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慢熱成交,讓顧客主動踏入的高信任銷售:學會十二步驟,把「我再想想」變成「我現在就要」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78
    4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銷售不是話術堆疊,而是洞察人心的藝術
從初次對話到長期合作,業務高手全憑心理戰與信任感


▎從「推銷」到「啟發需求」的蛻變之路

  本書不是教你死背話術或套招,而是引導你從心理素養、個人特質到顧客思維的全面轉變。成功的銷售不是靠話多,而是來自你內在的穩定與真誠,能否自信站在客戶面前,從理解自己開始。無論你是剛起步的新手,或是已經擁有豐富經驗的業務員,這本書都能幫助你建立深層次的銷售信念,將職場挫折轉化為進化動力。

▎顧客不再只是「成交對象」,而是你的合夥人

  真正長久的業績來自關係,而非壓力。從顧客角度出發,建立信任、維持互動、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才是讓對方主動回頭、持續消費的關鍵。本書深入拆解顧客心智與行為動機,並教你如何透過對話策略、價值主張與行銷內容,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為顧客腦海裡的首選品牌。

▎會談不是考試,而是心理的交鋒場

  你說了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對方聽進去了什麼才是成交關鍵。本書提供一套實用的會談心理戰略,從初次開場的印象塑造、情境引導、信任建立,到如何讓一次談話變成多次互動的開端。你會學會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樣的沉默才是有力量的溝通技巧。

▎拒絕不代表失敗,而是進場的開始

  業務最大的恐懼不是「沒成交」,而是沒機會進一步了解「為什麼沒成交」。面對拒絕時的情緒管理、回應策略與進一步挖掘的技巧,是專業業務員與業餘之間的分水嶺。本書特別設計多種應對模型,協助你破解顧客的真實顧慮,轉化為再提案與深層連結的契機。

▎從業績戰士蛻變為策略型人才

  銷售不是終點,而是進入決策圈的敲門磚。當你不再只追求月目標,而是著眼於品牌、系統與策略的長期布局,才能擁有真正不可取代的競爭力。書末引導你將業務工作進化為個人生涯的資產累積,透過工具整合、形象經營與策略思維,從「做業務的人」升級為「用業務思維創造價值的人」。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剖析銷售過程中的心理策略與行動技巧,從建立自我信念、顧客關係經營,到成交與再訪的溝通細節,全面打造一位具備高EQ與實戰力的業務高手。無論你是職場新手還是資深從業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突破瓶頸、提升成交率、打造個人品牌的具體方法,開啟從銷售員到策略型專業者的進化之路。

作者

躍升智才
結合人力資源顧問、組織心理學家與高階主管教練的專業團隊,專注於研究升遷策略、領導力發展與職場心理動態。團隊成員曾為多家國際企業、初創公司與公部門提供顧問服務,擅長用實證方法解析升遷迷思、設計人才培育計畫,並協助個人與團隊突破成長瓶頸,實現職涯躍升。

目錄

序言 業務的未來,不止於成交
第一章 打造銷售基礎:信念、個性與心理素養
第二章 理念即戰力:建立以顧客為核心的銷售觀
第三章 成為備戰高手:成交前的心理與形象準備
第四章 挖掘成交機會:找對客戶比什麼都重要
第五章 打開第一次對話:接近潛在客戶的技術
第六章 讀懂需求,才能成交:從洞察到提案的核心力
第七章 開啟第一次會談:初次拜訪的心理與策略設計
第八章 再訪提案力:建立銷售的續航循環
第九章 拒絕是進場訊號:轉念、應對與進一步挖掘
第十章 商談桌上的心理戰:用策略談出好成交
第十一章 成交不是結束,是關係的開始
第十二章 打造永續競爭力:從業務員到策略思維者

試閱

第二章 理念即戰力:建立以顧客為核心的銷售觀
第一節 銷售觀念轉型:從產品思維到顧客思維

傳統思維的局限:產品為王的時代已過

在20世紀的銷售邏輯中,企業通常將產品作為競爭優勢的核心。這種「產品導向」思維主張:只要產品功能夠強、規格夠新,顧客自然會掏錢買單。然而,隨著資訊透明化與市場選擇性激增,單靠產品規格已難以區隔品牌價值。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2020年的研究指出,如今超過70%的消費者在決策時更看重與品牌互動的整體體驗,而非產品本身的功能優勢。

這樣的轉變讓傳統「我有、我強、我賣」的銷售邏輯失去吸引力,迫使企業重新思考銷售價值的起點與終點。

顧客導向:從功能導向轉為價值主張

顧客導向(Customer Orientation)主張以顧客需求與感受為設計與溝通的核心。相較於強調商品本身,「顧客導向」更關注:產品能否解決顧客問題?是否融入顧客的使用情境?是否提供實質的價值感與信任基礎?

《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的一項實驗指出,當業務以「這產品能讓您每月節省×小時工作時間」為訴求時,顧客的購買意願顯著高於以「產品規格為主」的銷售方式,成交率提高29%。這說明業務員若能「翻譯」產品功能為顧客能理解的實用價值,更容易取得信任並促進成交。

案例:亞馬遜如何從顧客視角出發

亞馬遜(Amazon)是實踐顧客導向策略的經典案例。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多次公開信中強調:「我們的產品不會主導策略,顧客的需求與抱怨才會。」這樣的信念落實在許多制度設計上,例如1-Click下單、無條件退貨、Prime會員免運與加速配送等服務。

根據Statista 2022年的統計,亞馬遜連續五年蟬聯全美顧客滿意度前五名,並於COVID-19疫情期間透過擴大物流能力與遠距工作支援產品線,成為全球少數逆勢成長的電商企業。

亞馬遜的關鍵並不在於價格,而在於「是否減輕顧客的不便、解決顧客的焦慮」。這正是顧客導向銷售邏輯的實踐核心。

三層轉變邏輯:顧客思維的具體落地

(1)從商品敘述轉向場景敘述:不再強調產品規格,而是描述在顧客生活中如何被使用。
(2)從單向推播轉為互動理解:設計對話而非獨白,讓顧客參與問題定義與解決。
(3)從一次交易轉向長期關係:以後續服務、會員制度與售後價值鏈維持顧客黏著度。

這些策略讓顧客不只是在「買產品」,而是在「投資一段值得信任的關係」。

設計思考導入銷售邏輯的成功案例

IBM自2018年起在全球銷售團隊導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流程,將顧客痛點與流程體驗納入提案設計。根據該公司內部報告,導入設計思維後的團隊,平均中標率上升33%、銷售週期縮短約18%。這不只是技巧改變,而是整體商業邏輯的重構:以人為本、以需求為根、以體驗為核。

結語:不是改話術,而是改邏輯

轉型不是把產品換個說法賣,而是從根本改變「我們為什麼賣」。顧客導向不是短期的銷售策略,而是長期的信任工程。

真正有效的銷售者,不是告訴顧客產品有多好,而是幫助顧客理解「這個選擇對你有多重要」。


第二節 資訊即價值:讓資料成為會說話的工具

資訊不再只是支援,而是決策引擎

在數位化的今天,資訊已不再只是背景資料,而是驅動銷售行動的主引擎。根據《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的一項報導指出,高績效銷售團隊會在每一次客戶互動前調閱多元來源的顧客資料,包括歷史交易紀錄、網站行為分析、電子報點閱行為與社群媒體互動紀錄等。這些資訊經過交叉比對後,能顯著提升對話內容的相關性與顧客認同感,進而提高成交效率。

換句話說,資料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了業務員是否能與顧客對話在「同一頻道上」。缺乏資料支持的提案,只能仰賴運氣;但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對話,則更有機會獲得顧客認可與信任。

資料驅動銷售的三層策略架構

1. 掌握基本資訊,減少錯誤對話
如職稱、職責、產業趨勢與決策角色,能讓銷售員一開始就避開不必要的誤判。

2. 分析行為數據,推測潛在動機
透過CRM或網站分析工具觀察顧客瀏覽頻率、點擊類型與停留時間,判斷其關注重點與可能的需求痛點。

3. 串接即時訊息,動態調整節奏
結合客戶最近活動,如社群發文、公開發言或產業新聞,提供最即時的價值連結與切入話題。

這三層架構讓業務從資料中抽取出「上下文意義」,而非只是一組冷冰冰的數據報表。

案例:Snowflake如何用數據提案贏得市場

Snowflake作為雲端數據平臺的領導者,其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技術架構,更展現在如何善用數據驅動整體業務流程。根據公司截至2025年初的財報,其淨收入留存率(Net Revenue Retention Rate)高達126%,並擁有超過580家年度產品收入逾百萬美元的大型企業客戶,顯示其客戶關係維繫與商業擴張表現穩定且具韌性。

作為數據即服務(Data-as-a-Service)的代表性企業,Snowflake所提供的資料分析功能,顯然已深度融入業務流程。其銷售團隊可透過內部資料模型掌握客戶行業趨勢、使用行為變化與潛在需求,使提案策略不再依賴話術或經驗,而是建立在「可驗證的預測性洞察」上。這樣的數據導向提案,正是其能在高競爭市場中持續縮短銷售週期、提升客戶續約意願的關鍵之一。

這顯示:與其用時間教育顧客,不如透過精準的資料洞見,在對話開始前就建立專業信任。

如何讓資料「會說話」:工具與行為的結合

現代業務不需要成為資料科學家,但必須懂得如何讓資料轉化為「銷售語言」。以下是三個關鍵行動原則:

(1)使用視覺化工具(如Tableau、Looker)簡化複雜數據,讓顧客能一眼理解趨勢或落差。
(2)搭配情境化語言,如:「根據您過去三個月的流量,我們預估……」取代「這功能很強大」的空泛描述。
(3)每一次互動都建立在前次資料基礎上,避免每次都從零開始建立信任。

銷售資料應該像是「對話的前導片」,而非「事後附錄」。

結語:資料不是冷冰冰的報表,是溫度與洞察

資訊真正的價值不在於量,而在於其「轉譯能力」。當一位業務員能善用資料說出顧客在意的事、描繪顧客尚未察覺的需求、解釋顧客難以陳述的困擾,他便不只是銷售者,而是顧問與策略夥伴。

讓資料說話,就是讓銷售過程具備預判、關聯與意義。那正是顧客信任的起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70928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