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出一小步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2012年,很多香港人的覺醒之年。那一年,我們經歷了「反國教」。
2013年1月1日,《一小步》正式開始。
往後幾年,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見證著社會的轉向,從熱切討論到閉口不語;公民的態度的更改,從熱情到冷淡。人潮逐漸散去,各自回歸自己的屬地──運動或早就變為歷史,當中的一切不再被提,但是影響依然存在。
睜開眼睛,看見了問題,就無法視若無睹。於是,有人選擇參與政治,走入體制,從上而下改善問題;同樣,有人選擇以另一種方式,從自己的生活圈開始,走進社區深耕細作,一同思考覺醒以後,我們還能如何與香港一同走下去。
《一小步》走訪不同的行動者,談到他們覺醒之後的實踐、思考和記錄。這些行動,著眼於不同的地方,針對的是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源於個人,有的因觀察而來──
1/ 「我」(Me):從自身出發,「我」發現了問題,於是去解決。
2/ 「我和你」(Me & You):「我」看到我和你的問題,一起去解決。
3/ 「我們」(We):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找不同的人解決。
整合起來,就能發現,這些各不相關的行動,展現了一幅多元而有趣的圖畫。有人為了重現小時候的乾淨水源,花了經年弄一個淨水池;有人看見了視障朋友生活的不便,特意設計一款適合他們的銀包;有人為了減少浪費,決意開一間專賣過期食品的超市。
這些行動是一個實驗。所謂的實驗,必然帶有不確定性。他們看見了問題,先踏出第一步,以他們心目中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但這不一定以成功告終──有人成功,行動的範模得以擴大;也有人嘗試以後,發現行動無法繼續。
然而,這些行動者,這些實驗,正正說明,當一個公民,關心我們的社會,從來不只有一個方法。
2013年1月1日,《一小步》正式開始。
往後幾年,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見證著社會的轉向,從熱切討論到閉口不語;公民的態度的更改,從熱情到冷淡。人潮逐漸散去,各自回歸自己的屬地──運動或早就變為歷史,當中的一切不再被提,但是影響依然存在。
睜開眼睛,看見了問題,就無法視若無睹。於是,有人選擇參與政治,走入體制,從上而下改善問題;同樣,有人選擇以另一種方式,從自己的生活圈開始,走進社區深耕細作,一同思考覺醒以後,我們還能如何與香港一同走下去。
《一小步》走訪不同的行動者,談到他們覺醒之後的實踐、思考和記錄。這些行動,著眼於不同的地方,針對的是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源於個人,有的因觀察而來──
1/ 「我」(Me):從自身出發,「我」發現了問題,於是去解決。
2/ 「我和你」(Me & You):「我」看到我和你的問題,一起去解決。
3/ 「我們」(We):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找不同的人解決。
整合起來,就能發現,這些各不相關的行動,展現了一幅多元而有趣的圖畫。有人為了重現小時候的乾淨水源,花了經年弄一個淨水池;有人看見了視障朋友生活的不便,特意設計一款適合他們的銀包;有人為了減少浪費,決意開一間專賣過期食品的超市。
這些行動是一個實驗。所謂的實驗,必然帶有不確定性。他們看見了問題,先踏出第一步,以他們心目中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但這不一定以成功告終──有人成功,行動的範模得以擴大;也有人嘗試以後,發現行動無法繼續。
然而,這些行動者,這些實驗,正正說明,當一個公民,關心我們的社會,從來不只有一個方法。
目錄
陳曉蕾序
龐一鳴序
地圖
作者介紹
導言:我們的覺醒,時代的一小步
我(Me)
1. 阿謙:開放空間,讓街坊休息
2. Ken Tai:一個人的社會實驗練習
3. 陳家良:願單車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4. 老圍林叔叔:親手為街坊打造一個無污水家園
5. EARTH.er:為地球做有良心的時裝
6. 生活書社:在大學之外,以一間小店學習生活
7. 德昌里三號:一個人搞的社區中心?
8. John Erni:用文化研究跟少數族裔同行
9. 大澳文化工作室:元祖級社區故事館
10. 大澳黃惠琼:老前輩的社區營造心法
我和你(Me & You)
1. Run Of Page:讓更多人流一身跑步和讀書的汗水
2. Mosi mosi無事無事研究所:觀察之後,為殘疾朋友度身訂造一個銀包
3. Translate for her:在WhatsApp上設立姊妹生活熱線
4. 山城士多:打破單一,在山城上經營一間雜貨士多
5. 小島靜舍:一個孕育藝術工作者的空間實驗
6. 街坊書櫃:在路上,置一個隨街閱讀的平台
7. KUC Space:把空間還給社區的實驗
我們(We)
1. 好宅:共住背後,藏了更大力量
2. 維修香港:用洗樓維修香港的社區意識
3. 閒地攤:送舊物到地攤再生的拾荒青年
4. GreenPrice:畢業前,開一間賣過期食品的超市
5. 共融館:讓街坊跟巴基斯坦鄰居做個friend
6. 土家:讓街坊放膽講故事
結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積極參與式公民
龐一鳴序
地圖
作者介紹
導言:我們的覺醒,時代的一小步
我(Me)
1. 阿謙:開放空間,讓街坊休息
2. Ken Tai:一個人的社會實驗練習
3. 陳家良:願單車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4. 老圍林叔叔:親手為街坊打造一個無污水家園
5. EARTH.er:為地球做有良心的時裝
6. 生活書社:在大學之外,以一間小店學習生活
7. 德昌里三號:一個人搞的社區中心?
8. John Erni:用文化研究跟少數族裔同行
9. 大澳文化工作室:元祖級社區故事館
10. 大澳黃惠琼:老前輩的社區營造心法
我和你(Me & You)
1. Run Of Page:讓更多人流一身跑步和讀書的汗水
2. Mosi mosi無事無事研究所:觀察之後,為殘疾朋友度身訂造一個銀包
3. Translate for her:在WhatsApp上設立姊妹生活熱線
4. 山城士多:打破單一,在山城上經營一間雜貨士多
5. 小島靜舍:一個孕育藝術工作者的空間實驗
6. 街坊書櫃:在路上,置一個隨街閱讀的平台
7. KUC Space:把空間還給社區的實驗
我們(We)
1. 好宅:共住背後,藏了更大力量
2. 維修香港:用洗樓維修香港的社區意識
3. 閒地攤:送舊物到地攤再生的拾荒青年
4. GreenPrice:畢業前,開一間賣過期食品的超市
5. 共融館:讓街坊跟巴基斯坦鄰居做個friend
6. 土家:讓街坊放膽講故事
結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積極參與式公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