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四等總複習—2020司法特考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四等版好齊╳好多首次登場
一次給你所有重點 別本沒買這本一定要買
目錄
民法概要
壹、科目導覽 002
貳、修法重點 003
一、意定監護之意義 003
二、意定監護與法定監護之比較 003
參、實務觀點 006
一、財產法 006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985號判決 006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6號判決 006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02號判決 006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362號判決 007
二、身分法 007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431號判決 007
最高法院108年度第5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007
肆、重點篩選 008
◆民法總則 008
◆債編總論 011
◆債編各論 013
◆物權編 015
◆身分法 017
伍、必背實務 021
刑法概要
壹、科目導覽 026
貳、修法重點 027
一、追訴權時效與行刑權時效 027
二、刪除業務過失概念 027
三、刑法第185條之3危險駕駛罪新增第3項 028
四、加工自殺罪與加工自傷罪 028
五、聚眾鬥毆罪 028
六、妨害幼童發育罪 029
七、其他修法條文速覽 029
參、實務觀點 031
一、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裁定 031
二、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563號裁定 032
三、大法官解釋 033
四、108年度下半年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 034
五、最高法院108年度第5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038
肆、重點篩選 039
一、刑法第10條第4項「重傷」之認定 039
二、被教唆之人發生客體錯誤 040
三、刑法第315條之1妨害隱私活動秘密罪(竊視竊聽竊錄罪) 040
四、刑法第328條強盜罪 041
五、刑法第239條通姦罪 042
六、刑法第132條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 043
伍、重要試題 044
陸、時事分析—口罩之亂與刑法第251條 049
民事訴訟法概要
壹、科目導覽 052
貳、實務觀點 053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221號裁定 053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65號判決 053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41號判決 05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419號裁定 054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6號判決 054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745號判決 055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158號判決 055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662號判決 055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簡上字第5號判決 055
參、重點篩選 056
一、民事訴訟基礎理論及相關原則 056
二、訴訟主體 057
三、訴訟程序 059
四、訴訟客體 061
五、救濟程序 062
六、特殊程序和非訟程序 062
肆、必背實務 065
一、分公司於業務範圍內有當事人能力 065
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39號判例 065
二、分公司業務仍能以總公司名義起訴 065
最高法院66年台上字第3470號判例 065
三、合夥應列合夥事業為當事人,負責人為法定代理人 065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82號判決 065
四、合夥亦可將合夥人全體列為被告 066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83號判決 066
五、返還共有物之當事人適格 066
最高法院84年台上字第339號判例 066
六、分割共有物之當事人適格 066
最高法院37年上字第7366號判例 066
七、履行分割協議之訴之當事人適格 067
最高法院90年度第12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067
八、公同共有債權人起訴請求給付之當事人適格 067
最高法院104年度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1 067
九、共同訴訟行為是否有利以行為時形式上觀之 067
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930號判例 067
十、民事訴訟法第531條第1項之債權人之損害賠償責任為無過失損害賠償責任 068
最高法院58年台上字第1421號判例 068
十一、特別委任與普通委任之區別 068
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778號判例 068
刑事訴訟法概要
壹、科目導覽 070
貳、文章(年度文章一覽、重要文章) 071
刑事被告有無到庭聽判之義務?—簡評北捷殺人案的宣判爭議,林鈺雄,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 071
刑事被告於審判期日的到庭,李榮耕,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 072
被告防禦權與事實基礎變更/最高院104台上965判決,林鈺雄,台灣法學雜誌第276期 072
律師及被告間通訊的監察,李榮耕,政大法學論叢第146期 073
法庭遠距視訊調查與對質詰問權之保障,陳運財,檢察新論第18期 073
GPS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薛智仁,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 074
他字案及強制處分,李榮耕,月旦法學教室第196期 074
通信使用者資料的調取,李榮耕,月旦法學教室第189期 075
刑事程序上私人取證之證據能力—評析最高法院判決的新發展,薛智仁,台灣法學雜誌第260期 075
另案監察及其所取得的通訊內容的證據能力—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2345號刑事判決,李榮耕,月旦裁判時報第84期 076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前提/最高院103台上3020判決,林鈺雄,台灣法學雜誌第278期 076
犯罪情節與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最高院102台非422判決,李榮耕,台灣法學雜誌第253期 077
參、修法重點 077
一、閱卷權:刑事訴訟法第33條(注意釋762) 077
二、限制出境出海 078
三、兩公約 079
四、被害人參與訴訟 080
五、再審 081
肆、實務觀點暨必背實務 081
伍、重點篩選【總論部分】 083
一、強制辯護案件(應用辯護人案件)整理 083
二、偵查中vs.審判中律師權之比較 084
三、實物提示應屬原則或例外? 084
四、被告地位形成時點 085
五、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法 085
六、誘捕偵查 086
七、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經檢察官非以證人身分傳喚,其未經具結所為之陳述,證據能力如何? 087
八、私人不法取證之證據能力 087
九、實務見解對於法院調查義務之演變 087
十、無效的不起訴 088
十一、新事實新證據出現在緩起訴處分確定之後,檢察官可否再行起訴? 088
十二、 單一案件,一部告訴乃論,一部非告訴乃論,檢察官開始偵查非告訴乃論部分,告乃部分可否提自訴? 088
十三、準備程序中法院是否也需要為被告指定辯護人? 089
十四、法院得將審判期日改行準備程序之情形 089
十五、程序轉換 090
陸、考題分析 090
行政法概要
壹、科目導覽 094
貳、修法重點 095
一、國家賠償法 095
二、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民國109年7月1日施行) 096
參、實務觀點 099
一、大法官解釋 099
二、最高行政法院 100
肆、重點篩選 103
一、行政命令 103
二、行政處分 104
三、撤銷廢止 108
四、行政罰 10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9574641840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16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