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磨課師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是近年來國內外大學興起的大規模線上開放式課程,以小單元的分段影片課程,在段落間配合即時線上討論與回饋、線上同儕合作學習與討論、虛擬線上實驗及線上練習與評量的課程,學生可以依自己學習的速度安排學習進度。
想要全校性推動磨課師課程,需要集結全校各行政單位與教學老師的共同合作與配合。本書一方面由各大學行政單位主管與專案經理,分別撰寫各章,說明在行政支援方面各單位的規劃、支援與協助。另方面則採訪多位曾拍攝經營磨課師課程的大學老師,分享其在拍攝經營磨課師時碰到的難關、克服方式與心得。
目錄
第一篇 推動磨課師
第一章 磨課師理念
第二章 全校推動架構
第三章 課程徵集與輔導
第四章 影片製作
第五章 課程品質檢核
第六章 智慧財產權議題
第七章 學校輔導與獎勵搭配
第八章 磨課師推廣策略
第二篇 雲科大特色課程
第一章 陳世昌、楊晰勛老師與《2D動畫製作》
第二章 何肇喜老師與《場域活化設計》
第三章 劉威德老師與《當代應用心理學》
第四章 陳斐娟老師與《大學生的必修學分─情感教育》
第五章 簡端良老師與《公民社會的哲學思考》
第六章 洪肇嘉老師的《化化世界》
第七章 黃永廣老師與《微算機處理與應用(II) 》
第八章 張慶龍老師《嵌入式系統(II) 》
序/導讀
序
雲科大自103年起,響應教育部計畫,拿到四門磨課師課程補助,成績優異。本人忝為雲科大磨課師計畫主持人,委由方國定教務長擔任計畫執行長,整合校內不同行政單位與教學單位,共同執行此一全校性計畫。在方教務長的推動與整合下,各行政同仁齊心戮力,教學老師付出心血,最終產生優質的磨課師課程,也在後續104年、105年,陸續拿到教育部多門課程補助,成績優異。
本校推動磨課師課程,整合了所有相關的學校行政團隊,並輔助教學優良教師,進行製作,各團隊間之分工合作、各單位推動上之困難及經驗,均值得與各界分享。因此,本校教務處出版組規劃此一《推動磨課師》專書,邀請參與磨課師製作的所有行政單位,撰寫製作時的心得;另外,出版組也委由校園記者,採訪並記錄各磨課師教師的理念與困境。
如今這本著作在多人共同努力下,終於完成,即將面市,甚感欣慰。本書一方面對於雲科大在這三年內投入推動磨課師工作,留下一寶貴記錄。二方面可供外界參考雲科大經驗與突破,瞭解製作磨課師的行政整合、後勤支援、個別教師製作課程、經營課程的困難。
最後期望各界一起加入推動磨課師課程的製作,也期望各界持續給雲科大指導。
楊能舒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
試閱
「磨課師」,在中國稱之為「慕課」,源自英文MOOC或是MOOCs之音譯,代表著「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其前身又稱「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OCW)或是「線上課程」、「線上教學」、「線上教育」。以上這些名稱的最大共同點:就是必須藉由網際網路來進行課程教學,因此成為新興的學習模式,而讓「翻轉教學」(Flip teaching)、「翻轉學習」(Flip learning)或「反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之名不脛而走,目的即是說明新型態的教育方式足以改變世界。
翻轉課堂的兩大關鍵點在於:其一、老師會在上課前,將講授內容錄製成影片並上傳至學習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其二、上課時老師會回應學生在自學過程所遭遇的問題,並透過討論指導學習。
相對於MOOCs這個概念,另有一個概念稱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譯為「小規模限制性線上課程」),該詞是由柏克萊加州大學Armando Fox教授於2013年提出。SPOC是由MOOC衍生的一種開放式課程形式,其Small意指小量(學員數止於數百人),Private意指修課者為開課學校的校內學生,或依課程特性有人數限制的線上學生,亦即課程非大規模地開放給所有人,以期具體提升學習參與度及課程完課率。SPOC的上課形式多採取課堂面對面與線上自學的混成方式進行,與MOOC的完全線上形式不同。簡言之,SPOC的基調就是「MOOC + Classroom」,也就是一種善用MOOC資源融入翻轉教學的混成課程。
二 大規模開放課程發展歷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於1999年提出「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OCW)的概念,希望透過「鬆綁知識」與「充實心靈」這兩大理念來讓所有人藉由新興科技—網際網路來接觸到知識。該校不但於2002年建置了「MIT Open Course Ware」網站,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超過兩千門課程被放置上線,供大眾無條件地註冊學習。該組織也影響了後來臺灣各大專院校,於2007年成立「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成為臺灣開放式線上教育的先驅。
2008年,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Dave Cormier與Bryan Alexander教授開設「關聯主義與連結知識」(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課程率先提出「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磨課師)概念。該課程從原本傳統教室中只有25人修課的規模,改制於線上課程後即擴增為超過兩千人,正說明了磨課師的特色:「可大規模」—網路科技允許超過千人參與修課與「開放式」—不限身分,任何人只要經過註冊即可修課。然而南亞地區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ic)是在磨課師教育史上,另外一個異軍突起的代表。孟加拉裔美國人Salman Khan原是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但是為幫助遠在故土的親人,遂自行錄製教學影片並上傳至知名影網站「Youtube」。由於製作內容大受好評,因此激發Khan先生於2009年創辦「可汗學院」,並於2009年辭去原本的職務,專心致力於線上教學的推廣,目的是讓南亞地區貧困的學子,得以藉由網路平臺來進行自我教育。此一善行日後也獲得知名企業家Bill Gate所屬慈善基金會與Google等大公司進行資金挹注進而擴增其規模。同時亦激勵了日後知名磨課師網站「Coursera」的成立。
2011年11月美國史丹佛大學Sebastian Thrun因為受到「可汗學院」的影響,與Andrew Ng(吳恩達)教授,分別推出「人工智能導論」(Introduction to AI)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課程於網上,推出後便大受歡迎並造就破十萬人次的註冊上課盛況。因此,兩位教授分別集資成立磨課師網站「Udacity」與「Coursera」,與美國東岸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成立的磨課師網站「edX」同場較勁。目前世界知名磨課師網站均以美國為主導,其中又以前述三大品牌為最具代表性。因此也讓2012年有著譽為「磨課師元年」的美名。
2013年更是磨課師開枝散葉的一年,隨著三大磨課師網站的擴張,同時也吸引了許多位於亞洲的學校加入上線的行列,例如該年中國北京大學加入「Coursera」的行列。除了國際性的結盟外,本土性質的磨課師網站,亦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像中國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網站、臺灣「ewant育網開放教育平臺」、「學聯網Sharecourse」、教育部磨課師計畫等等。
三 教育部推動磨課師計畫
我國的磨課師課程起源於2008年年底成立的「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其中以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師範大學等等國立一流學府為前鋒,日後更多達27所大專院校及一所市立高中參與其中。
我國教育部為推動數位化學習,於2013年規畫為期四年(2014-2017)的全面化數位學習推動計畫」,目的是希望藉由網際網路的開放空間,創造「更符合個人化的學習管道」。透過教育部提撥每年經費一百萬元為上限,委託重點發展大學,例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規劃產製18週課程合計18小時的「教育部磨課師計畫」或是僅6至15分鐘長度,亦為6至18週課程的「微型磨課師計畫」,因此讓各大專院校磨課師課程製作儼然成為當前顯學。四 以學習者為中心—新教學思維
過去傳統教室是一個以教師為中心的場域,任何教學活動的設計都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因此,課堂時間主要是老師授課,而課後時間主要是學生做功課(homework at home,lecture in class)。以傳統演講教學模式上課時,學生是單向及被動的接受由教師口頭教授的內容,師生互動不多,缺乏學習指導,也造成了學習成效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而新的教學思維,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翻轉式學習及翻轉程序,執行方式為:(一)課前時間:學生看線上影片預習並完成線上練習;(二)課堂時間:老師學生互動討論、個別指導、小考、重點教學;(三)課後時間:學生與同學、助教等線上互動學習(Lecture at home, homework in class)。因此,原來由老師主導的教室,舞臺已轉移到以學生為主,另外,原先被動接受指導及學習的情形,轉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師必須改變新的教學思維並養成新的教學能力,教師不再是單一角色的演講者,每節課都是由教師主導,用教學演講主宰全部教學時間;而是要扮演多元角色,除了講演者外,亦是促進者:因學生事先看過教學內容,上課時老師可採用小組學習方式,以組內學生的問題和心得為核心,讓他們彼此交換己見並互補長短,也可促進概念學習的深度及廣度。亦是協助者;經由教學討論議題的設計,老師可以協助學生在翻轉教學的過程中,個別提供同學的學習協助,另外搭配教學短片,學生可以控制學習時間、學習過程、步調快慢等,以進一步深度理解。亦是鼓勵者:在小組共同解決問題過程中,鼓勵每位學生得以注入自己的想法並表達自己的意見,藉由團隊合作促進並達到學習目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