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

Lessons from the classroom : 20 things good teachers do
全球教育界一致推崇他為「老師中的老師」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個人喜歡
  • 79 28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美優良教師
美國品格教育聯盟(CEP)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
全球教育界一致推崇他為「老師中的老師」

 

好老師從門口就開始教

36年的教學生涯,伍爾本博士天天站在教室門口歡迎他的學生。因著一個最簡單、最不花時間、最愉快的動作,就輕易達到所有老師夢寐以求的希望──與學生拉近距離。

「如果你能跟他們拉近距離,你就能教他們。」
伍爾本博士始終相信「品格」是建造美好人生的重要基石;是引領學生追求與維持學業的卓越關鍵。他在本書中分享了多年來打造「卓越教室」的洞見與智慧: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改變跟學生的關係?
如何與家長互為夥伴,邀請他們一起來幫助學生?
如何在開學的頭兩週就贏得班級的心?
如何維持學生學業和品格高標準的同時,創造無窮樂趣?

字裡行間不見深奧理論,只見熱愛學生的老師啓迪學生心靈,把他們最好的一面激發出來。展讀之際,你會因他分享的「教師境遇」而會心一笑;因他帶出來的「生命轉變」而熱淚盈眶──你彷彿就坐在他的教室裡,體驗每一個感動時刻…

好老師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就開始!

★歡迎加入: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情 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goodteacher.com.tw

名人推薦

王秀槐 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哈佛大學教育博士
吳榕峯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楊金寶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劉慈惠 「豐盛品格」計畫主持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發起人
廖文華 夢想之家青年中心 理事長
聯合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如果你聽過伍爾本有關教學的演講,你肯定明白聽他一席話能有多豐富的收獲。……對於所有從事教育的人,是最美好的傳承。──李寇納博士(Dr. Thomas Lickona)

這本書必能重燃你對人類最高尚之行業──教育我們下一代的熱忱。……這是一部教育上的傑作!──菲爾‧文生博士(Dr. Phil Vincent)

這本書真的太棒了,可謂教學手冊的萬中選一,讓我們看到教師能做哪些重要的事,使學生的生命有所改變。……我愛死這本書了!真希望全國每一位老師人手一本,展讀並應用這些極有價值的功課。──蜜雪兒‧玻芭博士(Dr. Michele Borba)

譯者

 

劉如菁

出生於台灣新北市,曾任報社記者、編輯。
自2000年開始專職翻譯,迄今已近九十本。

目錄

寫作緣起:一個單純的功課
1    好老師都具備一項特質
2    好老師有兩個重要目標
3    好老師與家長互為夥伴
4    好老師從門口就開始教
5    好老師教禮貌和黃金律
6    好老師打造關懷型社群
7    好老師保護氣氛不受有毒言語汙染
8    好老師說和善肯定的話
9    好老師每堂課都從積極面開始
10    好老師和他們的學生都有使命
11    好老師運用視覺提示的力量
12    好老師幫助學生制定並遵守規則
13    好老師訂高標準也有高期待
14    好老師幫助學生發現選擇的力量
15    好老師講好聽的故事
16    好老師運用名言的力量
17    好老師和學生一同歡笑
18    好老師激勵學生訂目標
19    好老師抓住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
20    好老師一年比一年更好
結論:給老師的兩個祝願
關於教學、學校和品格教育的書籍
品格教育機構
感謝
關於作者
作者其他著作
 

序/導讀

推薦序1

每天一見面就用愛擁抱孩子 吳榕峯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品格力代表學習力,也是最好的競爭力。學校教育首重品格之塑造,教師要能傳道、授業、解惑,但亦首重學生品格之養成。

「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一書作者Dr.Urban一生重視品格教育並身體力行,將在高中及大學教書的親身經歷集成著作出版,提供教育現場的老師及文教工作者,甚至為人父母者,作為個人勵志敦品與培養學生正向品格的秘笈寶典。他提出好老師要做好20件事,其中最重視的事情是「每天個別迎接每位學生」,讓學生自覺受到重視,進而才能影響學生,產生教育的真正效果。另外強調逐漸在現在社會被忽略、遺忘的禮貌,如何在學校教學中重新被重視、討論,進而被學生接受,內化成為日常的行為。

我曾任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校長6年,也總是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孩子們也期待晨光的歡欣見面,深切認同給孩子真誠溫暖且感受自在的歡迎,最能滿足學生愛與歸屬的需求,讓孩子們感覺自己重要,並有助學生建立正向的自我觀念。

好老師會做的事何其多!就從Dr.Urban書中的20件開始!此書融合理論基礎及實務經驗精華,成就了品格教育的典範,非常值得推薦給學校教師、教育行政人員及接觸照護孩子的父母或任何人,作為構築教育工程中廣泛運用的工具書。

推薦序2

不只寫給老師 劉慈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

 

這不只是寫給老師的一本書,雖然它的書名是「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

當你帶著一顆安靜的心,仔細咀嚼此書,相信許多人會與我深有同感──它是寫給每一位關心及參與兒童、青少年學習與成長之生命建造工程者的一本「人師」秘笈,無論你是在體制內或在體制外。他激發孩子喜歡學習、追求卓越,他教導孩子一生受益無窮的「人生功課」。 難怪,人們給予他最佳的封號是「老師中的老師」!

他直率、真誠而幽默的文筆,讓讀者在輕鬆而不失嚴肅中思考教學中的一件重要事──老師的挑戰越來越大,學生各式各樣的問題越來越多,法寶用盡、無計可施下,老師是否只能選擇消極以對,在無奈、無力、迴避與抱怨中,能選擇固守「經師」的角色就不錯了。是嗎?問題是,當孩子的心不打開、腦不到位的情況下,言者諄諄,聽者渺渺,孩子永遠只能做一個被動、不得已、沒理想、不快樂的學習者。問題是,如果要改變情勢,多難啊?要花多少時間和心力啊?  

書如其人,伍爾本博士(Dr. Urban)抽絲剝繭,娓娓道來,感動人是以真摯、以真情、以幽默。面對老師們頭痛、力不從心、剪不斷理還亂的教學上錯綜複雜的問題,他以走過、處理過的實戰經驗(包括失敗的),分享一帖又一帖,清新而又具體「操之在我」的實用處方。在書中,你會看到他透過簡單的想法、合理的規則、用心的陪伴、真摰的尊重、無比的熱情,以及堅韌的愛,在歷程中化解可能的衝突、張力和抗拒,最終一次又一次打開孩子緊閉、頑強、受傷、迷惘、不在乎的心靈,進而感動孩子願意離開舒適區,主動選擇全力以赴;願意與粗魯無禮、傷己傷人的言語和態度說再見,進而選擇成為自己生命建造的自信者。

正如他很喜歡的佳言之一:「孩子不在乎老師懂得多少,直到他了解你關心他有多少。」對他來說,當老師是一件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無價投資,教育沒有捷徑,卻存在亙古不變的道理──「愛與榜樣」。高標準不等於不近人情!孩子不是不能被要求,反之他們很需要被指引、被要求,重點是我們如何要求。當孩子體會到在我們眼中,他不只是一個「座號」,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我們用真心對待與關心的獨特個體時,一切的改變就在關係與信任建立的一霎那,被啟動了……

強力推薦這本適用於幼兒園到大學教學情境的經典好書!

試閱

【好老師從門口就開始教】
每一學年我大約教九百次的課──每天教五次課,共教一百八十天。在每一堂課之前,我會站在走廊靠近門邊,向每一位踏進教室的學生表示歡迎,就像歡迎朋友走進我家一樣。那是我當老師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也是最簡單、最不花時間、最愉快的一件事。

怎麼會開始做這件事的?讓我說給你聽吧。教書的頭一年我根本忙不過來,我帶著僅一學期的教學經驗──基本上只教過一個班級──開始教書生涯;第一年我教三個科目,其中兩個是我從沒教過的;我有五個班共一百七十五名學生,除了要記他們的名字以外,我還得試著學習一套全新的體制和同事的名字。備課、改考卷和報告、打分數、開會、回覆電話,一大堆事好像快淹過我頭頂。這好像是起碼五個人的工作,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如果我肯花時間好好地做,我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我深信不會有比第一年更難的。我的想法是對的。教書永遠是辛苦的工作,但最難熬的莫過於第一年。

★經過了一學期,我對許多學生竟一無所悉
在第一年裡,我學到無數有關教書的寶貴功課。最重要的一課,在僅剩兩天就學期結束時來到,我的美國歷史課學生正一個個走到教室後方,把課本交給坐在桌前的我。我會翻一翻,視書況如何,如果書況還可以就放到一推車上,準備送去給圖書館。艾佩洛(April Madden)是第三個把她的課本交上來的,我一邊翻書一邊抬頭看她,心裡有點難過,這個女孩上我的課大概有一百八十次了,而我幾乎不認識她。我知道她坐在哪個位子,知道她每學期都得C,知道她一個問題也沒問過或回答過,也不曾參與過任何一個討論。

日復一日和她花這麼多時間在同一間教室裡,我還不認識她,想到這我就不免歎息,更叫我歎氣的是,可能還有一百多個學生跟艾佩洛的情況差不多──我一樣幾乎不認識他們。我設法原諒自己,因為那一學年實在有好多挑戰和要求,但我暗自發誓,下個學年我一定要找出方法拉近跟學生的關係,還要使我的教學更個人化。
★站在門口歡迎每一位學生
問題是:我要如何使教育變得更個人化,講正課的時間會不會失掉很多?整個暑假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後來,到了勞工節的週末,就在我教書的第二年即將開始的時候,由於招待朋友,結果竟靈光乍現。內人和我邀請了一對好友夫婦來家中晚餐,門鈴響時,我起身開門迎接。我抱了一下依蘭,跟勞勃握了握手,盡我所能地用最親切的方式歡迎他們。整個暑假我一直在思考新學年的事,一直自問該如何拉近跟學生的關係,這一刻終於找到答案了。我要站在教室門口,個別地歡迎每一位學生,盡可能親切地歡迎他或她走進我的教室。我不但要在頭一天上課這麼做,更要整個學年的每一天,對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這麼做。

我抱著興奮的心情迎接第二學年的開學日,有兩個原因:第一,招架不住的第一年已經過去了,我有信心這一年會輕鬆許多。第二,我要站在教室門口歡迎我的學生,而我有信心他們不但會很高興,而且會以同樣的活力親切地回應。我真是錯了!別忘了我在教書生涯的頭幾年還很天真又懷抱理想,雖說我從未失去我的理想主義,但我的確失去了許多天真,因為經驗多了。第一次歡迎的結果令人失望,但仍是很有價值的經驗。

★結果……學生被嚇壞了
在開學第一天我歡迎了一百七十多個孩子,只有不到兩成(約三十至三十五位)照我以為的方式回應。這一小群學生直視我的眼睛,露出燦爛笑容,握住我伸出的手,聽我介紹自己並詢問他們的姓名。這就是我以為他們都會做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另外八成的學生避免目光接觸(絕大多數眼睛看地上),給我一個死魚式/無力的握手,嘴裡咕噥什麼讓人聽不清,而且幾乎都不笑。我是既驚訝又失望。一個老師在開學第一天特地這樣友善地歡迎學生,他們怎可不感謝呢?那是我的問題,但孩子們的反應卻不是這樣。

實情是他們從沒見過老師站在門口歡迎他們,所以全無心理準備。誠如有些人後來解釋的,那一天他們真被我嚇到了。他們不習慣有個魁梧的傢伙──我身高一米九八,體重九十五公斤──站在教室門口。還有一個令他們頓時手足無措的原因是,孩子們還缺乏社交禮節的薰陶。沒有人教過他們與人相會時目光要接觸,要堅定有力地握手,加上微笑。1967年9月是如此,今天依舊。事實上,今天情形更糟。

我第一個衝動是想擋住不讓他們進門,然後說:「嘿,你不曉得我在迎接你進我的教室嗎?你沒看到我在嘗試因材施教嗎?」但我把那股衝動擺在一邊,因為有害無益。想像一下,假如他們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到一個魁梧的傢伙為他們社交技巧笨拙而訓話,那會是多麼糟糕的開始。所以我只是盡可能以最友善的方式歡迎每一個人,同時腦筋在想我要怎麼以雙贏的方式處理這問題。我一點都不知道那將是新學年的第一個「感動時刻」。
★從頭教起—教導正確的社交禮節
把大家都迎接進來以後,我先確認他們都沒有走錯教室。我在黑板上寫下我的姓名、教師室號碼,和科目,接著我請他們核對他們的課程表。然後我說:「讓我用一個小小的問題作新學年的開始吧,有多少人注意到幾分鐘前你們走進教室時,我人在哪裡?」當然他們都知道,即使有一些表現得好像不知道一樣。有個孩子回答:「你剛才站在走廊靠近門口的地方。」我再問:「你們認為我為什麼站在門口?」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一直是一樣的:「你站在門口是因為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你想要歡迎我們回來。」我說:「答得好。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也的確想要歡迎你們回來,我也想要歡迎任何剛來到這學校的新同學。但不只這樣喔。」

我說:「我要跟一些人道歉,剛才我站在門口可能把一些人嚇到,我不想讓你們覺得不自在,事實上正好相反──我想讓你們知道我歡迎你們,希望你們來上我的課覺得舒服自在。我是出於一片好意的。」我也說明我不是只有第一天歡迎,這學年的每一天都會是這樣,我說:「從現在起,你們要對我的迎接作好心理準備。」

我也想談一談與人初見面要目光接觸、握手和微笑的問題,但我不想讓他們覺得我很挑剔,我說:「我們來談談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有多少同學的父母教過你初見面時該做什麼?」大約有七個人舉手。我問父母教他們什麼,他們回答三件事:目光接觸、堅定有力地握手,還有微笑。另一位同學反應道:「啊,我爸媽也有教我這些,但我以為在學校不適用。通常不會有老師在門口歡迎我們。」部份問題在此,孩子們往往無法將學校和真實生活連結在一起。我盡可能用最正面的方式告訴他們,所有的人,無論在學校或任何場所,都值得受到有禮貌的問候。我說:「我知道今天早上你們都不是有意對我不禮貌,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談它。要記得,你們每一次進來上我的課,我都會在門口問候你們,我想要讓你覺得我就像在歡迎好朋友來我家一樣。」

我相信那對許多學生來說變成是很寶貴的一課。隔天來上課時,他們都準備好了,絕大多數人都給我微笑、目光接觸、堅定的握手。而且幾乎每一個都感激我正在嘗試做的事。我說「幾乎」,因為總是會有很小比例的孩子希望你不要面對他們──比方背對他們寫黑板或去洗手間。但,即使這少數幾位沒有照我希望的熱誠回應我,我仍然天天盡可能親切地問候,而且我一直相信我正在──而且每天加強──教他們一個很重要的社交技巧。

錄自《好老師會做的20件事情》伍爾本博士 著 (格子外面文化,2014.0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886679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23*17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