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生命教育」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必修課!
「生命教育」幫助學生主動認識、尊重、熱愛自我;
提升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進而對整個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精選18篇橫跨古今的中西方童話及寓言故事。
故事內容以小寓大,引導讀者管窺生命的智慧,寫出人生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藉著「名言佳句」引導、閱讀經典故事,並透過「錦囊妙計」、「隆中對策」的問題,更深入思考故事核心,同時學習檢視自己的生活。
每篇選文設計有「想一想」、「請聽我說」、「選文」、「錦囊妙計」、「隆中對策」、「妙筆生花」、「漫畫」等小單元,一氣呵成做最完整的整理介紹,不僅適合來子自己閱讀,更適合師生、親子共讀。
本書特色
1. 三位資深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團員編著。
2. 專為中年級以上小學生精選18篇生命教育故事。
3. 內容設計有:
「想一想」:以名言佳句做引言,引導一篇的中心思想。
「請聽我說」:介紹故事的作者及故事發展主軸。
「錦囊妙計」:設計孩子能透過故事獲得答案的
「隆中對策」:幫助孩子思考如何從故事中領悟,或和親師共同討論分享。
「妙筆生花」:有照樣造句、成語造句、文章仿寫、狀聲辭用法等;可作為基礎的寫作練習。
「漫畫」:以可愛的四格漫畫方式幽默呈現故事精采情節。
4. 書末「大重點.小整理」方便家長和教師在陪讀和教學時使用。
5. 可提升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能力。
6. 故事標示注音,適合作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或課堂國語文、作文教材。
「生命教育」幫助學生主動認識、尊重、熱愛自我;
提升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進而對整個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精選18篇橫跨古今的中西方童話及寓言故事。
故事內容以小寓大,引導讀者管窺生命的智慧,寫出人生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藉著「名言佳句」引導、閱讀經典故事,並透過「錦囊妙計」、「隆中對策」的問題,更深入思考故事核心,同時學習檢視自己的生活。
每篇選文設計有「想一想」、「請聽我說」、「選文」、「錦囊妙計」、「隆中對策」、「妙筆生花」、「漫畫」等小單元,一氣呵成做最完整的整理介紹,不僅適合來子自己閱讀,更適合師生、親子共讀。
本書特色
1. 三位資深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團員編著。
2. 專為中年級以上小學生精選18篇生命教育故事。
3. 內容設計有:
「想一想」:以名言佳句做引言,引導一篇的中心思想。
「請聽我說」:介紹故事的作者及故事發展主軸。
「錦囊妙計」:設計孩子能透過故事獲得答案的
「隆中對策」:幫助孩子思考如何從故事中領悟,或和親師共同討論分享。
「妙筆生花」:有照樣造句、成語造句、文章仿寫、狀聲辭用法等;可作為基礎的寫作練習。
「漫畫」:以可愛的四格漫畫方式幽默呈現故事精采情節。
4. 書末「大重點.小整理」方便家長和教師在陪讀和教學時使用。
5. 可提升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能力。
6. 故事標示注音,適合作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或課堂國語文、作文教材。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作者序
目次
捕蟬之道
完成使命的狗
王六郎
釋鹿得人
代罪羔羊
黃雀報恩
知母草
石獅子開口
司馬光破缸救人
孔雀與鶴
背犁的農夫
魚與煎鍋
魯賓遜漂流記
小老鼠與大象
孩子與小白兔
石頭丟到哪裡
馬西拉羅皮亞的織工
放下手中的石頭
大重點?小整理
認識這本書的作繪者
推薦序二
作者序
目次
捕蟬之道
完成使命的狗
王六郎
釋鹿得人
代罪羔羊
黃雀報恩
知母草
石獅子開口
司馬光破缸救人
孔雀與鶴
背犁的農夫
魚與煎鍋
魯賓遜漂流記
小老鼠與大象
孩子與小白兔
石頭丟到哪裡
馬西拉羅皮亞的織工
放下手中的石頭
大重點?小整理
認識這本書的作繪者
序/導讀
作者序
認識自己,活出意義
「生命教育」是引導個體使其了解「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教育。在現今偏重智育發展與升學導向的教育體系之下,許多學子茫茫然的上學、考試,放學後忙著去補習班,一到假日,在家人期望中還必須學習所謂多元發展的才藝。孩子不盡然了解求學的價值,不明白忙碌的目的為何,甚至對於他們活著的意義也是一頭霧水。故此,幫助時下學子認識自我、探索生命目標的閱讀,即「生命教育」的推廣,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要務。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活著?無疑的,我們待人處世的態度與方法,常常建立在對自我的看法與對人生的價值觀。因此,思辨人生的意義與目標是很重要的!倘若我們能夠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思辨人生的目標,並且擬定自己的生涯規畫,會幫助學生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並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實踐並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諧關係。
兒童天生就喜歡聽故事,等到他可以自己閱讀時,他也喜歡看故事。換句話說,故事對兒童而言,有著無限的吸引力。正因故事的吸引力、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所以,我們選了一些故事,有的是成語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還有一些童話故事,每個故事都傳達不同的道理,每個故事有趣的地方都不同,但這些故事都希望傳達:「守本分、盡本事,做自己的主人」、「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待人要善解、包容、感恩」。例如〈放下手中的石頭〉:耶穌遭遇公義與慈愛相互矛盾,卻悲憫的看著眾人,要大家思考:「難道我們這一生都不會犯錯嗎?何必過度苛責犯錯的人呢?」警惕世人,不但時時需約束自己,不讓自己的作為妨礙到其他人,更須有容忍的雅量,同情別人的過錯而不過度苛求,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慈愛」的精神。
另外,還準備了和故事配合的趣味漫畫,以增進圖像型兒童理解故事的內容;也準備了「錦囊妙計」幫助小朋友明白故事的道理;「隆中對策」是進階的問題,請老師或父母親和孩子討論;「妙筆生花」是寫作練習,希望孩子也能有基礎的寫作練習。
這本書的創作目的在於能夠給孩子一個美好愉悅的閱讀經驗,燃起孩子閱讀的熱情,培養閱讀的習慣,希望孩子不要對閱讀卻步,不要對學習灰心,涵養出足夠的能力,在國際競爭中,贏得自己一席之地。更盼望在快樂閱讀之餘,也能引導學生了解並體認生命,尋找自我生命意義,嘗試身體力行閱歷人生,活出自我生命色彩。推薦序1
從閱讀遇見美麗的生命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閱讀文本,不僅學習文字本身的排列組合與音韻之美,同時欣賞文本中人物刻劃及劇情起伏的鋪陳展現,最終目的更是希望透過文字與生命的互相建構過程,來促成個人心智的成長與生命的成熟。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能使我們的心靈昇華,找到生命盎然的泉源。因此文學的閱讀猶如生命的展演,文本中的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意識型態、價值判斷,無一不深深牽動我們的生命。
近年來由於影音媒體氾濫,從而瓜分學童大量的閱讀時間,不僅影響學童閱讀能力之發展,甚且導致學童在聽、說、讀、寫表現能力下降。此外,在現今偏重智育發展的教育體系之下,閱讀內容也缺乏廣度與深度,很少涉獵關於認識自我價值、探索生命意義,思辨人生目標的文本。如何藉由文學的閱讀,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並進入生命的底層,豐富自己的生命內涵,這是編寫《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以供閱讀的主要目的。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準備了一些問題幫助小朋友明白故事的道理,讓學生進行閱讀省思,在面對人生中的許多僵局,該如何自處?如何提升生命的高度?如何抉擇?如何承擔責任?如何釋懷與放下?這一連串的生命省思,正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的訊息;文本中也結合閱讀設計、寫作教學設計,透過問題進入深層的思考,讓學童能掌握文章的主旨,並延伸寫作練習,提升學童的語文程度。
我們經常面對人生兩難的抉擇,因為「選擇」,就會有不能兩全的無奈,這正是生命的常態。故事中〈知母草〉提醒我們敞開真心對待周遭的人、事、物;〈石獅子開口了〉說明欲望的過度膨脹會迷失自我,導致悔不當初的經驗;〈放下手中的石頭〉要我們在行為上真誠諒解家人、朋友所犯的錯誤,讓紛爭減少,和諧增多。文本在問答之間,進行經驗的傳承與交流,學童透過意見表達與意識的交融,進一步發現自我,並培養批判思考能力。閱讀《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給我們這樣的經驗與啟示,故事內容以小寓大,引導讀者管窺生命的智慧,寫出人生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是一本有吸引力的讀物,具有以簡馭繁的效果,它不僅適用性廣、趣味性高,又富含生命意義。希望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協助我們的孩子走入閱讀王國,享受閱讀樂趣,培養閱讀的習慣,也引導學生了解並體認生命,珍惜自己及尊重他人並進而欣賞生命的豐富與可貴。
教育部國語文輔導團召集人孫劍秋
推薦序2
故事是生命成長的活水源頭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大人很少能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感受,往往誤以為孩子們只要好好讀書,好好玩耍,生活中哪有什麼事情好煩惱的?我們忘了自己童年時的心情,不再記得小孩子也會很悲傷,很不快樂。有部電影曾這麼提醒我們:「大人總是忘了,童年為壞掉的玩偶而哭泣和日後為生離死別而哭泣是一樣的。」
只是孩子感受能力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很差,因為表達是必須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中一字一句學習才會的,因此往往孩子有滿腹的情緒,家長卻無從得知,甚至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梳理出一個比較清楚的想法。這時候故事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自己說故事或聽別人說他們自己的故事,是人類文明演化中很重要的關鍵,從蹲坐在樹上為對方整理毛髮、抓跳蚤、互相交談開始,然後爬下樹坐在營火邊聊天,到每個父母親在床邊為孩子說故事。故事從來都是人們整理經驗,獲得意義與尋求溝通的重要方式。可是現代的父母親,往往沒有時間,沒有心情,甚至沒有能力好好的跟孩子說故事,這時候閱讀故事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方法。
我小學讀老松國小,當年正是台灣人口急劇增加的階段,因為校舍不足,全校一萬多個學生分為上午班與下午班,共用同一間教室。因此我的童年印象裡,有著許多沒有補習也沒有玩伴的漫長午後。一個人坐在閣樓窗戶邊,看著一本又一本的故事書,成了我心靈的窗口,想像外面那神奇多采的世界。透過閱讀在腦海中與自我對話的經驗,成了我往後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養分。
最近這些年,大家開始著重「生命教育」,我覺得有效的生命教育絕不是知識上的教導或死板板的道德教訓,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能使學生感動。當孩子在看這些精彩的故事後,會「啊!」一聲的感慨。這個驚嘆,就是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就是對舊經驗的重新詮釋,對已經熟悉的事件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不同的理解。
有了感動,這個故事就能融入我們自己的經驗,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暨知名作家李偉文
認識自己,活出意義
「生命教育」是引導個體使其了解「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教育。在現今偏重智育發展與升學導向的教育體系之下,許多學子茫茫然的上學、考試,放學後忙著去補習班,一到假日,在家人期望中還必須學習所謂多元發展的才藝。孩子不盡然了解求學的價值,不明白忙碌的目的為何,甚至對於他們活著的意義也是一頭霧水。故此,幫助時下學子認識自我、探索生命目標的閱讀,即「生命教育」的推廣,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要務。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活著?無疑的,我們待人處世的態度與方法,常常建立在對自我的看法與對人生的價值觀。因此,思辨人生的意義與目標是很重要的!倘若我們能夠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思辨人生的目標,並且擬定自己的生涯規畫,會幫助學生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並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實踐並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諧關係。
兒童天生就喜歡聽故事,等到他可以自己閱讀時,他也喜歡看故事。換句話說,故事對兒童而言,有著無限的吸引力。正因故事的吸引力、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所以,我們選了一些故事,有的是成語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還有一些童話故事,每個故事都傳達不同的道理,每個故事有趣的地方都不同,但這些故事都希望傳達:「守本分、盡本事,做自己的主人」、「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待人要善解、包容、感恩」。例如〈放下手中的石頭〉:耶穌遭遇公義與慈愛相互矛盾,卻悲憫的看著眾人,要大家思考:「難道我們這一生都不會犯錯嗎?何必過度苛責犯錯的人呢?」警惕世人,不但時時需約束自己,不讓自己的作為妨礙到其他人,更須有容忍的雅量,同情別人的過錯而不過度苛求,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慈愛」的精神。
另外,還準備了和故事配合的趣味漫畫,以增進圖像型兒童理解故事的內容;也準備了「錦囊妙計」幫助小朋友明白故事的道理;「隆中對策」是進階的問題,請老師或父母親和孩子討論;「妙筆生花」是寫作練習,希望孩子也能有基礎的寫作練習。
這本書的創作目的在於能夠給孩子一個美好愉悅的閱讀經驗,燃起孩子閱讀的熱情,培養閱讀的習慣,希望孩子不要對閱讀卻步,不要對學習灰心,涵養出足夠的能力,在國際競爭中,贏得自己一席之地。更盼望在快樂閱讀之餘,也能引導學生了解並體認生命,尋找自我生命意義,嘗試身體力行閱歷人生,活出自我生命色彩。推薦序1
從閱讀遇見美麗的生命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閱讀文本,不僅學習文字本身的排列組合與音韻之美,同時欣賞文本中人物刻劃及劇情起伏的鋪陳展現,最終目的更是希望透過文字與生命的互相建構過程,來促成個人心智的成長與生命的成熟。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能使我們的心靈昇華,找到生命盎然的泉源。因此文學的閱讀猶如生命的展演,文本中的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意識型態、價值判斷,無一不深深牽動我們的生命。
近年來由於影音媒體氾濫,從而瓜分學童大量的閱讀時間,不僅影響學童閱讀能力之發展,甚且導致學童在聽、說、讀、寫表現能力下降。此外,在現今偏重智育發展的教育體系之下,閱讀內容也缺乏廣度與深度,很少涉獵關於認識自我價值、探索生命意義,思辨人生目標的文本。如何藉由文學的閱讀,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並進入生命的底層,豐富自己的生命內涵,這是編寫《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以供閱讀的主要目的。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準備了一些問題幫助小朋友明白故事的道理,讓學生進行閱讀省思,在面對人生中的許多僵局,該如何自處?如何提升生命的高度?如何抉擇?如何承擔責任?如何釋懷與放下?這一連串的生命省思,正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的訊息;文本中也結合閱讀設計、寫作教學設計,透過問題進入深層的思考,讓學童能掌握文章的主旨,並延伸寫作練習,提升學童的語文程度。
我們經常面對人生兩難的抉擇,因為「選擇」,就會有不能兩全的無奈,這正是生命的常態。故事中〈知母草〉提醒我們敞開真心對待周遭的人、事、物;〈石獅子開口了〉說明欲望的過度膨脹會迷失自我,導致悔不當初的經驗;〈放下手中的石頭〉要我們在行為上真誠諒解家人、朋友所犯的錯誤,讓紛爭減少,和諧增多。文本在問答之間,進行經驗的傳承與交流,學童透過意見表達與意識的交融,進一步發現自我,並培養批判思考能力。閱讀《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給我們這樣的經驗與啟示,故事內容以小寓大,引導讀者管窺生命的智慧,寫出人生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中小學生必讀的生命教育故事》是一本有吸引力的讀物,具有以簡馭繁的效果,它不僅適用性廣、趣味性高,又富含生命意義。希望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協助我們的孩子走入閱讀王國,享受閱讀樂趣,培養閱讀的習慣,也引導學生了解並體認生命,珍惜自己及尊重他人並進而欣賞生命的豐富與可貴。
教育部國語文輔導團召集人孫劍秋
推薦序2
故事是生命成長的活水源頭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大人很少能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感受,往往誤以為孩子們只要好好讀書,好好玩耍,生活中哪有什麼事情好煩惱的?我們忘了自己童年時的心情,不再記得小孩子也會很悲傷,很不快樂。有部電影曾這麼提醒我們:「大人總是忘了,童年為壞掉的玩偶而哭泣和日後為生離死別而哭泣是一樣的。」
只是孩子感受能力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很差,因為表達是必須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中一字一句學習才會的,因此往往孩子有滿腹的情緒,家長卻無從得知,甚至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梳理出一個比較清楚的想法。這時候故事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自己說故事或聽別人說他們自己的故事,是人類文明演化中很重要的關鍵,從蹲坐在樹上為對方整理毛髮、抓跳蚤、互相交談開始,然後爬下樹坐在營火邊聊天,到每個父母親在床邊為孩子說故事。故事從來都是人們整理經驗,獲得意義與尋求溝通的重要方式。可是現代的父母親,往往沒有時間,沒有心情,甚至沒有能力好好的跟孩子說故事,這時候閱讀故事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方法。
我小學讀老松國小,當年正是台灣人口急劇增加的階段,因為校舍不足,全校一萬多個學生分為上午班與下午班,共用同一間教室。因此我的童年印象裡,有著許多沒有補習也沒有玩伴的漫長午後。一個人坐在閣樓窗戶邊,看著一本又一本的故事書,成了我心靈的窗口,想像外面那神奇多采的世界。透過閱讀在腦海中與自我對話的經驗,成了我往後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養分。
最近這些年,大家開始著重「生命教育」,我覺得有效的生命教育絕不是知識上的教導或死板板的道德教訓,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能使學生感動。當孩子在看這些精彩的故事後,會「啊!」一聲的感慨。這個驚嘆,就是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就是對舊經驗的重新詮釋,對已經熟悉的事件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不同的理解。
有了感動,這個故事就能融入我們自己的經驗,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暨知名作家李偉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