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經營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全員經營──從松下幸之助到John Chambers 都奉為圭臬的經營法則。
龐大的企業組織體,面臨詭譎多變的時局,更需要能夠自主思考、實踐智慧的員工,唯有全員共同經營,朝同一目標邁進,才能讓企業不斷革新進化。
從浴火重生到振翅高飛,集合眾人的智慧乃引領企業致勝的關鍵。
你,準備好接受這場震撼教育了嗎?
《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作者聯袂出擊又一力作
今日市場的不確定性與不透明性程度日益增加,企業競爭與經營的方式,也從過往憑藉優勢戰力壓倒對手的消耗戰,轉變為每位成員發揮「知識機動力」的機動戰,被動接受指令的成員已日漸被時代淘汰,企業逐漸進化為人人都是自主決策能力的領導者,進而組成團隊並朝目標前進-而這正是集合眾人智慧的「全員經營」精神所在。
要實現全員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何種能量?組織如何調整?
要實現全員經營,領導者與員工又該具備怎麼樣的能力?採取何種行動?
野中郁次郎與勝見明帶著一貫清晰的邏輯思維,以十二個風格迥異的案例穿針引線,帶出十二種異中求同的切入分析,深入分析企業革新的成功本質,讓您掌握全員經營與眾知經營的全貌。帶領企業走向超凡之路。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李仁芳
美商3M台灣子公司 專案與精實生產管理處總經理 姜泰吉
特力集團執行長 童至祥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 葉榮廷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溫肇東
好評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全球化及科技發展,帶來跨產業、跨市場的激烈競爭,許多公司已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現今企業要持續生存,必須推動從高層到基層的全員經營,建立員工積極當責的行為和態度,才能為組織求新求變。而如何跨出第一步,相信這本書可以帶給您一些新思維。--特力集團執行長 童至祥
一個管理者的態度,決定了一家企業的廣度。書中提及管理者具備開放性的態度,讓成員放膽挑戰、嘗試錯誤,正與全家一直以來的信念不謀而合。唯有鼓勵員工勇敢嘗試,持續創新,方能在一片不景氣中突圍。野中郁次郎與勝見明提供了許多真知灼見,讓人有不一樣的見解與收穫。--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 葉榮廷
價值翻轉,能耐翻轉,經營翻轉,全員翻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溫肇東
目錄
第1章 集合眾人智慧的「全員經營」之道,正是日本企業應該回頭尋求的方式
日本企業的DNA,就在「全員經營」
美國的「ICT霸主(資訊通信產業)」也開始實踐「全員經營」
遍及「實踐智慧」於全體
「實踐智慧」即指「即興判斷力」
將習以為常,平凡無奇的事情「非凡化」
中階管理職的「從中而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目標的實現能力
「實踐智慧」組織化
「實踐智慧」的六種能力
實踐全員經營的企業特徵為何
第2章日航重整案,將所有「全員經營」的要素凝聚其中
案例1 日航經營重整
日航如何浴火重生?
由稻盛經營術中一窺「全員經營」的精髓
【故事篇】機長出身的植木義晴社長談「奇蹟似的重建劇」
【解釋篇】日航浴火重生,本質就在「全員經營」
第3章創造出企業全體與各部分成為相似形的「分形組織Fractal」
案例2 大和運輸‧真心宅急便
活用宅急便網路,照拂年長者生活所需
由「全員經營」孕育出平台事業
【故事篇】從「遇到孤獨死亡」到「社會革新」的軌跡
【解釋篇】大和的優勢,在於「活潑的分形組織」
案例3 Seven & i 控股公司的「Seven Premium品牌商品」
為何Seven Premium能大行其道
徹底貫徹全社性的Seven流「形式」
【故事篇】探討「假設‧實證」,創造熱門商品的一貫流程
【解釋篇】Seven & i的強項,在於全公司都共有Seven流的「形式」
第4章建立一個共識目標,帶動成員自律行動的「自我組織化」
案例4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
克服絕命危機!
靠著全員投入的強大力量,完成世界首次的空前壯舉!
【故事篇】計畫主持人.川口淳一教授描述「奇蹟歸來」的過程
【解釋篇】「自我組織化」,必須生成一個「場域」,能夠對目標與故事產生共鳴
案例5 「釜石的奇蹟」海嘯防災教育
中小學生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八!
化奇蹟為可能的「避難三原則」
【故事篇】指導者片田敏孝教授所言「另類教育」之全貌
【解釋篇】「全員經營」,「人文」管理重於科學
第5章培養個別自主決策的領導者,實現「知識機動力經營」
案例6 TERRA MOTORS日本第一的電動機車
以製造業的世界級大型新創事業為目標
將速度作為經營資源,超越三星、蘋果
【故事篇】創業家德重徹社長談「培養創業家的人才戰略」
【解釋篇】憑藉「修羅地獄體驗」與「師徒制」,培養出「知識機動力」
案例7 良品計畫‧MUJIGRAM
「成長神話」因「經驗至上主義之弊」而落幕
藉「工作編組活化氛圍」的變革,探索這齣變革復活劇的本質
【故事篇】改革者松井忠三會長談「谷底再起」
【解釋篇】在「全員經營」之下,知識創造模式SECI的必需性,甚於品質管理PDCA循環
第6章在公司設置「企業內特區」,盡情發揮不受限
案例8 Daihatsu Mira e:S
達到輕型車中最高節能效果
來自於「破釜沈舟」的另類組織營運
【故事篇】 開發負責人:「組織策略將追求部門最大利益,改變為整體最大利益。」
【解釋篇】促進專案成功的「超連結(hypertext)型組織」
第7章在組織中埋下孕育實踐智慧的因子
五家「大破大立」公司的共通性
子案例1 成就一家好公司,追求員工的「幸福」「伊那食品工業」
子案例2 全員參加「全視野經營」,以員工與顧客的滿足為目標「眼鏡21」
子案例3 既沒業績壓力,也沒有「報告—連絡—商討」體系,依然締造高收益「未來工業」
子案例4 以大破大立人才的培育方式,接連達成「世界第一」「三鷹光器」
子案例5 以前「等待指令」的員工,現在都會做火箭了「植松電機」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序
企業經營管理的新思維-全員經營姜泰吉美商3M台灣子公司 專案與精實生產管理處總經理
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及現今變化快速、日益複雜的市場,企業經營的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回顧台灣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模式,因為優越的位置特性,讓我們可以接觸到多元的管理模式,除了歐美管理,日式管理也佔有一席重要之地,其中較為大家熟知的當屬看板管理與精實管理等,在因緣際會下經由中國生產力中心推薦而拜讀本書,得以了解日本眾多企業在經歷金融風暴和東日本大地震後,不少企業和領導人如何在因應變動的情境下,嘗試找出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管理思維-全員經營,也期盼藉由新思維來重新思考內部組織以及外部應對方式,以迎接更多的挑戰的經營理念。
本書透過日本知識創造理論之父野中郁次郎和媒體工作者勝見明兩位的專業領域,將全書七個章節,以知識理論加上企業實務帶領讀者進入到書中,兩位作者在第一章便將全員經營的概念完整說明也透過歸納將實踐全員經營的企業特徵加以整理讓讀者更能方便理解,第二至六章則是透過實際企業案例,結合兩位作者專長領域以故事篇及解釋篇組合而成,以第二章的日航重整案為例,對我來說則是連結更強,由於家父本身過去曾是日航員工,當我和他談及這章內容時,對於書中描述立即引起共鳴,像是日航員工都將「每個人都代表日航」、「凝聚個人力量」等信條謹記在心他都記憶猶新,這點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閱讀經驗。而在最後的第七章則總結的挑選了五家透過全員經營或全員參與取得良好績效的企業,並經由歸納讓大家更加了解推動全員經營的5項共通點。
1.以生而為人的「共同感覺 (Common Sense)」為基準來行動
2.累積「自主性的體驗」
3.準備好一個容許失敗的安全網絡
4.平凡事非凡化
5.全員經營的模式語言
雖然本書多以日式企業做為案例闡述,但也提到一些美式企業在實踐全員經營的做法,如CISCO透過員工彼此間的相互協助與團隊合作,Google則是聚集能夠「自主思考」、被稱為「Smart Creative」 的人才,以上這些卓越的企業在經營理念上的特徵有時或許是名稱或講法上的差異,但在做法的本質上歸納起來還是有一些共通之處值得我們思考學習。
以我所服務的3M,我們在企業的願景、策略與領導人才培育的做法上,也分享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願景:
1.3M以科技提升每個產業
2.3M以產品豐富每個家庭
3.3M以創新改造每個生活
策略:
1.擴展與客戶的關連度與在市場的影響力
2.獲取高利潤的市場占有率,加速全球市場滲透
3.投資創新:激活現有市場商機,集中發展大趨勢契機
4.強化區域自主能力
5.培養高效能與全球化專業人才
6.提升營運卓越與一致性
領導人才培育做法
1.創新(Innovate)
2.明晰主次完美執行(Prioritize and execute)
3.崇尚合作團隊為先(Foster collaboration and teamwork)
4.全力爭勝(Play to win)
5.堅持誠信行事透明(Act with integrity and transparency)
6.由己及人共同發展(Develop others and self)
除了3M願景、策略與領導人才培育,3M 的容錯精神、15%文化以及推行迄今已有15年的精實六標準差(Lean Six Sigma)則是讓公司全體員工有著共同溝通語言和推行意識, 來不斷培養人才和激發全體員工的潛力,其做法上與全員經營概念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變化快速、不確定性高的年代,每一家企業無不思考因應之道,各種管理思維或是組織的調整轉型都已經變成是一種常態,本書結合理論與各種實例,可以提供我們很多啟發,對於有心提升或想要深入了解經營管理思維的朋友,這是一本值得研讀的好書。
前言
兩位筆者開始強烈意識到全員經營與眾知經營,以及員工對工作上的應對方式,應該是始於雷曼兄弟事件,以及之後的東日本大震災時期。
亞洲不管是在政治上,或是在企業經營上,從以前開始就一直聚焦於內,專注於內部競爭;不論是就國家層面、社會層面,或企業層面來說,各方面的組織能力都顯出日漸貧弱的傾向,無法以靈活的構想、迅速的判斷、靈敏的行動來面向世界。
再者,對歐美那套分析式的經營手法也往往反應過度,落入過度分析(overanalysis)、過度計畫(over-planning)、過度競爭(over-compliance)的現象,導致企業的活力被剝奪殆盡,使得組織愈加疲弱。如此背景下,又逢此劇變,在思考如何克服這樣的困境時,浮現腦海的,正是潛藏在日式經營DNA當中的「全員經營」模式。
值此同時,迅銷公司的柳井正會長兼社長,為了讓優衣庫(UNIQLO)躍升為世界性品牌,正大力鼓吹、推動全員經營;而被賦予重整日本航空(JAL,下稱日航)破產重任的稻盛和夫先生,也把本身在經營者人生當中體會到的「稻盛哲學」,以及部門獨立核算管理制度的「阿米巴(原指變形蟲)經營術」帶進日航;以全員經營的方式,讓營運持續邁向V型復甦(日航重整將在第二章介紹)。至於本田,則是在「全員向本田宗一郎看齊」的呼聲下,不斷喚醒全體職員,繼承來自創業者的DNA。
日立受到雷曼兄弟事件波及,在二○○九年三月底的會計年度決算上,以期終赤字七千八百七十三億日圓,創下日本國內製造業有史以來最高虧損紀錄。為重整旗鼓,日立將川村隆先生由子公司會長的位階上調回本社,擔任會長兼社長;而大量電郵湧入,也表露了員工們對現狀的不滿與意興闌珊之情。川村先生楬櫫,將「世界首屈一指的社會革新企業」,做為日立全新的自我定位,這當中深意之一,就是要讓社員們就「自己為何工作?」這個問題提示一條邁向未來的途徑;川村先生在面對作者訪問時,曾經如此回答:「例如,對於從事材料工作相關的員工來說,若能做出好的材料,就能做出好的電池,生產優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自身的工作就與社會革新息息相關,並且能夠盡一份心力。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全體員工都有這種想法,取得共識。」的確,想要重整,全體參加的意識是絕對需要的。
在東日本大震災的災區,也看得到這樣的身影。一手創辦大和宅急便的前社長小倉昌男制定的社訓:「大和即我,我即大和」,即不斷鼓吹全員經營。由第一線擔綱的業務物流士,根據自身狀況判斷決定留在災區配送救援物資開始,總公司即給予全力支援。半導體製造商瑞薩電子(譯註: RENESAS,主攻車用及消費電子領域)的工廠毀於地震,生產停頓,往來的幾家汽車製造商超越彼此競爭的藩籬,在顛峰時期甚至組成超過兩千五百人的支援大軍投入救災,原先預定基礎設備恢復舊觀將需時兩個月,結果居然僅用了十二天就完成任務。這便是藉由全員經營及全員參與,克服了重重混亂的例子。
有句話說「亂世出梟雄」,但在日本,一旦面臨混亂與艱困時,就有種憑藉全體力量跨越困難的DNA深埋其中。開明的藩主與許多懷抱大志的下級武士們掀起明治維新,而司馬遼太郎所著的《坂上之雲》,則描述了這些領導者群像;一直到邁入日俄戰爭的進程,都不外乎是這類典型。
現在,正到了喚醒這樣的DNA,重新回到全員經營及眾知經營之路,再度提升疲弱組織能力的時刻。提高每一個個體的當事人意識,將實踐性的智慧─亦即「實踐智慧」─海闊天空地發揮,筆者確信,實現全員經營的時代已經到來。
邁向全員經營的行動,其實並不侷限於亞洲,最大的網路設備供應商美國思科系統公司(CISCO),也透過員工彼此間的相互協助與團隊合作,從原先由上而下的強勢風格,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成為全員經營。
谷歌集團(Google)以「不走旁門左道」為願景,群集那些能夠「自主思考」、被稱為「Smart Creative」的人才,實踐全員經營,持續走在全球IT市場的領導地位。在每週五的下午,谷歌集團內部都會召開名為TGIF(Thanks God! It's Friday!=感謝老天,又到星期五了!)的全員大會;員工可以肆無忌憚地提出任何問題,詢問兩位創辦人Larry Page 以及Sergey Brin 來尋求解答,未能直接參與的員工也可以將問題以郵件的方式提出,再由全體員工投票表決這是不是個好問題;而只要是得到高票的問題,經營團隊就必須回答。即使公司現今規模已極度成長,谷歌仍然著重全體員工強烈的當事人意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