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傳染病危機預防與管理
Cri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or Child Care Centers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將危機管理階段理論與傳染病元素結合,透過傳染病之預防與準備階段、應變與控制階段、危機復原與學習階段三個時間向度,為幼兒園在傳染病防治上提出策略建議。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sis management stages, the spread of disease, and the strategies of infectious control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book helps child care centers and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a crisis management plan. It describes specific actions and assign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e roles to district and individual child care settings staff emergency teams, cooperating agencies, and community response partners that have agreed to shar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ources as defined in the infections outbreak. This book outlines programs and procedur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child care settings to address Preparedness and Prevention, Response and Control, Recovery and Learning of school functions to an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sis management stages, the spread of disease, and the strategies of infectious control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book helps child care centers and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a crisis management plan. It describes specific actions and assign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e roles to district and individual child care settings staff emergency teams, cooperating agencies, and community response partners that have agreed to shar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ources as defined in the infections outbreak. This book outlines programs and procedur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child care settings to address Preparedness and Prevention, Response and Control, Recovery and Learning of school functions to an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名人推薦
得獎紀錄
作者曾獲得兩岸交流紀實文學暨攝影獎 散文優選(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
作者曾獲得兩岸交流紀實文學暨攝影獎 散文優選(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
目錄
序 1
前言 5
第一章 傳染病之意涵 21
第一節 傳染病基本概念 22
第二節 幼兒園中傳染鏈之阻斷 29
第三節 傳染病知識對教保服務人員之重要性 42
第二章 台灣幼兒園傳染病工作現況 51
第一節 幼兒傳染病流行病學概況 52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主管機關及基本對策 60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防治職責 64
第三節 目前相關研究對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策略之建議 77
第四節 台灣幼兒園防疫現行措施 85
第三章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之意涵 95
第一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意涵與特性 96
第二節 危機管理階段及其工作內涵 102
第三節 傳染病危機管理運用案例與其啟示 127
第四章 日本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47
第五章 香港地區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69
第六章 新加坡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87
第七章 美國的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95
第八章 澳洲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及各國作法之啟示 211
第一節 澳洲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策略 212
第二節 各國傳染病危機管理作法之啟示 218
第九章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模式及策略 231
第一節 台灣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階段 232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階段策略重點 235
第三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指標 272
第四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工作之展望 282
參考書目 292
前言 5
第一章 傳染病之意涵 21
第一節 傳染病基本概念 22
第二節 幼兒園中傳染鏈之阻斷 29
第三節 傳染病知識對教保服務人員之重要性 42
第二章 台灣幼兒園傳染病工作現況 51
第一節 幼兒傳染病流行病學概況 52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主管機關及基本對策 60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防治職責 64
第三節 目前相關研究對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策略之建議 77
第四節 台灣幼兒園防疫現行措施 85
第三章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之意涵 95
第一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意涵與特性 96
第二節 危機管理階段及其工作內涵 102
第三節 傳染病危機管理運用案例與其啟示 127
第四章 日本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47
第五章 香港地區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69
第六章 新加坡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87
第七章 美國的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 195
第八章 澳洲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及各國作法之啟示 211
第一節 澳洲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策略 212
第二節 各國傳染病危機管理作法之啟示 218
第九章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模式及策略 231
第一節 台灣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階段 232
第二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階段策略重點 235
第三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指標 272
第四節 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工作之展望 282
參考書目 292
序/導讀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剛好是2013年春天,H7N9 的疫情在中國蔓延開來;受的專業訓練的敏感度,讓自己看新聞看幼兒園的運作,那隱隱可見的危機伏線,不管是在中國或是香港這樣人多的地方,人際之間的接觸親近的難以想像,病原的散播與隱藏總在意料不到的輕易之處。
了解我的人總不能想像為何我在博士論文階段,會把題目設定在這樣一個看似艱深的範疇裡,另一個猜測則是那樣乏味的傳染病危機的談論與投入,與我縱筆寫小說寫散文甚至寫劇本的樣態,相距十萬八千里,尤其是當我深深著迷於新媒體帶給兒童的消費文化影響以及Media Mix遊戲如海賊王的遊戲腳本讓我沉醉之際,我還是把這本書的出版放在我的排程首位,甚至取代了我的散文集。
很簡單,因為傳染病這三個字總讓人聽了就怕,幼兒園更是有感於其所帶來的行政焦慮症候群,尤其真正面臨停課等舉措時,在劇大的壓力下,往往容易失去應有的行政穩定性。其實了解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後,很多東西變得簡單了,總像把我們懼怕的絲絲纏繞給縷順了那般清明。
於是基於論文時候的整理與投入,我把傳染病與危機管理結合,讓它變成一個比較可親的策略,帶上其他國家的作法,最後在危機管理階段的模式下,提供了幼兒園傳染病管理重要策略的範疇。
台灣的幼兒園是我從出社會以來就一直接觸著的一個生活型態,我參與,我付出,看著她在政策間擺盪,在逆境中成長,這幾年來法令的變遷也越趨完整,有媳婦熬成婆的那種欣慰,甚至有點像是愛情長跑後的美好結果的展現。這樣的結果,也讓台灣學術界對於幼兒教育的種種理論建樹,像是成蔭的森林般,那樣斑斕。
這本書的出現,僅是成片森林中的透隙日光,給予並不受重視的微小行政措施上一些思維上的方便。但是我希望它的出現,可以讓許多幼兒園在謀劃幼兒園傳染病的處理策略時,有穩固的梯架可以攀爬,讓麻煩少一點,讓穩定多一點。
寫這篇序的時候,是我的父親七十一歲生日當天,他跟我的母親都只有小學畢業,教育撫養了我們四個孩子,仍然讓我們可以自己的能力安居樂業,他們的開朗民主,讓我深深感動銘記在心。謹以此書,祝我父親生日快樂!
鄭婉妮 2013. 04. 23
了解我的人總不能想像為何我在博士論文階段,會把題目設定在這樣一個看似艱深的範疇裡,另一個猜測則是那樣乏味的傳染病危機的談論與投入,與我縱筆寫小說寫散文甚至寫劇本的樣態,相距十萬八千里,尤其是當我深深著迷於新媒體帶給兒童的消費文化影響以及Media Mix遊戲如海賊王的遊戲腳本讓我沉醉之際,我還是把這本書的出版放在我的排程首位,甚至取代了我的散文集。
很簡單,因為傳染病這三個字總讓人聽了就怕,幼兒園更是有感於其所帶來的行政焦慮症候群,尤其真正面臨停課等舉措時,在劇大的壓力下,往往容易失去應有的行政穩定性。其實了解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後,很多東西變得簡單了,總像把我們懼怕的絲絲纏繞給縷順了那般清明。
於是基於論文時候的整理與投入,我把傳染病與危機管理結合,讓它變成一個比較可親的策略,帶上其他國家的作法,最後在危機管理階段的模式下,提供了幼兒園傳染病管理重要策略的範疇。
台灣的幼兒園是我從出社會以來就一直接觸著的一個生活型態,我參與,我付出,看著她在政策間擺盪,在逆境中成長,這幾年來法令的變遷也越趨完整,有媳婦熬成婆的那種欣慰,甚至有點像是愛情長跑後的美好結果的展現。這樣的結果,也讓台灣學術界對於幼兒教育的種種理論建樹,像是成蔭的森林般,那樣斑斕。
這本書的出現,僅是成片森林中的透隙日光,給予並不受重視的微小行政措施上一些思維上的方便。但是我希望它的出現,可以讓許多幼兒園在謀劃幼兒園傳染病的處理策略時,有穩固的梯架可以攀爬,讓麻煩少一點,讓穩定多一點。
寫這篇序的時候,是我的父親七十一歲生日當天,他跟我的母親都只有小學畢業,教育撫養了我們四個孩子,仍然讓我們可以自己的能力安居樂業,他們的開朗民主,讓我深深感動銘記在心。謹以此書,祝我父親生日快樂!
鄭婉妮 2013. 04. 23
試閱
一、 幼兒園中的傳染病
對於幼兒園或是一般學校單位來說,沒有一個單位能夠小覷任何傳染病,因為沒有人可以評估或是真正知道他最後產生甚麼樣的影響。這些影響最差的往往導致幼兒園的生存危機或是造成嚴重的形象損壞,甚至必須承擔未能保障兒童生命安全的行政偏失及防疫不彰的形象。
幼兒園中兒童上課,遊戲、睡覺、休息、吃飯等皆為團體行動,在這些活動中,接觸的機率相當高。來自不同家庭的幼兒,從不同的環境帶來各種感染源,因此在這個高感染的機會群體生活中,幼兒被感染的機率比單純接受居家照顧的幼兒還高(Debby& Thelma, 2000/2004;Bale, Blackman, Anderson, &Murph, 1994; Dawn & Australian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AECA〕, 1993 )。
任何的傳染病,在托育機構裡,都讓機構內所有人戰戰兢兢。嬰幼兒被視為是尚未發展成熟,需要受到保護的弱勢團體,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在幼兒園裡面,面對了特別的疾病風險(Kendall, 1989) 。每年腸病毒大流行的時候,總可以聽到許多在職學生、實習生、經營者對於疫情的恐慌,相信許多大專院校老師在訪視學生實習時,必定有過如此之經驗,幼兒園門口貼著告示海報,不允許相關人士入內參觀。
在兒童常見疾病中,傳染病指以傳播而使人受感染的疾病,此類疾病是由於病原體侵入人體或產生毒素所致,並對正常細胞其及功能造成破壞,嚴重時甚至引至死亡(香港衛生防護中心,2011)。兒童時期由於疫苗接種系統尚未建置完成,因此感染疾病及傳播疾病的速度非常之快(Thomson &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NHMRC〕, 1994)。
除此之外,幼兒的傳染鏈也有可能從學校延伸至家庭,呂宏志等人(1998)的研究指出在幼兒在幼兒園感染猩紅熱,在回家後,傳染給家中其他兒童,因此也造成某國小班級群聚感染,研究顯示傳染病爆發流行與學校班級或托兒所人口聚集及親密接觸有關。
傳染鏈是疾病傳染模式的一個循環過程,當病原經由傳染窩或宿主的出口離開,經由某些傳染的途徑,或適當的入口進入易感宿主,這個過程稱為傳染鏈(陳國東,2003)。
在傳染病發生或是高峰期時,托育機構內的傳染鏈,如有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失,處理不當便容易形成群聚感染現象,因此托育機構的防疫工作以及面對傳染病發生時的種種處理機制,十分重要。
二、 幼兒園傳染病管控之重要性
許多國家在幼兒園的人員培訓以及相關法令或是作業細則上,對於校園內傳染病管理作為均有詳細之規定。
例如:美國各州政府陸續在保育人員培訓的課程中加入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的訓練,相關的手冊羅列了詳細的幼兒園處置計畫及行政措施(Arizona State School Readiness Board 〔ASSRB〕, Governor’s Office of Children〔GOC〕,&Youth and Families〔YF〕, 2006;Tetlow, 1990; Zamani, Calder, & Cohen, 2001)。
加州的幼兒園健康方案中,關於教保人員傳染病的防治訓練內容涵蓋了:傳染疾病的相關知識、健康預防實務,健康預防政策,各式表格及行政措施。
澳洲政府則編撰了幼兒園疾病傳染預防的相關工作手冊(Firth, Kambouris, & Grady, 2003; Thomson & NHMRC, 1994),以供相關機構依循,其內容包括:幼兒園疾病傳染的途徑以及相關知識,並且鉅細靡遺將幼兒園有關之傳染病預防實務工作分門別類,提供正確以及符合規定之作法,包含幼兒園玩具的清洗、沙坑、戲水池等空間的清潔,以及兒童替換尿布,嘔吐物等的清潔,並一一介紹常見的幼兒傳染病,提供幼兒園處理原則。
日本在2005年時正式將危機管理概念與傳染病防治結合,並據此發展管理手冊,至2009年與2010年時分別由厚生??省出版了以幼兒園為主體的傳染病對策及工作指引,內容從預防、管理、事後復原等均有所論述。
香港特別行政區在2011年也出版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指引,內容以傳染鏈阻斷為主要防治概念,對於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發生的前中後期,提供有效作法的建議。
校園內的傳染病被視為是校園危機之一(教育部,200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OE〕, 2008a), Philpott 與 Seriuco (2010)在其編著適用於全美公立學校的危機處理守則中即指出,美國學校處理危機的道義來自於給予學生、老師、相關成員、訪客以及任何與之相關牽涉之人安全及福利的承諾,並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以及高品質的教育。
檢視我國幼兒園疫病預防的相關措施,目前台灣傳染病的防治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依歸,主要的幼兒園管理法源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已然揭示幼兒園應建立幼兒健康管理制度,並設置保健設施,作為健康管理、緊急傷病處理、衛生保健、營養諮詢及協助健康教學之資源。
另外在幼稚園教育部幼兒園的評鑑上也列出不同面向的傳染病防治相關作法。例如:幼兒園中環境與教職員的衛生管理、健康管理、食品衛生管理等,與地方政府的政策配合包括了衛生教育、衛生宣導。
在法令上的義務則為幼兒園亦必須負起主動通報責任,並且配合衛生單位消毒清潔工作以及流行病學調查,部分傳染病防治的工作細節,則有各縣市的作業細則供參照。
謝琇英(2007)指出,目前國小附設幼稚園對幼兒傳染病防治工作,以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2006)提供之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內容參閱遵行,但是一般幼兒園則未有完整的傳染病工作指引參考。
反觀美國疾管局,其針對相關傳染疾病發佈針對幼兒園的工作手冊(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DHH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2009) 內容提供了兒童傳染病相關知識的釐清、幼兒園處置的方式以及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並且也仔細的將幼兒園面對家長的種種應對考慮進去且提供了作法。
目前行政院衛生署病管制局【疾管局】雖備有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但以幼兒園為主體的則僅托兒所、幼稚園及小學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
林宜蓁(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教保人員對處理幼兒疾病與事故的「知識」欠佳,其中最缺乏的知識為「幼兒事故傷害之原因與類型」以及「幼兒常見疾病症狀與種類」,教保人員對處理幼兒疾病與傷害的技能中,最缺乏的為「處理幼兒常見疾病之方式與步驟」及「心肺復甦術」。
國內幼兒園在傳染疾病相關因應措施及行政作業等的行政資源,除國內相關主管機構的政令宣導、作業方式,以及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的規定之外,有關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與執行指引尚未見到較為完整的論述。對於幼兒園經營管理衝擊等的輔導與具體建議,除停課法令之行政處理措施之外,尚缺乏完整的策略。
在資訊尚未整合完成,相關規定及作業細則也仍然模糊的情況下,幼兒園在處理傳染病危機時,仍然處於被動且不知所措的窘境。
林國甯(2009)的研究即指出:部分托兒所及幼稚園對於執行腸病毒通報存有疑慮,幼兒園將腸病毒防治中的資訊傳達視為行政負擔,並且對於目前腸病毒的通報流程不甚清楚,腸病毒防治教育訓練亦不足。
因此藉由其他國家的作法,檢視我國目前幼兒園傳染病管理的現況,並且結合傳染病知識,對幼兒園傳染病行政資源及傳染病防治的流程與處理作一探究了解,以使教保人員在處理幼兒傳染病時有所依循,實為當務之急,更是本書所欲呈現的。
三、 傳染病與危機管理策略之結合
他國幼兒園傳染病管理之工作中,結合危機管理理論與傳染病防治的作法已實施許久。
Philpott 與 Seriuco (2010)認為明確定義出學校可能面臨的危機事件並將之列入管理是相當重要的。
透過危機管理模式的運作,可以將複雜的危機管理化簡成一定模式,學校亦可透過危機管理模式進行處理及學習(陳慶安,2007)。
危機管理的階段論是目前討論並引用最為完整的主要論述,依據危機發生的時機而探討不同的應對策略。
其最主要的理論架構以危機發生的前中後期為階段,而發展出危機預防、危機處理、危機復原、危機學習等對應策略。
日本在2005年時,便將危機管理的階段概念與傳染病疫情爆發之前中後概念作結合,以使傳染病危機管理可以更為有效率(熊本??健康危機管理課, 2005)。
若能結合傳染病情防治概念以及危機管理階段,幼兒園可以透過系統性的思維,將園內傳染病疫情中所處的種種景況,透過理論的結合,提供具體可行的標的作為,而幼兒園將可透過擬好之階段策略對於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檢視,補現場之疏漏與缺失,俾使兒童在幼兒園內的安全與健康獲得一定之保障。
目前我國對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的相關論述並未完全,且工作指引或是方針也無詳細之引導的狀態下,危機管理在傳染病上的運用將可提供相關教育行政機關在評鑑及檢核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參考,彌補現階段幼兒教育在健康安全議題上的漏洞,使幼兒園不成為疫情防治上的缺口。
對於幼兒園或是一般學校單位來說,沒有一個單位能夠小覷任何傳染病,因為沒有人可以評估或是真正知道他最後產生甚麼樣的影響。這些影響最差的往往導致幼兒園的生存危機或是造成嚴重的形象損壞,甚至必須承擔未能保障兒童生命安全的行政偏失及防疫不彰的形象。
幼兒園中兒童上課,遊戲、睡覺、休息、吃飯等皆為團體行動,在這些活動中,接觸的機率相當高。來自不同家庭的幼兒,從不同的環境帶來各種感染源,因此在這個高感染的機會群體生活中,幼兒被感染的機率比單純接受居家照顧的幼兒還高(Debby& Thelma, 2000/2004;Bale, Blackman, Anderson, &Murph, 1994; Dawn & Australian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AECA〕, 1993 )。
任何的傳染病,在托育機構裡,都讓機構內所有人戰戰兢兢。嬰幼兒被視為是尚未發展成熟,需要受到保護的弱勢團體,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在幼兒園裡面,面對了特別的疾病風險(Kendall, 1989) 。每年腸病毒大流行的時候,總可以聽到許多在職學生、實習生、經營者對於疫情的恐慌,相信許多大專院校老師在訪視學生實習時,必定有過如此之經驗,幼兒園門口貼著告示海報,不允許相關人士入內參觀。
在兒童常見疾病中,傳染病指以傳播而使人受感染的疾病,此類疾病是由於病原體侵入人體或產生毒素所致,並對正常細胞其及功能造成破壞,嚴重時甚至引至死亡(香港衛生防護中心,2011)。兒童時期由於疫苗接種系統尚未建置完成,因此感染疾病及傳播疾病的速度非常之快(Thomson &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NHMRC〕, 1994)。
除此之外,幼兒的傳染鏈也有可能從學校延伸至家庭,呂宏志等人(1998)的研究指出在幼兒在幼兒園感染猩紅熱,在回家後,傳染給家中其他兒童,因此也造成某國小班級群聚感染,研究顯示傳染病爆發流行與學校班級或托兒所人口聚集及親密接觸有關。
傳染鏈是疾病傳染模式的一個循環過程,當病原經由傳染窩或宿主的出口離開,經由某些傳染的途徑,或適當的入口進入易感宿主,這個過程稱為傳染鏈(陳國東,2003)。
在傳染病發生或是高峰期時,托育機構內的傳染鏈,如有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失,處理不當便容易形成群聚感染現象,因此托育機構的防疫工作以及面對傳染病發生時的種種處理機制,十分重要。
二、 幼兒園傳染病管控之重要性
許多國家在幼兒園的人員培訓以及相關法令或是作業細則上,對於校園內傳染病管理作為均有詳細之規定。
例如:美國各州政府陸續在保育人員培訓的課程中加入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的訓練,相關的手冊羅列了詳細的幼兒園處置計畫及行政措施(Arizona State School Readiness Board 〔ASSRB〕, Governor’s Office of Children〔GOC〕,&Youth and Families〔YF〕, 2006;Tetlow, 1990; Zamani, Calder, & Cohen, 2001)。
加州的幼兒園健康方案中,關於教保人員傳染病的防治訓練內容涵蓋了:傳染疾病的相關知識、健康預防實務,健康預防政策,各式表格及行政措施。
澳洲政府則編撰了幼兒園疾病傳染預防的相關工作手冊(Firth, Kambouris, & Grady, 2003; Thomson & NHMRC, 1994),以供相關機構依循,其內容包括:幼兒園疾病傳染的途徑以及相關知識,並且鉅細靡遺將幼兒園有關之傳染病預防實務工作分門別類,提供正確以及符合規定之作法,包含幼兒園玩具的清洗、沙坑、戲水池等空間的清潔,以及兒童替換尿布,嘔吐物等的清潔,並一一介紹常見的幼兒傳染病,提供幼兒園處理原則。
日本在2005年時正式將危機管理概念與傳染病防治結合,並據此發展管理手冊,至2009年與2010年時分別由厚生??省出版了以幼兒園為主體的傳染病對策及工作指引,內容從預防、管理、事後復原等均有所論述。
香港特別行政區在2011年也出版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指引,內容以傳染鏈阻斷為主要防治概念,對於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發生的前中後期,提供有效作法的建議。
校園內的傳染病被視為是校園危機之一(教育部,200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OE〕, 2008a), Philpott 與 Seriuco (2010)在其編著適用於全美公立學校的危機處理守則中即指出,美國學校處理危機的道義來自於給予學生、老師、相關成員、訪客以及任何與之相關牽涉之人安全及福利的承諾,並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以及高品質的教育。
檢視我國幼兒園疫病預防的相關措施,目前台灣傳染病的防治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依歸,主要的幼兒園管理法源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已然揭示幼兒園應建立幼兒健康管理制度,並設置保健設施,作為健康管理、緊急傷病處理、衛生保健、營養諮詢及協助健康教學之資源。
另外在幼稚園教育部幼兒園的評鑑上也列出不同面向的傳染病防治相關作法。例如:幼兒園中環境與教職員的衛生管理、健康管理、食品衛生管理等,與地方政府的政策配合包括了衛生教育、衛生宣導。
在法令上的義務則為幼兒園亦必須負起主動通報責任,並且配合衛生單位消毒清潔工作以及流行病學調查,部分傳染病防治的工作細節,則有各縣市的作業細則供參照。
謝琇英(2007)指出,目前國小附設幼稚園對幼兒傳染病防治工作,以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2006)提供之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內容參閱遵行,但是一般幼兒園則未有完整的傳染病工作指引參考。
反觀美國疾管局,其針對相關傳染疾病發佈針對幼兒園的工作手冊(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DHH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2009) 內容提供了兒童傳染病相關知識的釐清、幼兒園處置的方式以及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並且也仔細的將幼兒園面對家長的種種應對考慮進去且提供了作法。
目前行政院衛生署病管制局【疾管局】雖備有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但以幼兒園為主體的則僅托兒所、幼稚園及小學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
林宜蓁(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教保人員對處理幼兒疾病與事故的「知識」欠佳,其中最缺乏的知識為「幼兒事故傷害之原因與類型」以及「幼兒常見疾病症狀與種類」,教保人員對處理幼兒疾病與傷害的技能中,最缺乏的為「處理幼兒常見疾病之方式與步驟」及「心肺復甦術」。
國內幼兒園在傳染疾病相關因應措施及行政作業等的行政資源,除國內相關主管機構的政令宣導、作業方式,以及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的規定之外,有關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與執行指引尚未見到較為完整的論述。對於幼兒園經營管理衝擊等的輔導與具體建議,除停課法令之行政處理措施之外,尚缺乏完整的策略。
在資訊尚未整合完成,相關規定及作業細則也仍然模糊的情況下,幼兒園在處理傳染病危機時,仍然處於被動且不知所措的窘境。
林國甯(2009)的研究即指出:部分托兒所及幼稚園對於執行腸病毒通報存有疑慮,幼兒園將腸病毒防治中的資訊傳達視為行政負擔,並且對於目前腸病毒的通報流程不甚清楚,腸病毒防治教育訓練亦不足。
因此藉由其他國家的作法,檢視我國目前幼兒園傳染病管理的現況,並且結合傳染病知識,對幼兒園傳染病行政資源及傳染病防治的流程與處理作一探究了解,以使教保人員在處理幼兒傳染病時有所依循,實為當務之急,更是本書所欲呈現的。
三、 傳染病與危機管理策略之結合
他國幼兒園傳染病管理之工作中,結合危機管理理論與傳染病防治的作法已實施許久。
Philpott 與 Seriuco (2010)認為明確定義出學校可能面臨的危機事件並將之列入管理是相當重要的。
透過危機管理模式的運作,可以將複雜的危機管理化簡成一定模式,學校亦可透過危機管理模式進行處理及學習(陳慶安,2007)。
危機管理的階段論是目前討論並引用最為完整的主要論述,依據危機發生的時機而探討不同的應對策略。
其最主要的理論架構以危機發生的前中後期為階段,而發展出危機預防、危機處理、危機復原、危機學習等對應策略。
日本在2005年時,便將危機管理的階段概念與傳染病疫情爆發之前中後概念作結合,以使傳染病危機管理可以更為有效率(熊本??健康危機管理課, 2005)。
若能結合傳染病情防治概念以及危機管理階段,幼兒園可以透過系統性的思維,將園內傳染病疫情中所處的種種景況,透過理論的結合,提供具體可行的標的作為,而幼兒園將可透過擬好之階段策略對於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檢視,補現場之疏漏與缺失,俾使兒童在幼兒園內的安全與健康獲得一定之保障。
目前我國對幼兒園傳染病危機管理的相關論述並未完全,且工作指引或是方針也無詳細之引導的狀態下,危機管理在傳染病上的運用將可提供相關教育行政機關在評鑑及檢核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參考,彌補現階段幼兒教育在健康安全議題上的漏洞,使幼兒園不成為疫情防治上的缺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