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達人:十七位專家領航,開啟孩子的職場想像
十二年國教適性教育 最佳輔助教材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學校」到「職場」,從「就業」到「樂業」,
新時代工作必備的超越基因,十七位達人一次告訴你。
2013開學必讀
十二年國教適性教育 最佳輔助教材
「超越」是一種態度與哲學。
不和他人做比較,新超越比較的對象是自己。唯有真正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聽從內心的呼喚,找出自己的定位,才能跳脫傳統社會的束縛和期望,真正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在職業與樂業之間,建立內在平衡點,更進一步以巨大的熱情推動產業創新。
舊的行業正在消逝,新的職業尚未成型,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刻,十七位達人心中有夢,憑藉勇氣,堅持走一條創新的路,他們身上蘊含的超越基因,將為徬徨的一代,找出新的可能。
《達人現身》系列講座,娓娓道來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老屋建築再生、原創動畫電影、汽車創意設計、插畫文創、遊艇五金精品、客製化自行車、公義人權辯護、醫療權益促進、百年醬油品牌、人文茶館、電玩競賽
※詳細場次資訊,請至遠流博識網www.ylib.com查詢《超越達人》關鍵字。
新時代工作必備的超越基因,十七位達人一次告訴你。
2013開學必讀
十二年國教適性教育 最佳輔助教材
「超越」是一種態度與哲學。
不和他人做比較,新超越比較的對象是自己。唯有真正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聽從內心的呼喚,找出自己的定位,才能跳脫傳統社會的束縛和期望,真正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在職業與樂業之間,建立內在平衡點,更進一步以巨大的熱情推動產業創新。
舊的行業正在消逝,新的職業尚未成型,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刻,十七位達人心中有夢,憑藉勇氣,堅持走一條創新的路,他們身上蘊含的超越基因,將為徬徨的一代,找出新的可能。
《達人現身》系列講座,娓娓道來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老屋建築再生、原創動畫電影、汽車創意設計、插畫文創、遊艇五金精品、客製化自行車、公義人權辯護、醫療權益促進、百年醬油品牌、人文茶館、電玩競賽
※詳細場次資訊,請至遠流博識網www.ylib.com查詢《超越達人》關鍵字。
名人推薦
吳忠泰(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何榮幸(資深新聞工作者)、施振榮(宏□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偉雄(文化評論者)、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劉軒(作家∕音樂人∕品牌顧問∕廣播主持人)、蔡康永(主持人∕作家)、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全家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共同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常有人說,態度決定高度,但越接觸青少年,就會越懂得其實是「視野決定高度」,你給下一代的視野越寬闊,孩子的路才會越走越開闊。可惜台灣的教育體系及成年人,常常會因追求單一成功價值或過度保護而限制或壓抑孩子探索自我的眼界,因此這本收錄十七位「超越達人」勇敢築夢的職場奮鬥故事,就像是青少年的生涯嚮導一樣,為他們的職涯旅程指引方向,特別值得推薦給還在探索人生方向的你。──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這是一個「長尾」的社會,但機會多,選擇多,讓人反而更難選擇。若沒有足夠的資訊和輔導,許多年青人甚至會覺得自己準備不足,選擇不夠,多可惜!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的例子,希望讀者從其中得到鼓勵-只要懂得自習、探索、計劃,行行都能出狀元!──劉軒(作家∕音樂人∕品牌顧問∕廣播主持人)
常有人說,態度決定高度,但越接觸青少年,就會越懂得其實是「視野決定高度」,你給下一代的視野越寬闊,孩子的路才會越走越開闊。可惜台灣的教育體系及成年人,常常會因追求單一成功價值或過度保護而限制或壓抑孩子探索自我的眼界,因此這本收錄十七位「超越達人」勇敢築夢的職場奮鬥故事,就像是青少年的生涯嚮導一樣,為他們的職涯旅程指引方向,特別值得推薦給還在探索人生方向的你。──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這是一個「長尾」的社會,但機會多,選擇多,讓人反而更難選擇。若沒有足夠的資訊和輔導,許多年青人甚至會覺得自己準備不足,選擇不夠,多可惜!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的例子,希望讀者從其中得到鼓勵-只要懂得自習、探索、計劃,行行都能出狀元!──劉軒(作家∕音樂人∕品牌顧問∕廣播主持人)
目錄
計劃緣起
推薦序 吳忠泰∕李偉文∕何榮幸∕施振榮∕詹偉雄∕謝國清 (依姓氏筆劃排序)
共同推薦 葉大華∕劉軒
超越基金會董事長自序 蘇貞昌
黑手起家,打造國際頂級的遊艇精品──曾信哲
培育知識蓓蕾的數學守望者──陳榮凱
推動醫護臉書小革命,挽救醫療崩壞──蔡秀男
堅持生態養殖的鱸魚哲人──柯德義
留日碩士開創農業新模式──賴青松
復甦台中老建築的播種人──蘇丞斌
以世界為舞台,小蝴蝶搧出汽車設計旋風──江佩珊
台灣製品牌,台灣製造的設計師老闆──吳明龍
亞洲首屈一指的公仔黑手──蘇大哥(Mr. Su)
3D故事工場,實現台灣動畫電影夢──肯特
啟動獨立媒體為真相發聲──馮小非
熔毀兒童閱讀的保守藩籬,以愛與熱情四處放火──幸佳慧
冤獄平反,追求公義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舊商號新生命,行銷台灣人的幸福滋味──莊偉中
投資於人的金融天后──程淑芬
越南外配闖出旅遊業的一片天──阮氏芳蘭
打電動打出電競運動的專業──張軒齊(暱稱SoBaD Rush)
推薦序 吳忠泰∕李偉文∕何榮幸∕施振榮∕詹偉雄∕謝國清 (依姓氏筆劃排序)
共同推薦 葉大華∕劉軒
超越基金會董事長自序 蘇貞昌
黑手起家,打造國際頂級的遊艇精品──曾信哲
培育知識蓓蕾的數學守望者──陳榮凱
推動醫護臉書小革命,挽救醫療崩壞──蔡秀男
堅持生態養殖的鱸魚哲人──柯德義
留日碩士開創農業新模式──賴青松
復甦台中老建築的播種人──蘇丞斌
以世界為舞台,小蝴蝶搧出汽車設計旋風──江佩珊
台灣製品牌,台灣製造的設計師老闆──吳明龍
亞洲首屈一指的公仔黑手──蘇大哥(Mr. Su)
3D故事工場,實現台灣動畫電影夢──肯特
啟動獨立媒體為真相發聲──馮小非
熔毀兒童閱讀的保守藩籬,以愛與熱情四處放火──幸佳慧
冤獄平反,追求公義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舊商號新生命,行銷台灣人的幸福滋味──莊偉中
投資於人的金融天后──程淑芬
越南外配闖出旅遊業的一片天──阮氏芳蘭
打電動打出電競運動的專業──張軒齊(暱稱SoBaD Rush)
序/導讀
推薦序一
忘記士農工商,奔向社會百態
要怎樣教生涯輔導,怎樣教職業試探,教育人通常很心虛。
除非是自己特別探索,一般人通常不會熟悉三種行業以上的生態,這三種通常就是自己的家人或親戚所從事的工作,但教師是和成長中的孩子長時間在一起的人,如果對各種產業的認識或體驗和一般人相同或更少,隔行如隔山,教師真的可以跟學生介紹引導未來的路嗎?
當我們想到介紹各行各業時,你我會想起甚麼?我們通常會想起士農工商這四個字;然而在二十一世紀還在使用這四個字,通常也代表我們是懶惰而心虛的,更別說這四個字的排序了。
你想像過嗎:從事童話經濟、搞出夢工場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如果對於鄉下的中學生不介紹建築師、金融分析師、律師,對於都會區的中學生不告訴他們創新養殖、農業的可能,他們可能會在視野和世襲之下複製身邊親友的工作;但是如果禮儀師和新娘秘書一起被普遍的介紹給學生,玩公仔的小朋友能看到公仔的設計和生產,他們上起美術課,將會有多麼不同的學習動機?
「以百工為師」,在多年來一直有人倡導,但是不見資源投入,反而是美食介紹和蜻蜓點水的旅遊風,被大大的吹起;人們可以拿去過多少觀光農場相比,臉書上可以不停分享各地不再私密的私密美食,但我們不容易看到各個廚師的成長歷程,或者是農場經營者的理念與挫折,所以去過十個農場,餵了十種動物,所得到的體驗等於一個。
感佩基金會以二○一三年的全套計畫補足了當前中學所急需,以及政府所不及的缺角,他們以一整年的超越達人規劃和作為,策動許多文化人,一起鋪開職場達人的導覽圖,而且除了本書的深度報導外,還有七部各剪成11分鐘的短片,我願相信未來的台灣少年兄,越來越不會再用錄取分數來衡量科系和職業,至於還要用士農工商去理解社會的人,就讓他留在二十世紀吧。
超越自己,就是達人,做為中學教師,由衷期待更多團體投入這樣的努力,支援教育,改變教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吳忠泰
推薦序二
超越困境,相信自己
老實說,在這個時代要保持樂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我們已經活在一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每天都有排山倒海般的負面訊息迎面而來,層出不窮的災難與痛苦似乎也無止無盡,我們在指責抱怨之餘,往往也期待著偉大的領導人,提出長治久安的解決之道,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就任演說中這麼說:「期待他人或等待未來,改變將永難實現。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尋找的改變。」
從「超越達人」這本書裡十七個人的真實故事,我們可以了解,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做起,不管是不是可以達到世俗的所謂成功,但是他們的生命因為實踐的勇氣而活得精彩而且值得!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也必須克服來自於周遭世界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為環境的改變,在現在這個物質太過豐盛的時代裡,反而很難產生在匱乏且單純時代裡的專注力。的確,現代人選擇太多,理想太少,同時能夠堅持下去的力量也不夠。我們可以發現,書裡的這十七個人,他們所做的都是自己的夢想,而且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應該被改變,同時也願意相信社會是能被改變的,這種相信所產生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克服困境,讓我們覺得只要再往前走一點點,就可以把事情變得更好一點。
可是我也知道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的確,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父母長輩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或許這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而且,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而且要好好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夢想,雖然似乎很抽象,但是隨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卻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這就是實踐的力量。只要是夢想,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不算是工作,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帶你走過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小詩,我把它擺在案頭,隨時提醒自己,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是如何在跳舞;
如果你不相信奇蹟,
世界上的事,
就多半與你無緣。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循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推薦序三
你我都可以是超越達人
八月三日,二十五萬公民為了洪仲丘案走上街頭,總統府前波瀾壯闊的「白十字架」抗議夜景,令人深深動容。無數挺身而出的熱血民眾並不知道,在這一刻,他們已經完成了本書主角之一、邱顯智律師的畢生夢想:廢除軍事審判制度。
來自嘉義竹崎鄉下的邱顯智,家裡期待他當人人稱羨的醫生,關心時事的他卻嚮往法律人角色。大學聯考落榜,反而讓他掙脫家庭期待,毅然走上法律之路。當兵時考上軍法預官,讓他首度見識到「冤案體制」的運作,後來前往德國深造,體驗歐洲人權環境,他開始以廢除軍事審判制度做為一生的宿願。
一個鄉下小孩決心挑戰軍事審判制度,讓邱顯智成為與眾不同、超越自我的菜鳥律師。他萬萬沒有想到,由他承辦的洪仲丘案會激起全民公憤,修法讓軍法審判於承平時期回歸司法偵察,他以為一輩子可能都無法完成的夢想,在三十幾歲時就已實現。
而二十五萬自發性抗議的民眾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上街頭。過去他們對公共事務冷漠,現在他們不再袖手旁觀。他們在超越自己的同時,也共同超越了軍事審判制度對於軍中人權的長期侵害。
這就是台灣社會的進步,人人都可以超越自己,當很多人共同超越時,就有機會超越一整個時代。
回到這本書,當邱顯智的故事與二十五萬公民產生如此共鳴,本書其他同樣精彩的「超越達人」,是否也已在不同領域埋下了長期激盪的因子?
過去幾年,我長期關切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深入報導具有「我的小革命」精神的公民行動,因此結識了許多在不同領域努力超越主流觀念、顛覆既定遊戲規則的「超越達人」。很高興發現,他們之中的若干位不但在本書中現身,並且獲得更深入的觀察與詮釋,相信讀者會在他們的故事中得到不少啟發。
不僅如此,本書更有多位「超越達人」,是之前我不相識、也不了解其想法的公民社會行動者,他們的故事同樣引人入勝,相信也已在所屬領域激起漣漪,並將在可見的未來產生更多迴響。
在我看來,出版本書的超越基金會執行長蘇巧慧,本身就是很有故事性的「超越達人」。她的父親歷任台北縣長、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等要職,她的婚姻選擇卻很非主流,與傑出原住民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步上禮堂,並將兩個女兒分別命名為韶瑪.蘇.凡亞思及韶齡.蘇.凡亞思;而擁有律師資格的她並未走上執業之路,反而一頭栽入與公民社會的廣泛連結,並且樂在其中,走出了自己的超越身影。
至於提前實現理想的邱顯智律師,讀者不必擔心他會失去人生目標,因為他是關廠工人連線以及許多弱勢團體的辯護律師,只要社會仍有弱勢族群需要伸張正義,邱顯智就會為他們奮戰到底。這就是台灣社會各領域「超越達人」最執著、最可愛與最值得敬佩之處,不是嗎?
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
推薦序四
超越達人破除半盲文化 以六面向價值為社會做出具體貢獻
面對多元化社會的需求,我們亟需各類的領導達人,分頭來為社會創造價值,提供社會服務。
對於社會的需求,我認為應由王道思維來加以思考,考量六面向所創造的總價值。但一般社會主流觀念往往有盲點,社會存在的半盲文化就是只重視顯性的價值:現在∕直接∕有形的價值,而往往忽略了隱性的價值:未來∕間接∕無形的價值。但社會如果要持續進步,就需要從六面向來看待事情的總價值才不會出現盲點。
我在書中看到這些達人的共同特色,就是他們都有熱誠,且長期努力,最終克服挫折與困難,在所專長的領域對社會做出具體的貢獻。
這些達人都十分有遠見,且對於未來∕間接∕無形的隱性價值認同,在長期努力下,進而創造出顯性的具體價值,本書的意義在於這些故事啟發了我們對於間接無形價值的重視,讓更多人可以學習,進而影響社會上更多人的成長過程。
本書值得推薦給社會上更多的人一同來分享,我也樂見達人現身說法,讓年輕朋友有可以學習的榜樣,希望大家一同來為社會創造價值,讓社會更加美好。
宏□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推薦序五
超越的滋味
從字面上看,「超越」絕對不是一項一個人唱獨腳戲的工作,起碼,它至少得捲入(involve)兩個人,這才能產生一人在前,一人居後的「超越性」存在處境,得以比較出高下、先後、強弱……;當然,在東方社會中,「超越」往往指涉人數更多的競賽,從昔日十幾萬人的大學聯考、一千大企業的盈收比拼、美食廚藝大賽到各類「小姐」、「先生」的選拔,「超越」就是飛上枝頭、出人
忘記士農工商,奔向社會百態
要怎樣教生涯輔導,怎樣教職業試探,教育人通常很心虛。
除非是自己特別探索,一般人通常不會熟悉三種行業以上的生態,這三種通常就是自己的家人或親戚所從事的工作,但教師是和成長中的孩子長時間在一起的人,如果對各種產業的認識或體驗和一般人相同或更少,隔行如隔山,教師真的可以跟學生介紹引導未來的路嗎?
當我們想到介紹各行各業時,你我會想起甚麼?我們通常會想起士農工商這四個字;然而在二十一世紀還在使用這四個字,通常也代表我們是懶惰而心虛的,更別說這四個字的排序了。
你想像過嗎:從事童話經濟、搞出夢工場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如果對於鄉下的中學生不介紹建築師、金融分析師、律師,對於都會區的中學生不告訴他們創新養殖、農業的可能,他們可能會在視野和世襲之下複製身邊親友的工作;但是如果禮儀師和新娘秘書一起被普遍的介紹給學生,玩公仔的小朋友能看到公仔的設計和生產,他們上起美術課,將會有多麼不同的學習動機?
「以百工為師」,在多年來一直有人倡導,但是不見資源投入,反而是美食介紹和蜻蜓點水的旅遊風,被大大的吹起;人們可以拿去過多少觀光農場相比,臉書上可以不停分享各地不再私密的私密美食,但我們不容易看到各個廚師的成長歷程,或者是農場經營者的理念與挫折,所以去過十個農場,餵了十種動物,所得到的體驗等於一個。
感佩基金會以二○一三年的全套計畫補足了當前中學所急需,以及政府所不及的缺角,他們以一整年的超越達人規劃和作為,策動許多文化人,一起鋪開職場達人的導覽圖,而且除了本書的深度報導外,還有七部各剪成11分鐘的短片,我願相信未來的台灣少年兄,越來越不會再用錄取分數來衡量科系和職業,至於還要用士農工商去理解社會的人,就讓他留在二十世紀吧。
超越自己,就是達人,做為中學教師,由衷期待更多團體投入這樣的努力,支援教育,改變教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吳忠泰
推薦序二
超越困境,相信自己
老實說,在這個時代要保持樂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我們已經活在一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每天都有排山倒海般的負面訊息迎面而來,層出不窮的災難與痛苦似乎也無止無盡,我們在指責抱怨之餘,往往也期待著偉大的領導人,提出長治久安的解決之道,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就任演說中這麼說:「期待他人或等待未來,改變將永難實現。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尋找的改變。」
從「超越達人」這本書裡十七個人的真實故事,我們可以了解,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做起,不管是不是可以達到世俗的所謂成功,但是他們的生命因為實踐的勇氣而活得精彩而且值得!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也必須克服來自於周遭世界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為環境的改變,在現在這個物質太過豐盛的時代裡,反而很難產生在匱乏且單純時代裡的專注力。的確,現代人選擇太多,理想太少,同時能夠堅持下去的力量也不夠。我們可以發現,書裡的這十七個人,他們所做的都是自己的夢想,而且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應該被改變,同時也願意相信社會是能被改變的,這種相信所產生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克服困境,讓我們覺得只要再往前走一點點,就可以把事情變得更好一點。
可是我也知道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的確,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父母長輩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或許這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而且,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而且要好好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夢想,雖然似乎很抽象,但是隨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卻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這就是實踐的力量。只要是夢想,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不算是工作,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帶你走過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小詩,我把它擺在案頭,隨時提醒自己,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是如何在跳舞;
如果你不相信奇蹟,
世界上的事,
就多半與你無緣。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循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推薦序三
你我都可以是超越達人
八月三日,二十五萬公民為了洪仲丘案走上街頭,總統府前波瀾壯闊的「白十字架」抗議夜景,令人深深動容。無數挺身而出的熱血民眾並不知道,在這一刻,他們已經完成了本書主角之一、邱顯智律師的畢生夢想:廢除軍事審判制度。
來自嘉義竹崎鄉下的邱顯智,家裡期待他當人人稱羨的醫生,關心時事的他卻嚮往法律人角色。大學聯考落榜,反而讓他掙脫家庭期待,毅然走上法律之路。當兵時考上軍法預官,讓他首度見識到「冤案體制」的運作,後來前往德國深造,體驗歐洲人權環境,他開始以廢除軍事審判制度做為一生的宿願。
一個鄉下小孩決心挑戰軍事審判制度,讓邱顯智成為與眾不同、超越自我的菜鳥律師。他萬萬沒有想到,由他承辦的洪仲丘案會激起全民公憤,修法讓軍法審判於承平時期回歸司法偵察,他以為一輩子可能都無法完成的夢想,在三十幾歲時就已實現。
而二十五萬自發性抗議的民眾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上街頭。過去他們對公共事務冷漠,現在他們不再袖手旁觀。他們在超越自己的同時,也共同超越了軍事審判制度對於軍中人權的長期侵害。
這就是台灣社會的進步,人人都可以超越自己,當很多人共同超越時,就有機會超越一整個時代。
回到這本書,當邱顯智的故事與二十五萬公民產生如此共鳴,本書其他同樣精彩的「超越達人」,是否也已在不同領域埋下了長期激盪的因子?
過去幾年,我長期關切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深入報導具有「我的小革命」精神的公民行動,因此結識了許多在不同領域努力超越主流觀念、顛覆既定遊戲規則的「超越達人」。很高興發現,他們之中的若干位不但在本書中現身,並且獲得更深入的觀察與詮釋,相信讀者會在他們的故事中得到不少啟發。
不僅如此,本書更有多位「超越達人」,是之前我不相識、也不了解其想法的公民社會行動者,他們的故事同樣引人入勝,相信也已在所屬領域激起漣漪,並將在可見的未來產生更多迴響。
在我看來,出版本書的超越基金會執行長蘇巧慧,本身就是很有故事性的「超越達人」。她的父親歷任台北縣長、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等要職,她的婚姻選擇卻很非主流,與傑出原住民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步上禮堂,並將兩個女兒分別命名為韶瑪.蘇.凡亞思及韶齡.蘇.凡亞思;而擁有律師資格的她並未走上執業之路,反而一頭栽入與公民社會的廣泛連結,並且樂在其中,走出了自己的超越身影。
至於提前實現理想的邱顯智律師,讀者不必擔心他會失去人生目標,因為他是關廠工人連線以及許多弱勢團體的辯護律師,只要社會仍有弱勢族群需要伸張正義,邱顯智就會為他們奮戰到底。這就是台灣社會各領域「超越達人」最執著、最可愛與最值得敬佩之處,不是嗎?
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
推薦序四
超越達人破除半盲文化 以六面向價值為社會做出具體貢獻
面對多元化社會的需求,我們亟需各類的領導達人,分頭來為社會創造價值,提供社會服務。
對於社會的需求,我認為應由王道思維來加以思考,考量六面向所創造的總價值。但一般社會主流觀念往往有盲點,社會存在的半盲文化就是只重視顯性的價值:現在∕直接∕有形的價值,而往往忽略了隱性的價值:未來∕間接∕無形的價值。但社會如果要持續進步,就需要從六面向來看待事情的總價值才不會出現盲點。
我在書中看到這些達人的共同特色,就是他們都有熱誠,且長期努力,最終克服挫折與困難,在所專長的領域對社會做出具體的貢獻。
這些達人都十分有遠見,且對於未來∕間接∕無形的隱性價值認同,在長期努力下,進而創造出顯性的具體價值,本書的意義在於這些故事啟發了我們對於間接無形價值的重視,讓更多人可以學習,進而影響社會上更多人的成長過程。
本書值得推薦給社會上更多的人一同來分享,我也樂見達人現身說法,讓年輕朋友有可以學習的榜樣,希望大家一同來為社會創造價值,讓社會更加美好。
宏□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推薦序五
超越的滋味
從字面上看,「超越」絕對不是一項一個人唱獨腳戲的工作,起碼,它至少得捲入(involve)兩個人,這才能產生一人在前,一人居後的「超越性」存在處境,得以比較出高下、先後、強弱……;當然,在東方社會中,「超越」往往指涉人數更多的競賽,從昔日十幾萬人的大學聯考、一千大企業的盈收比拼、美食廚藝大賽到各類「小姐」、「先生」的選拔,「超越」就是飛上枝頭、出人
試閱
打電動打出電競運動的專業
張軒齊(暱稱SoBaD Rush)(台灣電子競技聯盟顧問)
可以一直打線上遊戲又有錢賺,大概是許多青少年夢寐以求的人生,暱稱「好壞哥」的SoBaD Rush ──張軒齊,正是第一位由選手轉型為企劃、主播兼賽評的電競專業人士。從小就打電動的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居然可以將課餘興趣發展成為正式職業,在這個產業闖出獨特的道路,但他強調:「為了逃避壓力而喜歡線上遊戲,跟專職以電競為業是兩回事,如果欠缺足夠資質、又沒有苦練耐操的決心,千萬別考慮選擇這一行。」
在電子佈告欄,還是榮譽佈告欄的榜上有名?
出生於一九八○年代的高雄眷村,張軒齊的童年,電玩娛樂風氣正盛。村外的柑仔店擺著大型機台,甚至早餐店裡面也有「快打旋風」遊戲機,喜歡打電動的父親本身就是魔術方塊遊戲高手,當然不會禁止他接觸電玩,父子倆分頭攻破各遊戲機台,是他永遠難忘的快樂回憶。過了幾年,網咖逐漸興起,他從國二開始征戰「星海爭霸」遊戲,很快就嶄露電玩競技的天分。
對於張軒齊愛打電動,媽媽卻抱持反對態度。因為,他雖然天資聰穎,平常考試成績不錯,但遊戲越打越凶,必然壓縮讀書時間而影響課業表現;另一方面,台灣當時沒有電競舞台,只能透過網路練兵,即使興致勃勃向媽媽炫耀BBS電子佈告欄顯示他成為「KING」的佳績,她也不知道這究竟有什麼厲害,反而冷冷回答他:「讀書也這麼認真就好了。你登上電子佈告欄有什麼用?還不如趕快努力讀書,讓名字貼在學校榮譽佈告欄上面啦!」
高中那年,張軒齊跟隨母親搬到台北,媽媽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管束他,為了避免他一天到晚往外泡網咖,只好同意他在家裡玩遊戲,但有時看他玩得太瘋,又會忍不住生氣斷網。他笑著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她入睡之後,我半夜再偷偷爬起來玩。當時數據機還是舊款的,好像是56K吧,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我只好用棉被將它蓋住,避免聲音傳出來而被發現,為了偷玩遊戲,真的很『厚工』。」
張軒齊玩到著魔,甚至還偷偷跑出門,在附近的網咖瘋狂練功,打到天亮再回家,然後到學校打瞌睡補眠。然而,絞盡腦汁偷打電玩,終究被媽媽發現,把他罵到臭頭,還使出殺手?,家用電腦被搬到公司,他必須等到周末假日,上過補習班、做完學校功課,才能打個過癮。直到二○○一年,他拿下「星海爭霸」的世界電玩大賽(WCG)台灣區亞軍,名字登上新聞,媽媽看到報導,這才點頭稱許說:「嗯,不錯喔,好像真的還蠻厲害的。」
「愛打電動的人,那時候真的很辛苦。我玩星海爭霸打個人賽還好,朋友是那種五打五的團體賽,為了一年一度的賽事,必須想辦法集中特訓。他們有的還是學生,有些已經在工作,每年到了比賽前夕,五個人就合租一個房間,將電腦搬去那裡團隊練習,睡沙發、打地舖,全心全意準備那場比賽,比完又鳥獸散,回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等到隔年比賽之前再來找房子、搬電腦。」
「別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那可能是他們每年最快樂的季節,有人或許一整年都在忍受其它不喜歡的事情,就為了等待可以跟朋友參賽的那一刻。而且,直到現在,即使過了許多年,他們還是懷念隊友同心協力的那段時光。」
當時,就讀莊敬高職普通科的張軒齊正值升高三暑假,即將面對大學聯考,又要準備十二月出國參加世界大賽。媽媽跟他達成協議,從九月到十二月比賽為止,這段時間暫時不管他,愛怎麼打遊戲就怎麼打,但比賽回來就要認真讀書應考。他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第二年考上東吳會計系,同時又在二○○二、二○○三年連續拿下WCG的台灣區冠軍。擅長「星海爭霸」蟲族的他,就在那個時期確立台灣第一代「蟲王」的寶座。
回歸學業的重心
不料,看似春風得意之際,卻是張軒齊人生的重大危機:「我記得很清楚,十二月代表台灣到韓國比賽,剛好是期中考的前一周,當然完全沒有時間看書,回來考試就爆炸了。東吳會計系很嚴格,只要單次『二一』就再見,結果我才大一就因此而被退學了。」而兩次WCG國際大賽,他的成績也不如預期。
學業受到重挫,只好乖乖去補習,幸而順利重考上榜輔大法律系。曾經被退學的慘痛教訓,讓他從此變得謹慎,逐漸淡出電競遊戲圈:「我回歸到一般大學生身分,學習重新安排優先順序,最重要的是懂得抓緊主要課程學分,將時間分配到『當時』重要的事情上,系學會也參與了、戀愛也談了、課餘的電動也打了,也準備參加司法官及律師的國家考試。」
其實,張軒齊對會計或法律並沒有特別感興趣,在選填大學志願的時候,曾經一度考慮與電腦相關的資訊科系,但他在高中屬於文組,不能直接就讀資訊工程,必須選擇資訊管理,卻又顧慮可能無法分發到滿意的學校,最後有點選校不選系的味道。他說:「高中生不太懂這些,也不會想太多。媽媽覺得輔大不錯、法律系對未來工作似乎比較有保障,我也沒什麼不喜歡,就這麼順水推舟走下去,反正有書就讀,漸漸也讀出興趣來了。」
畢業、服兵役、準備國家考試,張軒齊以為,跟電競的關係將從此冷卻,回到一般娛樂而已。後來,「星海爭霸II」遊戲問世,他休假的時候也會練打,而且因為當年玩第一代的底子紮實,成績也還不錯,但是並沒有興起重返競技圈的念頭:「那個年代的電競,依然看不到太多職業的未來性。我打了七年的『星海爭霸』,在台灣稱霸三年,通常都只有獎品,印象中只拿過一次十萬元的獎金,根本無法維生;而且,每年只有一次WCG大賽,可以說是台灣唯一比較正式的賽事,平時幾乎沒有什麼舞台,感覺只能燃燒熱情,真正的前景是看不到的。」
當未竟的電競夢想來叩門……
退伍的張軒齊,進入一家公司的法務室,工作平穩單純,每天準時六點下班,可以安心準備繼續挑戰國考。但命運再度來叩門,有一天,他陪學弟去跟台灣電子競技聯盟董事長黃博弘聊天,得知他們正規劃將「星海爭霸II」加入賽事,需要一個懂遊戲的人擔任企劃工作,重新燃起他的電競魂:「看到以前沒有機會做的事情,現在彷彿在台灣又有了新的發展空間,我覺得,這是一個未竟的夢想。」
要不要放棄法律、重返電競道路?這讓張軒齊猶豫了很久。他對那年的國考頗具信心,只差一步就可以過關,但如果投入電競產業,就不可能有時間讀書,等於是很大的賭注。幸而,媽媽沒有給他太多壓力,反而鼓勵他說,如果那是你喜歡的事情就好好去做,於是他毅然決定跟電競重續前緣,給自己設定兩年的時間,若是做不出像樣的成績,就死了這條心。
當時,台灣電競已有SF online(Special Force 特種部隊)、跑跑卡丁車(Kart Rider)兩種賽事,也有華義SPIDER等四支職業電競隊伍,但賽制運作是團體賽,張軒齊必須在既有的基礎上,參考國外狀況,在台灣重新打造個人制的「星海爭霸II」賽事,包括規則、裁判、選手、電視轉播等等,都要有完整規劃。他坦承:「做企劃的挑戰蠻大的。當選手,我只需要努力練習遊戲、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變強;規劃賽事則是完全兩碼子事,牽涉到建構舞台讓選手發揮,長期賽事更必須有完善的體制及規則,不像年度比賽那麼簡單。」
在轉型的過程裡,張軒齊認為,電競選手經驗是他最大的優勢:「當過選手,更能設身處地為參賽者著想,這是一般企劃者沒辦法學到的。我看到新一代的選手,就像在對待自己的小弟弟,努力規劃一套完善的制度、推出精彩賽事讓他們參加,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這點,對於後來當賽評也有很大幫助,我跟選手彷彿有共同的語言,感情特別深厚,而且遊戲能力比我更厲害的主播也不多。」
不過,擔任電競的電視轉播賽評,又是另一個難忘的考驗,第一次上場,甚至緊張到手還會發抖:「上電視之前,我也開過網路直播,但來看網路的,通常都是懂遊戲的人,電視卻必須面對不同的觀眾群,除了懂遊戲,也要扮演類似主播的角色,說明、分析畫面呈現的東西,既要淺顯易懂,又要適時展現深入的功力,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度,對我而言是最困難的部分。」
「轉播之前,我做了許多功課,第一步是要學習儘量避免熟手習慣用的術語代號,讓一般觀眾不會覺得聽不懂或無趣而轉台。幸好當時是徐展元跟我搭檔,他剛開始對遊戲本身或許沒有那麼多涉獵,卻是很有經驗的主播,由他帶領我一起播,可以適度地告訴我哪些東西是觀眾想要瞭解的,讓我可以補充說明,是很有趣的組合。剛開始,難免有些磨合,歷經幾次轉播就越來越熟練,無論針對新舊玩家或轉台路過的觀眾,都可以想辦法讓他們知道電競的趣味在哪裡。」
身為第一個選手出身的電競企劃、職業賽評,具有種種優勢的張軒齊,對於自己的工作依然兢兢業業:「籃球、棒球主播或球評,無論是不是選手出身,因為比賽規則變動不大,可以依循以往經驗累積一直走下去。電競就不同了,遊戲本質就是持續不斷的競爭,遊戲內容必須一直有所改變,因為你一旦長久不進行調整,玩家的新鮮度就會降低,別人也很容易以你為藍圖而做出超越你的新遊戲。內容必然經常變動的競技,對賽評是很大的難題,也是需要努力去克服的。」
「例如『星海爭霸II』推出蟲族之心,就是一場『腥風血雨』,因為出現新的地圖、新的兵種,遊戲的整個戰術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就要趕快去打,才能掌握這些變動及發展,否則無法擔任稱職的賽評,這跟棒球主播、球評不必親自下場打球、投球來精進球技,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張軒齊並不以為苦,因為電競原本就是他的興趣,即使不為工作,每星期還是會上線打幾場遊戲。他倒是慶幸,賽評跟選手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受年齡限制。因為,正如同其它運動的發展,全世界的電競選手都有年輕化趨勢,年齡考驗比其它運動項目更為殘酷,例如韓國現在的知名選手往往只有十六到十八歲,普遍狀況認為極限是二十五歲,年紀稍長、反應變慢就會嚴重影響競賽表現,類似韓國蟲王Lim Jae Duk(暱稱NesTea)超過三十歲還能在一年之內拿下三次冠軍,是極為少見的特例。
電競運動的產業價值正待發展
事實上,能夠當選手的畢竟只是少數人。依據台灣電競聯盟(TeSL)估算,具有龐大線上遊戲市場的台灣,年產值約有一百億台幣的水準,但這些收益多數來自代理進口國外產品。張軒齊說,現階段的台灣電競產業工作機會,除了與賽事相關的職業選手、賽評主播等,多數都是遊戲測試、企劃推廣、客服或電腦週邊配備人員,相關科系為資訊管理或資訊工程,但以南韓的發展為例,這是一個從上游、中游到下游的複雜產業,需要更多不同人才的投入,才可能創造更寬廣的未來。
如何正面看待電競運動,也是一道亟需跨越的障礙。他說:「觀念比較保守的父母、師長,總覺得這東西沒什麼前途,看到孩子打電動就是不務正業。因為,各類遊戲太多了,大家很難分辨,究竟青少年是純粹在消遣、交朋友?還是真正在參與一種競技?透過更多賽事的推廣,甚至獲得教育體制在升學或設置相關科系的肯定,才有機會建立正確的電競價值。」二○一三年暑假,救國團踏出第一步,首次推出電子競技課程,由張軒齊擔任講師,教打即時戰略遊戲《星海爭霸II》,並與台灣電競聯盟合辦電競達人體驗營,讓小朋友體驗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活。
掌握時勢的張軒齊,在台灣電競產業站穩合適的位置,原本給自己兩年時間的他,對這份工作越來越樂在其中:「老實說,遊戲產業的變動很大,看著許多公司潮起潮落,剛開始難免擔心,那時就安慰自己說,還好我有法律專長可以當備胎,萬一星海有一天『爆炸』做不下去了,就回去考個法官、律師或公務員好了。現在或許沒有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既然有機會做喜歡的事情,就要好好把握,讓這個機會持續下去。」
「遊戲固然會更新、變動,但我只要夠努力,一直跟上時代潮流,對賽事言之有物,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除非有一天我覺得年紀大了、打不動遊戲,那時候自然就會被淘汰,當然也該退出江湖休息了。我想,自己大概會玩一輩子遊戲,如果玩到六十歲還可以陪孫子打電競,應該也是一件很酷的事吧?」
(採訪撰文:張麗伽)
張軒齊(暱稱SoBaD Rush)(台灣電子競技聯盟顧問)
可以一直打線上遊戲又有錢賺,大概是許多青少年夢寐以求的人生,暱稱「好壞哥」的SoBaD Rush ──張軒齊,正是第一位由選手轉型為企劃、主播兼賽評的電競專業人士。從小就打電動的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居然可以將課餘興趣發展成為正式職業,在這個產業闖出獨特的道路,但他強調:「為了逃避壓力而喜歡線上遊戲,跟專職以電競為業是兩回事,如果欠缺足夠資質、又沒有苦練耐操的決心,千萬別考慮選擇這一行。」
在電子佈告欄,還是榮譽佈告欄的榜上有名?
出生於一九八○年代的高雄眷村,張軒齊的童年,電玩娛樂風氣正盛。村外的柑仔店擺著大型機台,甚至早餐店裡面也有「快打旋風」遊戲機,喜歡打電動的父親本身就是魔術方塊遊戲高手,當然不會禁止他接觸電玩,父子倆分頭攻破各遊戲機台,是他永遠難忘的快樂回憶。過了幾年,網咖逐漸興起,他從國二開始征戰「星海爭霸」遊戲,很快就嶄露電玩競技的天分。
對於張軒齊愛打電動,媽媽卻抱持反對態度。因為,他雖然天資聰穎,平常考試成績不錯,但遊戲越打越凶,必然壓縮讀書時間而影響課業表現;另一方面,台灣當時沒有電競舞台,只能透過網路練兵,即使興致勃勃向媽媽炫耀BBS電子佈告欄顯示他成為「KING」的佳績,她也不知道這究竟有什麼厲害,反而冷冷回答他:「讀書也這麼認真就好了。你登上電子佈告欄有什麼用?還不如趕快努力讀書,讓名字貼在學校榮譽佈告欄上面啦!」
高中那年,張軒齊跟隨母親搬到台北,媽媽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管束他,為了避免他一天到晚往外泡網咖,只好同意他在家裡玩遊戲,但有時看他玩得太瘋,又會忍不住生氣斷網。他笑著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她入睡之後,我半夜再偷偷爬起來玩。當時數據機還是舊款的,好像是56K吧,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我只好用棉被將它蓋住,避免聲音傳出來而被發現,為了偷玩遊戲,真的很『厚工』。」
張軒齊玩到著魔,甚至還偷偷跑出門,在附近的網咖瘋狂練功,打到天亮再回家,然後到學校打瞌睡補眠。然而,絞盡腦汁偷打電玩,終究被媽媽發現,把他罵到臭頭,還使出殺手?,家用電腦被搬到公司,他必須等到周末假日,上過補習班、做完學校功課,才能打個過癮。直到二○○一年,他拿下「星海爭霸」的世界電玩大賽(WCG)台灣區亞軍,名字登上新聞,媽媽看到報導,這才點頭稱許說:「嗯,不錯喔,好像真的還蠻厲害的。」
「愛打電動的人,那時候真的很辛苦。我玩星海爭霸打個人賽還好,朋友是那種五打五的團體賽,為了一年一度的賽事,必須想辦法集中特訓。他們有的還是學生,有些已經在工作,每年到了比賽前夕,五個人就合租一個房間,將電腦搬去那裡團隊練習,睡沙發、打地舖,全心全意準備那場比賽,比完又鳥獸散,回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等到隔年比賽之前再來找房子、搬電腦。」
「別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那可能是他們每年最快樂的季節,有人或許一整年都在忍受其它不喜歡的事情,就為了等待可以跟朋友參賽的那一刻。而且,直到現在,即使過了許多年,他們還是懷念隊友同心協力的那段時光。」
當時,就讀莊敬高職普通科的張軒齊正值升高三暑假,即將面對大學聯考,又要準備十二月出國參加世界大賽。媽媽跟他達成協議,從九月到十二月比賽為止,這段時間暫時不管他,愛怎麼打遊戲就怎麼打,但比賽回來就要認真讀書應考。他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第二年考上東吳會計系,同時又在二○○二、二○○三年連續拿下WCG的台灣區冠軍。擅長「星海爭霸」蟲族的他,就在那個時期確立台灣第一代「蟲王」的寶座。
回歸學業的重心
不料,看似春風得意之際,卻是張軒齊人生的重大危機:「我記得很清楚,十二月代表台灣到韓國比賽,剛好是期中考的前一周,當然完全沒有時間看書,回來考試就爆炸了。東吳會計系很嚴格,只要單次『二一』就再見,結果我才大一就因此而被退學了。」而兩次WCG國際大賽,他的成績也不如預期。
學業受到重挫,只好乖乖去補習,幸而順利重考上榜輔大法律系。曾經被退學的慘痛教訓,讓他從此變得謹慎,逐漸淡出電競遊戲圈:「我回歸到一般大學生身分,學習重新安排優先順序,最重要的是懂得抓緊主要課程學分,將時間分配到『當時』重要的事情上,系學會也參與了、戀愛也談了、課餘的電動也打了,也準備參加司法官及律師的國家考試。」
其實,張軒齊對會計或法律並沒有特別感興趣,在選填大學志願的時候,曾經一度考慮與電腦相關的資訊科系,但他在高中屬於文組,不能直接就讀資訊工程,必須選擇資訊管理,卻又顧慮可能無法分發到滿意的學校,最後有點選校不選系的味道。他說:「高中生不太懂這些,也不會想太多。媽媽覺得輔大不錯、法律系對未來工作似乎比較有保障,我也沒什麼不喜歡,就這麼順水推舟走下去,反正有書就讀,漸漸也讀出興趣來了。」
畢業、服兵役、準備國家考試,張軒齊以為,跟電競的關係將從此冷卻,回到一般娛樂而已。後來,「星海爭霸II」遊戲問世,他休假的時候也會練打,而且因為當年玩第一代的底子紮實,成績也還不錯,但是並沒有興起重返競技圈的念頭:「那個年代的電競,依然看不到太多職業的未來性。我打了七年的『星海爭霸』,在台灣稱霸三年,通常都只有獎品,印象中只拿過一次十萬元的獎金,根本無法維生;而且,每年只有一次WCG大賽,可以說是台灣唯一比較正式的賽事,平時幾乎沒有什麼舞台,感覺只能燃燒熱情,真正的前景是看不到的。」
當未竟的電競夢想來叩門……
退伍的張軒齊,進入一家公司的法務室,工作平穩單純,每天準時六點下班,可以安心準備繼續挑戰國考。但命運再度來叩門,有一天,他陪學弟去跟台灣電子競技聯盟董事長黃博弘聊天,得知他們正規劃將「星海爭霸II」加入賽事,需要一個懂遊戲的人擔任企劃工作,重新燃起他的電競魂:「看到以前沒有機會做的事情,現在彷彿在台灣又有了新的發展空間,我覺得,這是一個未竟的夢想。」
要不要放棄法律、重返電競道路?這讓張軒齊猶豫了很久。他對那年的國考頗具信心,只差一步就可以過關,但如果投入電競產業,就不可能有時間讀書,等於是很大的賭注。幸而,媽媽沒有給他太多壓力,反而鼓勵他說,如果那是你喜歡的事情就好好去做,於是他毅然決定跟電競重續前緣,給自己設定兩年的時間,若是做不出像樣的成績,就死了這條心。
當時,台灣電競已有SF online(Special Force 特種部隊)、跑跑卡丁車(Kart Rider)兩種賽事,也有華義SPIDER等四支職業電競隊伍,但賽制運作是團體賽,張軒齊必須在既有的基礎上,參考國外狀況,在台灣重新打造個人制的「星海爭霸II」賽事,包括規則、裁判、選手、電視轉播等等,都要有完整規劃。他坦承:「做企劃的挑戰蠻大的。當選手,我只需要努力練習遊戲、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變強;規劃賽事則是完全兩碼子事,牽涉到建構舞台讓選手發揮,長期賽事更必須有完善的體制及規則,不像年度比賽那麼簡單。」
在轉型的過程裡,張軒齊認為,電競選手經驗是他最大的優勢:「當過選手,更能設身處地為參賽者著想,這是一般企劃者沒辦法學到的。我看到新一代的選手,就像在對待自己的小弟弟,努力規劃一套完善的制度、推出精彩賽事讓他們參加,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這點,對於後來當賽評也有很大幫助,我跟選手彷彿有共同的語言,感情特別深厚,而且遊戲能力比我更厲害的主播也不多。」
不過,擔任電競的電視轉播賽評,又是另一個難忘的考驗,第一次上場,甚至緊張到手還會發抖:「上電視之前,我也開過網路直播,但來看網路的,通常都是懂遊戲的人,電視卻必須面對不同的觀眾群,除了懂遊戲,也要扮演類似主播的角色,說明、分析畫面呈現的東西,既要淺顯易懂,又要適時展現深入的功力,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度,對我而言是最困難的部分。」
「轉播之前,我做了許多功課,第一步是要學習儘量避免熟手習慣用的術語代號,讓一般觀眾不會覺得聽不懂或無趣而轉台。幸好當時是徐展元跟我搭檔,他剛開始對遊戲本身或許沒有那麼多涉獵,卻是很有經驗的主播,由他帶領我一起播,可以適度地告訴我哪些東西是觀眾想要瞭解的,讓我可以補充說明,是很有趣的組合。剛開始,難免有些磨合,歷經幾次轉播就越來越熟練,無論針對新舊玩家或轉台路過的觀眾,都可以想辦法讓他們知道電競的趣味在哪裡。」
身為第一個選手出身的電競企劃、職業賽評,具有種種優勢的張軒齊,對於自己的工作依然兢兢業業:「籃球、棒球主播或球評,無論是不是選手出身,因為比賽規則變動不大,可以依循以往經驗累積一直走下去。電競就不同了,遊戲本質就是持續不斷的競爭,遊戲內容必須一直有所改變,因為你一旦長久不進行調整,玩家的新鮮度就會降低,別人也很容易以你為藍圖而做出超越你的新遊戲。內容必然經常變動的競技,對賽評是很大的難題,也是需要努力去克服的。」
「例如『星海爭霸II』推出蟲族之心,就是一場『腥風血雨』,因為出現新的地圖、新的兵種,遊戲的整個戰術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就要趕快去打,才能掌握這些變動及發展,否則無法擔任稱職的賽評,這跟棒球主播、球評不必親自下場打球、投球來精進球技,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張軒齊並不以為苦,因為電競原本就是他的興趣,即使不為工作,每星期還是會上線打幾場遊戲。他倒是慶幸,賽評跟選手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受年齡限制。因為,正如同其它運動的發展,全世界的電競選手都有年輕化趨勢,年齡考驗比其它運動項目更為殘酷,例如韓國現在的知名選手往往只有十六到十八歲,普遍狀況認為極限是二十五歲,年紀稍長、反應變慢就會嚴重影響競賽表現,類似韓國蟲王Lim Jae Duk(暱稱NesTea)超過三十歲還能在一年之內拿下三次冠軍,是極為少見的特例。
電競運動的產業價值正待發展
事實上,能夠當選手的畢竟只是少數人。依據台灣電競聯盟(TeSL)估算,具有龐大線上遊戲市場的台灣,年產值約有一百億台幣的水準,但這些收益多數來自代理進口國外產品。張軒齊說,現階段的台灣電競產業工作機會,除了與賽事相關的職業選手、賽評主播等,多數都是遊戲測試、企劃推廣、客服或電腦週邊配備人員,相關科系為資訊管理或資訊工程,但以南韓的發展為例,這是一個從上游、中游到下游的複雜產業,需要更多不同人才的投入,才可能創造更寬廣的未來。
如何正面看待電競運動,也是一道亟需跨越的障礙。他說:「觀念比較保守的父母、師長,總覺得這東西沒什麼前途,看到孩子打電動就是不務正業。因為,各類遊戲太多了,大家很難分辨,究竟青少年是純粹在消遣、交朋友?還是真正在參與一種競技?透過更多賽事的推廣,甚至獲得教育體制在升學或設置相關科系的肯定,才有機會建立正確的電競價值。」二○一三年暑假,救國團踏出第一步,首次推出電子競技課程,由張軒齊擔任講師,教打即時戰略遊戲《星海爭霸II》,並與台灣電競聯盟合辦電競達人體驗營,讓小朋友體驗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活。
掌握時勢的張軒齊,在台灣電競產業站穩合適的位置,原本給自己兩年時間的他,對這份工作越來越樂在其中:「老實說,遊戲產業的變動很大,看著許多公司潮起潮落,剛開始難免擔心,那時就安慰自己說,還好我有法律專長可以當備胎,萬一星海有一天『爆炸』做不下去了,就回去考個法官、律師或公務員好了。現在或許沒有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既然有機會做喜歡的事情,就要好好把握,讓這個機會持續下去。」
「遊戲固然會更新、變動,但我只要夠努力,一直跟上時代潮流,對賽事言之有物,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除非有一天我覺得年紀大了、打不動遊戲,那時候自然就會被淘汰,當然也該退出江湖休息了。我想,自己大概會玩一輩子遊戲,如果玩到六十歲還可以陪孫子打電競,應該也是一件很酷的事吧?」
(採訪撰文:張麗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