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本書特色
●ㄧ讀就懂的教學理論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簡明易懂、觀念完整
●圖表方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本書特色
●ㄧ讀就懂的教學理論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簡明易懂、觀念完整
●圖表方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目錄
Ch1_教學的十個概念
Ch2_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Ch3_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Ch4_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Ch5_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Ch6_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Ch7_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Ch8_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Ch9_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Ch2_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Ch3_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Ch4_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Ch5_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Ch6_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Ch7_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Ch8_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Ch9_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序/導讀
序言
本書主要目的在於闡述進行教學工作時,所應依循的相關概念、原理、原則或知識等方面的書籍。長久以來,家長、社會人士、教改團體等對教師在教室課堂中「如何教」一直感到相當好奇!若家長等利害關係人能深入了解教師進行教學的相關概念或原理原則,不但容易理解「如何教」的問題,也可提供教師進行反思教學的另一股輔助力量,甚至也可協助自己的孩子如何進行有效及高效能的學習!
「教學」乃學校每天必須進行的主要工作,因而對教學原理的理解,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不管是現職教師,或即將投入職場的師培生,甚至關心教育的家長及社會普羅大眾,皆應熟知相關的教學理論與概念。相關人士若能深入了解教學進行的概念或理論,對教師而言乃不但是「專業化」的具體表徵,對家長或社會普羅大眾來說,也是關心學校教學的「第一步」。
本書撰寫約歷時一年,乃作者統整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概念,及融合任教國小、大專的教學實務經驗,對教學原理的理解、詮釋與反思。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以「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目的在於使艱深難懂的概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所有階層人士(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閱讀,非常有別於坊間出版屬於「文字型」的教學原理之著作。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在此首先要感謝恩師-博士班指導教授林進材博士的推薦與提攜,並允予撰序推薦本書;其次,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陳念祖副總編輯的睿智與眼光,提供作者寫作的方向與啟示;接著,要感謝博班同學、學弟妹、僑和同仁和本縣性別平等團團員等提供相關實務經驗和鼓勵;最後感謝老婆素萩、女兒翔愉、兒子翔詠在寫作期間的關懷與包容。
推薦序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關鍵,決定學校教育成效的高低優劣。教學活動囊括「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前者包括教師教學歷程中的思考、採用的理論與方法、策略與原則;後者涵蓋學生學習歷程中的思考、運用的理論與方法、策略與原則。因此,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雙向互動回饋的過程。教育活動如果忽略教學的重要性,則任何的教育改革都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
Gage在其舉世聞名的教育著作「教學藝術之科學基礎」(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art of teaching)一書中提出,教學活動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藝術之境,但必須以堅實的科學方法為基礎。由此可見,教學科學方法的運用,與教學藝術的達成,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教學活動進行中,除了透過專業知識的開展,系統方法的運用,使教學活動達成目標外,同時也要顧及教學目標達成的藝術境界。
一般教學原理的專業書籍,在內容方面大部分以文字敘述方式呈現,佐以表格或圖表,呈現與教學有關的核心概念。無法提供一般教育體系與非教育體系出身的普羅大眾,深入淺出的教學知識與教學概念。因此,在閱讀教學原理有關的專業叢書,對於教學概念及相關知識的理解,總是感到相當程度的困難和迷失。
本書的特色在於透過「一專文一圖表、一概念一圖解」的方式,透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說明教學活動和教學有關的概念。內文方面囊括教學的十個概念、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失、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等,內容豐富且多元,對於教學意義的闡釋,見解精闢且精緻。
本書的作者蔡啟達博士,鑽研教學理論與方法多年,從國小教師、主任、校長、縣市國教輔導團等服務生涯,對於教學活動有精闢的見解,且熟悉教育理論與方法。將多年來對教學的研究成果,揉合教學相關理論與實際,以文字的方式出版本書。相信對教學活動的實施,具有相當正面積極的意義。我和啟達校長認識多年,且忝為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本書的出版能讓我先行拜讀,十分榮幸。期盼這本書的出版,可以提供對教學活動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大眾,一個清晰且具體明確的視野。
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進材
本書主要目的在於闡述進行教學工作時,所應依循的相關概念、原理、原則或知識等方面的書籍。長久以來,家長、社會人士、教改團體等對教師在教室課堂中「如何教」一直感到相當好奇!若家長等利害關係人能深入了解教師進行教學的相關概念或原理原則,不但容易理解「如何教」的問題,也可提供教師進行反思教學的另一股輔助力量,甚至也可協助自己的孩子如何進行有效及高效能的學習!
「教學」乃學校每天必須進行的主要工作,因而對教學原理的理解,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不管是現職教師,或即將投入職場的師培生,甚至關心教育的家長及社會普羅大眾,皆應熟知相關的教學理論與概念。相關人士若能深入了解教學進行的概念或理論,對教師而言乃不但是「專業化」的具體表徵,對家長或社會普羅大眾來說,也是關心學校教學的「第一步」。
本書撰寫約歷時一年,乃作者統整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概念,及融合任教國小、大專的教學實務經驗,對教學原理的理解、詮釋與反思。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以「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目的在於使艱深難懂的概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所有階層人士(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閱讀,非常有別於坊間出版屬於「文字型」的教學原理之著作。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在此首先要感謝恩師-博士班指導教授林進材博士的推薦與提攜,並允予撰序推薦本書;其次,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陳念祖副總編輯的睿智與眼光,提供作者寫作的方向與啟示;接著,要感謝博班同學、學弟妹、僑和同仁和本縣性別平等團團員等提供相關實務經驗和鼓勵;最後感謝老婆素萩、女兒翔愉、兒子翔詠在寫作期間的關懷與包容。
推薦序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關鍵,決定學校教育成效的高低優劣。教學活動囊括「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前者包括教師教學歷程中的思考、採用的理論與方法、策略與原則;後者涵蓋學生學習歷程中的思考、運用的理論與方法、策略與原則。因此,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雙向互動回饋的過程。教育活動如果忽略教學的重要性,則任何的教育改革都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
Gage在其舉世聞名的教育著作「教學藝術之科學基礎」(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art of teaching)一書中提出,教學活動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藝術之境,但必須以堅實的科學方法為基礎。由此可見,教學科學方法的運用,與教學藝術的達成,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教學活動進行中,除了透過專業知識的開展,系統方法的運用,使教學活動達成目標外,同時也要顧及教學目標達成的藝術境界。
一般教學原理的專業書籍,在內容方面大部分以文字敘述方式呈現,佐以表格或圖表,呈現與教學有關的核心概念。無法提供一般教育體系與非教育體系出身的普羅大眾,深入淺出的教學知識與教學概念。因此,在閱讀教學原理有關的專業叢書,對於教學概念及相關知識的理解,總是感到相當程度的困難和迷失。
本書的特色在於透過「一專文一圖表、一概念一圖解」的方式,透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說明教學活動和教學有關的概念。內文方面囊括教學的十個概念、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失、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等,內容豐富且多元,對於教學意義的闡釋,見解精闢且精緻。
本書的作者蔡啟達博士,鑽研教學理論與方法多年,從國小教師、主任、校長、縣市國教輔導團等服務生涯,對於教學活動有精闢的見解,且熟悉教育理論與方法。將多年來對教學的研究成果,揉合教學相關理論與實際,以文字的方式出版本書。相信對教學活動的實施,具有相當正面積極的意義。我和啟達校長認識多年,且忝為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本書的出版能讓我先行拜讀,十分榮幸。期盼這本書的出版,可以提供對教學活動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大眾,一個清晰且具體明確的視野。
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進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