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憲法體系書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導讀
✧誰需要這本書?
▪︎ 主要面向
「司法官、律師考試」、「法律系轉學考」及「法研所考試」。
▪︎ 使用素材
釋憲實務(更新至憲法法庭113憲判9決)、學術文獻及教科書。
▪︎ 內容安排
盡可能詳細說明基本概念及釋憲實務,並在這個基礎上補充新興議題、進階爭點,
適合打底、全面認識我國憲法爭議,且能藉由本書深入理解各章節所涉及的爭議。
✧本書的核心理念──由抽象到具體地介紹憲法
▪︎ 循序漸進
從最基本的概念背景、內涵,到各概念如何操作、衍生出何種討論及爭議,最後
帶到我國曾發生的釋憲實務或爭議。
▪︎ 從抽象到具體
讓讀者們不只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論,更能知曉這些概念及理論在個案中的運用、
操作,及它們在我國實務上的具體呈現方式,使憲法的學習不再淪為「打高空」。
✧特殊體例介紹
▪︎ 專題討論──經典
傳統、經典的考點,是每位同學都應該熟練掌握的爭議與概念。
▪︎ 專題討論──熱門
考試較常出現的熱門爭議與概念,透過「問題意識」的精準提出,釐清爭議問題
的背景、脈絡,並就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詳細說明。
▪︎ 專題討論──進階
考試相對不常出現的進階爭議與概念,行有餘力的讀者們可以挑戰看看;至於想
要報考法研所的同學們,這個部分千萬不能錯過哦!
✧釋憲實務總整理
▪︎ 綜合整理
統整、歸納各個釋憲實務的「爭議問題」、「審查原則」或「審查標的」,確保讀者
了解個案所討論的對象為何。
▪︎ 重點摘要
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適時重整釋字、憲判字的段落,去蕪存菁;甚至在部分
段落,重新分點分項說明,字字句句都是濃縮的精華,大幅提高閱讀效率。
✧筆者的話
一字一句都是筆者在補習班改題所累積心得,是考生們獲取高分的關鍵所在。
✦憲法學習技巧──憲法必殺技就藏在本書之中,去尋找吧!
✧問題:如何學習憲法?
✧學習心得之一:觀察憲法如何被具體落實
▪︎ 憲法的實踐之一:釋憲實務
▪︎ 憲法的實踐之二:國家權力之行使須符合憲法意旨
✧學習心得之二:學習憲法的素材有哪些?
▪︎ 憲法文本
▪︎ 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
✧學習心得之三:準備上如何閱讀釋憲實務?
▪︎ 釐清審查標的及爭點
▪︎ 釐清理由(書)中的論述,是針對審查標的所為,或普遍適用於其他案件
▪︎ 抓大放小
✧學習心得之四:考試上如何輸出釋憲實務?
✦必買原因
「體系」領域展開,必殺所有考題!
想要打好基礎的初學者、本科為非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強化基礎的挑戰者、本科為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報考司律、法研所、轉學考
千萬別錯過《展開!憲法體系書》
➜透過「體系介紹」強化基礎,釐清脈絡、建立架構
➜確實掌握「專題討論」中的「經典考點」、「熱門爭議」與「進階議題」,
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善用「釋憲實務總整理」所統整之「爭議問題」、「審查原則」與「審查標的」,
讓理解事半功倍
➜詳閱「筆者的話」,牢牢把握作答高分要訣
翻開這本《展開!憲法體系書》,一場名為上榜的旅程即將展開~
✧誰需要這本書?
▪︎ 主要面向
「司法官、律師考試」、「法律系轉學考」及「法研所考試」。
▪︎ 使用素材
釋憲實務(更新至憲法法庭113憲判9決)、學術文獻及教科書。
▪︎ 內容安排
盡可能詳細說明基本概念及釋憲實務,並在這個基礎上補充新興議題、進階爭點,
適合打底、全面認識我國憲法爭議,且能藉由本書深入理解各章節所涉及的爭議。
✧本書的核心理念──由抽象到具體地介紹憲法
▪︎ 循序漸進
從最基本的概念背景、內涵,到各概念如何操作、衍生出何種討論及爭議,最後
帶到我國曾發生的釋憲實務或爭議。
▪︎ 從抽象到具體
讓讀者們不只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論,更能知曉這些概念及理論在個案中的運用、
操作,及它們在我國實務上的具體呈現方式,使憲法的學習不再淪為「打高空」。
✧特殊體例介紹
▪︎ 專題討論──經典
傳統、經典的考點,是每位同學都應該熟練掌握的爭議與概念。
▪︎ 專題討論──熱門
考試較常出現的熱門爭議與概念,透過「問題意識」的精準提出,釐清爭議問題
的背景、脈絡,並就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詳細說明。
▪︎ 專題討論──進階
考試相對不常出現的進階爭議與概念,行有餘力的讀者們可以挑戰看看;至於想
要報考法研所的同學們,這個部分千萬不能錯過哦!
✧釋憲實務總整理
▪︎ 綜合整理
統整、歸納各個釋憲實務的「爭議問題」、「審查原則」或「審查標的」,確保讀者
了解個案所討論的對象為何。
▪︎ 重點摘要
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適時重整釋字、憲判字的段落,去蕪存菁;甚至在部分
段落,重新分點分項說明,字字句句都是濃縮的精華,大幅提高閱讀效率。
✧筆者的話
一字一句都是筆者在補習班改題所累積心得,是考生們獲取高分的關鍵所在。
✦憲法學習技巧──憲法必殺技就藏在本書之中,去尋找吧!
✧問題:如何學習憲法?
✧學習心得之一:觀察憲法如何被具體落實
▪︎ 憲法的實踐之一:釋憲實務
▪︎ 憲法的實踐之二:國家權力之行使須符合憲法意旨
✧學習心得之二:學習憲法的素材有哪些?
▪︎ 憲法文本
▪︎ 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
✧學習心得之三:準備上如何閱讀釋憲實務?
▪︎ 釐清審查標的及爭點
▪︎ 釐清理由(書)中的論述,是針對審查標的所為,或普遍適用於其他案件
▪︎ 抓大放小
✧學習心得之四:考試上如何輸出釋憲實務?
✦必買原因
「體系」領域展開,必殺所有考題!
想要打好基礎的初學者、本科為非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強化基礎的挑戰者、本科為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報考司律、法研所、轉學考
千萬別錯過《展開!憲法體系書》
➜透過「體系介紹」強化基礎,釐清脈絡、建立架構
➜確實掌握「專題討論」中的「經典考點」、「熱門爭議」與「進階議題」,
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善用「釋憲實務總整理」所統整之「爭議問題」、「審查原則」與「審查標的」,
讓理解事半功倍
➜詳閱「筆者的話」,牢牢把握作答高分要訣
翻開這本《展開!憲法體系書》,一場名為上榜的旅程即將展開~
目錄
本書導讀 1
憲法學習技巧 3
-+-♥-+-♡-+- A憲法的意義 -+-♡-+-♥-+-
Chapter 1 憲法的分類 A-2
Section 1 形式意義的憲法與實質意義的憲法 A-2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Section 2 法律意義的憲法與政治意義的憲法 A-3
壹、法律意義的憲法
貳、政治意義的憲法
Section 3 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 A-4
壹、剛性憲法
貳、柔性憲法
Section 4 規範性憲法、名目性憲法及巧語性憲法 A-4
壹、規範性憲法
貳、名目性憲法
參、巧語性憲法
Chapter 2 憲法的特性 A-6
Section 1 憲法的規範性 A-6
Section 2 憲法的最高性(優位性) A-6
壹、憲法基礎
貳、意義
Section 3 憲法的原則性 A-7
Section 4 憲法的開放性 A-7
Chapter 3 憲政主義 A-8
Chapter 4 憲法秩序的變動 A-9
Section 1 制憲權 A-9
Section 2 憲政慣例(形式一) A-10
Section 3 憲法修改(形式二) A-10
壹、修憲程序
貳、修憲之必要性
參、憲法修改的界限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4 憲法變遷(形式三) A-16
壹、意義
貳、憲法變遷之主因:憲法解釋及裁判
Chapter 5 憲法解釋 A-18
Section 1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 A-18
壹、文義解釋
貳、體系解釋
參、目的解釋
肆、歷史解釋
伍、比較法解釋
Section 2 特殊的憲法解釋方法 A-19
壹、客觀解釋優先
貳、憲法一體性
參、和諧解釋原則
肆、合憲性解釋
伍、憲法取向之解釋
-+-♥-+-♡-+- B憲法的基本原則 -+-♡-+-♥-+-
Chapter 1 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B-2
Section 1 依據 B-2
Section 2 內涵 B-2
Section 3 防衛性民主(戰鬥式民主) B-3
壹、內涵
貳、特徵
Chapter 2 法治國原則 B-5
Section 1 內涵 B-5
壹、基本權利之保障
貳、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五權分立)
參、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及法律優位原則)
肆、依法審判
伍、司法審查(全面與完善之司法救濟)
陸、法安定性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
柒、比例原則
捌、平等原則
Section 2 基本權利之保障 B-6
Section 3 法安定性──信賴保護原則 B-6
壹、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貳、Step1. 信賴保護原則之要件(以「法規範」作為信賴基礎)
參、Step2. 決定信賴保護之措施(公私益衡量)
Section 4 法安定性──針對「法規範」所主張的信賴保護 B-14
壹、罪刑法定主義、行政罰法定主義
貳、真正溯及既往(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專題】「立法上不溯及既往」與「適用上不溯及既往
【專題】法律效果的溯及生效/法律事實的回溯連結
參、不真正溯及既往
Section 5 法安定性──法律明確性原則 B-31
壹、內涵
貳、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參、制度功能
肆、法律明確性原則之審查標準
伍、判斷標準:可理解性、可預見性、可司法審查性
【專題】是否審查法律明確性原則──存在不確定法律概念、概括條款?
陸、釋憲實務總整理:法律明確性原則
Section 6 依法行政──法律優位原則 B-48
Section 7 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 B-49
壹、內涵
貳、憲法依據
參、法理基礎
肆、法律保留原則之操作:規範密度之決定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針對不同「案件類型」所採之規範密度
【專題】法律保留原則於給付行政之適用
陸、法規命令之合憲性審查:授權明確性
【專題】以「自治條例」限制人民基本權利,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柒、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8 比例原則 B-75
壹、概念釐清:「比例原則」用語的區辨
貳、德派:「比例原則」及「審查密度理論」
參、美派:三重審查標準
肆、釋憲實務:德派比例原則的操作,結合美派審查標準
【專題】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Chapter 3 民主國原則 B-88
Section 1 國民主權原則 B-88
壹、內涵
貳、民主正當性之檢驗
Section 2 國民主權原則之實踐:「代議民主」為主,「直接民主」為輔 B-90
壹、制憲權
貳、代議民主及選舉制度
參、直接民主及公民投票制度
Section 3 民意政治(民主制度) B-93
壹、代議民主──選舉原則(憲§129)
貳、代議民主──定期改選
參、多數決原則與少數利益之保障
Section 4 責任政治 B-96
壹、釋字第387號解釋:行政院院長應何時向總統提出辭職?
貳、釋字第391號解釋:立法委員審議預算得否移動或增減預算項目?
參、釋字第419號解釋:副總統能否兼任行政院院長?
肆、釋字第461號解釋:參謀總長是否應受立法委員質詢?
伍、釋字第498號解釋:地方政府人員有無赴立法院委員會備詢之義務?
陸、釋字第585號解釋:真調會之組織、職權範圍及調查權之規定是否違憲?
柒、釋字第613號解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選任程序是否違憲?
捌、釋字第633號解釋:95年修正公布之真調會條例部分條文違憲?
Section 5 政黨及多黨政治原則 B-97
壹、政黨
貳、多黨政治原則
Chapter 4 共和國原則 B-98
Chapter 5 社會國原則 B-99
Section 1 概念緣起 B-99
Section 2 內涵 B-100
Section 3 合乎人性尊嚴的最低生存條件(社會救助) B-101
壹、問題意識
貳、通說見解:合乎人性尊嚴之基本生存條件
Section 4 維護社會安全 B-101
Section 5 促成社會正義 B-102
Section 6 社會國原則之界限——國家財政負擔能力 B-102
Section 7 社會國原則之具體化——社會權 B-103
壹、社會權發展史
貳、內涵
參、具備「社會權」性質之基本權
【專題】立法形成自由(立法裁量)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立法形成自由
-+-♥-+-♡-+- C基本權總論 -+-♡-+-♥-+-
Chapter 1 基本權之保障範圍(保護領域) C-2
Section 1 事物的保障範圍 C-2
壹、基本權保障範圍之解釋取向
貳、基本權競合
Section 2 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C-3
【專題】外國人得否為基本權主體?
Chapter 2 基本權功能 C-6
Section 1 基本權之主觀功能 C-7
壹、防禦權功能
貳、給付功能
Section 2 基本權之客觀功能 C-10
壹、客觀價值決定
貳、制度性保障
參、組織與程序保障
肆、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基本權之防禦功能、國家保護義務及基本權衝突
Chapter 3 基本權干預合憲性之判斷 C-19
Section 1 層次一:基本權保護範圍 C-19
Section 2 層次二:基本權干預的判斷 C-20
壹、古典的基本權干預
貳、現代的基本權干預
Section 3 層次三:基本權限制的合憲要件 C-23
壹、法律保留原則
貳、法律明確性原則
參、比例原則
-+-♥-+-♡-+- D基本權各論 -+-♡-+-♥-+-
Chapter 1 平等權/平等原則(憲§7) D-2
Section 1 「平等」之憲法規定 D-2
Section 2 概念區辨 D-3
壹、平等保障兼具「平等權」及「平等原則」之面向
【專題】平等權與自由權發生競合,應以何者作為審查之基本權?
貳、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
【專題】釋憲實務採取形式平等或實質平等?
Section 3 平等權之審查方式 D-8
壹、確認差別待遇存在
【專題】間接歧視
貳、審查標準
【專題】積極平權措施所採取之審查標準?
參、為差別待遇之目的是否合憲
肆、所採取之分類規範目的之達成間,是否存有一定程度之關聯性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平等權/平等原則之審查方式操作
Chapter 2 人身自由(憲§8) D-40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40
壹、事物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專題】「人身自由」與「身體權」之區別
Section 2 人身自由干預之類型 D-42
壹、人身自由的限制
貳、人身自由之剝奪
Section 3 人身自由之程序面保障 D-43
壹、憲法第8條之程序規定乃「憲法保留」
貳、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參、憲法第8條第2項及第3項規定
肆、憲法第8條第4項規定
【專題】憲法第8條第1項之「法定程序」?
【專題】「非刑事案件之拘禁」所應踐行之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4 人身自由之實體面保障 D-63
壹、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貳、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參、非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Chapter 3 居住遷徙自由(憲§10) D-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72
壹、居住自由之保障目的
貳、遷徙自由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73
壹、事務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74
Chapter 4 言論自由(憲§11) D-8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80
壹、追求真理說
貳、健全民主程序說
參、實現自我說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兼採追求真理說、健全民主程序說、實現自我說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82
壹、象徵性言論是否為言論自由所保障?
貳、性言論、性資訊是否為言論自由之保障範圍?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84
壹、事前審查及事後懲罰
【專題】釋字第744號解釋之嚴格審查標準,可援用至其他案件上?
貳、雙軌理論
參、雙階理論
肆、公共論壇理論
Section 4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言論自由」及「名譽權」之意旨 D-107
壹、強制道歉
貳、誹謗罪
參、公然侮辱罪
肆、侮辱公務員罪
Chapter 5 新聞自由(憲§11) D-121
Section 1 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出版自由」(多數學說見解) D-121
壹、釋憲實務
貳、多數學說見解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121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122
壹、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貳、事物的保障範圍:新聞採訪行為(或稱「新聞採訪自由」)
【專題】以「第四權理論」作為我國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基礎?
Chapter 6 集會遊行自由(憲§14) D-124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24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24
壹、多數人以集體行動之方式表達意見
貳、基於特定共同目的(共同目的的內在連結)
參、和平性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126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我國集會遊行法採取「準則許可制」之合憲性?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31
Chapter 7 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及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 D-135
Section 1 學術自由(憲§11) D-135
壹、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講學自由」
貳、保障目的
參、保障範圍──事的範圍
肆、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人的範圍)
【專題】大學得否作為學術自由之權利主體
伍、基本權功能
【專題】學術自由中「學習自由」及「職業自由」之關係
Section 2 大學自治(憲§11) D-140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自治範圍
參、自治立法權
【專題】大學自治的範圍內毋庸法律保留原則?
肆、自治監督及界限
【專題】自治監督合憲性之判斷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憲§22) D-150
Chapter 8 結社自由(憲§14) D-15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5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51
壹、結社自由所保障之「社團」或「團體」
貳、結社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參、「勞動三權」作為結社自由保障之特殊型態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54
壹、依「民主原則」決定審查標準
貳、依「營利結社」或「非營利結社」異其保障程度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57
Chapter 9 宗教自由(憲§13) D-16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1
壹、憲法所保障之「宗教」
貳、宗教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2
壹、防禦權
貳、客觀價值決定
參、制度性保障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64
壹、法律規定涉及內在信仰之自由/宗教行為之自由、宗教結社之自由
貳、法律規定是否為宗教性規範?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65
Chapter 10 生存權(憲§15) D-168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8
壹、人民最低限度生存需求
貳、生命權(憲法法庭113憲判8決採否定!)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9
壹、防禦權
貳、給付請求權
【專題】人民得直接依據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請求給付?
Chapter 11 財產權(憲§15) D-1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72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72
壹、事的保障範圍
【專題】「公法上具財產價值之權利」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刑事違法行為取得之財產」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土地登記」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財產權之社會義務性 D-179
壹、內涵
貳、發展脈絡
Section 4 損失補償與特別犧牲理論 D-179
壹、特別犧牲理論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
Section 5 財產權干預之比例原則審查 D-187
壹、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貳、比例原則之審查方式
Section 6 土地徵收之合憲要件 D-199
壹、絕對法律保留
貳、正當行政程序
Chapter 12 工作權(憲§15) D-20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0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01
壹、憲法所保障之「工作」
【專題】憲法所保障之「工作」,是否包括「性工作」?
貳、工作權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05
壹、三階段理論
貳、目的二分論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10
【專題】「專門職業」之憲法論述
Chapter 13 營業自由 D-219
Section 1 憲法基礎 D-219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19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
Section 3 營業自由與工作權之區分 D-220
Chapter 14 訴訟權(憲§16) D-22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221
壹、盡可能無漏洞之權利保護(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涉及「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者
【專題】特別權力關係之揚棄
參、實效性權利保障
肆、公平之審判程序(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面向 D-234
壹、防禦權
貳、制度性保障
Chapter 15參政權(憲§17) D-24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4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42
壹、選舉權
貳、罷免權
參、創制權
肆、複決權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43
壹、選舉制度之設計為「立法形成自由」
貳、立法形成自由之界限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44
Chapter 16 應考試服公職權(憲§18) D-25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50
壹、應考試權
貳、服公職權
參、應考試服公職權
Section 2 審查標準 D-253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應考試權 D-253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服公職權 D-255
Chapter 17 生命權 D-260
Section 1 憲法依據 D-260
壹、釋憲實務:毋須憲法明文規定
貳、學說見解: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
參、學說見解:不應以憲法第15條作為生命權之憲法依據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1
壹、事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62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62
Chapter 18 隱私權(憲§22) D-266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66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7
壹、生活私密領域不受侵擾
貳、資訊隱私權(個資之自主控制)
【專題】「指紋」屬於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範圍內?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法律保留原則 D-270
壹、國家蒐集資訊之目的: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貳、健保資料利用法制: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Section 4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71
壹、概說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隱私權」之意旨 D-276
壹、跟追
貳、勸阻不聽
參、正當理由
Chapter 19 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憲§22) D-278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278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79
Chapter 20 健康權(憲§22) D-283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83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83
壹、人民生理及心理機能之完整性
【專題】保障範圍及於「社會關係面向的良好狀態」?
貳、健康權與其他基本權之差異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85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國家保護義務之審查標準 D-286
Section 5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86
Chapter 21 原住民(族)權利 D-289
Section 1 原住民(族)之身分認同權(憲§22) D-289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個別原住民之文化權利(憲§22) D-29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專題】承認「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作為憲法上權利?
【專題】第三代人權與集體權的概念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95
Chapter 22 婚姻家庭相關之基本權 D-302
Section 1 家庭權(憲§22) D-302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婚姻自由(憲§22) D-303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基本權功能面向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收養自由(憲§22) D-306
Section 4 子女獲知其血統來源之權利(憲§22) D-307
Section 5 性自主權(憲§22) D-307
Section 6 釋憲實務總整理:「通姦除罪化」之議題 D-308
Chapter 23 其他未列舉權 D-311
Section 1 一般行為自由(憲§22) D-31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一般行為自由之補充性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2 (一般)人格權(憲§22) D-313
壹、內涵
貳、一般人格權與特定人格權之競合
Section 3 行動自由(憲§22) D-315
【專題】「行動自由」與「遷徙自由」、「人身自由」之關係?
Section 4 名譽權(憲§22) D-318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契約自由(憲§22) D-322
壹、保障範圍
貳、契約自由與其他基本權之競合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6 姓名權(憲§22) D-323
Section 7 管理自身健康風險之自主決定權(憲§22) D-324
-+-♥-+-♡-+- E水平的權力分立 -+-♡-+-♥-+-
Chapter 1 權力分立原則 E-2
Section 1 目的 E-2
Section 2 內涵 E-2
壹、多數學說見解:「分權」與「制衡」
貳、釋憲實務:「權力之定性區分」、「權力之歸屬機關」、「權力之相互制衡」
Section 3 我國採取「五權分立」之憲政體制 E-6
Section 4 權力分立原則的解釋方法 E-6
壹、美派:「形式論」及「功能論」
貳、德派:「功能最適理論」、「核心領域理論」及「重要性理論」
參、釋憲實務:受「
憲法學習技巧 3
-+-♥-+-♡-+- A憲法的意義 -+-♡-+-♥-+-
Chapter 1 憲法的分類 A-2
Section 1 形式意義的憲法與實質意義的憲法 A-2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Section 2 法律意義的憲法與政治意義的憲法 A-3
壹、法律意義的憲法
貳、政治意義的憲法
Section 3 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 A-4
壹、剛性憲法
貳、柔性憲法
Section 4 規範性憲法、名目性憲法及巧語性憲法 A-4
壹、規範性憲法
貳、名目性憲法
參、巧語性憲法
Chapter 2 憲法的特性 A-6
Section 1 憲法的規範性 A-6
Section 2 憲法的最高性(優位性) A-6
壹、憲法基礎
貳、意義
Section 3 憲法的原則性 A-7
Section 4 憲法的開放性 A-7
Chapter 3 憲政主義 A-8
Chapter 4 憲法秩序的變動 A-9
Section 1 制憲權 A-9
Section 2 憲政慣例(形式一) A-10
Section 3 憲法修改(形式二) A-10
壹、修憲程序
貳、修憲之必要性
參、憲法修改的界限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4 憲法變遷(形式三) A-16
壹、意義
貳、憲法變遷之主因:憲法解釋及裁判
Chapter 5 憲法解釋 A-18
Section 1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 A-18
壹、文義解釋
貳、體系解釋
參、目的解釋
肆、歷史解釋
伍、比較法解釋
Section 2 特殊的憲法解釋方法 A-19
壹、客觀解釋優先
貳、憲法一體性
參、和諧解釋原則
肆、合憲性解釋
伍、憲法取向之解釋
-+-♥-+-♡-+- B憲法的基本原則 -+-♡-+-♥-+-
Chapter 1 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B-2
Section 1 依據 B-2
Section 2 內涵 B-2
Section 3 防衛性民主(戰鬥式民主) B-3
壹、內涵
貳、特徵
Chapter 2 法治國原則 B-5
Section 1 內涵 B-5
壹、基本權利之保障
貳、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五權分立)
參、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及法律優位原則)
肆、依法審判
伍、司法審查(全面與完善之司法救濟)
陸、法安定性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
柒、比例原則
捌、平等原則
Section 2 基本權利之保障 B-6
Section 3 法安定性──信賴保護原則 B-6
壹、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貳、Step1. 信賴保護原則之要件(以「法規範」作為信賴基礎)
參、Step2. 決定信賴保護之措施(公私益衡量)
Section 4 法安定性──針對「法規範」所主張的信賴保護 B-14
壹、罪刑法定主義、行政罰法定主義
貳、真正溯及既往(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專題】「立法上不溯及既往」與「適用上不溯及既往
【專題】法律效果的溯及生效/法律事實的回溯連結
參、不真正溯及既往
Section 5 法安定性──法律明確性原則 B-31
壹、內涵
貳、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參、制度功能
肆、法律明確性原則之審查標準
伍、判斷標準:可理解性、可預見性、可司法審查性
【專題】是否審查法律明確性原則──存在不確定法律概念、概括條款?
陸、釋憲實務總整理:法律明確性原則
Section 6 依法行政──法律優位原則 B-48
Section 7 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 B-49
壹、內涵
貳、憲法依據
參、法理基礎
肆、法律保留原則之操作:規範密度之決定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針對不同「案件類型」所採之規範密度
【專題】法律保留原則於給付行政之適用
陸、法規命令之合憲性審查:授權明確性
【專題】以「自治條例」限制人民基本權利,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柒、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8 比例原則 B-75
壹、概念釐清:「比例原則」用語的區辨
貳、德派:「比例原則」及「審查密度理論」
參、美派:三重審查標準
肆、釋憲實務:德派比例原則的操作,結合美派審查標準
【專題】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Chapter 3 民主國原則 B-88
Section 1 國民主權原則 B-88
壹、內涵
貳、民主正當性之檢驗
Section 2 國民主權原則之實踐:「代議民主」為主,「直接民主」為輔 B-90
壹、制憲權
貳、代議民主及選舉制度
參、直接民主及公民投票制度
Section 3 民意政治(民主制度) B-93
壹、代議民主──選舉原則(憲§129)
貳、代議民主──定期改選
參、多數決原則與少數利益之保障
Section 4 責任政治 B-96
壹、釋字第387號解釋:行政院院長應何時向總統提出辭職?
貳、釋字第391號解釋:立法委員審議預算得否移動或增減預算項目?
參、釋字第419號解釋:副總統能否兼任行政院院長?
肆、釋字第461號解釋:參謀總長是否應受立法委員質詢?
伍、釋字第498號解釋:地方政府人員有無赴立法院委員會備詢之義務?
陸、釋字第585號解釋:真調會之組織、職權範圍及調查權之規定是否違憲?
柒、釋字第613號解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選任程序是否違憲?
捌、釋字第633號解釋:95年修正公布之真調會條例部分條文違憲?
Section 5 政黨及多黨政治原則 B-97
壹、政黨
貳、多黨政治原則
Chapter 4 共和國原則 B-98
Chapter 5 社會國原則 B-99
Section 1 概念緣起 B-99
Section 2 內涵 B-100
Section 3 合乎人性尊嚴的最低生存條件(社會救助) B-101
壹、問題意識
貳、通說見解:合乎人性尊嚴之基本生存條件
Section 4 維護社會安全 B-101
Section 5 促成社會正義 B-102
Section 6 社會國原則之界限——國家財政負擔能力 B-102
Section 7 社會國原則之具體化——社會權 B-103
壹、社會權發展史
貳、內涵
參、具備「社會權」性質之基本權
【專題】立法形成自由(立法裁量)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立法形成自由
-+-♥-+-♡-+- C基本權總論 -+-♡-+-♥-+-
Chapter 1 基本權之保障範圍(保護領域) C-2
Section 1 事物的保障範圍 C-2
壹、基本權保障範圍之解釋取向
貳、基本權競合
Section 2 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C-3
【專題】外國人得否為基本權主體?
Chapter 2 基本權功能 C-6
Section 1 基本權之主觀功能 C-7
壹、防禦權功能
貳、給付功能
Section 2 基本權之客觀功能 C-10
壹、客觀價值決定
貳、制度性保障
參、組織與程序保障
肆、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基本權之防禦功能、國家保護義務及基本權衝突
Chapter 3 基本權干預合憲性之判斷 C-19
Section 1 層次一:基本權保護範圍 C-19
Section 2 層次二:基本權干預的判斷 C-20
壹、古典的基本權干預
貳、現代的基本權干預
Section 3 層次三:基本權限制的合憲要件 C-23
壹、法律保留原則
貳、法律明確性原則
參、比例原則
-+-♥-+-♡-+- D基本權各論 -+-♡-+-♥-+-
Chapter 1 平等權/平等原則(憲§7) D-2
Section 1 「平等」之憲法規定 D-2
Section 2 概念區辨 D-3
壹、平等保障兼具「平等權」及「平等原則」之面向
【專題】平等權與自由權發生競合,應以何者作為審查之基本權?
貳、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
【專題】釋憲實務採取形式平等或實質平等?
Section 3 平等權之審查方式 D-8
壹、確認差別待遇存在
【專題】間接歧視
貳、審查標準
【專題】積極平權措施所採取之審查標準?
參、為差別待遇之目的是否合憲
肆、所採取之分類規範目的之達成間,是否存有一定程度之關聯性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平等權/平等原則之審查方式操作
Chapter 2 人身自由(憲§8) D-40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40
壹、事物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專題】「人身自由」與「身體權」之區別
Section 2 人身自由干預之類型 D-42
壹、人身自由的限制
貳、人身自由之剝奪
Section 3 人身自由之程序面保障 D-43
壹、憲法第8條之程序規定乃「憲法保留」
貳、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參、憲法第8條第2項及第3項規定
肆、憲法第8條第4項規定
【專題】憲法第8條第1項之「法定程序」?
【專題】「非刑事案件之拘禁」所應踐行之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4 人身自由之實體面保障 D-63
壹、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貳、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參、非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Chapter 3 居住遷徙自由(憲§10) D-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72
壹、居住自由之保障目的
貳、遷徙自由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73
壹、事務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74
Chapter 4 言論自由(憲§11) D-8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80
壹、追求真理說
貳、健全民主程序說
參、實現自我說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兼採追求真理說、健全民主程序說、實現自我說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82
壹、象徵性言論是否為言論自由所保障?
貳、性言論、性資訊是否為言論自由之保障範圍?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84
壹、事前審查及事後懲罰
【專題】釋字第744號解釋之嚴格審查標準,可援用至其他案件上?
貳、雙軌理論
參、雙階理論
肆、公共論壇理論
Section 4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言論自由」及「名譽權」之意旨 D-107
壹、強制道歉
貳、誹謗罪
參、公然侮辱罪
肆、侮辱公務員罪
Chapter 5 新聞自由(憲§11) D-121
Section 1 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出版自由」(多數學說見解) D-121
壹、釋憲實務
貳、多數學說見解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121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122
壹、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貳、事物的保障範圍:新聞採訪行為(或稱「新聞採訪自由」)
【專題】以「第四權理論」作為我國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基礎?
Chapter 6 集會遊行自由(憲§14) D-124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24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24
壹、多數人以集體行動之方式表達意見
貳、基於特定共同目的(共同目的的內在連結)
參、和平性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126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我國集會遊行法採取「準則許可制」之合憲性?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31
Chapter 7 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及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 D-135
Section 1 學術自由(憲§11) D-135
壹、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講學自由」
貳、保障目的
參、保障範圍──事的範圍
肆、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人的範圍)
【專題】大學得否作為學術自由之權利主體
伍、基本權功能
【專題】學術自由中「學習自由」及「職業自由」之關係
Section 2 大學自治(憲§11) D-140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自治範圍
參、自治立法權
【專題】大學自治的範圍內毋庸法律保留原則?
肆、自治監督及界限
【專題】自治監督合憲性之判斷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憲§22) D-150
Chapter 8 結社自由(憲§14) D-15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5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51
壹、結社自由所保障之「社團」或「團體」
貳、結社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參、「勞動三權」作為結社自由保障之特殊型態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54
壹、依「民主原則」決定審查標準
貳、依「營利結社」或「非營利結社」異其保障程度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57
Chapter 9 宗教自由(憲§13) D-16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1
壹、憲法所保障之「宗教」
貳、宗教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2
壹、防禦權
貳、客觀價值決定
參、制度性保障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64
壹、法律規定涉及內在信仰之自由/宗教行為之自由、宗教結社之自由
貳、法律規定是否為宗教性規範?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65
Chapter 10 生存權(憲§15) D-168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8
壹、人民最低限度生存需求
貳、生命權(憲法法庭113憲判8決採否定!)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9
壹、防禦權
貳、給付請求權
【專題】人民得直接依據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請求給付?
Chapter 11 財產權(憲§15) D-1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72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72
壹、事的保障範圍
【專題】「公法上具財產價值之權利」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刑事違法行為取得之財產」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土地登記」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財產權之社會義務性 D-179
壹、內涵
貳、發展脈絡
Section 4 損失補償與特別犧牲理論 D-179
壹、特別犧牲理論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
Section 5 財產權干預之比例原則審查 D-187
壹、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貳、比例原則之審查方式
Section 6 土地徵收之合憲要件 D-199
壹、絕對法律保留
貳、正當行政程序
Chapter 12 工作權(憲§15) D-20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0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01
壹、憲法所保障之「工作」
【專題】憲法所保障之「工作」,是否包括「性工作」?
貳、工作權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05
壹、三階段理論
貳、目的二分論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10
【專題】「專門職業」之憲法論述
Chapter 13 營業自由 D-219
Section 1 憲法基礎 D-219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19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
Section 3 營業自由與工作權之區分 D-220
Chapter 14 訴訟權(憲§16) D-22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221
壹、盡可能無漏洞之權利保護(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涉及「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者
【專題】特別權力關係之揚棄
參、實效性權利保障
肆、公平之審判程序(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面向 D-234
壹、防禦權
貳、制度性保障
Chapter 15參政權(憲§17) D-24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4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42
壹、選舉權
貳、罷免權
參、創制權
肆、複決權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43
壹、選舉制度之設計為「立法形成自由」
貳、立法形成自由之界限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44
Chapter 16 應考試服公職權(憲§18) D-25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50
壹、應考試權
貳、服公職權
參、應考試服公職權
Section 2 審查標準 D-253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應考試權 D-253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服公職權 D-255
Chapter 17 生命權 D-260
Section 1 憲法依據 D-260
壹、釋憲實務:毋須憲法明文規定
貳、學說見解: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
參、學說見解:不應以憲法第15條作為生命權之憲法依據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1
壹、事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62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62
Chapter 18 隱私權(憲§22) D-266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66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7
壹、生活私密領域不受侵擾
貳、資訊隱私權(個資之自主控制)
【專題】「指紋」屬於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範圍內?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法律保留原則 D-270
壹、國家蒐集資訊之目的: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貳、健保資料利用法制: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Section 4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71
壹、概說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隱私權」之意旨 D-276
壹、跟追
貳、勸阻不聽
參、正當理由
Chapter 19 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憲§22) D-278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278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79
Chapter 20 健康權(憲§22) D-283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83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83
壹、人民生理及心理機能之完整性
【專題】保障範圍及於「社會關係面向的良好狀態」?
貳、健康權與其他基本權之差異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85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國家保護義務之審查標準 D-286
Section 5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86
Chapter 21 原住民(族)權利 D-289
Section 1 原住民(族)之身分認同權(憲§22) D-289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個別原住民之文化權利(憲§22) D-29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專題】承認「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作為憲法上權利?
【專題】第三代人權與集體權的概念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95
Chapter 22 婚姻家庭相關之基本權 D-302
Section 1 家庭權(憲§22) D-302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婚姻自由(憲§22) D-303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基本權功能面向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收養自由(憲§22) D-306
Section 4 子女獲知其血統來源之權利(憲§22) D-307
Section 5 性自主權(憲§22) D-307
Section 6 釋憲實務總整理:「通姦除罪化」之議題 D-308
Chapter 23 其他未列舉權 D-311
Section 1 一般行為自由(憲§22) D-31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一般行為自由之補充性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2 (一般)人格權(憲§22) D-313
壹、內涵
貳、一般人格權與特定人格權之競合
Section 3 行動自由(憲§22) D-315
【專題】「行動自由」與「遷徙自由」、「人身自由」之關係?
Section 4 名譽權(憲§22) D-318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契約自由(憲§22) D-322
壹、保障範圍
貳、契約自由與其他基本權之競合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6 姓名權(憲§22) D-323
Section 7 管理自身健康風險之自主決定權(憲§22) D-324
-+-♥-+-♡-+- E水平的權力分立 -+-♡-+-♥-+-
Chapter 1 權力分立原則 E-2
Section 1 目的 E-2
Section 2 內涵 E-2
壹、多數學說見解:「分權」與「制衡」
貳、釋憲實務:「權力之定性區分」、「權力之歸屬機關」、「權力之相互制衡」
Section 3 我國採取「五權分立」之憲政體制 E-6
Section 4 權力分立原則的解釋方法 E-6
壹、美派:「形式論」及「功能論」
貳、德派:「功能最適理論」、「核心領域理論」及「重要性理論」
參、釋憲實務:受「
序/導讀
編按:由於作者覺得把作者序放在網路上任人觀賞太害羞惹,所以就請大家把實體書買回家,看看作者都在作者序裡寫了什麼令人害羞的內容吧>///<
羊按:此地無銀三百兩……
羊按:此地無銀三百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9574644902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83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