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1031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SEL幼兒課堂這樣教:真實情境 × 實用教案 × 引導策略,化解從小班到大班的日常情緒挑戰

  • 79 332
    42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給幼教老師的 SEL 實戰教案!
十年經驗淬鍊,十篇跨年齡教案,
讓國際專家都驚豔的幼兒園情緒課!


教育部於2025年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
當多數學校正準備展開課程之時,
吉利幼兒園已深耕 SEL 教育十年。
他們從小班到大班,
循序漸進地規劃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SEL課程,
並自然地融入在原有的日常活動中。
過去的情緒教育可能大多只是帶孩子閱讀「情緒繪本故事」,
或增加幾堂單獨設立的「情緒課程」。
但吉利幼兒園跳脫這種碎片化的模式,
他們藉由完整的 SEL 架構,安排各年段情緒教育的學習內容,
建構出具體可行,並且持續精進的高品質教案。

在這十年間,吉利幼兒園累積了無數的國際交流與專業肯定:
曾接待來自新加坡、芬蘭、美國密西根大學等教育團體的參訪。
園所的情緒教育執行狀況,
也在2019 年歐盟布達佩斯國際論壇上被分享,受到國際專家矚目。
同時多次受邀於教育部、地方政府與幼教團體的研討會,分享推動 SEL 的經驗。

本書集結了深耕情緒教育多年的幼教老師群寶貴經驗,
收錄十篇跨年齡教案,涵蓋小班到大班的不同發展階段,
這些教案都不是單一老師獨立完成,
內容都經過教師群多次實作與琢磨,
提供了最實用、最深刻的專業分析與教案建議。
是一本專為幼教老師打造的SEL實戰指南!

【教案特色】
● 真實場景:每篇教案都來自孩子在教室裡的日常情境。
● 集體智慧:每個案例都是多位教師彼此優化腦力激盪的成果。
● 立即可用:教案經過驗證,老師可以立即套用在班級裡。

每篇教案皆涵蓋六大重點,提供完整的教學架構與策略:
● 基本資料: 清楚標示適用年段、教學目標,以及 SEL指標雷達圖。
● 重點心法: 掌握教案核心觀念與引導方向。
● 教學情境: 呈現最真實的師生互動與對話。
● 老師有辦法: 提供後續延伸教學與課程建議。
● 聚焦提問: 解答老師在施行時可能遇到的困境,並提供解方。
● 看見SEL教室:點出 SEL 實踐教室處理事件時的獨特做法與教師心得。

全書不只是處理孩子的正負向情緒,
更深入探討幼兒的人際關係、正向經驗、自我覺察等多元的社會情緒學習主題。
書中收錄孩子在幼兒園最常遇到的問題,並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課程:
● 當孩子情緒卡住了,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怎麼辦?
● 孩子玩遊戲容易起衝突,如何處理?
● 怎麼樣教「開心」?怎麼樣讓孩子把開心保存下來?
● 當老師忙碌時,孩子卻接二連三的呼叫老師,該怎麼處理最適當?
這些每天在教室裡上演的情緒問題,都可以轉化為不斷加深加廣的社會情緒學習課程。
SEL 不只成就孩子,更賦予老師力量
「在實踐情緒教育後,我看到孩子和老師們的改變與成長。孩子更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哭泣頻率與時間變短;老師們則能更彈性地應對教學,並與孩子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吉利幼兒園園長柯秋桂說。

《SEL幼兒課堂這樣教》不是一篇篇制式化的教案,而是一場「孩子更好、班級更穩定、老師更有力量」的師生成長之旅。能幫助老師們將 SEL 理念融入日常,在教育孩子成長的路上,也能同時滋養自己,找到新的力量。

好評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陳學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暨SEL教育專家
廖鳳瑞|幼兒教育博士
蘇信如|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

【家長大好評】
「很感動也很感謝吉利幼兒園的環境氛圍 。老師們獨特的觀點幫助我重新看待孩子的特質,也學會欣賞他。這對孩子來說,是他的幸運 」——宇晨的媽媽(張黛眉)
「羽希上學以前不懂得負面語詞,現在面對負面情緒,也能知道自己的感受是『生氣』、『害怕』、『無聊』等,能講出自己確切的心情,且負面心情消失得很快。」——羽希的媽媽(余佳華)
「在吉利幼兒園就讀,家長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接納和同理孩子的情緒,再去想辦法陪伴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謝謝老師們!」——書緯的媽媽(林淑雅)
「還沒進入吉利之前,在孩子早療的路上我覺得很孤單,有時會覺得沮喪沒有希望 。來到吉利之後,我覺得找到了陪伴孩子的力量,看到老師們那麼用心和投入,讓我覺得更有努力的方向 。」——弘翊的媽媽(白麗芳)

「小柯園長以及所有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能包容與關愛特殊兒,並且給個別孩子自信心與耐心 。園所還讓老師們在課後接受專業的特殊教育訓練 ,這些用心與實際行動,讓我們的特殊兒有了一個健康茁壯的機會,也有了一個能與非特殊兒小朋友一起長大的安全環境 。」——品岑的媽媽(陳紫琳)

「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很感謝現在的環境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情緒教育,甚至讓他們有機會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情緒教育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並且不斷地練習而後內化。一旦內化後,就能更容易地覺察自己的各種情緒,並且知道如何面對、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慢慢地變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我們家的兒子今年十三歲,從小班就讀吉利幼兒園開始接觸情緒教育,學校從認識常見的情緒開始,然後慢慢地教他們面對各種不同情緒不同強度時的方法,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運用。 在幼兒園時期,我的孩子在面對「輸」這件事時,反應總是特別大。只要一輸,就會徹底崩潰。甚至會還問我們,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讓他這麼難受;有時也會在地上打滾,大哭說他現在就要去死。當時,我與先生已經嚴陣以待,預期他的青春期會帶來更極端的情緒和挑戰。
  但驚喜的是,幼稚園時期情緒教育的練習正慢慢發酵。現在的他,面對不舒服的情緒時,反而能用不傷害自己、不破壞關係及物品的方式來處理。例如:他會轉身離開現場,躺在床上發呆、看一本書或是聽幾首歌,等情緒慢慢平復後,再試著跟我們表達他生氣憤怒的原因,可能是他被誤會感到委屈,或我們沒有理解他的心情。即使遇到比賽表現不佳、偶爾還是會丟東西發洩時,他也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方式不對,並主動尋求更好的方法。
  由於兒子怕輸的個性,我們從幼兒園起就常常陪他做「輸」的練習。三個人的遊戲,讓他當第二名;帶他去參加足球隊,希望藉由隊友的陪伴,讓面對勝負時的負向情緒強度能降低。大班時,我們陪他創作《怕輸的豬豬》,也是希望藉由回憶,去整理每一次輸的時候的心情,引導他分析當時的感覺,回想吉利幼兒園老師們教導的方法,再結合圖畫治療,鼓勵他去覺察每個負向情緒下的自己,透過繪畫來釋放情緒。創作的過程中,他甚至能用旁觀者的角度畫下自己生氣的樣子,去鼓勵書中的主角練習用老師們教的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
  學習情緒教育,不會讓孩子馬上變成情緒小達人,但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家長們會看見很大的改變。最近,兒子在他的生活小札記中寫下這樣一句心得:『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要讓情緒控制你。』我想這就是情緒教育的意義。」——沐衡的媽媽(簡依帆)

作者

柯秋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從事幼教工作36年,現任成長文教基金會總園長、吉利幼兒園園長。
  喜歡孩子,也愛跟孩子聊天、一起玩,既是園長,也是老師;期望自己是一個能貼近、陪伴孩子,與老師、家長一起成長的幼教工作人。
葉蟬慈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畢業,從事幼教工作25年。
  內心裡住著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孩,享受著和孩子們相處時自然純真的快樂,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創造快樂的童年回憶。

莊苑榆
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畢業,從事幼教工作16年。
我喜歡孩子的笑顏,喜歡孩子的童言童語,喜歡和孩子一起在教室裡玩得瘋狂,享受趣味與驚喜,更喜歡帶著孩子趴趴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
林瑞吟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研究所碩士,從事幼教工作34年,現任法務部附幼園長。
  我總是想著孩子們的小腦袋究竟想著什麼?在他們行動時,在他們說話時,在他們靜默時。我,想做個懂得他人的解謎人。
李垣瑾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畢業,從事幼教工作20年。
  個子不高大的我,孩子們總是喜歡「垣垣,垣垣,臉圓圓!」這樣幫我介紹。喜歡沉浸於動手做之中,也喜歡跟孩子們一起動手做、玩耍、聊天!
陳育立
  實踐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畢業,從事幼教工作21年。
  我是吉利的小螺絲釘,我的高度和小孩最接近,小孩總是喜歡戲說:立立、立立,小小一粒。我喜歡和孩子開玩笑,聽孩子說他們的小秘密。
黃蓉珊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從事幼教工作24年。
  「阿蓉,你演戲也太好笑了吧!」孩子看我,逗趣、搞笑;我看孩子,純真、自然。我是蓉蓉,喜歡孩子,也愛玩遊戲。

審訂導讀 楊俐容
  臺灣第一位結合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親職教育專家,臺灣「SEL社會情緒教育」的領頭羊。她所創「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全臺校園已有超過百萬名學童上過芯福里的情緒課程。 同時成立「耕心學院」,致力將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學的專業透過各種方式,為台灣的老師、父母和孩子做出貢獻,期待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

目錄

推薦序1 教大人聆聽與回應孩子心聲的一本書/廖鳳瑞
推薦序2 SEL教育 ,重塑親師間信任的幼教新解方/蘇信如
作者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走遠:十年情緒教育心路/柯秋桂
導讀 SEL,是老師看見孩子的全新視角/楊俐容
Chapter 1. 我不想上學|適合年段:幼小班/柯秋桂
-情緒:難過、安心、平靜
-人際:分離焦慮
-韌性:生活適應、自我效能

Chapter 2.我不會|適合年段:小班/葉蟬慈
-情緒:難過、生氣、開心、舒服
-人際:求助、感恩
-韌性:面對挫折、解決問題

Chapter 3.把開心帶進教室|適合年段:小班/莊苑榆
-情緒:開心、驚喜、儲存正向情緒
-人際:分享經驗與感受
-韌性:主動創造正向經驗

Chapter 4.愛逞強又愛生氣的小小|適合年段:小中班/柯秋桂
-情緒:生氣、失望
-人際:同理關懷
-韌性:面對挫折

Chapter 5.老師,他插隊|適合年段:中大班/柯秋桂
-情緒:得意、舒服、不舒服、生氣
-人際:身體界線、人際表達、同理關懷
-韌性:理解問題、解決問題

Chapter 6.很難,可是我想努力試試|適合年段:中大班/林瑞吟
-情緒:難過、得意
-人際:同理關懷
-韌性:面對挫折、自我激勵

Chapter 7一起玩遊戲囉|適合年段:中大班/李垣瑾.柯秋桂
-情緒:開心、緊張、難過、害怕、生氣、情緒強度
-人際:積極傾聽、同理關懷、衝突處理、溝通協商
-韌性:解決問題、負責任的決定

Chapter 8.不公平!為什麼都是你決定|適合年段:大班/陳育立
-情緒:生氣
-人際:積極傾聽、尊重差異、同理關懷、衝突處理、溝通協商
-韌性:釐清問題、解決問題

Chapter 9.為什麼他們不跟我玩|適合年段:大班/黃蓉珊
-情緒:多元情緒、複雜情緒
-人際:積極傾聽、尊重差異、同理關懷、衝突處理、溝通協商
-韌性:釐清問題、解決問題

Chapter 10.你沒看到我正在忙嗎|適合年段:大班/柯秋桂
-情緒:生氣
-人際:察言觀色、同理關懷
-韌性:延宕滿足、自我激勵

作者後記

序/導讀

推薦序
教大人聆聽與回應孩子心聲的一本書

—----------廖鳳瑞/幼兒教育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副教授


《SEL幼兒課堂這樣教》描述了吉利幼兒園(以下簡稱「吉利」)的老師們,如何運用社會情緒教育(SEL)及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下簡稱「課綱」),來解決學齡前孩子在幼兒園內尋常的小問題,例如:不想上學、哭喊「我不會」、插隊、抱怨不公平、或「為什麼他們不跟我玩」等。
  這些孩子的小問題,有需要花一本書來寫嗎?針對這個疑惑,我很喜歡吉利葉老師在〈我不會〉篇章中的深刻體悟:「許多老師面對孩子不會做而大哭時,會覺得這些自理動作很簡單,有什麼好哭的,人生中會遇到的挫折,比不會穿脫衣服、拉拉鍊,還困難、艱鉅許多!」吉利老師透過本書十個「小問題」的視窗,帶領我們看見,這些大人眼中的「小事」,其實是幼兒的「生命大事」,而幼兒周遭大人如何處理這些小事,將影響到幼兒如何看待自己、他人、成人乃至整個世界。

從點到面的照看
書中以具體教案詳述幼兒園老師們如何運用「以幼兒為主體的課綱課程」及「SEL技巧」,來引導幼兒處理自己或與他人間的情緒。在每個篇章中,我們都能看見老師們展現高度的耐心、同理態度與專業教學,深入淺出地與幼兒做深度對話,引導他們覺察自我或他人的需求,並共同探討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閱讀時,我深受吉利老師運用專業來守護幼兒身心理健康的用心所感動,這份守護的承諾對幼兒健康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我真心建議所有幼教老師閱讀本書,我們可以從中看見自己對幼兒生命與成長的重要性,進而肯定自身的專業價值!

  近年來,因「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實施,滋生許多對於幼教老師不當管教的指控,使得幼教生態瀰漫著對幼教老師的不信任與不尊重,許多老師開始質疑從事這個職業的價值。小柯園長在本書後記中,勇敢地描述了該園如何面對這個問題,陳述吉利如何秉持該園與SEL信念--信任、同理、溝通、陪伴,和園內老師、家長溝通,彼此接納、撫慰,堅定地從這個嚴峻的困境中走出來。特別是在〈你沒看到我這在忙嗎?〉一篇中,坦誠地描述老師也有情緒,從內容裡我們看見了,有情緒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何讓老師和幼兒彼此承認且接納彼此的情緒,一起探討情緒背後的需求,共商解決方案。
真正的SEL,絕不只是照顧幼兒的情緒並要求老師隱忍,而應該是照看到所有人,才能營造出一個正向支持的整體情緒氛圍,助益所有人的身心理健康。
雖然本書各章都源自於少數幼兒(或一位)所出現的問題,但許多經驗與情緒都是相通的,吉利老師讓我們看見,如何以SEL課程從個案出發,幫助所有幼兒、老師、家長。從幼兒到老師,從一位幼兒到全部幼兒,吉利所實施的SEL是一種從點到面的整體照看!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綱與SEL的專業結合
本書每個教案都有針對教學目標對應課綱的學習指標,我們可以把課綱學習指標視為輔助老師思考的工具,它能幫助老師精準地找到切入課程的角度與進行方向,有系統地逐步帶領幼兒達成目標能力。

我以〈把開心帶進教室〉一篇為例說明。老師設定的目標是要幼兒開心,但不是要哄幼兒開心,或提供興奮、好玩的活動讓幼兒開心,而是決定要「經營生活中的開心」。因此老師選用課綱美感領域的「探索與覺察」學習指標,從「讓幼兒運用感官探索生活環境中的事物,從中感受正向情緒感受」切入,設計了「在生活中主動提供、刻意營造開心、驚喜等正向情緒經驗,引導孩子感受、紀錄、儲存這些美好時刻的記憶,讓孩子未來面對困難、挫折時,有能量去轉念而應變」的活動。同時,也選用情緒領域「表達」的學習指標,提供幼兒運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自己在探索生活環境的美時所感受到的開心情緒,透過經常表達來內化、儲存日後可提取的開心經驗寶庫。
運用課綱學習指標所設計的「把開心帶進教室」課程與活動,明顯有別於一般僅透過幾個有趣、興奮的活動所營造的短暫、片段的開心。這種專業的結合,更能為幼兒建立持久、內化的情緒復原力。我鼓勵老師們如同此書所示,運用課綱學習指標,精準找到切入課程的角度及進行方向。 這本書不但能讓我們幼教工作者重拾專業與信心,同時在照看幼兒的情緒需求中,也照看了處在當中的所有人!


推薦序
SEL教育 ,重塑親師間信任的幼教新解方
------蘇信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聘任督學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 「當父母無足夠能力幫孩子時,老師應扮演孩子遲來的母親」。這樣的理念剛好呼應了學前教保服務,在以維護兒童權益為最高目標的兒童福利系統中,被歸類為對家長在教育及照顧幼兒功能不足時,提供補充性的專業服務,而攜手友善育兒的夥伴關係,更是被期待的親師互動或園家合作模式。但曾幾何時,這個讓社會安定運作的機制之一,卻因疑似不當對待幼兒的事件頻傳,而飽受負面評論與質疑,並需要主管機關耗費龐大資源進行調查處理。無論結果如何,均對相關的親師生、園方甚至社會整體造成無可避免且難以完全彌平的傷害。
綜觀相關案件,有相當比例都是發生在日常的教保活動中。「因為壓力很大、情緒失控了⋯⋯」是常見的理由,在教保服務的現場,必須以相對有限的人力,在緊湊的作息時間中,滿足稚齡兒童們全人、多樣,甚至個別的特殊需求;同時還有繁雜的例行工作需在時限內完成,再加上家長的要求與整個社會的期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有壓力是無庸置疑的,但無法找到師生能共同妥善面對並有效調適的方法,則是發生幼兒遭到違法對待的主因。當既有的師培系統顯然已不足以確保進到幼兒園服務的專業人員,都能做到對孩子最基本權益的維護,且政府近年制頒並三令五申的相關法規及行政管理制度,也尚未能發揮杜絕此類案件發生的功能時,什麼是貼近現場需要且真正有效、甚至能防範於未然的解方?近年來受到相關各界關注。而提升老師們的社會情緒素養,似乎也逐漸成為大家共識的重點。
個人有緣,早於公設民營吉利托兒所於民國八十九年創立之前,就已經認識柯秋桂(小柯)園長。持續至今,一直對她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前瞻性眼光和實踐家的精神,辛勤耕耘的作為印象深刻,更敬佩她在不斷優化園務管理績效與整體教保服務品質的同時,總是心繫佔園內相當比例的特殊需求幼兒及需要加強協助的家庭,帶著團隊竭盡心力地整合各方資源、落實融合的精神,給予孩子最佳的教育與照顧。另外,見證幼托整合軌跡的吉利非營利幼兒園,在小柯園長的領導下,不僅歷年評鑑或績效評核均名列前茅,近十餘年來更是積極參與台灣學前教育領域的重大發展方案,包括幼兒園的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在地文化課程參考教材研訂、學習評量指標研擬到STEAM課程實踐,並常將寶貴的實作心得與研發結果反饋給學術界,並與眾多幼兒園夥伴分享,幫助幼教界夥伴一起成長。
接續前面的努力,小柯園長將多年來帶領老師們在課程中實際推動社會情緒學習的教案與心得集結成冊。本人有幸先睹為快看到初稿,隨著作者流暢且溫暖誠摯的文筆,幼兒園充滿生命力的情景像跑馬燈般歷歷在目,而真善美的幼兒成長園地的意象也再度浮現腦海。這份「實戰手冊」除了以幼兒為本位,用實際案例的過程紀實,幫助第一線的老師了解如何適齡適性地協助幼兒社會情緒能力的發展,字裡行間更傳遞對幼兒親師生真正需要的了解與關懷。透過「重點心法」、「老師有辦法」、「焦點提問」、「看見SEL」以及「延伸參考」等段落設計,更把相關專業知能從理念、教學技巧到延伸學習的資源等加以完整、精妙地整合。這般用心,都是為了幫助閱讀者更易學、好運用的付出,讓人驚喜,更是感動!
當社會情緒學習(SEL)在全球教育界已形成風潮,臺灣也在恢復教師節放假的二0二五年,宣告正式邁入社會情緒學習(SEL)元年。同時,吉利團隊正在小柯園長帶領下,同心協力跨越非預料中的事件所造成的風浪,並如同浴火鳳凰般,準備好再度振翅上騰、朝著更高境界的標竿前進,持續翱翔於幼教專業領空!本書的出版將成為這段特殊經歷的重要見證,也是加速提升幼教老師們的社會情緒素養(T-SEC),以落實兒童的社會情緒教育的助力,相信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再度普獲家長與社會的尊重與信任,進而親師間友善合作,各安其所地幫助每個寶貝身心平安健康成長,也會重新成為學前教保服務的日常。

試閱

Chapter 10 你沒看到我正在忙嗎? 文|柯秋桂

適合年段:大班

教學目標:
● 引導幼兒觀察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覺察對方可能的心情
● 培養幼兒知覺對方的心情,學習適切回應的能力
● 協助幼兒學習運用策略、方法,讓自己更能等待、自控

SEL主題:
● 情緒:生氣
● 人際:察言觀色、同理關懷
● 韌性:延宕滿足、自我激勵

學習指標:
● 運用自創圖像符號標示空間、物件或記錄行動(語-大- 2-5-2 )
● 從事件脈絡中辨識他人或擬人化物件的情緒(情-大- 1-2-1 )
● 理解常接觸的人或擬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情-大- 3-2-1 )
● 運用等待或改變想法的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情-大- 4-1-1)

SEL指標雷達圖:

☆重點心法☆
❶ 引導孩子慢下來,觀察並覺察對方的情緒與所處狀態,適時調整行動。
❷ 找到「分散注意力」、「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學習「自我控制」。

午餐時間,卉卉、蓉蓉老師正忙著為孩子們備餐。孩子們排隊盛飯夾菜。大夥兒安靜地享受午餐,老師才覺得教室一片祥和,就聽到「匡噹」一聲,祐祐端湯回座位時,不小心打翻了碗,湯湯水水灑得滿地⋯⋯

卉卉老師: 「打翻了沒關係,祐祐,趕快去拿抹布把地上擦乾淨。」
祐祐:「 可是是睿睿推到我的,他要跟我說對不起。」
睿睿:「對不起啦!」
祐祐:「是你推到我,地板你要擦。」
睿睿:「為什麼!我都已經跟你說對不起了!」

兩個孩子說著說著就爭執起來,老師正觀察兩位孩子怎麼解決時,又聽到阿庭大叫:「老師,琪琪吐了!」廁所門口,琪琪正彎著腰把食物吐得滿地,身上也沾到了嘔吐物。看到一地的嘔吐物,卉卉老師迅速地進行清理,這時蓉蓉老師也快步走過來,協助琪琪去清洗。

卉卉老師邊清理地板,邊提醒孩子不要靠近,以免碰到嘔吐物。這時晨晨大叫:「老師,我要盛湯!」說著,就走到老師前面。老師對著晨晨說:「晨晨,請離開這裡,這裡有嘔吐物,容易感染病菌,我正在清理地板,你可以回座位等一下嗎?」晨晨才走回去座位,小哲又走到備餐區大喊:「老師,我要盛湯!」

卉卉老師:「⋯⋯小哲,你看到我正在做甚麼?」
小哲:「你在擦地。」
卉卉老師:「你看我的表情,你覺得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

小哲這才注意到老師的表情。

小哲:你現在很忙,有些緊張。
老師: 對,我現在很忙,又很擔心你們會碰到嘔吐物,所以我有些緊張、也有些累,心情不太好!看到有人心情不太好或生氣了,你們可以怎麼做?
小哲:要幫忙。
老師: 謝謝你想幫忙,但老師擔心你們會被感染,所以現在你先離開回座位等,老師做完事,你們再來找老師盛湯。

隨後,卉卉老師安靜地清理地板,心情也就慢慢地調適過來。此時,蓉蓉老師也正好幫琪琪清洗好,走到備餐桌開始幫孩子們盛湯。


培養孩子等待的能力與解決策略

學齡前幼兒普偏較難以「等待」,也較難要求他們將想要的需求「延宕」,這可能與孩子們天生個性較急有關,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延後享樂」或「延宕滿足」的自制力尚未發展成熟的緣故。然而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四到五歲時,他們開始能感受並發現,如果能耐心等待或願意持續把事情做好,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完成讓自己很得意的作品。這個「得意」的開心與滿足感,不僅會讓孩子感受到「我能」、「我會」的自信,也會促使他們更願意拿出耐心與付出努力。
但是,要求孩子們學會「等待」和「延宕滿足」,絕不是單純要求「忍耐」就好,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習「解決問題」,或「分散當下注意力」的策略與方法。例如,當老師很忙,自己又不會時,可以找會的朋友幫忙,或先做其他的事,這都是很好的方法。
同時,老師也可以針對孩子可能需練習「等待」、「較棘手的問題」等幾個情境,與孩子們一起腦力激盪,列出可能的應對策略,例如:唱歌、去玩喜歡的玩具、去做喜歡做的事情、找其他朋友協助等。引導孩子學習依據不同情境,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邊解決問題或邊等待。

☆老師有辦法☆
讓孩子練習「看見」別人的需要

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裡,某些時段是老師固定非常忙碌的時間,常需同時處理很多事情。如果此時老師又需照顧某些孩子的個別需求,例如:先吃藥再吃飯、有人吐了、幫孩子擦屁股等,或孩子間臨時又起了衝突,當下,若有孩子無法察覺老師的忙碌,又無法等待,甚至哭鬧地要老師立刻幫忙,就可能讓老師理智線斷掉。
類似的狀況相信也常發生在家裡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中。因此,如何引導孩子能敏覺當下的情境,注意到互動對象的肢體表情和心情,進而知道如何「趨吉避凶」,是孩子到了中、大班需要開始多加練習的部分。為了讓孩子們能更深入地覺察到大人在忙碌時的情緒,老師們決定安排一個時段,讓孩子們觀察並記錄老師的工作狀況、肢體表情與可能的心情變化,進而引導孩子學習當成人在忙碌時,如何適切地回應。

觀察任務:記錄老師的忙碌與情緒變化

一早運動結束,孩子坐定後,蓉蓉老師與孩子們討論今天的任務:

老師:「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幫忙畫下卉卉老師在『美勞區』或吃飯時間時,做了些什麼。等一下我會把小朋友分成兩組,各自選一段時間(學習區或吃飯),觀察卉卉老師。你們在觀察時,『眼睛』要注意看:她在做什麼、表情有沒有不同,『耳朵』也要仔細聽,聽聽卉卉的聲音。如果表情與聲音變得不一樣,請你們幫忙畫下老師的表情、動作。另外,也要記得請老師幫你寫下發生的事,與老師可能的心情。明天,我們再請你們分享。」

分享與討論:孩子們的細微觀察

隔天早上,蓉蓉老師邀請孩子們分享看到的內容和卉卉老師的心情變化:

宸宸:「卉卉老師教小朋友怎麼洗筆(水彩筆),教小朋友拉毛線,用手指編水壺袋,還跟安安討論要做的事。」
可可:「樂樂要畫水彩,卉卉老師拿花給他畫,又陪竹竹縫東西。」
咪咪:「收拾時放音樂、搬桌子,幫小朋友的作品寫名字、拍照,提醒小朋友洗水彩⋯⋯」
蓉蓉老師: 「吃飯時間,卉卉老師又在做什麼?」
小哲:「吃飯時,卉卉老師幫桌子噴酒精消毒、幫孩子裝飯、舀湯。」
晨晨:「 巧巧最後吃不下,卉卉老師要去他旁邊陪他吃飯。」
呈呈:「 檢查小朋友桌子、地板有沒有擦乾淨。刷牙後,要檢查牙齒、看棉被有沒有鋪好,還要餵藥⋯⋯」
蓉蓉老師:「卉卉老師的表情、聲音有沒有不一樣?什麼時候,卉卉老師的心情變不好呢?」
宸宸:「我看到小朋友一直叫卉卉、卉卉,要卉卉幫忙⋯⋯卉卉老師就變得快生氣了!」
蓉蓉老師:「你有看到卉卉老師這個時候的表情嗎?」
宸宸:「有啊!我看到卉卉老師就不說話了,我覺得卉卉老師可能有點生氣,因為太多人一直叫他,幹嘛一直叫一直叫,很吵耶!」
小呈:「我覺得卉卉老師的表情有點『煩』,最後就生氣了,我的阿公就是這樣!」
璇璇:「還有巧巧哭的時候,卉卉老師好像有點緊張,她的聲音不一樣。」
蓉蓉老師:「緊張的表情是什麼樣子?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宸宸:「他的嘴巴閉起來,不說話⋯⋯」
蓉蓉老師:「小朋友觀察地很仔細,也有試著想卉卉老師心情不好的原因,我們現在就去訪問卉卉老師,聽聽她的心情、想法。」

訪問當事人:理解忙碌中的情緒與期望

孩子們既然已經觀察到卉卉老師忙碌時的肢體動作表情,也似乎覺察到老師的心情變化。老師決定藉由詢問當事者的心情,讓他們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帶給對方的感受與影響,並「聽到」對方的期望,讓彼此相處更舒服。

卉卉老師:「昨天,我看到你們在旁邊觀察我做事,你們有什麼要問我的嗎?」
宸宸:「你在美勞區陪小朋友做事情,小朋友一直叫你,你就不說話了,是不是生氣了?」
卉卉老師:「嗯,我不喜歡別人一直叫我。一直叫,一直叫,我會頭痛,頭痛就會不舒服,心情也就會不好呢!」
璇璇:「我還有看到你走到巧巧旁邊,好像很緊張!」
卉卉老師:「因為巧巧的手被針刺到了,如果有小孩哭了,我就會有點緊張,也會有些擔心。」
小呈:「老師,我覺得你有一點煩,對不對?小朋友一直叫你!」
卉卉老師:「我不喜歡對孩子兇,可是如果我正在幫助其他小朋友、又在忙很多事的時候,小朋友又一直叫我,一定要我馬上幫他,我就會頭痛不舒服,有時會生氣,會覺得有點煩。這個時候,我就會不說話,因為我怕我一說話,就會對小朋友太兇!」
蓉蓉老師:「你很忙或不舒服時,你會希望小朋友幫忙做什麼呢?」
卉卉老師:「我希望能像前天一樣,中午吃飯時,因為有小孩吐了,很多小朋友看到我正在忙,就先停下來,等待蓉蓉老師忙完再幫你們盛湯。讓我可以安靜地清理地板,趕快把事情做完,我的心情就慢慢地變好了。」
蓉蓉老師:「對啊,如果我很忙時,也會希望小朋友先『忍耐』、『等待』一下,又或者自己先試著解決問題。我想請大家想一想,在學習區時間,如果老師很忙,你們又碰到問題不會做時,可以怎麼辦?」
小呈:「可以找會的朋友幫忙,如果你們不會打結,可以找我,我很會打結。」
宸宸:「也可以找其他老師幫忙。」
璇璇:「可以自己再想一下啊!」
咪咪:「可以先做別的啊!」
蓉蓉老師:「這些都是很棒的方法,碰到問題時,小朋友都可以試試看!」

透過這次寶貴的觀察與對話,孩子們不僅更深入地理解了老師在忙碌時的情緒與需求,也學會了如何在適當時機表達關懷與提供幫助。這一步步的引導,正是為孩子們未來面對更複雜的人際互動,奠定穩固的同理心與應變能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06333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 親子天下全書系任2本75折
※ 親子天下11月新書延伸閱讀2本75折
預計 2025/10/31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