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1.有意投考警察特考相關考科者。
2.對於犯罪預防思維有研究興趣者。
使用功效
深入了解國內犯罪預防策略實務制定的參考方向。各大警事政策參考依據的學術理論。英美兩國犯罪預防策略的研究與發展。被害者學相關理論發展沿革。
改版差異
新增「隨機性殺人」以及「夜店場所」、「跟蹤騷擾」之犯罪預防觀念
書籍特色
本書作者係國內犯罪預防專家鄧煌發和李修安兩位老師,以其學術與實務之經驗,並以犯罪學相關理論為基礎,對於各先進國家既往之犯罪預防實務推行作為殷鑑,試圖為我國犯罪預防功做勾勒出一條可行方向。全書深入剖析預防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犯罪情境之各層面,並提出治本、治標的策略,希冀能為安定祥和之生活帶來些許助益,也對有興趣的讀者們提供研究之方向。
目錄
第一章 犯罪預防概論∕1
第一節 犯罪之定義∕4
第二節 犯罪預防之定義∕6
第三節 預防犯罪之重要性∕12
第四節 刑事司法體系與犯罪預防∕15
第五節 犯罪預防模式與對策∕19
第六節 結語∕27
參考書目∕28
第二章 犯罪預測與犯罪預防∕33
第一節 犯罪預測之意義∕35
第二節 相關之犯罪預測研究∕38
第三節 早期預測潛在少年犯之評析∕52
第四節 犯罪預測後之處理∕55
第五節 結語∕58
參考書目∕59
第三章 家庭與犯罪預防∕63
第一節 家庭性質與結構∕65
第二節 家庭功能∕73
第三節 家庭社會化∕85
第四節 家庭穩定性∕88
第五節 結語∕96
參考書目∕97
第四章 學校教育與犯罪預防∕101
第一節 學校教育之角色與功能∕104
第二節 問題學生之鑑別與處理∕112
第三節 標籤化之省思∕116
第四節 學校犯罪預防計畫∕118
第五節 結語∕134
參考書目∕136
第五章 社區與犯罪預防∕141
第一節 前言∕143
第二節 刑罰制裁之角色∕144
第三節 社區在預防犯罪工作上所扮演的角色∕153
第四節 結語∕160
參考書目∕162
第六章 警察與犯罪預防∕167
第一節 警民合作促進犯罪預防∕169
第二節 警察預防犯罪勤務作為∕173
第三節 警察社區計畫∕187
第四節 警察與犯罪預防相關理論之運用∕191
第五節 預防犯罪宣導∕202
第六節 結語∕215
參考書目∕216
第七章 環境設計與犯罪預防∕221
第一節 環境設計預防策略∕223
第二節 防衛空間與犯罪預防∕226
第三節 情境犯罪預防∕245
第四節 經由環境設計促進犯罪預防措施之評估∕253
第五節 結語∕256
參考書目∕258
第八章 犯罪被害預防∕263
第一節 犯罪被害之定義∕267
第二節 被害人定義與類別∕270
第三節 被害者學∕278
第四節 被害者學相關理論∕282
第五節 結語∕314
參考書目∕315
第九章 人身犯罪預防∕327
第一節 犯罪預防措施之演進∕329
第二節 生活型式與日常活動理論∕331
第三節 暴力案件之預防∕337
第四節 竊盜之預防∕351
第五節 性侵害之預防∕362
第六節 結語∕377
參考書目∕379
第十章 居家犯罪預防∕383
第一節 犯罪機會與預防∕385
第二節 個人被害感受性∕387
第三節 阻絕物與犯罪預防∕389
第四節 一般居家安全之預防措施∕401
第五節 結語∕408
參考書目∕409
第十一章 工商場所之犯罪預防∕413
第一節 前言∕415
第二節 犯罪風險與成本效益之評析∕416
第三節 企業場所之選擇與建築設計∕421
第四節 員工人事查核與訓練∕424
第五節 安全管制措施∕428
第六節 硬體保全措施∕431
第七節 夜店場所之犯罪預防∕436
第八節 結語∕441
參考書目∕443
第十二章 犯罪預防未來願景∕447
第一節 犯罪學理論發展新趨勢∕449
第二節 治本犯罪預防理論的崛起∕451
第三節 完形犯罪預防理論內容∕453
第四節 治標犯罪預防理論的整合∕463
第五節 環境犯罪學之內容∕464
第六節 未來警察執行犯罪預防作為∕472
第七節 結語∕479
參考書目∕481
序/導讀
序
臺灣地區歷經解嚴、經濟奇蹟以及金融風暴之後,所呈現的除了民主政治層次的提昇與國民生活環境的大幅改善外,產生出來的社會亂象卻仍層出不窮。雖然政府相關部門均極力採行各種措施、對策以期有效預防犯罪,也包括警察機關: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以及高雄市等直轄市政府警察局設置有犯罪預防科;另外全國各市、縣(市)警察局相繼成立少年警察隊、婦幼警察隊,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少年預防與婦幼安全的維護方面上,雖已數十載,但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空間。雖說犯罪是正常社會無法避免且無法消滅的一種社會現象,但只要隨便舉出發生在周遭的偏差行為或犯罪行為,有哪一個是無法預防的,因此,筆者堅決否定「預防無效說」,只要每個人多付出一份關心、留心,沒有什麼犯罪是沒有辦法預防的。很慶幸地,絕大部分的學者專家、民眾,與筆者的想法一致,均認為「犯罪是可以預防的」,因此,筆者以為,犯罪預防在國內學術和實務界均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就好像是一片廣大肥沃的土地,有待更多有志之士同心協力開墾、耕耘。
「犯罪預防」這本書,約二十餘萬言,內容共分為十二章,係以犯罪學相關理論為基礎,對於各先進國家既往之犯罪預防實務推行經驗為殷鑑,試圖為我國犯罪預防工作勾勒出一條可行方向。先從犯罪預防之定義與模式談起,再進入早期犯罪預測與犯罪預防之間的關係,然後就家庭、學校、社區、警察等社會機構在犯罪預防工作上的角色與功能問題以及妥適建築設計暨以強化個人防衛能力之被害預防為主要焦點作一詳盡之剖析,接著依次介紹防範人身犯罪、居家安全、工商企業之犯罪預防等具體措施,文末以犯罪預防未來願景做為總結;另外本書三版新增「隨機性殺人」以及「夜店場所」、「跟蹤騷擾」之犯罪預防觀念,以因應當前社會發生之重大治安事件之剖析;全書內容均兼顧到預防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犯罪情境之各層面,希冀能為安定祥和之生活帶來些許助益,也對有興趣的讀者們提供研究之方向,此亦為筆者二人從事多年犯罪預防研究和實務工作之心願。
本書之付梓,雖力求完整,惟多有疏漏,資料缺失、錯誤在所難免,尚祈各界賢達,不吝指正,謹此銘謝。
鄧煌發 李修安 謹識
2022年9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6269659418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51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