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理念與憲法秩序:憲法學思維方法緒論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臺灣憲政制度與人權理念繼受自泰西東洋諸國,部分逐漸成形內化,部分則持續磨合調適。在法律移植過程中,人權理念史、憲政制度與法學方法的關聯論題,始終是臺灣公法社群的共通課題與普遍困境,尤以欠缺具歷史縱深底蘊與條理思維方法為最。本書嘗試從憲政主義歷史源流與憲法學方法論的視角,對人權理念進行原理推演,建構憲法秩序的思維體系,期使基本權蘊含秩序理念、論證紋理,成為貼近現實、可資適用的客觀法規範,而非只是某種政治、道德或價值的決斷。
【作者簡介】
李建良
現職: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學歷: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主要著作:
行政法基本十講(2025年,15版)
行政法制度十講(2025年,初版)
行政訴訟十講(2025年,6版)
人工智慧與法學變遷(2024年)
人權思維的承與變(2010年)
憲法理論與實踐(三冊)
【序】
增訂版序
基本權釋義學的自身反思
思想如川,不舍晝夜!2018年本書初版問世,透過書寫呈現一己對人權理念的理論推演與體系構建,為筆者憲法專論的起步。其後,持續鑽研憲法學方法論旨,著述立說,與臺灣法學社群和國際公法學圈對話,集錄點滴所見所思,或增或修,爰有本書之成。
本版維持原版架構,改動部分章節標題與內容,「憲法釋義學反身性」概念的提出,為全新觀點,用以闡釋基本權規範的特質與形塑取徑。筆者反覆思索「法學科學性」的應然課題,嘗試打造整全且具脈絡思維的基本權釋義法學。
法學無疑是一門「學科」,配稱「科學」否,尚待肯認,學術中人別無選擇,唯在研究路上,繼續前進!
李建良
2025溽暑雨時
【目錄】
增訂版序 i
作者簡介 iii
引言:法律移植與憲法文化傳譯 1
第一章 起始:憲政與人權理念的源流軌跡 17
第二章 承緒:憲政與人權典律的思想經緯 41
第三章 轉義:憲政與人權實踐的機制選擇 75
第四章 合說:憲政與人權法學的方法課題 127
第五章 見微知類:形式與實質平等的語辨 187
後設思維:人權理念與法學釋義 247
附 錄 281
參考文獻 291
中文索引 335
外文索引 341
解釋索引 345
憲法法庭裁判索引 349
臺灣憲政制度與人權理念繼受自泰西東洋諸國,部分逐漸成形內化,部分則持續磨合調適。在法律移植過程中,人權理念史、憲政制度與法學方法的關聯論題,始終是臺灣公法社群的共通課題與普遍困境,尤以欠缺具歷史縱深底蘊與條理思維方法為最。本書嘗試從憲政主義歷史源流與憲法學方法論的視角,對人權理念進行原理推演,建構憲法秩序的思維體系,期使基本權蘊含秩序理念、論證紋理,成為貼近現實、可資適用的客觀法規範,而非只是某種政治、道德或價值的決斷。
【作者簡介】
李建良
現職: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學歷: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主要著作:
行政法基本十講(2025年,15版)
行政法制度十講(2025年,初版)
行政訴訟十講(2025年,6版)
人工智慧與法學變遷(2024年)
人權思維的承與變(2010年)
憲法理論與實踐(三冊)
【序】
增訂版序
基本權釋義學的自身反思
思想如川,不舍晝夜!2018年本書初版問世,透過書寫呈現一己對人權理念的理論推演與體系構建,為筆者憲法專論的起步。其後,持續鑽研憲法學方法論旨,著述立說,與臺灣法學社群和國際公法學圈對話,集錄點滴所見所思,或增或修,爰有本書之成。
本版維持原版架構,改動部分章節標題與內容,「憲法釋義學反身性」概念的提出,為全新觀點,用以闡釋基本權規範的特質與形塑取徑。筆者反覆思索「法學科學性」的應然課題,嘗試打造整全且具脈絡思維的基本權釋義法學。
法學無疑是一門「學科」,配稱「科學」否,尚待肯認,學術中人別無選擇,唯在研究路上,繼續前進!
李建良
2025溽暑雨時
【目錄】
增訂版序 i
作者簡介 iii
引言:法律移植與憲法文化傳譯 1
第一章 起始:憲政與人權理念的源流軌跡 17
第二章 承緒:憲政與人權典律的思想經緯 41
第三章 轉義:憲政與人權實踐的機制選擇 75
第四章 合說:憲政與人權法學的方法課題 127
第五章 見微知類:形式與實質平等的語辨 187
後設思維:人權理念與法學釋義 247
附 錄 281
參考文獻 291
中文索引 335
外文索引 341
解釋索引 345
憲法法庭裁判索引 349
目錄
增訂版序 i
作者簡介 iii
引言:法律移植與憲法文化傳譯 1
第一章 起始:憲政與人權理念的源流軌跡 17
第二章 承緒:憲政與人權典律的思想經緯 41
第三章 轉義:憲政與人權實踐的機制選擇 75
第四章 合說:憲政與人權法學的方法課題 127
第五章 見微知類:形式與實質平等的語辨 187
後設思維:人權理念與法學釋義 247
附 錄 281
參考文獻 291
中文索引 335
外文索引 341
解釋索引 345
憲法法庭裁判索引 349
作者簡介 iii
引言:法律移植與憲法文化傳譯 1
第一章 起始:憲政與人權理念的源流軌跡 17
第二章 承緒:憲政與人權典律的思想經緯 41
第三章 轉義:憲政與人權實踐的機制選擇 75
第四章 合說:憲政與人權法學的方法課題 127
第五章 見微知類:形式與實質平等的語辨 187
後設思維:人權理念與法學釋義 247
附 錄 281
參考文獻 291
中文索引 335
外文索引 341
解釋索引 345
憲法法庭裁判索引 349
序/導讀
【序】
增訂版序
基本權釋義學的自身反思
思想如川,不舍晝夜!2018年本書初版問世,透過書寫呈現一己對人權理念的理論推演與體系構建,為筆者憲法專論的起步。其後,持續鑽研憲法學方法論旨,著述立說,與臺灣法學社群和國際公法學圈對話,集錄點滴所見所思,或增或修,爰有本書之成。
本版維持原版架構,改動部分章節標題與內容,「憲法釋義學反身性」概念的提出,為全新觀點,用以闡釋基本權規範的特質與形塑取徑。筆者反覆思索「法學科學性」的應然課題,嘗試打造整全且具脈絡思維的基本權釋義法學。
法學無疑是一門「學科」,配稱「科學」否,尚待肯認,學術中人別無選擇,唯在研究路上,繼續前進!
李建良
2025溽暑雨時
增訂版序
基本權釋義學的自身反思
思想如川,不舍晝夜!2018年本書初版問世,透過書寫呈現一己對人權理念的理論推演與體系構建,為筆者憲法專論的起步。其後,持續鑽研憲法學方法論旨,著述立說,與臺灣法學社群和國際公法學圈對話,集錄點滴所見所思,或增或修,爰有本書之成。
本版維持原版架構,改動部分章節標題與內容,「憲法釋義學反身性」概念的提出,為全新觀點,用以闡釋基本權規範的特質與形塑取徑。筆者反覆思索「法學科學性」的應然課題,嘗試打造整全且具脈絡思維的基本權釋義法學。
法學無疑是一門「學科」,配稱「科學」否,尚待肯認,學術中人別無選擇,唯在研究路上,繼續前進!
李建良
2025溽暑雨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