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抓漏工程全書:抓漏職人陳師傅教您從源頭根治漏水,一次搞懂勘漏、估價、工法與驗收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一般大眾、專業人士
本書特色
還在為老屋漏水問題所苦?
樓上樓下問題傻傻分不清楚?
你家的漏水,其實有跡可循。
第一本抓漏工程全書
真正幫你抓對問題
從漏水跡象、結構到工法,一本真正說清楚滲漏關鍵的書。
二十年實戰經驗的抓漏職人陳柏宇師傅,深入現場、
將專業經驗無私出書分享,期待解決困擾大眾已久的漏水問題。
現象索引X空間索引X工法解析X錯誤示警
按圖索驥,讓您秒懂難解居家漏水問題
最實用防水抓漏工具書,抓漏不再靠猜測!
抓漏不是補補縫、灌灌膠這麼簡單。真正難的,是如何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水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漏,又該怎麼修才不會重複發生。抓漏職人陳柏宇,整合第一線經驗與數百起實地案件,從住宅最常發生滲漏的部位出發,逐步拆解水痕、壁癌、剝落、霉味等徵兆背後的設計斷點與施工盲點。
‧「看到水就補」?抓漏真正關鍵看這裡:
你以為是水管破----其實是陽台斜度不對。
你以為是磁磚沒貼好----其實是轉角收邊藏漏洞。
破解大眾對漏水的誤解,導正「看到水就補」的錯誤直覺。
‧從結構層次切入診斷:
針對牆體、樓地板、窗框、門檻、女兒牆、外牆伸縮縫等高風險部位進行分類解析,帶讀者從設計錯誤、材料使用、施工順序三方面理解為何會滲漏。
‧用真實案例拆解常見錯誤:透過現場實拍與工程記錄,呈現業主最容易踩雷的場景,例如多次補漏仍反覆滲水、DIY防水膜反成積水溫床等,幫助讀者建立修繕的判斷力。
‧建立修繕對話的共同語言:不論是要和設計師溝通防水細節,還是與工班確認抓漏範圍,書中皆提供圖示與明確的判別依據,讓屋主不再只能「憑感覺」處理滲漏問題。
無論自住屋主、設計師、現場監工者,皆能透過本書快速建立止漏判斷力。
真誠推薦
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理事(11屆) 王悅駿
台灣卡內基訓練執行長 陳傳宏
英特尼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 莊民宗
內容簡介
漏水修了三次還在漏?
找了設計師、補了矽利康,問題還是沒解決?
水痕、壁癌、發霉氣味反覆出現,到底是哪裡沒做好?
問題從來不是你以為的地方。
抓漏職人陳柏宇,以20年現場經驗,深入分析住宅最容易滲漏的高風險區域,破解常見錯誤工法與補修迷思。從屋頂、陽台、女兒牆、窗框、浴室到門檻,一步步拆解看似無解的濕牆難題。全書設計「現象索引 × 空間索引」,搭配大量圖解與真實案例,讓屋主、設計師與工班都能快速判斷、對症處理,真正把水擋在外面,住得安心、不再擔心漏水。
抓漏實戰亮點搶先看:
‧轉角矽利康補了還是漏?你可能忽略了關鍵施工斷點
‧陽台積水沒排掉,牆壁為什麼會濕?答案藏在坡度與排水口設計
‧壁癌、發霉反覆出現,其實是門框底部收邊沒做好
‧「抓漏師傅說修好了」結果兩個月又濕?教你看懂報價與工法內容
‧想預防而不是亡羊補牢?書中直接教你哪些地方裝潢前就該處理
漏水,看似是屋主最直觀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是住宅設計、施工、使用習慣三者長期錯位的結果。這本書不是從結構理論出發,也不是寫給工程師的專業教科書,而是一本以現象為出發點,從屋主視角重建「滲漏理解」的現場知識書。
全書三大核心段落:
Part 1:認識滲漏現象
以15個常見問題帶領讀者辨識壁癌、鼓起、裂縫、氣味、發霉、水痕等不同型態的「濕的訊號」,並從位置與形式初步理解可能的滲水來源。
Part 2:掌握問題源頭
透過空間導向(屋頂、女兒牆、窗框、浴室、陽台等)對照不同施工錯誤的常見模式,例如轉角未收邊、止水節點錯位、收邊矽利康補強失敗等,讓你理解為何「補過了還會漏」,其實問題根本在隱藏細節中。
Part 3:止漏觀念建立與實作參考
除了解釋漏水為何發生,更進一步提供「怎麼修才是對的」觀點。書中拆解常見誤修行為,例如濕牆直接貼磁磚、外牆裂縫僅灌膠、未處理結構交界處就直接塗防水層等。更進一步教你閱讀報價單、判斷工法選擇與施工順序,幫助屋主與工班、設計師建立有效溝通。
書中設計了「現象索引」與「空間索引」兩大檢索工具,協助讀者從「你家發生的狀況」快速找到對應內容。不論你是正面臨漏水困擾,或是設計階段想預防問題發生,這本書都提供了必要的結構性知識與真實現場理解。
目錄
※推薦序 沉穩,是最動人的說服力 ――― 陳傳宏/4
※推薦序 將漏水問題寫成一本教科書――― 王悅駿/7
※推薦序 雨過,心安:從細節開始的防水信仰 ――― 莊民宗/9
※作者序 成敗細節,態度一切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本真正懂現場的防水書――― 陳柏宇 11
CHAPTER 1
你以為的漏水, 其實不是這樣!/18
【基礎認知】先釐清觀念與迷思
Q1「抓漏」和「防水」有什麼不一樣?水電師傅都可以做嗎?/20
Q2 防水可不可以DIY?/22
Q3 如果懷疑是給水管滲漏,可以自己關水找到滲漏源嗎?/26
Q4 水錘聲音好擾人,有什麼辦法緩解嗎?/28
【施工實務】理解施工內容與預算差異
Q5 防水做完就一勞永逸嗎?/30
Q6 防水工程的壽命有多長?/32
Q7 防水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如果預算有限怎麼取捨?/34
Q8 為什麼防水工程的價差這麼大?鄰居家花10萬,我家要花30萬?/36
【管線更新】裝潢時的正確做法與預防思維
Q9 中古屋裝潢時,管線不換可以嗎?/38
Q10 浴室地板墊高是不是比較容易排水?/40
Q11 頂樓漏水,應該重做地坪防水,還是蓋鐵皮屋頂?/41
Q12 改格局會不會讓家裡更容易漏水?/44
【法律與責任】關於費用、責任與爭議的常見誤解
Q13 漏水修繕的費用是誰要負責?/46
Q14 滲漏水案例中,最常見的爭議有哪些?/47
Q15 在可能產生爭議的案例中,漏水的住戶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49
CHAPTER 2
防水不是看表面,做到細節才是真功夫/52
細節決定成敗,抓漏現場是最好的修煉場/54
想找到滲漏源?先建立空間觀念!/55
A. 外牆滲漏:建築的第一防線,看不見的建築破口/56
B. 陽台滲漏:半室外空間的防水死角,陽台為什麼最容易漏?/64
C. 浴廁滲漏:水氣集中區,漏水往往從這些地方開始/68
D. 廚房滲漏:從排水口到櫃底,難以察覺的水線異動/78
E. 地下室滲漏:濕氣的臨界線,防水從來不只是內部工程/82
F. 管道間滲漏:看不見的牆內管路,是最難察覺的滲漏起點/86
CHAPTER 3
常見問題解方:從漏水現象回推真正的病灶/94
一、給水管:漏洞百出,家庭給水管的隱藏危機/96
二、排水管:間歇性漏水非小事? 可能是排水管出問題!/114
三、糞管:看不見的隱憂,藏在馬桶下方的滲漏危機/134
四、外牆:一下雨就漏水? 不易察覺的外牆滲漏/162
五、頂樓:滲水問題的高風險區,那些你沒注意到的漏水關鍵/176
六、管道間:看不見的漏洞,藏在頂樓管線交界處/196
七、其他:問題不在管線,真正的癥結藏在別處/202
後記 把粗工做細,把專業做實:防水這一行就跨得進來/214
序/導讀
序
成敗細節,態度一切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本真正懂現場的防水書
每天早上七點半,我就進公司和工務討論當天的案場進度,八點師傅們出門上工。我也開始一整天的客戶行程,通常一天會跑6 到7 個案場,回到公司已經是晚上十點了。
踏入防水這一行已超過十年,創立公司也邁入第三年。人生轉換跑道,從服飾業中階主管轉作防水,什麼都不會的小學徒,一切從零學起。每天在現場向師傅們請益技術,再加上自學、上課、考取20 多張專業證照,才一步步建構防水和抓漏的專業知識。越深入研究,我越發現它不只是技術,更是一門深奧、靈活又具挑戰性的專業。
從房仲到防水師傅,一場責任感的轉向
其實在此之前,我當過近兩年的房仲。剛開始月薪1,327 元,前8個月都沒成交過一件,但後來逐漸上手,總共成交了24間物件。在房仲業的最後一段時間,我連續賣了兩三間會漏水的房子。當時我不懂防水,只覺得房子好像比較潮濕。買賣成交後,買方打電話來抱怨房子會漏水,讓我措手不及。
買房成家是人生大事,我和客戶之間的信任感不應該只是一期一會,更何況會損害到公司信譽。於是我和同事自掏腰包請師傅來處理,結果也沒辦法處理好,花了幾十萬,甚至把原本的佣金都賠光了。
其中一間是頂樓漏水,原本以為是防水層問題,開挖之後才發現是管子破掉,師傅沒有找到正確的滲漏源就開挖,損失的是客戶的金錢和時間。另一件則是投資客翻修的物件,外牆滲漏已經影響到室內,但他用封板美化裝潢,把房子整理得漂漂亮亮,買方重新裝潢時才發現滿牆壁癌。當時驗屋還沒普及,不然這些問題都有機會事先發現。
滲漏常發生,卻缺乏解決機制
當年沒有瑕疵擔保責任制度,一旦成交後,就算房子有什麼問題,賣方便不再負責。賣方甩鍋,買方只能認賠,導致諸多糾紛。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滲漏問題這麼常見,這麼容易引起買賣糾紛,也才明白,專業的防水施工有多麼重要!
也正是在那個時間點,政府推動奢侈稅,房市出現波動,房市交易量下滑。我白天到防水公司學習,晚上做房屋銷售,並下定決心好好研究防水的知識,未來才能為客戶把關。
無論是買新房或租屋搬家,大家對未來生活空間總是充滿期待。然而,滲漏問題總是沒有預期地打亂生活節奏,那一滴水,看似沒有大礙,卻能日積月累干擾生活品質、影響居住安全,也打壞鄰居間的關係。
從經驗整合,到跨工種合作的實戰分享
出版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我們在執業過程中聽聞很多因滲漏水引起的糾紛。包括住戶之間的爭執、住戶和建商的對
立,還有住戶和防水廠商的誤會。最常見的,就是沒有找到滲漏源,導致問題反覆發生,消費者花了很多冤枉錢,還可能陷入漫長的訴訟過程。
滲漏的原因百百種,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先釐清脈絡,在第一時間做出比較正確的初步判斷,尋求專業協助時也會溝通更順利。另一方面,很多人不了解防水工程,師傅說的只能照單全收,又怕遇到坐地起價。本書可以幫助大家認識防水工程有哪些面向,根據預算多寡,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最後,防水工程通常需要與泥作、水電、油漆等工種協作,在專業分工的時代,很少人能夠十項全能。這本書也希望透過多年來一條龍整合服務的經驗和同業交流,彼此了解不同的工種在施工現場注意的事項,從不同的專業視角相互激盪,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陳柏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