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設計與實習-使用Visual Basic 2010(第三版)(附範例光碟)(0567102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延續"介面設計與實習-使用LabVIEW"一書籍,並以VisualBasic2010程式語言來重新設計與測試所有的介面電路。主要介紹VisualBasic2010基本概念、並列埠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串列埠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IrDA無線連結介面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USB介面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透過VisualBasic2010應用程式,我們可以與各種週邊介面整合,並提供最佳的圖形處理以及設計友善的人機介面。但隨著WINDOWSNT作業系統的普及,許多輸出與輸入函式都已經無法使用,因此在本書中都
目錄
第1章 Visual Basic 2010簡介
1.1 初步認識Visual Basic
1.2 整合開發環境的介紹
1.3 變數型態與常數
1.4 基本語法
1.5 工具箱
1.6 撰寫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1 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2 儲存所建的程式檔案
1.6.3 進階程式的設計
第2章 複合式介面開發板硬體與軟體開發工具
2.1 複合式介面開發板介紹
2.1.1 UART介面電路介紹
2.1.2 USB介面電路介紹
2.1.3 I2C介面電路介紹
2.1.4 SPI介面電路介紹
2.1.5 SMbus介面電路介紹
2.1.6 1-Wire介面電路介紹
2.2 韌體編譯環境-Keil C
2.2.1 安裝與進入Keil C μVision2軟體
2.2.2 Keil C μVision2軟體環境介紹
2.2.3 Keil C μVision2新專案建立
2.2.4 Keil C μVision2除錯環境介紹
2.2.5 Keil C μVision2軟體環境設定
2.3 韌體燒錄軟體介紹- Flash Magic
第3章 並列埠的基本概念
3.1 並列埠的基本介紹
3.2 硬體特性
3.3 Centronics並列埠
3.4 軟體暫存器-標準並列埠(SPP)
3.5 雙向埠
3.6 BIOS的並列埠模式
3.7 系統資源
3.7.1 並列埠位址
3.7.2 中斷
3.7.3 DMA通道
3.7.4 增加並列埠
第4章 並列埠VB程式設計
4.1 並列埠的程式設計概念
4.2 並列埠8位元之輸入程式設計
4.3 並列埠Nibble模式之輸入程式設計
4.4 並列埠SPP模式之VB程式設計
第5章 串列周邊埠的基本概念
5.1 串列傳輸的格式與協定
5.2 串列介面基本介紹與概念
5.3 RS-232C規格的介紹
5.3.1 電氣特性
5.3.2 連接器的機械特性
5.3.3 RS-232C的介面信號
5.4 RS-232C常用的接線方式
5.5 RS-232資料格式
5.6 UART特性與概念
5.7 UART與RS-232C的信號準位轉換
5.8 PC主機的資源
第6章 RS-232 VB程式設計
6.1 實習目的
6.2 實習儀器及設備
6.3 實習原理
6.3.1 串列介面之傳輸設計
6.3.2 A/D轉換器簡介
6.3.3 A/D轉換器類型
6.3.4 ADS7852特性
6.4 實習方法
6.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6.4.2 串列介面通訊之單一通道A/D實驗
6.4.3 串列介面通訊之8通道A/D實驗
6.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7章 RS-485串列介面設計與應用
7.1 實習目的
7.2 實習儀器及設備
7.3 實習原理
7.3.1 RS-422與RS-485的基本概念
7.3.2 RS-232、RS-422與RS-485串列介面的比較
7.3.3 RS-422與RS-485串列介面標準
7.3.4 新增RS-485串列埠
7.4 實習方法
7.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7.4.2 RS-485韌體程式設計
7.4.3 RS-485介面的VB程式設計
7.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8章 USB的基本架構與特性
8.1 USB基本特性
8.2 USB的歷史沿革
8.3 如何安裝USB裝置?
8.4 USB的匯流排架構
8.5 USB資料流的模式與管線的概念
8.6 USB的傳輸類型
8.7 USB的連接器與纜線
8.7.1 機械結構
8.7.2 USB介面的電氣特性
8.7.3 USB匯流排狀態
8.7.4 USB的電源管理
8.8 USB介面的通信協定
8.8.1 資料欄位的格式
8.8.2 封包格式
8.8.3 資料交易格式
8.9 USB描述元
8.10 USB的標準裝置要求
8.11 USB 3.0協定與基本概念
8.8.1 USB 3.0實體介面
8.8.2 USB 3.0機械特性
8.8.3 USB3.0匯流排架構
8.8.4 USB 2.0與USB 3.0協定的差異
第9章 PDIUSBD12 USB周邊裝置設計
9.1 USB晶片的簡介
9.2 PDIUSBD12晶片組之基本特性與功能
9.3 端點描述
9.4 PDIUSBD12晶片組硬體介紹
9.5 PDIUSBD12晶片組之命令總覽
9.6 USB韌體函式設計與應用
第10章 USB應用程式的設計概念
10.1 主機通訊的基本概念
10.2 主機如何發現裝置
10.3 所需之API相關文件
10.4 HID裝置驅動程式與DLL的特性
10.5 USB HID API函式
10.6 API函式與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
10.6.1 宣告
10.6.2 ByRef與ByVal傳遞的格式
10.6.3 傳遞空值
10.6.4 函式與副程式
10.6.5 DLL名稱的使用
10.6.6 字串格式
10.6.7 結構
10.6.8 如何呼叫API函式?
第11章 USB HID API函式設計
11.1 Windows與HID裝置通訊的API函式
11.2 尋找所有的HID裝置
11.2.1 取得HID群組的GUID-HidD_GetHidGuid函式
11.2.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 Devs函式
11.2.3 辨識每一個HID介面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1.2.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1.2.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1.2.6 取得廠商與產品ID碼-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1.3 檢查HID裝置功能
11.3.1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1.3.2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1.3.3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1.4 讀取與寫入資料
11.4.1 傳送輸出報告(Output Report)給裝置
-WriteFile函式
11.4.2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1.4.3 傳送特性報告給裝置-HidD_SetFeature函式
11.4.4 從裝置讀取特性報告給-Get_Feature函式
11.5 關閉通訊-CloseHandle函式
第12章 USB介面應用程式設計
12.1 HID API函式的引用
1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2.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2.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3 打開HID裝置的通訊步驟
12.4 Visual Basic表單程式設計
12.4.1 取得HID群組GUID碼-HidD_GetHidGuid函式
12.4.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Devs函式
12.4.3 辨識每一個HID介面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2.4.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2.4.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2.4.6 取得販售商與產品ID-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2.4.7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2.4.8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2.4.9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2.4.10 傳送輸出報告給裝置-WriteFile函式
12.4.11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2.5 完整的USB HID裝置測試程式
第13章 動態鏈
1.1 初步認識Visual Basic
1.2 整合開發環境的介紹
1.3 變數型態與常數
1.4 基本語法
1.5 工具箱
1.6 撰寫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1 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2 儲存所建的程式檔案
1.6.3 進階程式的設計
第2章 複合式介面開發板硬體與軟體開發工具
2.1 複合式介面開發板介紹
2.1.1 UART介面電路介紹
2.1.2 USB介面電路介紹
2.1.3 I2C介面電路介紹
2.1.4 SPI介面電路介紹
2.1.5 SMbus介面電路介紹
2.1.6 1-Wire介面電路介紹
2.2 韌體編譯環境-Keil C
2.2.1 安裝與進入Keil C μVision2軟體
2.2.2 Keil C μVision2軟體環境介紹
2.2.3 Keil C μVision2新專案建立
2.2.4 Keil C μVision2除錯環境介紹
2.2.5 Keil C μVision2軟體環境設定
2.3 韌體燒錄軟體介紹- Flash Magic
第3章 並列埠的基本概念
3.1 並列埠的基本介紹
3.2 硬體特性
3.3 Centronics並列埠
3.4 軟體暫存器-標準並列埠(SPP)
3.5 雙向埠
3.6 BIOS的並列埠模式
3.7 系統資源
3.7.1 並列埠位址
3.7.2 中斷
3.7.3 DMA通道
3.7.4 增加並列埠
第4章 並列埠VB程式設計
4.1 並列埠的程式設計概念
4.2 並列埠8位元之輸入程式設計
4.3 並列埠Nibble模式之輸入程式設計
4.4 並列埠SPP模式之VB程式設計
第5章 串列周邊埠的基本概念
5.1 串列傳輸的格式與協定
5.2 串列介面基本介紹與概念
5.3 RS-232C規格的介紹
5.3.1 電氣特性
5.3.2 連接器的機械特性
5.3.3 RS-232C的介面信號
5.4 RS-232C常用的接線方式
5.5 RS-232資料格式
5.6 UART特性與概念
5.7 UART與RS-232C的信號準位轉換
5.8 PC主機的資源
第6章 RS-232 VB程式設計
6.1 實習目的
6.2 實習儀器及設備
6.3 實習原理
6.3.1 串列介面之傳輸設計
6.3.2 A/D轉換器簡介
6.3.3 A/D轉換器類型
6.3.4 ADS7852特性
6.4 實習方法
6.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6.4.2 串列介面通訊之單一通道A/D實驗
6.4.3 串列介面通訊之8通道A/D實驗
6.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7章 RS-485串列介面設計與應用
7.1 實習目的
7.2 實習儀器及設備
7.3 實習原理
7.3.1 RS-422與RS-485的基本概念
7.3.2 RS-232、RS-422與RS-485串列介面的比較
7.3.3 RS-422與RS-485串列介面標準
7.3.4 新增RS-485串列埠
7.4 實習方法
7.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7.4.2 RS-485韌體程式設計
7.4.3 RS-485介面的VB程式設計
7.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8章 USB的基本架構與特性
8.1 USB基本特性
8.2 USB的歷史沿革
8.3 如何安裝USB裝置?
8.4 USB的匯流排架構
8.5 USB資料流的模式與管線的概念
8.6 USB的傳輸類型
8.7 USB的連接器與纜線
8.7.1 機械結構
8.7.2 USB介面的電氣特性
8.7.3 USB匯流排狀態
8.7.4 USB的電源管理
8.8 USB介面的通信協定
8.8.1 資料欄位的格式
8.8.2 封包格式
8.8.3 資料交易格式
8.9 USB描述元
8.10 USB的標準裝置要求
8.11 USB 3.0協定與基本概念
8.8.1 USB 3.0實體介面
8.8.2 USB 3.0機械特性
8.8.3 USB3.0匯流排架構
8.8.4 USB 2.0與USB 3.0協定的差異
第9章 PDIUSBD12 USB周邊裝置設計
9.1 USB晶片的簡介
9.2 PDIUSBD12晶片組之基本特性與功能
9.3 端點描述
9.4 PDIUSBD12晶片組硬體介紹
9.5 PDIUSBD12晶片組之命令總覽
9.6 USB韌體函式設計與應用
第10章 USB應用程式的設計概念
10.1 主機通訊的基本概念
10.2 主機如何發現裝置
10.3 所需之API相關文件
10.4 HID裝置驅動程式與DLL的特性
10.5 USB HID API函式
10.6 API函式與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
10.6.1 宣告
10.6.2 ByRef與ByVal傳遞的格式
10.6.3 傳遞空值
10.6.4 函式與副程式
10.6.5 DLL名稱的使用
10.6.6 字串格式
10.6.7 結構
10.6.8 如何呼叫API函式?
第11章 USB HID API函式設計
11.1 Windows與HID裝置通訊的API函式
11.2 尋找所有的HID裝置
11.2.1 取得HID群組的GUID-HidD_GetHidGuid函式
11.2.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 Devs函式
11.2.3 辨識每一個HID介面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1.2.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1.2.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1.2.6 取得廠商與產品ID碼-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1.3 檢查HID裝置功能
11.3.1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1.3.2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1.3.3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1.4 讀取與寫入資料
11.4.1 傳送輸出報告(Output Report)給裝置
-WriteFile函式
11.4.2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1.4.3 傳送特性報告給裝置-HidD_SetFeature函式
11.4.4 從裝置讀取特性報告給-Get_Feature函式
11.5 關閉通訊-CloseHandle函式
第12章 USB介面應用程式設計
12.1 HID API函式的引用
1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2.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2.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3 打開HID裝置的通訊步驟
12.4 Visual Basic表單程式設計
12.4.1 取得HID群組GUID碼-HidD_GetHidGuid函式
12.4.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Devs函式
12.4.3 辨識每一個HID介面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2.4.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2.4.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2.4.6 取得販售商與產品ID-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2.4.7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2.4.8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2.4.9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2.4.10 傳送輸出報告給裝置-WriteFile函式
12.4.11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2.5 完整的USB HID裝置測試程式
第13章 動態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