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法
內容簡介
一、本書分析探討財政憲法、預算決算、公共債務、審計監督、財政投融資、國有財產管理、公營事業管理、公私協力、地方財政、地方課稅等財政法重要議題。
二、本書可作為大學講授財政法教科書,亦可作為研究財政法學問題之學術及實務上參考。
二、本書可作為大學講授財政法教科書,亦可作為研究財政法學問題之學術及實務上參考。
目錄
序 言 i
第一章 財稅法之憲法基礎/葛克昌 1
壹、問題概說 1
貳、租稅法定原則 3
參、財稅法與基本權保障 17
肆、預算──立法與行政關係 32
伍、財稅法與基本國策 36
陸、規費、地方稅與自治立法 40
柒、結論 54
第二章 非稅公課/范文清 57
壹、總說 57
貳、規費 58
參、受益費 72
肆、特別公課 74
第三章 預算法之基本原則/陳清秀 85
壹、概說 85
貳、預算法之基本原理 91
參、結 論 125
第四章 預算之編製/蔡茂寅 127
壹、預算週期 127
貳、預算之編製權之歸屬 130
參、我國政府預算之構造 132
肆、預算編製之程序 145
伍、預算編製之相關法律規範 148
陸、我國預算編製之相關法律問題 152
第五章 預算之審議/黃俊杰 159
壹、問題提出 159
貳、預算審議之理論基礎 160
參、預算審議之憲法基礎 161
肆、預算審議之法定程序 174
伍、預算審議之案例檢討 180
第六章 預算之執行/林明鏘 189
壹、預算法執行之功能及其彈性問題 189
貳、預算執行原則與其限制禁止 191
參、預算執行機關 194
肆、預算執行程序 194
伍、預算執行之彈性調整規定 196
陸、預算先行執行(§54) 203
柒、預算執行之(年度)移轉 204
捌、結語與待解決問題 211
第七章 預算調整制度/羅承宗 221
壹、預算的意義與法律性質 221
貳、預算調整制度 222
參、特別預算與其問題 228
第八章 特種基金制度/張永明 239
壹、前言 239
貳、特種基金之法制現狀與演變 240
參、特種基金之法制分析 255
肆、結語 267
第九章 決算制度/張志偉 269
壹、問題提出 269
貳、作為財政憲法一環的決算制度 272
參、決算之內容與程序 278
肆、決算審核與審議之法律效果 291
伍、結論 295
第十章 審計監督制度/呂理翔 297
壹、審計監督制度的憲法基礎 297
貳、法令規定對於審計制度的具體化 306
參、決算審核程序之問題與改革方向 314
第十一章 論公共債務之法律規制/黃源浩 321
壹、緒論:問題之提出 321
貳、公共債務之概念 323
參、法治國家公共債務的基本原則 331
肆、公共債務舉債之法律限制與監督機制 337
伍、結論 342
第十二章 財政投融資法概念之構築與原理原則之規制/廖欽福 345
壹、財政法學研究的蠻荒之地:財政投融資 345
貳、財政投融資法概念之建構 350
參、財政投融資類型化之嘗試 365
肆、財政法基本原理原則與財政投融資之檢驗 373
伍、結語 393
第十三章 補助金制度/藍元駿 395
壹、問題概說 395
貳、歷史傳統 396
參、理論基礎 404
肆、具體實踐 413
伍、代結語 422
第十四章 公私協力制度/洪文玲 431
壹、興起背景與發展 431
貳、公私協力類型 436
參、各種合作模式之法律關係 462
肆、小結 470
第十五章 國有財產管理法制/詹鎮榮 473
壹、序說 473
貳、國有財產之概念及種類 475
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之收益 483
肆、國有非公用不動產收益之法律關係 500
伍、結語 506
第十六章 公營事業管理法制/陳衍任 509
壹、前言 509
貳、公營事業的概念、類型及其利用關係 510
參、公營事業(與其民營化)在憲法上的容許性及其界限 520
肆、公營事業的財務管理 526
伍、公營事業的業務管理 534
陸、公營事業的人事管理 535
柒、公營事業民營化後的接續課題 540
捌、結論與展望 548
第十七章 政府會計與公營造物的法律關係──以公立醫院追討溢領獎勵金的法院判決為例/黃士洲、簡銀瑩 551
壹、政府會計概說 551
貳、行政法院裁判中的政府會計──以公立醫院健保給付為觀察對象 556
參、代結論:各行政領域特殊會計權責事項饒有持續研究價值 561
第十八章 地方財政──憲法基礎、規範架構與主要問題/陳愛娥 565
壹、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就地方財政提出之規範框架 566
貳、德國憲法理論提供之參照規範架構 571
參、基本法地方自治保障下之地方財政法原則 574
肆、地方制度法對地方財政的規範架構 576
伍、我國學理呈現之地方財政的主要問題 579
陸、地方自主財源不足的問題 580
柒、地方課稅立法權與相關法制問題 581
捌、財政盈虛的調劑 584
第十九章 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基礎與界限/邱 晨 587
壹、前言──我國地方課稅現況概述 587
貳、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正當性基礎 588
參、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界限 592
肆、結論 599
第二十章 財政調整制度/廖欽福、羅承宗 601
壹、前言 601
貳、地方自治、地方財政權保障與財政收支劃分 603
參、財政收支劃分法之定位與內涵 608
肆、中央與地方財政調整制度 614
伍、2012年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之回顧與展望 630
第一章 財稅法之憲法基礎/葛克昌 1
壹、問題概說 1
貳、租稅法定原則 3
參、財稅法與基本權保障 17
肆、預算──立法與行政關係 32
伍、財稅法與基本國策 36
陸、規費、地方稅與自治立法 40
柒、結論 54
第二章 非稅公課/范文清 57
壹、總說 57
貳、規費 58
參、受益費 72
肆、特別公課 74
第三章 預算法之基本原則/陳清秀 85
壹、概說 85
貳、預算法之基本原理 91
參、結 論 125
第四章 預算之編製/蔡茂寅 127
壹、預算週期 127
貳、預算之編製權之歸屬 130
參、我國政府預算之構造 132
肆、預算編製之程序 145
伍、預算編製之相關法律規範 148
陸、我國預算編製之相關法律問題 152
第五章 預算之審議/黃俊杰 159
壹、問題提出 159
貳、預算審議之理論基礎 160
參、預算審議之憲法基礎 161
肆、預算審議之法定程序 174
伍、預算審議之案例檢討 180
第六章 預算之執行/林明鏘 189
壹、預算法執行之功能及其彈性問題 189
貳、預算執行原則與其限制禁止 191
參、預算執行機關 194
肆、預算執行程序 194
伍、預算執行之彈性調整規定 196
陸、預算先行執行(§54) 203
柒、預算執行之(年度)移轉 204
捌、結語與待解決問題 211
第七章 預算調整制度/羅承宗 221
壹、預算的意義與法律性質 221
貳、預算調整制度 222
參、特別預算與其問題 228
第八章 特種基金制度/張永明 239
壹、前言 239
貳、特種基金之法制現狀與演變 240
參、特種基金之法制分析 255
肆、結語 267
第九章 決算制度/張志偉 269
壹、問題提出 269
貳、作為財政憲法一環的決算制度 272
參、決算之內容與程序 278
肆、決算審核與審議之法律效果 291
伍、結論 295
第十章 審計監督制度/呂理翔 297
壹、審計監督制度的憲法基礎 297
貳、法令規定對於審計制度的具體化 306
參、決算審核程序之問題與改革方向 314
第十一章 論公共債務之法律規制/黃源浩 321
壹、緒論:問題之提出 321
貳、公共債務之概念 323
參、法治國家公共債務的基本原則 331
肆、公共債務舉債之法律限制與監督機制 337
伍、結論 342
第十二章 財政投融資法概念之構築與原理原則之規制/廖欽福 345
壹、財政法學研究的蠻荒之地:財政投融資 345
貳、財政投融資法概念之建構 350
參、財政投融資類型化之嘗試 365
肆、財政法基本原理原則與財政投融資之檢驗 373
伍、結語 393
第十三章 補助金制度/藍元駿 395
壹、問題概說 395
貳、歷史傳統 396
參、理論基礎 404
肆、具體實踐 413
伍、代結語 422
第十四章 公私協力制度/洪文玲 431
壹、興起背景與發展 431
貳、公私協力類型 436
參、各種合作模式之法律關係 462
肆、小結 470
第十五章 國有財產管理法制/詹鎮榮 473
壹、序說 473
貳、國有財產之概念及種類 475
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之收益 483
肆、國有非公用不動產收益之法律關係 500
伍、結語 506
第十六章 公營事業管理法制/陳衍任 509
壹、前言 509
貳、公營事業的概念、類型及其利用關係 510
參、公營事業(與其民營化)在憲法上的容許性及其界限 520
肆、公營事業的財務管理 526
伍、公營事業的業務管理 534
陸、公營事業的人事管理 535
柒、公營事業民營化後的接續課題 540
捌、結論與展望 548
第十七章 政府會計與公營造物的法律關係──以公立醫院追討溢領獎勵金的法院判決為例/黃士洲、簡銀瑩 551
壹、政府會計概說 551
貳、行政法院裁判中的政府會計──以公立醫院健保給付為觀察對象 556
參、代結論:各行政領域特殊會計權責事項饒有持續研究價值 561
第十八章 地方財政──憲法基礎、規範架構與主要問題/陳愛娥 565
壹、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就地方財政提出之規範框架 566
貳、德國憲法理論提供之參照規範架構 571
參、基本法地方自治保障下之地方財政法原則 574
肆、地方制度法對地方財政的規範架構 576
伍、我國學理呈現之地方財政的主要問題 579
陸、地方自主財源不足的問題 580
柒、地方課稅立法權與相關法制問題 581
捌、財政盈虛的調劑 584
第十九章 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基礎與界限/邱 晨 587
壹、前言──我國地方課稅現況概述 587
貳、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正當性基礎 588
參、地方課稅立法權行使之界限 592
肆、結論 599
第二十章 財政調整制度/廖欽福、羅承宗 601
壹、前言 601
貳、地方自治、地方財政權保障與財政收支劃分 603
參、財政收支劃分法之定位與內涵 608
肆、中央與地方財政調整制度 614
伍、2012年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之回顧與展望 630
序/導讀
序言
鑑於國內財政法學之法學科目,國內尚無典型教科書以供教學學習使用,以致在教學以及研究學習上,師生均甚感不便,而有待改善。故由編者共同發起邀請國內財稅法學者專家編撰「財政法」教科書,期能系統化分析探討財政法學之各項重要議題,以建立財政法學體系。
本書各執筆者均為財政法專家,其著作均有相當水準,為精益求精,在出版之前,先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舉辦財政法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與行政院主計總處、台北市政府主計處以及審計部審計官等實務界人士參加與談評論,提供寶貴建議,以供各執筆作者參考。有關各篇文章之見解,均尊重各執筆者之學術專業意見,其文責自負。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感謝各執筆者熱心公益參與執筆,其次感謝東吳大學法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范文清主任及同仁廖珮君助教等協助辦理前置作業之學術研討會,並惠蒙東吳大學校友總會及劉吉人理事長在財務經費上支援,贊助本書出版,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最後感謝東吳大學法研所財稅法組碩士生林韋廷助理協助聯繫,以及新學林出版社悉心編輯,備極辛勞,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期盼各界賢達不吝賜正。
編者:
葛克昌
蔡茂寅
陳清秀
2020年10月31日
鑑於國內財政法學之法學科目,國內尚無典型教科書以供教學學習使用,以致在教學以及研究學習上,師生均甚感不便,而有待改善。故由編者共同發起邀請國內財稅法學者專家編撰「財政法」教科書,期能系統化分析探討財政法學之各項重要議題,以建立財政法學體系。
本書各執筆者均為財政法專家,其著作均有相當水準,為精益求精,在出版之前,先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舉辦財政法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與行政院主計總處、台北市政府主計處以及審計部審計官等實務界人士參加與談評論,提供寶貴建議,以供各執筆作者參考。有關各篇文章之見解,均尊重各執筆者之學術專業意見,其文責自負。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感謝各執筆者熱心公益參與執筆,其次感謝東吳大學法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范文清主任及同仁廖珮君助教等協助辦理前置作業之學術研討會,並惠蒙東吳大學校友總會及劉吉人理事長在財務經費上支援,贊助本書出版,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最後感謝東吳大學法研所財稅法組碩士生林韋廷助理協助聯繫,以及新學林出版社悉心編輯,備極辛勞,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期盼各界賢達不吝賜正。
編者:
葛克昌
蔡茂寅
陳清秀
2020年10月31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