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會法(11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德國長年來最暢銷之代表性社會法教科書,同時也是第一本原汁原味之最新完整版授權譯本教科書,完整呈現德國當下社會法研究深度與廣度之現況。由國內第一線社會法學者群共同翻譯完成。
目錄
十一版序 i
一版序 iii
中譯文版序 v
縮寫列表 xix
參考文獻暨引註縮寫列表 xxvii
A基礎理論
第1章 概念、規範客體與體系 譯者:邵惠玲 3
第2章 社會法之歷史 譯者:邵惠玲 15
第3章 社會法在總體經濟上的意義及其未來 譯者:孫迺翊 39
第4章 社會法的國際面向 譯者:孫迺翊 53
第5章 憲法與社會權 譯者:蔡維音 77
第6章 社會法在法律體系之地位 譯者:李玉君 101
B社會法體系
I. 一般性原則/117
第7章 法源 譯者:林炫秋 117
第8章 社會給付請求權 譯者:邵惠玲 127
第9章 社會法的行政程序 譯者:孫迺翊 149
第10章 社會給付主體之衡平請求權 譯者:蔡維音 171
第11章 社會法中之權利保護 譯者:李玉君 183
II. 社會預護法制/193
第12章 預護關係 譯者:鍾秉正 193
第13章 老年、失能及遺屬保障概說 譯者:鍾秉正 207
第14章 年金保險 譯者:鍾秉正 225
第15章 離婚年金權利分配 譯者:鍾秉正 243
第16章 健康保險 譯者:林谷燕 251
第17章 長期照顧保險 譯者:林谷燕 277
第18章 法定職災保險 譯者:邵惠玲 287
III. 社會補償法/307
第19章 依據聯邦照撫原則之社會補償 譯者:鍾秉正 307
第20章 不真正職災保險 譯者:林谷燕 321
IV. 社會促進/329
第21章 就業促進 譯者:張桐銳 329
第22章 教育促進 譯者:林炫秋 361
第23章 家庭給付 譯者:李玉君 367
第24章 住宅津貼法 譯者:李玉君 379
第25章 身心障礙者法 譯者:孫迺翊 383
V. 社會救助法/395
第26章 社會救助 譯者:蔡維音 395
第27章 兒童及少年扶助法 譯者:邵惠玲 419
關鍵字 431
一版序 iii
中譯文版序 v
縮寫列表 xix
參考文獻暨引註縮寫列表 xxvii
A基礎理論
第1章 概念、規範客體與體系 譯者:邵惠玲 3
第2章 社會法之歷史 譯者:邵惠玲 15
第3章 社會法在總體經濟上的意義及其未來 譯者:孫迺翊 39
第4章 社會法的國際面向 譯者:孫迺翊 53
第5章 憲法與社會權 譯者:蔡維音 77
第6章 社會法在法律體系之地位 譯者:李玉君 101
B社會法體系
I. 一般性原則/117
第7章 法源 譯者:林炫秋 117
第8章 社會給付請求權 譯者:邵惠玲 127
第9章 社會法的行政程序 譯者:孫迺翊 149
第10章 社會給付主體之衡平請求權 譯者:蔡維音 171
第11章 社會法中之權利保護 譯者:李玉君 183
II. 社會預護法制/193
第12章 預護關係 譯者:鍾秉正 193
第13章 老年、失能及遺屬保障概說 譯者:鍾秉正 207
第14章 年金保險 譯者:鍾秉正 225
第15章 離婚年金權利分配 譯者:鍾秉正 243
第16章 健康保險 譯者:林谷燕 251
第17章 長期照顧保險 譯者:林谷燕 277
第18章 法定職災保險 譯者:邵惠玲 287
III. 社會補償法/307
第19章 依據聯邦照撫原則之社會補償 譯者:鍾秉正 307
第20章 不真正職災保險 譯者:林谷燕 321
IV. 社會促進/329
第21章 就業促進 譯者:張桐銳 329
第22章 教育促進 譯者:林炫秋 361
第23章 家庭給付 譯者:李玉君 367
第24章 住宅津貼法 譯者:李玉君 379
第25章 身心障礙者法 譯者:孫迺翊 383
V. 社會救助法/395
第26章 社會救助 譯者:蔡維音 395
第27章 兒童及少年扶助法 譯者:邵惠玲 419
關鍵字 431
序/導讀
十一版序
本教科書自1995年發行,今再度更新出版。本書嘗試以綜觀且簡潔的方式呈現社會法。即使許多社會法個別法規變動頻繁,但是本書仍維持第1版的基礎架構。儘管近25年以來,法律在細節及基本內容上有許多變化,本書仍成功地維持既有的架構。或許這也顯示本書自始想要表達的理念:結構穩定、而個別內容不時變動,此乃社會法依據之體系中個別法律制度所具有並呈現的特質,所以能歷經時代變遷而存在至今。特此再次說明。
柏林,2019年2月7日 艾伯哈特.艾亨霍夫
中譯文版序
艾伯哈特.艾亨霍夫Eberhard Eichenhofer教授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社會法學者之一,其專長領域為民法與社會法,曾任教於奧斯納布魯克大學、耶拿大學,並於維也納經濟大學、波蘭波森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16年甫自耶拿大學退休。Eichenhofer教授所著社會法教科書除體系性地介紹德國社會法之原理原則、各該社會立法之重要內容以及德國特殊之社會行政程序法與社會法院法外,更以宏觀視野連結社會思想及社會政策,整合國際社會法、社會憲法、民事法與公法學觀點,建立社會法實體、程序及訴訟法之原理原則及體系,乃德國社會法入門之經典著作。該書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廣受德國學界推薦,自1995年出版以來,每年改版更新,至2019年已至第11版,對社會法學習及教學具有啟迪引導之功能。
本教科書已翻譯為多國語言,中文版則承蒙Eichenhofer教授兩位指導門生,林谷燕副教授、邵惠玲副教授引介,作者授權由台灣的社會法學者翻譯。緣此,由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之成員林谷燕副教授、邵惠玲副教授、孫迺翊教授、蔡維音教授擔任主編,組成工作小組,再邀請李玉君教授、鍾秉正教授、林炫秋副教授、張桐銳教授共同合作,參與該書之中文翻譯。本書中譯本係以德文版教科書2019年第11版之內容為準。在中文翻譯過程中,四位主編開過無數次線上會議,整合翻譯用語、釐清原理,同時彙整各章譯者提出之疑問,反覆就教Eichenhofer教授,務必探求作者真意、德文理解之正確與中文翻譯之通暢,也建立起台德學術交流合作的典範。
本書繁瑣的編輯與校對工作,仰賴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公法中心研究生陳緒承、董芃旻,以及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生單鴻昇、雷根斯堡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生張瀞心之分工協助方得以完成,尤其特別感謝陳緒承長達一年半期間擔負起中德文翻譯對照校對的繁重工作,張瀞心接手後期第10版與第11版內容差異對照工作以及出版前最後校對工作,對於本書中文版能夠順利出版,功不可沒。此外,主編群也要感謝新學林出版社在版權洽談、排版與經銷等事宜大力協助,並且一再包容翻譯進度落後、出版期程順延的所有不便。
本社會法教科書中文翻譯工作自2017年起開始籌劃、分工、收稿、校對乃至完稿,歷時兩年有餘,能於Eichenhofer教授退休後再度訪台前出版,以台德社會法學界交流合作之成果呈現,別具社會法國際交流傳承之意。
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
德國社會法教科主編
林谷燕、邵惠玲、孫迺翊、蔡維音 同誌
2019年11月1日
本教科書自1995年發行,今再度更新出版。本書嘗試以綜觀且簡潔的方式呈現社會法。即使許多社會法個別法規變動頻繁,但是本書仍維持第1版的基礎架構。儘管近25年以來,法律在細節及基本內容上有許多變化,本書仍成功地維持既有的架構。或許這也顯示本書自始想要表達的理念:結構穩定、而個別內容不時變動,此乃社會法依據之體系中個別法律制度所具有並呈現的特質,所以能歷經時代變遷而存在至今。特此再次說明。
柏林,2019年2月7日 艾伯哈特.艾亨霍夫
中譯文版序
艾伯哈特.艾亨霍夫Eberhard Eichenhofer教授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社會法學者之一,其專長領域為民法與社會法,曾任教於奧斯納布魯克大學、耶拿大學,並於維也納經濟大學、波蘭波森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16年甫自耶拿大學退休。Eichenhofer教授所著社會法教科書除體系性地介紹德國社會法之原理原則、各該社會立法之重要內容以及德國特殊之社會行政程序法與社會法院法外,更以宏觀視野連結社會思想及社會政策,整合國際社會法、社會憲法、民事法與公法學觀點,建立社會法實體、程序及訴訟法之原理原則及體系,乃德國社會法入門之經典著作。該書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廣受德國學界推薦,自1995年出版以來,每年改版更新,至2019年已至第11版,對社會法學習及教學具有啟迪引導之功能。
本教科書已翻譯為多國語言,中文版則承蒙Eichenhofer教授兩位指導門生,林谷燕副教授、邵惠玲副教授引介,作者授權由台灣的社會法學者翻譯。緣此,由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之成員林谷燕副教授、邵惠玲副教授、孫迺翊教授、蔡維音教授擔任主編,組成工作小組,再邀請李玉君教授、鍾秉正教授、林炫秋副教授、張桐銳教授共同合作,參與該書之中文翻譯。本書中譯本係以德文版教科書2019年第11版之內容為準。在中文翻譯過程中,四位主編開過無數次線上會議,整合翻譯用語、釐清原理,同時彙整各章譯者提出之疑問,反覆就教Eichenhofer教授,務必探求作者真意、德文理解之正確與中文翻譯之通暢,也建立起台德學術交流合作的典範。
本書繁瑣的編輯與校對工作,仰賴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公法中心研究生陳緒承、董芃旻,以及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生單鴻昇、雷根斯堡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生張瀞心之分工協助方得以完成,尤其特別感謝陳緒承長達一年半期間擔負起中德文翻譯對照校對的繁重工作,張瀞心接手後期第10版與第11版內容差異對照工作以及出版前最後校對工作,對於本書中文版能夠順利出版,功不可沒。此外,主編群也要感謝新學林出版社在版權洽談、排版與經銷等事宜大力協助,並且一再包容翻譯進度落後、出版期程順延的所有不便。
本社會法教科書中文翻譯工作自2017年起開始籌劃、分工、收稿、校對乃至完稿,歷時兩年有餘,能於Eichenhofer教授退休後再度訪台前出版,以台德社會法學界交流合作之成果呈現,別具社會法國際交流傳承之意。
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
德國社會法教科主編
林谷燕、邵惠玲、孫迺翊、蔡維音 同誌
2019年11月1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