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中小企業勞工危害認知與安全參與研究101白S31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一個關鍵要素,其特色(受限於財力、物力、人力和技術資訊)對如何管理職業安全衛生及工作條件有著重大的影響,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分析突顯出中小企業職業災害傷亡高居全產業50%以上。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國內外提昇中小企業勞工安全意識之具體措施,探析勞工危害認知、安全參與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調查蒲公英計畫推動現況及實施成效,最後並編撰勞工危害認知教育訓練指引及規劃提昇員工安全參與的實務做法。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中小企業事業單位之雇主及員工為研究母群體,正式調查問卷共計發出1,800份,其中雇主卷300份,員工卷1,500份,總計回收有效雇主問卷共215份,有效回收率為71.67%,而員工問卷共1,072份,有效回收率為71.47%。
本研究結果發現:1.製造業中小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面臨的困境主要以「勞動檢查」及「安衛資源」的面向為主;希望政府或相關部門提供安衛相關資訊以「中小企業適用的安全衛生法規」、「中小企業安全衛生管理手冊」及「安全衛生宣導資料(小冊子、摺頁、單張、海報)」等三項為最主要的需求;希望政府或相關部門提供安衛相關活動以「勞工的安全衛生訓練」、「安全衛生專業人員的訓練」及「安全衛生常見問題諮詢服務」等三項為最主要的需求;認為有效提昇勞工安全意識的實務作法主要為「實施工作場所危害識別」、「舉辦新進人員訓練」、「舉辦急救課程」等三項。2.製造業中小企業員工對安全意識及其影響因素的感受會因不同個人背景(性別、年齡層、年資層、職務別、婚姻狀態、最高學歷等)及不同個人經驗(職災歸因、安衛滿意度、虛驚經驗、工傷經驗等)而有顯著差異。3.參與安衛家族之製造業中小企業在「公司符合安全衛生法令的要求」、「各級人員瞭解安全衛生管理之權責」、「公司辦理教育訓練之次數增加」、「公司在緊急事故的應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績效改善顯著優於未參與安衛家族之中小企業,但在「全體員工瞭解公司安全衛生政策」、「員工積極參與安全衛生管理」方面並無顯著不同。
本研究建議如下:1.政府機構應持續強化對中小企業安全衛生之「宣導、輔導、檢查」,提供中小企業多樣性的「安全衛生資源」,並透過大企業影響力邀集所屬主要供應商及協力廠商強化安全衛生工作。2.繼續深化中小企業安全衛生家族活動之推展,宣導與推廣本研究編撰之「勞工危害認知教育訓練指引」。3.製造業中小企業「有效提昇勞工安全意識」的實務作法為實施工作場所危害識別、辦理勞工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推動完善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強化「同事安全規範」並持續進行「安全溝通」。
本研究結果發現:1.製造業中小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面臨的困境主要以「勞動檢查」及「安衛資源」的面向為主;希望政府或相關部門提供安衛相關資訊以「中小企業適用的安全衛生法規」、「中小企業安全衛生管理手冊」及「安全衛生宣導資料(小冊子、摺頁、單張、海報)」等三項為最主要的需求;希望政府或相關部門提供安衛相關活動以「勞工的安全衛生訓練」、「安全衛生專業人員的訓練」及「安全衛生常見問題諮詢服務」等三項為最主要的需求;認為有效提昇勞工安全意識的實務作法主要為「實施工作場所危害識別」、「舉辦新進人員訓練」、「舉辦急救課程」等三項。2.製造業中小企業員工對安全意識及其影響因素的感受會因不同個人背景(性別、年齡層、年資層、職務別、婚姻狀態、最高學歷等)及不同個人經驗(職災歸因、安衛滿意度、虛驚經驗、工傷經驗等)而有顯著差異。3.參與安衛家族之製造業中小企業在「公司符合安全衛生法令的要求」、「各級人員瞭解安全衛生管理之權責」、「公司辦理教育訓練之次數增加」、「公司在緊急事故的應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績效改善顯著優於未參與安衛家族之中小企業,但在「全體員工瞭解公司安全衛生政策」、「員工積極參與安全衛生管理」方面並無顯著不同。
本研究建議如下:1.政府機構應持續強化對中小企業安全衛生之「宣導、輔導、檢查」,提供中小企業多樣性的「安全衛生資源」,並透過大企業影響力邀集所屬主要供應商及協力廠商強化安全衛生工作。2.繼續深化中小企業安全衛生家族活動之推展,宣導與推廣本研究編撰之「勞工危害認知教育訓練指引」。3.製造業中小企業「有效提昇勞工安全意識」的實務作法為實施工作場所危害識別、辦理勞工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推動完善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強化「同事安全規範」並持續進行「安全溝通」。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