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音樂:混音工程與製作(第二版)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本專業混音工程書
	不得其門而入、辛苦鑽研的你將如獲至寶
	就讓本書帶領你,盡情探索混音世界的迷人之處
	
	混音,在聲音工程中不被世人注意,卻肩負著聲音作品成敗的重責大任。
	混音師,安於寂寞伴隨,用聲音編織著一段又一段動人故事的魔術師。
	
	隨著音樂科技的蓬勃發展,音樂製作的專業領域不再那般遙不可及,但有些事情並不會隨著科技進步而被遺忘,反而更需要深入研究,才可能看得透澈、精益求精。
	
	混音工程,是在摸索、研究那一千個小細節,而不是表面看到的幾項大重點。
	混音師在音樂製作中,則扮演著決定作品整體走向的重要角色。
名人推薦
	.聯合推薦
	資深DJ與金曲獎評審 袁永興
	知名製作人 五月天瑪莎
	電影配樂混音大師 楊敏奇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鴻君
	
	.受訪臺灣混音大人物
	本書訪談到30年來臺灣流行音樂產業中功不可沒、獲獎無數的五位大人物:
	王俊傑老師(K哥)
	林正忠老師(小林)
	鄭皓文老師(鄭拔)
	鍾國泰老師(鍾哥)
	郭遠洲老師(郭哥)
	
	.特別收錄
	曾獲葛萊美獎製作人獎提名Warren Huart訪談
	混音人必備Frequency Chart頻率與樂器對應表海報
	
	如果說唱片是最好的音樂老師,那大師們的經驗就是最好的音樂教科書。
目錄
	Recommended 推薦序
	Credits and thanks 致謝
	Introduction 引言
	
	Part 1 聽見混音
	
	Chapter 1 Mixing Engineering 混音工程
	1.1 The Processing of Mixing 流程與關卡
	1.2 Basis of Sound 聲學原理
	1.3 Targets 混音的目標
	1.4 Preparations 混音作業前須知
	1.5 Analysis 分析能力
	
	Chapter 2 Monitoring 監聽系統
	2.1 Basic Monitors Setup 基礎監聽喇叭設置
	2.2 Spacelization 空間環境
	2.3 Monitors Position 監聽系統的擺放
	2.4 Headphone vs Monitors 耳機與喇叭
	
	Part 2 進入混音
	
	Chapter 3 Balance 平衡
	3.1 Audio Metering 音量儀表
	3.2 Sound Pressure Level 聲音壓力位準
	3.3 Sound Image 聲音圖像
	
	Chapter 4 Equalization 均衡
	4.1 Equalizer (EQ) 均衡器
	4.2 Audio Frequency Bands 聲音頻段
	4.3 Equalizer Common Control 均衡器的基本控制
	4.4 Types of Equalizer 均衡器的種類
	4.5 Equalizer Strategies 均衡器的應用
	
	Chapter 5 Dynamic 動態
	5.1 Dynamic Range 動態範圍
	5.2 Compressor 壓縮器
	5.3 Limiter 限幅器
	5.4 Expander and Noise Gate 擴展器與噪音閘門
	5.5 Dynamic Strategies 動態控制的應用
	
	Part 3 深入混音
	
	Chapter 6 Reverberation 殘響
	6.1 Reverb 殘響
	6.2 Reverb Parameters 殘響參數
	6.3 Types of Reverb 殘響的種類
	6.4 Reverb Strategies 殘響的應用
	
	Chapter 7 Delay 延遲
	7.1 Delay 延遲
	7.2 Delay Parameters 延遲參數
	7.3 Delay Calculation 延遲的計算
	7.4 Types of Delay 延遲的種類
	7.5 Delay Strategies 延遲的應用
	
	Chapter 8 Effects 效果
	8.1 Wet effects 溼式效果
	8.2 Dry Effects 乾式效果
	
	Chapter 9 Automation 自動化控制
	9.1 Automation 自動化控制
	9.2 Automation Setting 自動化控制參數
	9.3 Types of Automation 自動化控制的種類
	9.4 Automation Strategies 自動化控制的應用
	
	Chapter 10 Mixing Techniques 混音技巧
	10.1 Using Inserts, Send/Return and AudioSuite 效果器的使用方式與差異
	10.2 EQ Before Compressor or Compressor Before EQ? 均衡器與壓縮器的順序與搭配
	10.3 Using Delay and Reverb 延遲與殘響器的應用與關聯
	10.4 Listening in Mono 單聲道聆聽
	10.5 Make the Sound Wider 讓聲音聽起來更立體
	10.6 The Art of Mixing 混音的藝術
	
	Part 4 混音結束
	
	Chapter 11 Finishing the Mix 混音結束
	11.1 Prepare for Mastering 母帶後期製作前置作業
	11.2 Mastering 母帶後期製作
	
	Part 5 混音藝術
	
	Chapter 12 Loudness War 響度戰爭
	12.1 The Background of Loudness War 何謂響度戰爭
	12.2 The Speculation of Loudness War 響度戰爭的影響
	12.3 The End of Loudness War 結束響度戰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