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3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共感力:最強團隊管理法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領導/管理組織/團隊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中田仁之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王姮婕
  • 出版社: 台灣東販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9/26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做為一個上司遇到難搞的客戶和屬下該怎麼辦?

難道他們只會是災星而不會是助力嗎?

團隊成員不信賴團隊該怎麼辦?

如何培育部屬才能打造最堅強的團隊?

要怎麼樣運用小團隊創造出驚人的營業額?

 

無論你的職位是股長、課長,或是部長,任何背負直接培育人才責任的人,都是本書所指的「領導者」。

難搞的下屬是由領導者所造成的。

只要稍微改變作為領導者的「態度」,下屬就會產生驚人的變化,部屬間的情感也會越來越穩固,銷售額自然也會不斷地上升。

 

小小團隊締造出史上最高營業額,透過行動目標管理,創意以相乘效果源源不絕地湧出。

突發事故也能大幅度減少,甚至能成為領導者的夥伴,給予關鍵的靈感與協助,幫助業務能更圓滿地達成,顧客也能成為團隊的一分子。

這些,都是因為「共感力」在作用的關係。

 

擁有二十多年顧問業務身分的作者中田仁之告訴各位領導者「共感力」的重要性。

共感力就是與他人共享情感的能力。

既是指能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也是能讓他人了解自己心意的能力。

其中,作者還加入了「藉由共享彼此感情所發揮的力量」的意思,才使用「共感力」這個詞彙。

「為了那個人、這個團體」的想法,即使在艱難的時刻也會發揮堅持下去的力量,就是共感力在工作上最好的表現。

讀完本書,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輕鬆提升部下的共感力!

運用共感力,就可以將幾十人、幾百人的力量合而為一。這時候人就能以團隊中一員的身分,發揮富有才能的人也無法匹敵的力量。一百人的一步輕輕鬆鬆地就能超越一個人的一百步

 

提高共感力的5個方式

就算屬於同一個組織,也不代表你們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團隊」。普通的團體和團隊之間有一段壓倒性的差距。上司與下屬,或者是貴公司與客戶間想成為「真正的團隊=強大的組織」,領導者所應採取的態度與步驟,就是這5個方法:

 

傳達謝意
相信可能性
指責錯誤行為
共享情感
培養團結心
 
 
再寫得詳細一點就是:
 
 
 
傳達謝意=好好地對重要的人說出傳達謝意的話。
相信可能性=直到最後一刻都相信重要的人的可能性,由你來培養對方的自信心。
指責錯誤行為=不否定對方的人格,以簡短的話語指責錯誤的行為。
共享情感=不感到害臊地一起表現喜怒哀樂。
培養團結心=營造全部成員都能自問自答:「為了團隊,自己能做什麼?」的氛圍。
 

 

請把這五個方法放在心上,重新審視作為領導者的「態度」。

希望各位領導者的隊伍能以你為起點,讓你周遭的人充滿共感力,變成溫暖又認真的團隊。

 

作者

中田仁之 Hitoshi Nakata

 

1969年出生於大阪,為株式會社S.K.Y.代表董事、經營顧問(中小企業診斷士)。自童年時期起就一直專注在棒球上,在就讀於關西大學期間,曾獲選為大學選拔隊員,因此有穿上「JAPAN」字樣的制服唱日本國歌《君之代》的經驗。

 

畢業後進入東證一部上市企業工作,以顧問業務身分活動二十年後,於2012年2月創立株式會社S.K.Y.。揭示「為了最喜歡的人,提供真心的支援」為企業理念,除了有提供促銷活動相關製作和諮詢服務,也有在東京、大阪主辦養成講座,淺顯易懂地教導「共感力」的概念。

目錄

序章3
 
STEP 0 打造強力組織的領導者所需有的心態17
0-1 公司要靠領導者來改變!18
0-2 瞬間改變管理職意識的領袖訓練營22
0-3以明哲保身為優先的領導者,下屬都在看26
0-4 「為什麼要以達成史上最高營業額為目標?」設定目的很重要29
0-5  透過行動目標,締造史上最高營業額33
0-7  明確說明目的,就能防止惰性37
0-8 「事業會失敗的12項原因」44
0-9  激勵自己的方法48
0-10 下屬會仿效領導者51
 
P11
STEP 1 傳達謝意55
1-1 開始傳達謝意的訓練吧56
1-2 感謝的心情會讓組織更上一層樓60
1-3 讓達成目標的畫面更加鮮明的謝卡64
1-4 感謝會提高團結力68
1-5 成功的禮物,失敗的禮物72
1-6 引導出下屬自信心的三個重點75
1-7 享受領導者角色的方法80
1-8 「等待指示型人」就是由你造成的84
1-9 為了提高成果,要重視下屬的成長90
 
STEP2 相信可能性93
2-1 請領導者相信自己的可能性94
2-2 只要相信下屬的可能性,行動水準就會提高98
2-3 只要認真面對眼前的人,組織的氣氛就會改變102
2-4 讓大家見識領導者的成長吧106
2-5 別說「不要放棄!」,而是說「要堅持下去!」109
2-6 不可以說「加油!」的理由114
2-7 領導者無心的抱怨,會讓組織的成長停擺118
2-8 要提高成果,就要提升下屬的自我形象121
2-9 讓下屬發揮最佳表現的指派方式126 
2-10 改成說「OO好厲害喔!」吧130
 
STEP3 指責錯誤行為135
3-1 指責是很重要的①時機就是「現在,這個瞬間」136
3-1 指責是很重要的②要同時告知修正方法139
3-1 指責是很重要的③認可之後的成果142
3-2 指責下屬時的不能說的詞彙146
3-3 導致業績下降的錯誤指示命令149
3-4 成為掌握正確情報的領導者的方法154
3-5 優秀的領導者會特意製造障礙給下屬157
3-6 要讓下屬了解指責內容,有2個重點162
3-7 指責後要以原諒來感動對方165
 
STEP4 共享情感169
4-1 提高自己對感動的靈敏度,下屬的行動就會改變170
4-2 用圖畫表現語言,就能提升表現173
4-3 與下屬共享喜悅,目標達成率就會上升177
4-4 讓下屬看到「下一個目標」,就能讓他發揮百分之百的力量181
4-5 真心的支援會讓領導者打起精神185
4-6 領導者與下屬共處在非日常空間,會加速提升團結力190
4-7不屈不撓的態度會傳染給團隊193
 
STEP5 培養團結心197
5-1 打造帶來最高營業額的「團隊」198
5-2 成為「團隊」而大幅提升獲利的B公司202
5-3 誤以為團隊合作=「感情好」的無能領導者205
5-4 在10家店的營業額中一口氣從「第九名」上升到「第三名」的原因209
5-5以超越個人好惡的「信賴」相連的強力團隊213
5-6 能把客戶卷進來的,才是強勁的團隊217
5-7 最強的團隊能在解決的過程中享受課題220
5-8 會營造氣氛,就能打造最強團隊223
5-9 你的團隊改頭換面的那一天226
 
後記230

序/導讀

【作者序】
序章
給以成為真正領導者為目標的你
 
 
本書是為了所有站在培育人才立場的人~經營者、領導者、育有兒女的父母~尤其是諸位在現場第一線奮鬥,對「培養下屬」、「強化團結力」感到苦惱的人所撰寫的。
包括團隊與企業,所謂的組織,除非有特別重大的事由,實際上很少會有突然好轉或急遽變壞的狀況,而是緩緩地成長,又或者是慢慢地惡化。
我至今曾實際見過超過500位經營者,大部分的人都這麼說過:
「能改變公司的,就只有管理現場的領導者!」、「讓領導者打起精神,是最重要的經營課題!」
有很多企業都渴求著帶人能力強的真正領導者,但現實情況似乎是真實領導者的數量仍是少之又少。
藉由閱讀本書,首先我相信領導著們會充滿活力地散發光芒,變得會鼓舞下屬,打造出強勁的團隊。
某個曾獲得全國大賽優勝的高中棒球社總教練曾說過,要強化團隊,最重要的就是信賴關係。他說這是指領導者必須成為讓社員覺得「這個人說的話一定沒錯」的存在,因此,認真地面對每一個人、真誠地「聆聽」每一個人的聲音是很重要的。
人氣團體「放浪兄弟」的隊長HIRO先生也是很卓越的領導者。在某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團員:「如果投胎轉世的話,你還會想加入放浪兄弟嗎?」結果那位受訪的團員回答:「不,就算不是放浪兄弟也沒關係,只要能在HIRO底下工作,無論是什麼工作都可以。」
其他還有許多優秀的領導者,但這邊列舉出來的兩個人的共通點就是「共感力」。選手或團員都有了「為了那個人」的想法,即使在艱難的時刻也會發揮堅持下去的力量。
  
所謂培育人才
 
我從小學到大學以選手身分打球16年,又以中小學生的指導者身分從事了8年的棒球活動。
此外,大學畢業後,還在東證一部上市企業以業務與業務課長身分工作了20年。無論是擔任業務課長,還是身為棒球指導者的時候,甚至到了以經營顧問身分支援企業的現在,我都不是以「培育人才」的心情行事,而是貫徹了相信「人會成長」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態度。
因為我認為,覺得自己能培育他人不過是自以為是的想法,人只能以自己的意志去成長。
比方說,來看看「向日葵」這種植物的情況。
我可以將向日葵的種子埋進土中、澆水、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但是,我沒辦法把芽從種子中拉出來。
我所能做的,就是調整容易發芽的環境,去支援向日葵的生長。
這是某個人告訴我的故事。
他利用兩株向日葵,進行了關於成長的實驗。聽說他讓其中一株保持原樣,另一株則綁上了充進氦氣的氣球,再觀察兩株向日葵各自的生長狀況。最後,你覺得結果是如何呢?
沒想到,綁了氣球的向日葵,竟然只成長了保持原樣的向日葵的三分之一而已。這實驗告訴我們,如果硬要讓花生長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剝奪了花本來擁有的成長能力。
  
身為領導者的你也是一樣。你越是想培育下屬,就越有可能像綁了氣球的向日葵一樣適得其反。你該做的並非如此,而是支援下屬,讓他們能百分之百地發揮本身擁有的成長能力。不要企圖從外在去培養人才,而是要幫助人才從內在去讓自己成長,這才是真正的「培育人才」,這關乎領導者的內在特質。 
那就是「認真~毫無藉口的狀態」、「覺悟~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離不棄的心」。
讀了這本書,我想你也能理解認真是指什麼,覺悟又是怎麼一回事。
 
打造強力組織的共感力
 
為了提高團結力,我最重視一件事情,那就是「共感力」。所謂的共感力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與他人共享情感的能力。既是指能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也是能讓他人了解自己心意的能力。其中,我還加入了「藉由共享彼此感情所發揮的力量」的意思,才使用「共感力」這個詞彙。
除非是才華洋溢的人,不然一個人的力量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藉由運用共感力,就可以將幾十人、幾百人的力量合而為一。這時候人就能以團隊中一員的身分,發揮富有才能的人也無法匹敵的力量。一百人的一步輕輕鬆鬆地就能超越一個人的一百步。
各位認真面對下屬、客戶、家人等重要的人的領導者,我有一件無論如何都想告訴你們的事。那就是能提高共感力的5個方式。
就算屬於同一個組織,也不代表你們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團隊」。普通的團體和團隊之間有一段壓倒性的差距。上司與下屬,或者是貴公司與客戶間想成為「真正的團隊=強大的組織」,領導者所應採取的態度與步驟,就是這5個方法:
 
傳達謝意
相信可能性
指責錯誤行為
共享情感
培養團結心
 
再寫得詳細一點就是:
 
傳達謝意=好好地對重要的人說出傳達謝意的話。
相信可能性=直到最後一刻都相信重要的人的可能性,由你來培養對方的自信心。
指責錯誤行為=不否定對方的人格,以簡短的話語指責錯誤的行為。
共享情感=不感到害臊地一起表現喜怒哀樂。
培養團結心=營造全部成員都能自問自答:「為了團隊,自己能做什麼?」的氛圍。
 
請把這五個方法放在心上,重新審視你作為領導者的「態度」。
我祈禱著,你的隊伍能以你為起點,讓你周遭的人充滿共感力,變成溫暖又認真的團隊。
我跟閱讀本書的你,從今天起就是同一個團隊的夥伴。
從今天開始,跟我一起走上認真的人生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5766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0
    • 商品規格
    • 21*14.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1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