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行政學新論(高普考‧地方三四五等‧警察‧原住民三四五等‧身心障礙三四五等考試適用)

  • 9 540
    60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讓行政學變簡單

個人在教學經驗中常聽到學生抱怨:「明明都有唸過,但進入考場卻緊張到頭腦當機,剎那間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學生會發生這種現象,原因除了準備不周、不夠專心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腦記不住內容,抓不到教材重點所致,由於行政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的學科,範圍既廣泛,內容主題又相當複雜,準備參加考試確實頗吃力,想幫助同學拿高分,非得讓行政學變簡單,更成為作者撰寫本書的動力!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者深深體會參加國家考試的學生,具有儘速上榜的急迫性,所以作者特別巧思企劃,選定本書各章節中理論性、複雜性較高的單元,首創「速讀筆記」,以文表合一呈現,有利學生能夠輕易理解相關理論,快速的記憶重點,避免考場失憶症;另再增值知識視窗延伸各章節知識,蒐羅完整知識,增強學習之效果。

未來學學者 Toffler 說:在資訊社會必須以「learning how to Think」(學習如何思考)、「learning how to Learn」(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Create」(學習如何創造),才能有效因應當前多元複雜的社會。作者以 Toffler 的見解,勉勵各位學生,體會「TLC」的精髓,行政學必得高分!

目錄

第壹篇 公共行政的基本知識/1-1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本質/1-2
第一節 行政學的發源/1-2
第二節 公共行政的意涵/1-4
第三節 公共行政學的特性與功能/1-14
第四節 公共行政的獨特性質/1-17
第五節 現代公共行政的精神與特質/1-19
第六節 公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1-20
第七節 公共行政研究目的/1-24
第八節 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的比較/1-28
第九節 行政績效的研究/1-30
第十節 行政生產力的研究/1-34
第十一節 公共行政運作的原則/1-36
第十二節 公共行政關切的重點/1-39
第二章 公共行政的典範變遷/1-42
第一節 典範與典範變遷/1-42
第二節 公共行政典範變遷的理論/1-44
第三節 行政學術未來發展/1-56
第四節 行政理論建構所面臨的基本問題/1-57
第貳篇 行政學組織理論/2-1

第一章 傳統時期的組織理論/2-2
第一節 形成背景及科學管理的意涵/2-2
第二節 管理技術學派/2-4
第三節 行政管理學派/2-7
第四節 動態管理學派/2-8
第五節 官僚型模學派/2-9
第六節 傳統時期的核心要旨與缺失/2-17
第二章 人群關係時期的組織理論/2-20
第一節 行為科學形成背景及意涵/2-20
第二節 胡桑試驗學派/2-21
第三節 動態平衡學派/2-24
第四節 決策理論學派/2-26
第五節 需要層次學派/2-29
第六節 ERG需要學派/2-32
第七節 二元因素理論/2-33
第八節 人性本善學派/2-35
第九節 行為科學時期的檢討/2-37
第十節 人群關係學派的理論精義與缺失/2-39
第三章 系統時期的組織理論/2-43
第一節 系統理論形成的背景與意涵/2-43
第二節 系統理論的特性/2-43
第三節 開放系統理論/2-45
第四節 社會系統理論/2-47
第五節 生態理論/2-48
第六節 稜柱社會/2-50
第七節 權變理論/2-52
第八節 系統理論的功能與限制/2-54
第九節 系統理論主要的學說與檢討/2-56
第四章 組織理論各時期的立論觀點/2-61
第參篇 公共組織與管理/3-1

第一章 公共組織概論/3-2
第一節 組織的哲學意涵/3-2
第二節 組織的全像圖設計/3-6
第三節 組織的分類/3-9
第二章 公共組織結構設計/3-12
第一節 組織結構的意義、功能與原則/3-12
第二節 敏茲伯格的組織結構模式/3-14
第三節 組織的分化與整合/3-15
第四節 公共組織的設計架構/3-17
第五節 組織結構型態的演進/3-27
第六節 有機組織結構與機械組織結構/3-30
第七節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制定/3-31
第三章 公共組織類型3-35
第一節 首長制與委員制/3-35
第二節 集權制與分權制/3-36
第三節 行政授權/3-39
第四節 非正式組織/3-42
第四章 公共組織氣候與文化/3-49
第一節 組織氣候/3-49
第二節 組織文化學/3-51
第三節 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之異同比較/3-58
第四節 組織文化對行政革新的意涵/3-60
第五節 建立我國優質行政文化/3-61
第六節 當前公共行政組織之病象及改進/3-64
第五章 公共組織衝突管理/3-69
第一節 組織衝突的意義與形成要素/3-69
第二節 衝突行為發生的原因與類型/3-70
第三節 衝突的功能與管理/3-73
第四節 業務部門與幕僚部門的衝突管理/3-76
第五節 政務官與事務官的衝突管理/3-80
第六節 政務官與事務官互動模式/3-82
第七節 政府與環境的衝突管理/3-85
第六章 公部門的公眾關係與行銷/3-89
第一節 公眾關係/3-89
第二節 政策行銷/3-93
第七章 公共組織的運作/3-101
第一節 行政規劃與決策/3-101
第二節 目標管理理論與實務/3-116
第三節 策略性管理/3-118
第四節 參與管理理論與實務/3-125
第八章 行政領導理論與實務/3-130
第一節 行政領導意涵及權力基礎/3-130
第二節 領導型態/3-131
第三節 權變領導理論/3-134
第四節 轉換型領導/3-138
第五節 高階領導者應具備的修練/3-144
第六節 決策者前瞻性的思維傾向/3-145
第九章 行政激勵理論與實務/3-150
第一節 激勵的意涵與研究途徑/3-150
第二節 過程理論/3-151
第三節 行政激勵的方法/3-154
第四節 官僚制度中的激勵修練/3-156
第十章 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際/3-160
第一節 溝通的意義、目的與種類/3-160
第二節 溝通的媒介與障礙/3-163
第三節 政府與民眾溝通/3-167
第四節 官僚語言與社會語言/3-169
第肆篇 新公共行政/4-1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價值/4-2
第一節 行政與政治的分與合/4-2
第二節 公共行政的價值/4-5
第三節 專業理性與政治回應的意義與兩難/4-7
第四節 科層體制與民主公共行政/4-10
第五節 民意與專業兩難與整合/4-12
第六節 未來公共行政的期待─民主行政/4-16
第二章 公共利益的研究/4-19
第一節 公共利益研究的必要性/4-19
第二節 公共組織的「公共性」意涵/4-19
第三節 公共利益的界說/4-20
第四節 公共利益的行政類型(政策架構)/4-28
第五節 公共利益的特質/4-29
第六節 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功能與實踐/4-30
第七節 公共性一般理論之要件(素)/4-34
第三章 明諾布魯克與黑堡觀點/4-36
第一節 明諾布魯克會議的研究/4-36
第二節 新公共行政對傳統行政理論的反思/4-41
第三節 「黑堡宣言」的研究/4-43
第四節 「明諾布魯克」與「黑堡宣言」之比較/4-49
第五節 行政人員社會改革性的角色/4-50
第四章 行政國的研究/4-53
第一節 行政國的時代意義/4-53
第二節 行政權力之擴張與控制/4-54
第三節 大政府/4-56
第四節 行政權力的總體觀點/4-58
第五章 行政倫理與行政責任/4-63
第一節 行政倫理研究/4-63
第二節 行政責任的意涵及必要性/4-69
第三節 行政責任的內涵/4-70
第四節 公部門課責運作的類型/4-76
第五節 行政裁量的倫理/4-77
第六節 正義行政之藍圖專題/4-80
第七節 技術官僚心態及官僚物化/4-82
第八節 確保行政責任的途徑/4-83
第九節 行政責任課責方式與障礙/4-87
第六章 公共行政重要論題/4-93
第一節 後官僚主義/4-93
第二節 利益團體的理論與實務/4-95
第三節 民意與政策運作/4-97
第四節 行政中立的理論與實務/4-100
第五節 公共服務與實質參與/4-109
第六節 公共行政的變遷與困境/4-114
第七節 行政革新/4-118
第八節 智庫專題/4-120
第九節 開放政府的發展與我國的實踐/4-121
第伍篇 公共管理/5-1

第一章 公共管理的發展/5-2
第一節 公共管理的發展與研究途徑/5-2
第二節 公共管理的特性/5-3
第三節 公共管理發展趨勢─新公共管理/5-4
第四節 新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的比較/5-10
第二章 新公共管理的政府再造/5-14
第一節 政府再造的時代背景與環境系絡/5-14
第二節 我國政府改造「四化」政策/5-15
第三節 政府再造與公共選擇理論/5-19
第四節 政府再造的評價與反思/5-20
第五節 市場模式的政府再造運動的批判及反思/5-24
第三章 企業化政府/5-28
第一節 企業型政府理論與實務/5-28
第二節 企業型官僚理論與實務/5-34
第四章 新公共服務理念之研究/5-38
第一節 新公共服務的哲學─公民倫理/5-38
第二節 新公共服務的理念/5-39
第三節 新公共服務的實務─社會資本的社群組織/5-42
第四節 結論─新公共服務的必然趨勢/5-43
第五章 民主政府的治理模式/5-46
第一節 從政府到治理/5-46
第二節 政府的治理模式/5-47
第三節 環境變遷治理新途徑/5-50
第六章 民營化的研究/5-61
第七章 全面品質管理/5-71
第一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定義/5-7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97870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84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