷翠是當時一群最傑出人才心靈的匯集點。不管是一篇詩歌、一座雕像、一張繪畫,或者是一只簡陋的望遠鏡,都是認識文藝復興的鑰匙。此外,我的專業「會計學」的「一」,也是來自翡冷翠到威尼斯一帶;因為這一帶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繁榮的地方,迫切需要一套紀錄、分析商業活動的語言。因此,為了「惟精惟一」的研究,我利用2012年的例行教授休假,安排了三個月(由3月到5月)的翡冷翠文化參訪之行。
因為一個奇妙的因緣,我在翡冷翠擁有一個特殊的補給站,協助我進行「惟精惟一」的思辨。2004年6月初,我帶一團EMBA同學到義大利和法國參訪設計相關產業,第一站就是翡冷翠。第一天行程的重頭戲,是參觀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約莫下午一點左右,師生四十多人在烏菲茲前面排隊,等候導覽員帶我們入館參觀。翡冷翠的豔陽把大家曬的熱汗直流,我正好摘下眼鏡清潔鏡片,猛一抬頭,發現二十多公尺前,有一個面容清麗,身形窈窕的女子,揮舞著雙臂,熱情地和我打招呼,「她是誰?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我感到十分錯愕。我身旁一位EMBA男同學極為擔心,小聲地對我說:「老師,糟糕了!他鄉遇見舊情人,師母正好在身邊,這場面要怎麼收拾?」說時遲那時快,婉菁興奮的衝了出去,和那位女子抱在一起,又笑又跳。原來,她不是我的舊情人,倒是婉菁二十多年沒見面的大學好友吳美齡。當年,只知道美齡到義大利留學,一去就再也沒有消息,怎知道今日能在烏菲茲前重逢。細問之下,才知道美齡和她的先生在翡冷翠經營一家很成功的中國餐廳,美齡本身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當地導遊。因為原來預約的烏菲茲導覽員臨時有事,才由美齡代班,也造就了這麼戲劇性的重逢。在往後幾天,美齡除了和我們分享分別二十多年以來的生活總總,也發揮她的專長,以翡冷翠的歷史文物,為我們上了好幾堂精彩的文藝復興思想史及藝術史。
在這次的翡冷翠之行,美齡除了行前協助我們安排住宿之外,也以她精湛的義大利文,替我翻譯及解釋相關的資料及文件,是我最好的文化學習教練。
▲一卡在手古城悠遊
在翡冷翠,我使用頻率最高的研究幫手,是一張很少人知道的小卡片,叫做「烏菲茲之友」(Friends of Uffizi)卡。它是個一年期的會員卡,只要加入「烏菲茲之友」協會,贊助烏菲茲美術館的藝術品修復計劃,就能擁有一年內免費且自由進入烏菲茲參觀的權利。更棒的是,同樣的權利也包括進入麥迪西(Medici)家族捐贈給翡冷翠的其他12家博物館。價錢多少?一點也不貴,個人會員只要60歐元,家庭會員(包括父母與兩個小孩)只要100歐元。靠著這張小卡片,我在翡冷翠大小博物館中通行無阻。通常烏菲茲美術館前總是大排長龍,入館動輒要等候兩、三個小時。每次我從容的掏出「烏菲茲之友卡」,在警衛面前晃兩下,警衛就立刻移開隔離繩索放我入館,讓一堆遊客羨慕至極。
烏菲茲在1560年開始建造,原來的用途是作為托斯卡尼大公爵柯摩西一世(Cosimo I)的辦公室,1765年才成為對民眾開放的美術館。烏菲茲的收藏以繪畫為主,作品大致上按年代排列,很容易讓人體會文藝復興時代美學觀念與藝術技法的演進,真是研究文化與藝術的寶庫。除了藝術收藏,烏菲茲二樓有一個藝術史圖書館,一樓有一個內容非常豐富的藝術書店。書店分內外兩區,外區提供較為通俗的藝術書籍,主要供觀光客採購;內區提供大部頭、較專業的藝術書籍,主要供研究型的讀者閱讀與購買。我每天必定進入烏菲茲,一天甚至可進去好幾回。有時候,一幅畫我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候,我在書店一待就是一個下午。我經常在不同展覽室,聽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