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限度思考:全世界最單純的問題解決法則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思考斷捨離,清除腦中「廢物」最強技巧!
——開始邏輯思考前的第一本書——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邏輯思考的方法,還是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因為人類的腦袋充滿各式垃圾思考,腦袋垃圾沒清,再怎麼思考也沒用!
3原則9大法則,思慮斷捨離,做出好判斷。
◆ 凡人和聰明人的思考習慣有什麼不同?
差別在於凡人容易陷入「思考壞習慣」模式。
◆ 一個原本和「邏輯」完全扯不上關係的人,如何鍛鍊出世界最單純的問題解決法則?
作者鈴木銳智分析超過15,000人,發現垃圾思考阻礙了正確判斷,最後將克服思考壞習慣的過程,歸納整理出「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的3原則9大法則。
MECE原理、邏輯樹都是頂尖顧問公司麥肯錫的重要邏輯思考架構,
當我們學習了外商菁英都在用的思考工具時,碰到問題時真的能順利地運用出來嗎?
其實,思考的品質,才是避開思考陷阱,順利解決問題的要點。
本書是特別寫給在邏輯思考上感到挫敗的人,也能做到的合理方法。
★ 聰明的人擁有的思考習慣,其實不難!
人們容易以為人分為「邏輯型」和「直覺型」,但鈴木銳智告訴我們:其實,只有「既能邏輯思考,也相信直覺,能以最低限度思考的人」和「拘泥於邏輯,只能垃圾思考的人」。
我們應該要邏輯思考,但在那之前……
我們更應該最低限度思考,摒除思考的誤區。
★ 賈伯斯也實踐的最低限度思考,怎麼做?
邏輯思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為了能真正解決問題,從以下3原則9大法則磨練解決問題的思考力:
〔原則1 不要為了沒有實際壞處的事而牽動情緒〕
◎ 法則1 訴說事實,不要訴說感受
◎ 法則2 是否關乎生命或金錢
◎ 法則3 改變主語思考
→思考「如何解決前」,先搞清楚「要解決什麼」,提出值得解決的問題。
▎實例
這個設計很爛→感受
改成這個設計以後,營業額掉了15%→事實
§ 客觀的事實,具有說服力
〔原則2 不要試圖改變不會改變的事物〕
◎ 法則1 與其改變內心,不如改變架構
◎ 法則2 與其檢討過去,不如著眼於當下
◎ 法則3 不要受表面的原因矇騙
→如果想解決問題,應找出「能夠改變的原因」。
▎實例
會計侵吞公款:
歸因於缺乏倫理觀念→歸咎人心
因為沒有其他複查機制→著眼架構
§ 不要依靠內心,應該修改機制
〔原則3 是否有更輕鬆的方法?〕
◎ 法則1 禁止令、罰則是最後的手段
◎ 法則2 是否本末倒置了
◎ 法則3 解決方案成效不彰時,就回到原因分析、提出問題的階段
→ 找出成效更好、效果更確實、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
▎實例
資訊人員每天處理社員各式問題,解決方案:
內部定期舉辦電腦進修課程→耗時、增加成本
將問題表格化→有效率解決問題
§ 原本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透過作者的獨門技巧,你將會:
首先,不再對不成問題的事情提問,
接著,捨棄無法解決的問題分析,
最後,捨棄性價比太低的解決方案
讀完本書,你就能跨過無法靈活運用邏輯思考的瓶頸,讓邏輯思考成為「只要學了,任何人都學會,並靈活運用」的技術。
本書特色
1. 這是一本概念簡單、卻很有力道的一本小書。它告訴我們無法做正確判斷不是不思考,而是沒有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內容直指凡人與聰明人的思考差異,一針見血指出為什麼有些人學再多的思考術也沒用。
2.本書沒有艱深的分析方式和論證技巧,不求高深,將重點集中在掌握基本事物的方法上,因此在邏輯思考上感到挫敗的人,也能經由本書跨過無法靈活運用的瓶頸。
3.本書以一頁插圖一頁文的方式,呈現簡單又充滿反思的概念,帶你擺脫思考的誤區。
目錄
前言……002
Chapter 1 最低限度思考和垃圾思考……011
01 從垃圾思考到最低限度思考……012
02 大型公共建設是為了什麼而存在?……016
03 與其將誤闖逆向車道的人數降為0,不如這麼做……020
04 你屬於邏輯型?還是直覺型?……024
05 「賈伯斯的矩陣」的真正意義……026
06 我們應該要邏輯思考,但在那之前…………032
07 如果用垃圾思考畫邏輯樹…………034
08 採用MECE而遇到挫折的真正理由……038
09 最低限度清單和最低限度思考……040
Chapter 2 具說服力的提問法則……043
10 這是問題嗎?……044
11 具說服力的提問法則
原則 不要為了沒有實際壞處的事而牽動情緒……046
法則1 訴說事實,不要訴說感受……048
法則2 關乎生命或金錢的事……050
法則3 改變主語思考……052
12 舉出「事實」,問題點就會改變……054
13 不要試圖幫助不感到困擾的人……056
14 是普羅大眾的問題?還是我自己的問題?……058
15 嫉妒、說壞話的「蹺蹺板理論」……060
16 受害者意識的優越感……062
17 這樣的「未來」只不過是你的「猜測」……064
18 記憶會讓傷害加深……066
19 現實主義者更勝理想主義者……068
20 不要一味認定「變化=壞事」……070
21 不要胡亂猜測別人的話中別有涵義……072
22 如果此路不通,就換個主語試試看……074
Chapter 3 得以解決問題的原因分析法則……079
23 即使反覆詢問「為什麼?」還是會陷入困境……080
24 得以解決問題的原因分析法則
原則 不要試圖改變不會改變的事物……082
法則1 與其改變內心,不如改變架構……084
法則2 與其檢討過去,不如著眼於當下……086
法則3 不要受表面的原因矇騙……088
25 有一種「架構」會讓人「大意」……090
26 「無心向學的孩子」相同的「影印資料對摺方式」……092
27 換個設計,人的行為也會改變……096
28 運用機制,預防人們的「疏忽」……100
29 不要尋找元凶……104
30 讓孩子考上東京大學的方法……106
Chapter 4 不會白忙一場的解決方案思考法則……109
31 做過頭的巨大工程……110
32 不會白忙一場的解決方案思考法則
原則 是否有更輕鬆的方法?……114
法則1 禁止令、罰則是最後的手段……116
法則2 是否本末倒置了……118
法則3 解決方案成效不彰時,就回到原因分析、提出問題的階段……122
33 應該禁止進入,或是更改設計?……124
34 只要呼籲,人們就會聽進去!?那可未必……128
35 餐廳如何避免打工族用店內的食物或器具拍惡搞照?……132
36 原本的業務內容是什麼?……136
37 不要為了企鵝種樹……140
38 這些按鈕有需要嗎?……144
39 應該要避免意外,或是…………148
40 總之先試試看。如果不行就放棄。……152
41 行不通的方法就不要重複採用……154
42 輕易更改方針的組織……156
43 高喊:「打起精神,突破難關!」的上司……158
Chapter 5 整理腦中的垃圾思考……161
後記……172
誌謝……175
序/導讀
前言
坦白說,雖然我現在的工作是教授「具邏輯性的書寫方式、說話方式和議論方式」,但我原本是個和「邏輯」完全扯不上關係的人,屬於「毫無邏輯且一味空想」的類型。
我非常害怕地球暖化,所以不開空調,導致感冒加重;求職不順利時就會心想:「都是因為我小時候沒有立下將來的志願→事到如今想補救也來不及了→下輩子再重來吧。」相當悲觀。
雖說那時年紀還小,即使現在回顧起來,還是覺得那樣的空想實在很丟臉。
當我在大學升學預備學校教小論文時,我人生中的轉機出現了。
其實「小論文」這門科目,比起文章書寫能力,更需要「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
毫無邏輯的人來教「具邏輯性的問題解決法」,這雖然是個猶如惡作劇般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卻發現了一件事。
我看了難以拿到高分的學生,還有無法在時限內寫完的學生的答案後發現,大多不是因為他們「不思考」。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去關懷他人,世界就會和平。」從這種幻想到「如果智慧型手機普及,日本就會滅亡。」這種過分簡化的想法,這些思慮偏離了正確方向的情況,在答案紙上忠實地記錄了下來。
說來丟臉,這些內容和我的空想幾乎完全相同。正因如此,我不會因為「還不成熟」而放棄他們,而是試著思考「是否有哪些共同的原因」。
就這樣分析超過15,000人(加上我自己)的答案後,我開始發現人類容易陷入的「思考壞習慣」模式。本書會將這些東西稱為腦袋裡的破爛,也就是「垃圾思考」。
在教室裡發現、修正學生的「垃圾思考」的這些日子,同時也是我克服自己的「垃圾思考」,將思慮最小化的過程。
直到現在,我轉而投入商業座談、企業講座的領域,但做的事基本上和當時沒什麼兩樣。
這是因為社會人士即使學了邏輯思考的工具,在此之前若是沒辦法把腦袋裡的「廢物」清除,便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我也愈來愈常受邀去演講,講授邏輯思考的「第一步」。
我協助人們屏除腦內的「垃圾思考」,學會「最低限度思考」。這就是我的工作。
在本書中,為了讓你意識到你腦袋裡的「垃圾思考」並捨棄它們,我將這個過程統整成3項原則、9項法則。
說不上是「學習」,只要各位能當成一份讀物,輕鬆享受就足夠了。
讀完之後,如果能在你的工作、人生,或是世界上的問題中看見一絲解決的希望,身為作者的我將感到萬分喜悅。
歡迎來到「最低限度思考」這個將思慮斷捨離的世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