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讓你的職場與人生更富有(初心暢銷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十年來最受讀者共鳴的行動法則!
以熱情、信念驅動人生,
用創意、行動出擊翻身。
所謂的「咖」,是你選擇突破昨天的自己。
從基層業務到分行經理,
吳家德第一次把自己對工作的熱情、
對人脈的信任、對善意的執著寫下來。
十年前的他,還不是「暢銷作家」,
卻已全力以赴地告訴世界:
你我都能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
●最具正能量的Top Sales,分享最真誠熱情的工作信念與生命態度──
他,對工作「永保熱情」卻「不安於室」,就算買便當、開車接送也樂此不疲;他,對人有用不完的好奇心,無論在街頭或高鐵,都能主動出擊、連結善意;做業務,他從不紙上談兵,而是以行動力創造出無價的職場競爭力。
●做人,不只是要讓人「留下印象」,更要「留下價值」──
在社群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有上千個朋友、追蹤者;但在現實中,該如何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吳家德以親身經歷為故事,述說職涯路上給出的協助、解決的問題、帶來的改變。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從來不是因為你多厲害、多棒,而是因為從一開始,你就願意對別人好。
●行動吧!從現在開始,累積讓人信任的能力──
真誠的付出,無形中將累積成人生的無價籌碼。這本書寫給沒有資源、還是小人物的你,也寫給正感到困頓倦怠、失去熱情的你。只要願意多走一步,此刻就是重拾力量的起點。
「重點是,一定要有行動,才有發生好運的機會!」──吳家德
以熱情、信念驅動人生,
用創意、行動出擊翻身。
所謂的「咖」,是你選擇突破昨天的自己。
從基層業務到分行經理,
吳家德第一次把自己對工作的熱情、
對人脈的信任、對善意的執著寫下來。
十年前的他,還不是「暢銷作家」,
卻已全力以赴地告訴世界:
你我都能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
●最具正能量的Top Sales,分享最真誠熱情的工作信念與生命態度──
他,對工作「永保熱情」卻「不安於室」,就算買便當、開車接送也樂此不疲;他,對人有用不完的好奇心,無論在街頭或高鐵,都能主動出擊、連結善意;做業務,他從不紙上談兵,而是以行動力創造出無價的職場競爭力。
●做人,不只是要讓人「留下印象」,更要「留下價值」──
在社群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有上千個朋友、追蹤者;但在現實中,該如何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吳家德以親身經歷為故事,述說職涯路上給出的協助、解決的問題、帶來的改變。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從來不是因為你多厲害、多棒,而是因為從一開始,你就願意對別人好。
●行動吧!從現在開始,累積讓人信任的能力──
真誠的付出,無形中將累積成人生的無價籌碼。這本書寫給沒有資源、還是小人物的你,也寫給正感到困頓倦怠、失去熱情的你。只要願意多走一步,此刻就是重拾力量的起點。
「重點是,一定要有行動,才有發生好運的機會!」──吳家德
目錄
Part 1 熱情,驅動工作
從愛上工作開始
職場三要事
天使的工作
我們都崇拜嚴長壽
職場上最重要的小事
看得見的用心
寫給為工作所苦的小蓉
一位秘書的成功要件
尋找工作中的上師
修好職場的第二學分:「向上管理」
你的主管是天使還是惡魔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讚美服務你的人
遠東奇緣
Part 2 創意,打造非凡業務力
業績三品哲學
有創意的業績來源
向陳樹菊學銷售
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
非比尋常的一天
業務需要掃街嗎?
一個業績背後的故事
給一位菜鳥業務的勉勵
馬屁管理?還是任務管理?
賣書是真功夫
紅包袋上的祝福
六年磨一劍
信任帶來新幸福
Part 3 行動,深耕好人脈
沒有傘的雨天
業績的臨門一腳
人脈的終極目的是「利他」
不帶遺憾的熱情
沒事,只想要知道你好不好
做個有故事的人
步向內心安寧
感傷卻沒有遺憾的離別
相遇,成為彼此的祝福
你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關懷使人開懷
工作也可以是心靈風景
助人的循環
Part 4 信念,讓自己美好
為自己找好運
C型人生的善緣好運
那些心靈導師教我的事
我願意為孩子演講
想贏從書開始
我的光陰地圖
行動是創業家的唯一解藥
隱形照護的抉擇
憶雙親摯愛
從愛上工作開始
職場三要事
天使的工作
我們都崇拜嚴長壽
職場上最重要的小事
看得見的用心
寫給為工作所苦的小蓉
一位秘書的成功要件
尋找工作中的上師
修好職場的第二學分:「向上管理」
你的主管是天使還是惡魔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讚美服務你的人
遠東奇緣
Part 2 創意,打造非凡業務力
業績三品哲學
有創意的業績來源
向陳樹菊學銷售
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
非比尋常的一天
業務需要掃街嗎?
一個業績背後的故事
給一位菜鳥業務的勉勵
馬屁管理?還是任務管理?
賣書是真功夫
紅包袋上的祝福
六年磨一劍
信任帶來新幸福
Part 3 行動,深耕好人脈
沒有傘的雨天
業績的臨門一腳
人脈的終極目的是「利他」
不帶遺憾的熱情
沒事,只想要知道你好不好
做個有故事的人
步向內心安寧
感傷卻沒有遺憾的離別
相遇,成為彼此的祝福
你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關懷使人開懷
工作也可以是心靈風景
助人的循環
Part 4 信念,讓自己美好
為自己找好運
C型人生的善緣好運
那些心靈導師教我的事
我願意為孩子演講
想贏從書開始
我的光陰地圖
行動是創業家的唯一解藥
隱形照護的抉擇
憶雙親摯愛
序/導讀
自序 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
我人生的座右銘是「熱情驅動世界」。
很難想像,學生時代的我,是內向害羞、不擅言詞。踏入職場的我,竟然轉變成外向自信、侃侃而談。這改變過程的催化劑,沒有別的,就是「熱情」而已。
幾年前,我曾經在臉書寫下一段勉勵自己的話:「讓自己的人生,成為別人有趣的事件;讓別人的人生,成為自己成長的關鍵。」目的就是告訴自己,要認真過著精彩的生活,也要懂得欣賞別人的美好。
生活之於我,就是一場熱情的遊戲。或許你會問我,熱情有那麼神奇嗎?怎麼創造熱情呢?又如何保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我會告訴你,因為生命是一條單行道,不可能回頭,也不容許我們蹉跎,而用熱情過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人生方程式。擁有熱情,就能產生魅力;擁有魅力,就能散發能量;擁有能量,就能製造熱情。這是善的循環,能帶來好運。想當然耳,每個人都想要過著幸福又幸運的人生吧。
我非常認同一句話:「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所祈求的明日。」時間是公平的,公平的是每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時;時間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你永遠無法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讓自己活在日常,才能珍惜平常,更懂人生無常;讓自己快樂生活,才能天天樂活,更懂沒有白活。」是我常分享給周遭朋友互勉的話。
這本書的內容多數是以故事的型態呈現。我認為,用說故事方式寫出來的文字,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熱情生活的極致表現,就是你不用刻意去想故事,因為故事天天出現在你的生活裡。身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要借用故事的力量,帶出故事背後的核心價值,不論是職涯或生涯,讓讀者產生連結與想像,進而對工作精進與生命意義有所觸動。
這些故事所要傳遞的,也正是書中的四大篇章:「熱情工作」、「創意業務」、「行動人生」與「美好信念」。在每一個主軸中,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能夠開放心懷無私付出、樂在工作創造績效、善用人脈達成目標、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
回顧自己的職涯,發現有一件事情是重要且關鍵的──踏入職場的第二年起,我就開始從事「業務」工作。因為當了業務,讓我面對被拒絕的挫折也不輕易退縮;當了業務,讓我發現運用創意的方法做事,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當了業務,讓我有機會結識好多朋友與客戶,才能寫出真誠的文章;當了業務,讓我體會「與人為善」的生命態度,才是保有熱情不墜的主要原因!
我熱愛交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朋友。當自己慢慢回顧與每一位朋友或客戶的結識過程,幾乎沒有商業的目的,只有充滿甜蜜的回憶,那都是生命的美好大戲。
生命是一條長河,職場是長河上的其中一艘船,熱情則是驅動前進的燃料。當熱情已是一種生活態度,幫助別人也就成為一種習慣。我常對自己說:「態度決定高度,格局影響結局,付出才會傑出,關懷使人開懷。」也就是這些激勵人心的字句,讓我更有勇氣與力量挑戰未來,也在工作領域上,展現正向積極的人生觀。
我人生的座右銘是「熱情驅動世界」。
很難想像,學生時代的我,是內向害羞、不擅言詞。踏入職場的我,竟然轉變成外向自信、侃侃而談。這改變過程的催化劑,沒有別的,就是「熱情」而已。
幾年前,我曾經在臉書寫下一段勉勵自己的話:「讓自己的人生,成為別人有趣的事件;讓別人的人生,成為自己成長的關鍵。」目的就是告訴自己,要認真過著精彩的生活,也要懂得欣賞別人的美好。
生活之於我,就是一場熱情的遊戲。或許你會問我,熱情有那麼神奇嗎?怎麼創造熱情呢?又如何保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我會告訴你,因為生命是一條單行道,不可能回頭,也不容許我們蹉跎,而用熱情過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人生方程式。擁有熱情,就能產生魅力;擁有魅力,就能散發能量;擁有能量,就能製造熱情。這是善的循環,能帶來好運。想當然耳,每個人都想要過著幸福又幸運的人生吧。
我非常認同一句話:「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所祈求的明日。」時間是公平的,公平的是每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時;時間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你永遠無法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讓自己活在日常,才能珍惜平常,更懂人生無常;讓自己快樂生活,才能天天樂活,更懂沒有白活。」是我常分享給周遭朋友互勉的話。
這本書的內容多數是以故事的型態呈現。我認為,用說故事方式寫出來的文字,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熱情生活的極致表現,就是你不用刻意去想故事,因為故事天天出現在你的生活裡。身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要借用故事的力量,帶出故事背後的核心價值,不論是職涯或生涯,讓讀者產生連結與想像,進而對工作精進與生命意義有所觸動。
這些故事所要傳遞的,也正是書中的四大篇章:「熱情工作」、「創意業務」、「行動人生」與「美好信念」。在每一個主軸中,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能夠開放心懷無私付出、樂在工作創造績效、善用人脈達成目標、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
回顧自己的職涯,發現有一件事情是重要且關鍵的──踏入職場的第二年起,我就開始從事「業務」工作。因為當了業務,讓我面對被拒絕的挫折也不輕易退縮;當了業務,讓我發現運用創意的方法做事,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當了業務,讓我有機會結識好多朋友與客戶,才能寫出真誠的文章;當了業務,讓我體會「與人為善」的生命態度,才是保有熱情不墜的主要原因!
我熱愛交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朋友。當自己慢慢回顧與每一位朋友或客戶的結識過程,幾乎沒有商業的目的,只有充滿甜蜜的回憶,那都是生命的美好大戲。
生命是一條長河,職場是長河上的其中一艘船,熱情則是驅動前進的燃料。當熱情已是一種生活態度,幫助別人也就成為一種習慣。我常對自己說:「態度決定高度,格局影響結局,付出才會傑出,關懷使人開懷。」也就是這些激勵人心的字句,讓我更有勇氣與力量挑戰未來,也在工作領域上,展現正向積極的人生觀。
試閱
向陳樹菊學銷售
昔日的子弟兵玉娟與梅玉來公司找我。一方面我們真的好久不見,期待好好分享近況;二方面來找我的目的,是想要和我聊聊關於「銷售管理」的經驗法則。她們目前都是銀行的分行經理,對於業績的要求與達成,總有一份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兩位風塵僕僕從高雄到嘉義來拜訪我。我選了一家離公司不遠的餐廳,請她們一起共進午餐。一陣閒話家常後,我們很快就將話題轉回工作上的討論。
玉娟告訴我,當她還是我的左右手時,關於銷售,她最受用的就是「關係管理」。她說,我曾經告訴她,當一名好業務,除了自身要很努力外,讓業績源源不絕的好方法,就是要懂得讓客戶介紹客戶,也就是口碑行銷。這才是讓自己業績越做越好、越做越快樂的主因。
我附和玉娟的話,告訴她們說:「的確,業績絕對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有策略與方法才能達成。今天我想與你們分享我到台東找陳樹菊的過程,來做為銷售的借鏡。」
梅玉好奇地問我:「是賣菜的陳樹菊嗎?她跟銷售有什麼關係啊?」
我回說:「在別人看似沒有關連的地方,找到一種與銷售可以連結的業務法則,是極大的成就感啊!」
她們拉好椅子,豎起耳朵,準備聽我講這個好故事。
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我到台東的中央市場拜訪陳樹菊。時間會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我拿她的書《陳樹菊──不凡的慷慨》請她簽名,名字旁邊就是押這個日期。
那是接近中午時刻,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走入中央市場找陳樹菊。因為不知道攤位在哪裡,我就隨性問了一位在菜市場入口擺攤的大哥。老闆告訴我,很容易找的,你只要看見攤位的牆壁上貼了很多紅紙,就是她的菜攤,她得了很多獎,大家都來恭喜她。經由這位先生很有創意的指示,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陳樹菊的攤位。
我告訴她們兩人,做業務要做到大家都認識,就是一種口碑。陳樹菊賣菜賣了五十多年,時間夠久,名聲夠響,她已經打出名號,建立優質信譽與個人品牌,對銷售一定有幫助。這是第一個發現。
因為已到了午餐時間,陳樹菊的攤位比較沒有客人,也就讓我有多一些時間可以與她閒聊。在訪談的過程中,我才知道陳樹菊幾乎都是凌晨兩點就起床工作。我問她為何要這麼早?她說,時間充裕,可以將菜整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客人要買的時候,她就能一下子找出來。
以銷售的角度來看,這是熱愛工作的態度與產品專業度的展現。一位業務若是每日期待早早上班,對自家產品又知之甚詳、融會貫通。客戶一定能夠感受到專業的對待,信任感必定與日俱增。這是第二個發現。
我告訴陳樹菊阿姨,能得到《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非常不簡單,這是台灣之光,全民都以您為榮啊!她卻用淡定的口吻告訴我說,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盡到本分而已,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她說,她不喜歡出名,只想要安安靜靜地賣菜就好。
我相信,她的謙卑與低調,是讓她更成功的關鍵。這種人格特質套在業務銷售上,就是一種不張揚、不炫耀、虛懷若谷的業務魂。我相信,大多數客戶一定都喜歡謙虛務實的業務。這是第三個發現。
與樹菊阿姨閒聊中,恰巧有一位主顧走過來買菜。那時我才發現,她有嚴重脊椎側彎,整個腰是無法挺直的。我問她,為什麼不去開刀治療?她回我說,賣菜是她生活的一切,只有賣菜才能忘卻疼痛。又說,萬一開刀下去,要休息一年半載,她不能忍受這麼久的時間沒有賣菜。
這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要能成為一位傑出優秀的業務,很重要的是,要有一股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與勇者無懼的價值觀。這也是一種「敬業才能有事業」的工作表現。這是第四個發現。
聊到最後,準備離開之際,我請樹菊阿姨幫忙,幫我挑選五百元的蔬菜,我要拿到興昌書屋給阿美老師,請她煮給書屋的小朋友吃。樹菊阿姨所販售的菜,價格到底是便宜或昂貴,對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知道,我所花的菜錢,絕大部分她是要再捐出去幫助窮苦人家的,這筆交易其實已經含著做公益的性質,當然我樂意買單啊。
所以,我確信銷售的最高境界,是賣價值而非賣價格。當顧客忠誠度夠高,其實他是在買你與他的信任關係,這是藍海策略,才能避開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這是第五個發現。
我用這五個從陳樹菊身上看見的體認,向玉娟、梅玉傳達我對銷售的看法與見解。她們直呼,不僅吃到一頓可口的午餐,又能聽到一個好故事,真是值得啊!
昔日的子弟兵玉娟與梅玉來公司找我。一方面我們真的好久不見,期待好好分享近況;二方面來找我的目的,是想要和我聊聊關於「銷售管理」的經驗法則。她們目前都是銀行的分行經理,對於業績的要求與達成,總有一份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兩位風塵僕僕從高雄到嘉義來拜訪我。我選了一家離公司不遠的餐廳,請她們一起共進午餐。一陣閒話家常後,我們很快就將話題轉回工作上的討論。
玉娟告訴我,當她還是我的左右手時,關於銷售,她最受用的就是「關係管理」。她說,我曾經告訴她,當一名好業務,除了自身要很努力外,讓業績源源不絕的好方法,就是要懂得讓客戶介紹客戶,也就是口碑行銷。這才是讓自己業績越做越好、越做越快樂的主因。
我附和玉娟的話,告訴她們說:「的確,業績絕對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有策略與方法才能達成。今天我想與你們分享我到台東找陳樹菊的過程,來做為銷售的借鏡。」
梅玉好奇地問我:「是賣菜的陳樹菊嗎?她跟銷售有什麼關係啊?」
我回說:「在別人看似沒有關連的地方,找到一種與銷售可以連結的業務法則,是極大的成就感啊!」
她們拉好椅子,豎起耳朵,準備聽我講這個好故事。
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我到台東的中央市場拜訪陳樹菊。時間會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我拿她的書《陳樹菊──不凡的慷慨》請她簽名,名字旁邊就是押這個日期。
那是接近中午時刻,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走入中央市場找陳樹菊。因為不知道攤位在哪裡,我就隨性問了一位在菜市場入口擺攤的大哥。老闆告訴我,很容易找的,你只要看見攤位的牆壁上貼了很多紅紙,就是她的菜攤,她得了很多獎,大家都來恭喜她。經由這位先生很有創意的指示,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陳樹菊的攤位。
我告訴她們兩人,做業務要做到大家都認識,就是一種口碑。陳樹菊賣菜賣了五十多年,時間夠久,名聲夠響,她已經打出名號,建立優質信譽與個人品牌,對銷售一定有幫助。這是第一個發現。
因為已到了午餐時間,陳樹菊的攤位比較沒有客人,也就讓我有多一些時間可以與她閒聊。在訪談的過程中,我才知道陳樹菊幾乎都是凌晨兩點就起床工作。我問她為何要這麼早?她說,時間充裕,可以將菜整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客人要買的時候,她就能一下子找出來。
以銷售的角度來看,這是熱愛工作的態度與產品專業度的展現。一位業務若是每日期待早早上班,對自家產品又知之甚詳、融會貫通。客戶一定能夠感受到專業的對待,信任感必定與日俱增。這是第二個發現。
我告訴陳樹菊阿姨,能得到《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非常不簡單,這是台灣之光,全民都以您為榮啊!她卻用淡定的口吻告訴我說,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盡到本分而已,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她說,她不喜歡出名,只想要安安靜靜地賣菜就好。
我相信,她的謙卑與低調,是讓她更成功的關鍵。這種人格特質套在業務銷售上,就是一種不張揚、不炫耀、虛懷若谷的業務魂。我相信,大多數客戶一定都喜歡謙虛務實的業務。這是第三個發現。
與樹菊阿姨閒聊中,恰巧有一位主顧走過來買菜。那時我才發現,她有嚴重脊椎側彎,整個腰是無法挺直的。我問她,為什麼不去開刀治療?她回我說,賣菜是她生活的一切,只有賣菜才能忘卻疼痛。又說,萬一開刀下去,要休息一年半載,她不能忍受這麼久的時間沒有賣菜。
這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要能成為一位傑出優秀的業務,很重要的是,要有一股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與勇者無懼的價值觀。這也是一種「敬業才能有事業」的工作表現。這是第四個發現。
聊到最後,準備離開之際,我請樹菊阿姨幫忙,幫我挑選五百元的蔬菜,我要拿到興昌書屋給阿美老師,請她煮給書屋的小朋友吃。樹菊阿姨所販售的菜,價格到底是便宜或昂貴,對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知道,我所花的菜錢,絕大部分她是要再捐出去幫助窮苦人家的,這筆交易其實已經含著做公益的性質,當然我樂意買單啊。
所以,我確信銷售的最高境界,是賣價值而非賣價格。當顧客忠誠度夠高,其實他是在買你與他的信任關係,這是藍海策略,才能避開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這是第五個發現。
我用這五個從陳樹菊身上看見的體認,向玉娟、梅玉傳達我對銷售的看法與見解。她們直呼,不僅吃到一頓可口的午餐,又能聽到一個好故事,真是值得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