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過勞:失控的職場文化,天天瞎忙、勞心勞力,你真的「會」工作嗎?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藍色星期一、收假症候群、職業倦怠……
一週中,總有七天不想上班?
在大聲抱怨東、責怪西之前,先問問自己:懂不懂「上班」?
得過且過、消極怠惰、推卸責任,你在老闆的「黑名單」裡嗎?
▍常見抱怨1:我領的不是薪水,是精神賠償金!
現實生活中,有的員工說主管對他們的能力和成果視而不見;有的說公司的薪資體制不合理;有的說老闆太吝嗇,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然而一個人總為工作之外的事情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能看到工作中成長的機會?他又怎能體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常見抱怨2:工作時別談夢想,我的夢想就是不工作!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三個工人一起在工地工作。
一天,有個路人問其中一個工人:「師傅,您在做什麼?」
「砌牆。」
他又問另一個人:「您呢?您在做什麼?」
「賺錢,養家活口。」
他又問第三個工人:「您做的是什麼工作?」
「我嘛,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那個工人認真地回答道。
後來,前兩個工人仍然在工地裡砌牆,而第三個工人則成為著名建築大師。
▍常見抱怨3:人生就像香菜,什麼都沒做也會被討厭。
在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上,是要處處勝人一頭,還是合作互助?這實際上不僅僅是人際關係問題,而且還是道德修養問題。同事之間關係和睦融洽,辦公室氛圍積極向上,對你個人來說,是莫大的好事,對公司的運轉和創造利益也會產生良性影響。
▍常見抱怨4:小時候哭完就睡,現在哭完還是要上班。
哭從傳統觀念上來講,始終被認為是一種負面的事情。人在遭受批評時,挫折、沮喪、憤怒等情緒接踵而至,甚至因而意志消沉、萬念俱灰。如果此時你甘願當一顆自怨自艾的「苦瓜」,只會被同事們輕視,平日辛苦建立起來的辦公室威信便轟然倒地。因為過於強烈或者稍顯頻繁的哭泣,會被認為抗壓性差,經不起大風大浪,難以擔當重任,軟弱,最終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
本書特色
本書結合古今中外大量生動鮮活的案例,詳細為你講述如何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員工,讓自己真正成為企業的橋梁和紐帶,也讓自己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進而創造輝煌的業績與前程。全書可讀性、啟發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強,適合員工個人閱讀,也可以作為企業員工的培訓教材。
目錄
序/導讀
前言
很多公司的總經理和人力資源總監都認同優秀的員工很重要。然而,究竟什麼樣的員工才是優秀的員工?對於這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只有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才是企業的優秀的員工,但在不同的時間,是很難衡量員工的價值。如技術人員開發出來的產品,在未產生效益時,你很難看出他比銷售菁英更重要,而對他們給予獎勵,結果是會讓大家會覺得不公平。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員工才是優秀的員工?是不是業務菁英和技術人才就是優秀的員工?
優秀的員工是指有創造績效以及對公司發展最有影響的,並在某方面「不可代替」的員工。這一概念有兩個層次:「有創造績效以及對公司發展最有影響的」,這是優秀員工的標準。但從廣義的角度上講,一個公司的成員都是對績效有貢獻的,而對公司發展「最有貢獻」會因判斷標準和時間的不同而不同,那麼,甄別優秀員工的關鍵就是第二個層次:不可替代性。
某一角色是別人不能替代的或短期難以替代的,即使他(她)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是十分重要,或對績效似乎沒有直接貢獻,但一旦他(她)不在位置上,就可能帶來連鎖的、甚至是重大的損失(顯性的和隱性的,直接的或間接的),這種員工就是不可替代的員工。西方的文獻中,也有學者從「價值會計」的模式提出「稀有人力資源價值」的概念。如:赫緒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和瓊斯的「內部競價模式」提出,他們認為只有稀有的人力資源才有價值。
「稀少人力資源價值」與職位的高低沒有必然的關係,因此,不能認為只有CEO(企業集團執行長)、CFO(企業集團財務長)、CIO(企業集團資訊長)等角色才是老闆的優秀的員工。例如,假設文職人員A,隨時有很多人能代替她,那麼,A就不是優秀的員工。但是如果A在所負責的工作領域中做得十分出色,不可替代,那麼A就是優秀的員工。可見,相對於其他一般的文職人員,該文職人員絕對是優秀的員工,儘管她在公司的職務很低,然而她的角色能力存在著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所有的企業老闆和管理者都知道,優秀的員工如同自己的左膀右臂,能讓自己在管理工作中感受到如虎添翼的成就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優秀的員工往往少之又少,目睹企業中那麼多員工,能做到稱職的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想找個優秀的員工實在是很難。優秀的員工確實有其獨到的一面,所以,對於不能事必躬親的管理者來說,優秀的員工顯得多麼的不可或缺。
目前職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想讓自己在競爭中不被淘汰,甚至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金牌員工,就必須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名企業優秀的員工。但是,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首先要明白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無疑,忠誠、敬業、勤奮是身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要想成為一個企業的優秀的員工,進入企業,就必須要端正心態,以企業為家。只有端正自己的心態,才會更快、更好地進入角色,發揮自己的專長。心態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導致結果。在工作中要注意多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檢視自己的心態,提升自我洞察能力。
在工作中,永遠記住本職工作是最重要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並要及時匯報,反饋進度。選擇了從事的職業,就要努力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特長在工作中發揮並加以運用,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並加強學習,將知識、技能學到手,努力做一個知識型人才。只有這樣你才會脫穎而出,被公司主管重視,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而成為企業的優秀員工。
在工作中不固執己見,不逃避責任。對待已經出現的問題要勇於面對,想辦法去解決,多思考,多問,多提合理的建議,將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匯報給主管,而不是將全部的問題留給主管。要主動與部門負責人交流,與同事加強溝通與合作,多提對企業發展有利的合理建議和建設性意見,多從主管的角度考慮問題。
勤於思考,勇於創新,有責任感。「建立一支高品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人不在多而在於精,看人、用人、識人的首要條件不是看學歷,也不是看經驗,而是看人的忠誠度和創新精神……」,這是某企業一位董事長的精闢論述。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只有忠誠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勤於思考,在工作中有創新精神和責任感。多了解企業的發展資訊,多學習別人的經驗,處理好人際關係,少說話,多做事,多觀察。說到不如做到,我們在工作中就要鼓勵小改變,不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創新,爭取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需要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要心存善意與真誠,勤於思考,踏踏實實工作。只有這樣,你才能被企業認可,被主管信任;只有這樣,你才會無往而不勝,最終成長為企業的優秀員工。
本書緊緊圍繞「優秀」這兩個字做文章,結合古今中外大量生動鮮活的案例,詳細為你講述如何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員工,讓自己真正成為企業的橋梁和紐帶,也讓自己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進而創造輝煌的業績與前程。
本書可讀性、啟發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強,適合員工個人閱讀,也可以作為企業員工的培訓教材,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企業員工的個人和培訓大有裨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