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如的情境引導作文班 ( 附習作本 ) : 從此作文生動、活潑、有畫面
超人氣作文名師首度公開,國小中低年級適用,14個情境作文術!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英日韓語言學習/檢定 66折起!↓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1書+1習作超值雙書!
排隊半年的口碑保證!
超人氣作文名師首度公開,國小中低年級適用,14個情境作文術!
提升感受力、掌握文字駕馭力、學會表達力!
以情境引導,爸媽不需要硬底子、好文筆,
只要陪孩子一起勾勒情境、盡情玩寫作遊戲,
孩子就能安心且勇於表達,寫出不一樣的好文章!
玩作文,學表達,這次一定學得會!從此作文不一樣!
1書+1習作超值雙書:適合國小中低年級親子共讀,現學現寫有效率!
14堂情境引導作文課,同場加映2堂「小日記」及「閱讀心得」寫作課:
完全符合小學生最常遇到的作文題目及寫作需求。
【觀念交流】【親子討論】【現學現寫】【看看別人怎麼寫】4大主題分區:
引領家長及孩子一起進入主題情境,各取所需、快速聚焦。
【請你跟我這樣做】【寫作技巧】【腦力激盪】【點亮句子的魔法詞語】【修辭魔法棒】【參考段落大綱】6大學習重點:學寫作玩修辭,尋找寫作素材,啟發靈感,激發孩子表達的勇氣。
40篇精選小學生作文範例收錄:賞析情境式作文的生動和特色,原來作文可以這麼不一樣!
家長看孩子作文的迷思,陳安如老師一一解惑:
明明看很多書,作文還是不會寫?
要怎麼讓孩子下筆寫「開頭」呢?
孩子不懂「起承轉合」怎麼辦?
作文「慢慢寫」真的沒關係嗎?
該不該強迫孩子背成語?對作文有幫助嗎?
孩子的日記常流於記流水帳,該怎麼引導?
為何孩子的造句和文章常是跳躍式的,沒有邏輯性?
怎樣引導孩子才不會演變成「我問他答」的填空式作文接龍?
到底該不該教孩子:「你每一段都要有一個重點喔!」
到底該不該潑孩子冷水,糾正他寫得對不對、通不通順?
排隊半年的口碑保證!
超人氣作文名師首度公開,國小中低年級適用,14個情境作文術!
提升感受力、掌握文字駕馭力、學會表達力!
以情境引導,爸媽不需要硬底子、好文筆,
只要陪孩子一起勾勒情境、盡情玩寫作遊戲,
孩子就能安心且勇於表達,寫出不一樣的好文章!
玩作文,學表達,這次一定學得會!從此作文不一樣!
1書+1習作超值雙書:適合國小中低年級親子共讀,現學現寫有效率!
14堂情境引導作文課,同場加映2堂「小日記」及「閱讀心得」寫作課:
完全符合小學生最常遇到的作文題目及寫作需求。
【觀念交流】【親子討論】【現學現寫】【看看別人怎麼寫】4大主題分區:
引領家長及孩子一起進入主題情境,各取所需、快速聚焦。
【請你跟我這樣做】【寫作技巧】【腦力激盪】【點亮句子的魔法詞語】【修辭魔法棒】【參考段落大綱】6大學習重點:學寫作玩修辭,尋找寫作素材,啟發靈感,激發孩子表達的勇氣。
40篇精選小學生作文範例收錄:賞析情境式作文的生動和特色,原來作文可以這麼不一樣!
家長看孩子作文的迷思,陳安如老師一一解惑:
明明看很多書,作文還是不會寫?
要怎麼讓孩子下筆寫「開頭」呢?
孩子不懂「起承轉合」怎麼辦?
作文「慢慢寫」真的沒關係嗎?
該不該強迫孩子背成語?對作文有幫助嗎?
孩子的日記常流於記流水帳,該怎麼引導?
為何孩子的造句和文章常是跳躍式的,沒有邏輯性?
怎樣引導孩子才不會演變成「我問他答」的填空式作文接龍?
到底該不該教孩子:「你每一段都要有一個重點喔!」
到底該不該潑孩子冷水,糾正他寫得對不對、通不通順?
名人推薦
兒童文學作家 林良
兒童文學作家 王文華
暢銷書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 番紅花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須文蔚
斗六高中國文老師 潘澤黃
雲林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副董事長 李佳芬
口碑推薦
來自家長們的口碑推薦&見證
學習中有快樂伴隨,怎麼會排斥學習?陳安如老師教學平易近人,孩子們在談笑間寫出驚人之作,愉悅體驗寫作之美。——白佩玉(吉品無毒蝦創辦人)
情境式的修辭引導教法,讓孩子不再畏懼寫作!老師精心的自編教材與教學,充分表現在孩子寫作能力與技巧學習上的進步!教學活潑與用心更是值得見證推薦。——子翔媽媽(台灣大學行政秘書)
老師活潑的教法讓家愷可以無壓力的學習寫作的技巧,並在寫作上增加許多信心與經驗。——家愷媽媽(王惠珍拼布手作負責人)
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讓生活中充滿作文,陳安如老師拋開傳統示範,讓孩子愛上作文並強化文字的表達技巧。——宥蘋媽媽
書寧在陳安如老師以輕鬆的教學理念及開心趣味引導下,短短一年中,她的寫作像魔法般突飛猛進,文思泉湧的創作,讓我們嘖嘖稱奇!——書寧媽媽
陳老師以生動、活潑及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多面向的思考及留意周遭事物,將它融入作文中,也讓作文課變得多采多姿了!——鄒佑昕(外商公司人資協理)
陳安如老師非常善於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我的孩子原本就愛閱讀,但寫文章平淡無奇。經過老師引導,孩子文句充滿童趣和豐富的感情,且在學校樂於寫各樣心得式的學習單,真的很開心。——朝恩媽媽(國小教師)
認識陳老師,您一定會折服於她教學的熱忱!她能啟發思考,給文字注入生命力,讓孩子興味盎然的寫下令人擊掌的作品!——姚瓔芬(金融業)
姊弟倆週末下午都在活潑有趣的作文課度過,無形中強化了觀察力和表達的自信,日記也不再瑣碎記流水帳。姊姊還因此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期望未來能成為作家呢!——林慧姬(台大醫院感控護理師)
猶記小學三年級時的哲瑋第一次上安如老師的課時就愛上作文,經過多年不間斷的練習,寫作成為他最值得驕傲也是一項可以帶著走的能力。我想這應該是他學習生涯中最成功的投資!——郭美枝(國小老師)
(依來稿順序排列)
兒童文學作家 王文華
暢銷書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 番紅花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須文蔚
斗六高中國文老師 潘澤黃
雲林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副董事長 李佳芬
口碑推薦
來自家長們的口碑推薦&見證
學習中有快樂伴隨,怎麼會排斥學習?陳安如老師教學平易近人,孩子們在談笑間寫出驚人之作,愉悅體驗寫作之美。——白佩玉(吉品無毒蝦創辦人)
情境式的修辭引導教法,讓孩子不再畏懼寫作!老師精心的自編教材與教學,充分表現在孩子寫作能力與技巧學習上的進步!教學活潑與用心更是值得見證推薦。——子翔媽媽(台灣大學行政秘書)
老師活潑的教法讓家愷可以無壓力的學習寫作的技巧,並在寫作上增加許多信心與經驗。——家愷媽媽(王惠珍拼布手作負責人)
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讓生活中充滿作文,陳安如老師拋開傳統示範,讓孩子愛上作文並強化文字的表達技巧。——宥蘋媽媽
書寧在陳安如老師以輕鬆的教學理念及開心趣味引導下,短短一年中,她的寫作像魔法般突飛猛進,文思泉湧的創作,讓我們嘖嘖稱奇!——書寧媽媽
陳老師以生動、活潑及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多面向的思考及留意周遭事物,將它融入作文中,也讓作文課變得多采多姿了!——鄒佑昕(外商公司人資協理)
陳安如老師非常善於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我的孩子原本就愛閱讀,但寫文章平淡無奇。經過老師引導,孩子文句充滿童趣和豐富的感情,且在學校樂於寫各樣心得式的學習單,真的很開心。——朝恩媽媽(國小教師)
認識陳老師,您一定會折服於她教學的熱忱!她能啟發思考,給文字注入生命力,讓孩子興味盎然的寫下令人擊掌的作品!——姚瓔芬(金融業)
姊弟倆週末下午都在活潑有趣的作文課度過,無形中強化了觀察力和表達的自信,日記也不再瑣碎記流水帳。姊姊還因此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期望未來能成為作家呢!——林慧姬(台大醫院感控護理師)
猶記小學三年級時的哲瑋第一次上安如老師的課時就愛上作文,經過多年不間斷的練習,寫作成為他最值得驕傲也是一項可以帶著走的能力。我想這應該是他學習生涯中最成功的投資!——郭美枝(國小老師)
(依來稿順序排列)
目錄
來自家長們的口碑推薦&見證
當一位編輯媽媽遇上安如老師
推薦序 應許孩子一個自自然然的寫作天地 番紅花
推薦序 當一位快樂的創意小作家 李佳芬
推薦序 還給寫作最純粹的自由 潘澤黃
推薦序 稿紙上的教養課 須文蔚
如何使用這本書?
安如老師給父母的課前貼心話
第1堂親子寫作課 假如我是OOO——譬喻法
第2堂親子寫作課 生病——轉化法
第3堂親子寫作課 我的假期生活——排比法
第4堂親子寫作課 我們這一家——類疊法
第5堂親子寫作課 趕走我的壞心情——層遞法
第6堂親子寫作課 我喜歡——感嘆法
第7堂親子寫作課 我愛O季——摹寫法
第8堂親子寫作課 我愛媽媽——呼告法
第9堂親子寫作課 我與我的好朋友——誇飾法
第10堂親子寫作課 是誰還沒睡——設問法
第11堂親子寫作課 害怕——象徵法
第12堂親子寫作課 回家的路上——頂真法
第13堂親子寫作課 我們這一班——映襯法
第14堂親子寫作課 晚餐時光——倒反法
第15堂親子寫作課 如何寫好「小日記」?
第16堂親子寫作課 如何寫好「閱讀心得」?
當一位編輯媽媽遇上安如老師
推薦序 應許孩子一個自自然然的寫作天地 番紅花
推薦序 當一位快樂的創意小作家 李佳芬
推薦序 還給寫作最純粹的自由 潘澤黃
推薦序 稿紙上的教養課 須文蔚
如何使用這本書?
安如老師給父母的課前貼心話
第1堂親子寫作課 假如我是OOO——譬喻法
第2堂親子寫作課 生病——轉化法
第3堂親子寫作課 我的假期生活——排比法
第4堂親子寫作課 我們這一家——類疊法
第5堂親子寫作課 趕走我的壞心情——層遞法
第6堂親子寫作課 我喜歡——感嘆法
第7堂親子寫作課 我愛O季——摹寫法
第8堂親子寫作課 我愛媽媽——呼告法
第9堂親子寫作課 我與我的好朋友——誇飾法
第10堂親子寫作課 是誰還沒睡——設問法
第11堂親子寫作課 害怕——象徵法
第12堂親子寫作課 回家的路上——頂真法
第13堂親子寫作課 我們這一班——映襯法
第14堂親子寫作課 晚餐時光——倒反法
第15堂親子寫作課 如何寫好「小日記」?
第16堂親子寫作課 如何寫好「閱讀心得」?
序/導讀
安如老師給父母的課前貼心話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嗎?
Q:明明看很多書,面對稿紙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教學現場,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我的孩子明明就熱愛閱讀,也看很多書啊!人家不是說看很多書,自然而然就會寫作嗎?」通常,我會先反問家長:「您的小朋友都看哪些書?」
閱讀散文,確實是比較能夠提升寫作能力的方式,但在國小階段就能讀得下散文的孩子不多,大多是看「歷史故事書」「偵探類小說」「繪本故事」……這類符合他們年紀的書籍。閱讀與寫作,可以說是「有關係」,也可以說是「沒關係」。怎麼說呢?閱讀,是建立背景知識,讀得多,懂得也自然多。但是寫作,需要方法。我們也確實可以藉由「閱讀」來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但問題是,二到四年級的孩子應該很難讀得下劉墉、琦君、龍應台這些作家的美麗文章吧?既然,閱讀得多,也不一定會寫作文,那就不用閱讀嗎?
比較正確的說法是:當孩子寫作能力到達一定水準,閱讀會幫助他在下筆時能用不同的觀點角度切入,他能舉的例子會更多,也能夠引用更多不同的想法在作文中。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孩子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時」才有辦法做到。
Q:我的孩子很會寫作文,但造句卻常被老師打叉叉,該怎麼幫他?
在教學現場,我們確實發現許多孩子有這類問題:「有些很會寫作文的孩子,在校作文比賽得第一,但竟然不會寫日記?」「有些作文寫得漂亮的孩子,閱讀心得卻寫不出來!」「我的孩子作文充滿想像力,結果造句一蹋糊塗!」
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哪部分出問題。如果是程度真的不好、語感很低的孩子,我們需另外處理。就一般孩子而言,很容易被「專業術語」框架住,這也是為什麼要一再提醒爸爸媽媽絕對不要用生硬難懂的詞彙跟孩子溝通。因為在孩子的認知中:作文、造句、閱讀心得、小日記,是不同的耶!
「寫作文,我會啊!但是造句,造句是造句耶!就是……造句子啊!很難耶!」
「閱讀心得,要寫什麼?寫心得耶!我沒有心得啊!」
當爸爸媽媽耐住性子跟孩子解釋心得就是「心有所得」,「心裡面有感覺」時,孩子會覺得:「我心裡面就是覺得閱讀很無聊啊!我的心得就是不好看、很無聊嘛!」「小日記就是記每天發生的事情啊!可是我每天都發生一樣的事情耶!」
當孩子面對造句時,比方說:「一面……一面……」的造句,孩子可能會寫出:「我一面吃飯,一面看電視。」您可能會看見這樣的造句被打個大叉叉,問題出在哪裡呢?孩子的句子沒有錯啊!老師會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沒有寫完,所以打叉。」
這時,爸爸媽媽不妨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說出您的「要求」即可。只要告訴孩子:「每一句造句,都得寫超過二十五個字。」孩子為了達到二十五個字,就必須動腦筋「加油添醋」,就不至於發生「結構完整,卻被打叉的問題」了。
Q:我的孩子作文寫得很美,但是一旦提筆寫作總要花上三到四小時,才能完成一篇作文,寫作文「慢慢寫」真的沒關係嗎?
如果孩子是進行創作,構思他的作品,那「慢慢寫」當然沒問題。但是我們今天要面對的是最現實的考試。幾乎所有學校的作文考試時間都是五十分鐘,有些私立學校更狠,作文和國文綁在一起考,真正讓孩子寫完作文的時間根本不到三十五分鐘,完全是用寫國文考卷剩下的時間來完成作文。那麼,我們還能讓孩子慢慢寫嗎?
要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文,最重要的還是:練習。
有練習跟沒有練習寫作的學生,確實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可以說,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文是一種刺激思考力、創造力的方式。如果總是讓孩子慢慢想、慢慢寫,他就無法被訓練成看到題目就可以馬上聯想到有哪些詞彙可以運用,也無法從詞彙聯想到完整的句子,更難聯想到下一個句子該怎麼連結。所以,限定時間寫作是很重要的。
但我們也不能「一次到位」地告訴寫得慢的孩子:「從現在起,五十分鐘內就得寫完四百字。」我們還是得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
請先買一個計時器吧!真的很好用!也許他一開始必須花上三小時才寫得出四百字的作文。我們幫他計時,先讓他從二.五小時完成四百字。再來是兩小時完成四百字,接著縮短到一.五小時完成四百字。最後濃縮到一小時完成四百字。(請依據孩子的年紀來訂寫作字數)這期間約莫一個月的訓練,一星期寫一篇,您會看得到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和改變!
Q:我的孩子都不懂「起承轉合」怎麼寫,我自己該怎麼教他?
親愛的爸爸媽媽,剛開始教孩子寫作文,絕對不要用「起承轉合」去教喔!起承轉合的概念,不妨等到國中寫作文能力達一定水準時,再去教他也不遲(不過當他都已經有一定的水準時,又何必說呢?)。寫作文,絕對不是您告訴孩子,起承轉合要怎麼寫、每一段一定得寫到哪些重點,孩子就能寫出精釆的文章。如果一開始面對作文,就塞給孩子「專業術語」,恐怕孩子無法吸收,也更會產生排斥感。當我們在教作文時,我們會講「開頭」怎麼寫。然後中間的內容,我們把它分兩段,再寫一個「結尾」就好了。
Q:我的孩子面對稿紙常常半個字都寫不出來,要怎麼讓他「開頭」呢?
開頭有很多種寫法,但針對目前二到四年級的孩子,尤其剛開始接觸作文的孩子,要先鼓勵他們:「想到什麼寫什麼。把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寫下來。」
等到孩子開始對作文感興趣或覺得對寫作有信心時,就得換個方式:「請拿掉腦袋裡出現的第一個想法!再努力想想更特別的開頭。」等到孩子越來越棒而且開始懂得什麼是轉化法時,我們再告訴他們:「開頭一定要用譬喻法加上轉化法寫出來喔!」
教學不能是用同一套模式,更不能不管初階或進階都用同一套標準。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程度以及用他們所能理解的詞彙去「跟他們說話」。絕對不要在一開始帶孩子寫作文就急於告訴他:「你第一段要特別喔!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要拿掉喔!一定要用修辭法喔!」這樣您的孩子只會開始害怕寫作、抗拒動腦、懶得提筆。孩子會認為:「寫作文怎麼會那麼麻煩啊!」
更糟的是,如果您的孩子剛好個性要求完美,而且又有點龜毛,再加上爸爸媽媽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孩子字數要夠、要運用修辭……您的孩子很容易變成坐在書桌前對著稿紙發呆一小時也寫不出半個字的窘況。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更不是因為他們「懶」,而是因為他們太要求完美,非要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佳句,才肯放過自己。才小學,何必呢?
先讓孩子學會勇敢表達,讓孩子感覺到我們肯定他們寫的內容,當他們覺得自己被「肯定」,會熱切地想要表現得更好,一次又一次,他們就會越做越好。請爸爸媽媽絕對要記得:在孩子對自己作文的信心仍不夠時,或還是抗拒寫作時,請不要回送他一篇批改得「滿江紅」的作文。這樣,會很難救回來喔!
當一位編輯媽媽遇上安如老師
身為一位編輯,不敢說自己多有文采,但看過、改過的文章無數,作文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一件太為難的事。直到小孩上了小學,開始寫小日記、寫閱讀心得,每每看到聯絡簿上有這兩樣功課,別說是小孩,其實最傷神的是媽媽。
小孩從未接觸過寫作,即便是一兩百字以內的小日記,仍然讓她無從下筆,也讓媽媽不知從何使力。為了讓流水帳式的日記更有重點和感受力,母女最後總是演變成「我問她答」,甚至我說一個字、她寫一個字的「作文接龍」。每當我問孩子:「週末我們不是有去哪裡玩嗎?」小孩總是抓抓頭說:「喔~我忘了!」不然就是無奈地回答:「可是我就是只覺得很好玩沒別的想法啊!」媽媽很頭痛,小孩不能總是只會在記完流水帳後,簡單寫了「真好玩」「真好吃」「真開心」……三個字就草草結束。媽媽很納悶,明明看了很多書,為何小孩作文還是沒長進?
基於一個媽媽的本能、義務、敏感度和危機意識,開始四處向其他家長打聽、交流,不約而同的,陳安如老師的名字不斷被口耳相傳按讚,基於好奇,我也同時開始搜尋諸如:國小作文、作文班……等關鍵字,在密密麻麻的資料庫中跳出來的,就是「陳安如老師的掰掰作文社」!
一向行動派的媽媽,立刻打電話詢問作文班的報名種種,得到對方客氣而有禮的答覆:「馬麻,我們是採先報名繳清學費,然後幫您排隊再行通知上課日,因為目前都是額滿的狀態喔!」媽媽不會輕易放棄:「那請問要排多久?」「嗯~這不一定,基本上從三個月到半年都有可能喔!我們有很多學生是從低年級一直上到國中的!」越是聽到這樣的答覆,媽媽似乎越有衝勁,也越有憧憬!
到底是什麼樣的作文班需要排隊排半年?又為什麼即便如此,身邊眾多家長們還是願意等候,老遠把孩子送去上課?於是媽媽升起了「編輯雷達」,於公於私,都要好好一探究竟。在詢問過大家的上課心得,也尋遍所有網路資訊,甚至比較了坊間一般的作文教學、作文書,及作文老師之後發現,陳老師的情境式作文教學,果然有一套!
很多家長當小孩遇上寫作困境,通常不是買本作文範本讓孩子觀摩甚至照本宣科,就是直接送去作文班學習一套制式的起承轉合作文公式,或許這樣的訓練的確能讓孩子對於寫作得心應手,但我始終想到陳老師說的:「當一位學生這樣寫,我們或許覺得他寫得很好,但當所有學生都寫得如出一轍、千篇一律時,批改的老師真的會看到反胃!」
陳老師從不教孩子硬邦邦的起承轉合,尤其是中低年級剛開始接觸寫作的孩子。陳老師也不主張教孩子背大量成語、詩詞、名言經句,引經據典固然有畫龍點睛之效,但相對的,其實也稀釋掉很多真實且活靈活現的情感,甚至讓文章看起來像「罐頭」!
中低年級的孩子,從造句到作文,常常出現跳來跳去,甚至在大人眼裡不太通順也不合邏輯的跳躍式句型,父母或老師總不忘糾正或調整他的語法,好讓它們更合乎邏輯,也更順暢,但陳老師對此卻很超然且開放,甚至主張,這個年紀的孩子,邏輯觀念本來就不是很完備,天真的童言童語,其實是我們最需要呵護珍惜的,如果硬要套上死板板的作文公式改造,孩子們的可愛和特色就不見了!難道我們真的希望孩子寫出那種口號式的老梗作文嗎?喔~不!還是回歸到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樣貌吧!陳老師因為非常瞭解每個年紀的孩子的心智發展及寫作需求,所以總是能給予最活潑、最中肯,也最有趣的引導。看到孩子在陳老師引導下寫出來的作文,真的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這本書不但引導小孩,更是引導父母,如果你沒有耐性排隊久候,也沒有預算繳學費,不如先試試看書裡,陳老師教導父母的方法,用這些方式和孩子互動,用一個栩栩如生、令孩子著迷的情境慢慢引導孩子,重點還是讓孩子開心、喜歡寫作,並且因為她的感受、想法得到你的肯定,而更有下筆的勇氣!
陳老師的學生從國小低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如果你是低年級的家長,這本寫作啟蒙書正好為孩子打下寫作的牢固根基,讓他從此對寫作不再排斥恐懼!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錯過」啟蒙的年紀,至少,你會相信,如果當初有這本書,孩子現在就不會只寫得出滿篇的「注音火星文」了!為了因應各年齡層孩子的需求,我們也希期望陳老師能與大家繼續分享情境式作文的進階、高階版,讓更多年紀較大的孩子受惠!
本書出版正逢暑期,這本書是一個編輯媽媽給自己和小孩唯一的暑假作業。如果孩子能因此而喜歡寫作,就像她喜歡畫畫那樣自由揮灑、甘之如飴;如果孩子能因此而勇於表達感受,就像她跟媽媽據理力爭自己需要多五分鐘的玩樂時間一樣理直氣壯、言之有物,那這將是我們母女最有意義,也最充實的暑假作業了!
推薦序
應許孩子一個自自然然的寫作天地
自我還是個小學生開始,為了賺零用錢和滿足寫作的欲望,便試著投稿到國語日報,國中時最喜歡稿寄北市青年和聯合報(記得還曾經被轉載到《光華月刊》,一篇文章領了兩次稿費),到高中時就專攻台視的談話節目:飲冰室夜話、與圍爐夜話。我的母親不識字,我的父親是包工程的水電師傅,家裡並沒有長輩可刻意提供我所謂的寫作啟蒙或栽培環境,我想,當今許多五年級生、仍活躍於文壇的專職作家,大部分他們的童年,都和我一樣,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寫作班訓練,我們那年代的孩子,是不時興這些的。
我們抓金龜子、爬樹、照顧弟妹、玩圓仔標、看楊麗花在電視上唱歌仔戲,我們寫作文沒有幾級分的壓力,也沒有申請入學時同分就以作文成績來做超額比序的血淋淋競爭,所以就算寫作文不太行,爸媽也不會太焦慮。我們當年是在很自然的狀態下,書寫我們天真的觀察、思想與生活。
但這一代的孩子,卻有不同的寫作壓力與目標了。面對著全球化的就業競爭與升學條件,還有社群媒體和線上電動遊戲軟體所造成的分心與污染,雖然這一代小朋友在閱讀的質與量,均領先上一代甚多,但他們的寫作素養卻不見提升反而更見低落,在一些演講的公開場合,總是會有媽媽讀者詢問我該如何幫助孩子愛上寫作,寫作是一個統整思路的過程,理性與感性並求,而陳安如老師這本《陳安如的情境引導作文班》,通書透過範例、舉證和輕鬆幽默的筆觸來說明引導孩子寫作的方式,資料豐富、範例清新可愛,傳遞了寫作應該要在自自然然的狀態下,才能揮灑出文字的光采。
這是本實際好用的作文引導指南,讓父母們不假外求,在家裡也能與孩子們共享寫作的樂趣與變化,如果大人也能依陳安如老師的引導方式,自己開始動手寫,就更能體會,寫作的心智鍛鍊和練琴一樣,想要意境深遠,絕無二途,多寫多觀察,是永遠之道啊。
番紅花
(本為作者為暢銷書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嗎?
Q:明明看很多書,面對稿紙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教學現場,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我的孩子明明就熱愛閱讀,也看很多書啊!人家不是說看很多書,自然而然就會寫作嗎?」通常,我會先反問家長:「您的小朋友都看哪些書?」
閱讀散文,確實是比較能夠提升寫作能力的方式,但在國小階段就能讀得下散文的孩子不多,大多是看「歷史故事書」「偵探類小說」「繪本故事」……這類符合他們年紀的書籍。閱讀與寫作,可以說是「有關係」,也可以說是「沒關係」。怎麼說呢?閱讀,是建立背景知識,讀得多,懂得也自然多。但是寫作,需要方法。我們也確實可以藉由「閱讀」來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但問題是,二到四年級的孩子應該很難讀得下劉墉、琦君、龍應台這些作家的美麗文章吧?既然,閱讀得多,也不一定會寫作文,那就不用閱讀嗎?
比較正確的說法是:當孩子寫作能力到達一定水準,閱讀會幫助他在下筆時能用不同的觀點角度切入,他能舉的例子會更多,也能夠引用更多不同的想法在作文中。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孩子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時」才有辦法做到。
Q:我的孩子很會寫作文,但造句卻常被老師打叉叉,該怎麼幫他?
在教學現場,我們確實發現許多孩子有這類問題:「有些很會寫作文的孩子,在校作文比賽得第一,但竟然不會寫日記?」「有些作文寫得漂亮的孩子,閱讀心得卻寫不出來!」「我的孩子作文充滿想像力,結果造句一蹋糊塗!」
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哪部分出問題。如果是程度真的不好、語感很低的孩子,我們需另外處理。就一般孩子而言,很容易被「專業術語」框架住,這也是為什麼要一再提醒爸爸媽媽絕對不要用生硬難懂的詞彙跟孩子溝通。因為在孩子的認知中:作文、造句、閱讀心得、小日記,是不同的耶!
「寫作文,我會啊!但是造句,造句是造句耶!就是……造句子啊!很難耶!」
「閱讀心得,要寫什麼?寫心得耶!我沒有心得啊!」
當爸爸媽媽耐住性子跟孩子解釋心得就是「心有所得」,「心裡面有感覺」時,孩子會覺得:「我心裡面就是覺得閱讀很無聊啊!我的心得就是不好看、很無聊嘛!」「小日記就是記每天發生的事情啊!可是我每天都發生一樣的事情耶!」
當孩子面對造句時,比方說:「一面……一面……」的造句,孩子可能會寫出:「我一面吃飯,一面看電視。」您可能會看見這樣的造句被打個大叉叉,問題出在哪裡呢?孩子的句子沒有錯啊!老師會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沒有寫完,所以打叉。」
這時,爸爸媽媽不妨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說出您的「要求」即可。只要告訴孩子:「每一句造句,都得寫超過二十五個字。」孩子為了達到二十五個字,就必須動腦筋「加油添醋」,就不至於發生「結構完整,卻被打叉的問題」了。
Q:我的孩子作文寫得很美,但是一旦提筆寫作總要花上三到四小時,才能完成一篇作文,寫作文「慢慢寫」真的沒關係嗎?
如果孩子是進行創作,構思他的作品,那「慢慢寫」當然沒問題。但是我們今天要面對的是最現實的考試。幾乎所有學校的作文考試時間都是五十分鐘,有些私立學校更狠,作文和國文綁在一起考,真正讓孩子寫完作文的時間根本不到三十五分鐘,完全是用寫國文考卷剩下的時間來完成作文。那麼,我們還能讓孩子慢慢寫嗎?
要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文,最重要的還是:練習。
有練習跟沒有練習寫作的學生,確實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可以說,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文是一種刺激思考力、創造力的方式。如果總是讓孩子慢慢想、慢慢寫,他就無法被訓練成看到題目就可以馬上聯想到有哪些詞彙可以運用,也無法從詞彙聯想到完整的句子,更難聯想到下一個句子該怎麼連結。所以,限定時間寫作是很重要的。
但我們也不能「一次到位」地告訴寫得慢的孩子:「從現在起,五十分鐘內就得寫完四百字。」我們還是得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
請先買一個計時器吧!真的很好用!也許他一開始必須花上三小時才寫得出四百字的作文。我們幫他計時,先讓他從二.五小時完成四百字。再來是兩小時完成四百字,接著縮短到一.五小時完成四百字。最後濃縮到一小時完成四百字。(請依據孩子的年紀來訂寫作字數)這期間約莫一個月的訓練,一星期寫一篇,您會看得到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和改變!
Q:我的孩子都不懂「起承轉合」怎麼寫,我自己該怎麼教他?
親愛的爸爸媽媽,剛開始教孩子寫作文,絕對不要用「起承轉合」去教喔!起承轉合的概念,不妨等到國中寫作文能力達一定水準時,再去教他也不遲(不過當他都已經有一定的水準時,又何必說呢?)。寫作文,絕對不是您告訴孩子,起承轉合要怎麼寫、每一段一定得寫到哪些重點,孩子就能寫出精釆的文章。如果一開始面對作文,就塞給孩子「專業術語」,恐怕孩子無法吸收,也更會產生排斥感。當我們在教作文時,我們會講「開頭」怎麼寫。然後中間的內容,我們把它分兩段,再寫一個「結尾」就好了。
Q:我的孩子面對稿紙常常半個字都寫不出來,要怎麼讓他「開頭」呢?
開頭有很多種寫法,但針對目前二到四年級的孩子,尤其剛開始接觸作文的孩子,要先鼓勵他們:「想到什麼寫什麼。把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寫下來。」
等到孩子開始對作文感興趣或覺得對寫作有信心時,就得換個方式:「請拿掉腦袋裡出現的第一個想法!再努力想想更特別的開頭。」等到孩子越來越棒而且開始懂得什麼是轉化法時,我們再告訴他們:「開頭一定要用譬喻法加上轉化法寫出來喔!」
教學不能是用同一套模式,更不能不管初階或進階都用同一套標準。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程度以及用他們所能理解的詞彙去「跟他們說話」。絕對不要在一開始帶孩子寫作文就急於告訴他:「你第一段要特別喔!出現在腦袋的第一個想法要拿掉喔!一定要用修辭法喔!」這樣您的孩子只會開始害怕寫作、抗拒動腦、懶得提筆。孩子會認為:「寫作文怎麼會那麼麻煩啊!」
更糟的是,如果您的孩子剛好個性要求完美,而且又有點龜毛,再加上爸爸媽媽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孩子字數要夠、要運用修辭……您的孩子很容易變成坐在書桌前對著稿紙發呆一小時也寫不出半個字的窘況。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更不是因為他們「懶」,而是因為他們太要求完美,非要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佳句,才肯放過自己。才小學,何必呢?
先讓孩子學會勇敢表達,讓孩子感覺到我們肯定他們寫的內容,當他們覺得自己被「肯定」,會熱切地想要表現得更好,一次又一次,他們就會越做越好。請爸爸媽媽絕對要記得:在孩子對自己作文的信心仍不夠時,或還是抗拒寫作時,請不要回送他一篇批改得「滿江紅」的作文。這樣,會很難救回來喔!
當一位編輯媽媽遇上安如老師
身為一位編輯,不敢說自己多有文采,但看過、改過的文章無數,作文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一件太為難的事。直到小孩上了小學,開始寫小日記、寫閱讀心得,每每看到聯絡簿上有這兩樣功課,別說是小孩,其實最傷神的是媽媽。
小孩從未接觸過寫作,即便是一兩百字以內的小日記,仍然讓她無從下筆,也讓媽媽不知從何使力。為了讓流水帳式的日記更有重點和感受力,母女最後總是演變成「我問她答」,甚至我說一個字、她寫一個字的「作文接龍」。每當我問孩子:「週末我們不是有去哪裡玩嗎?」小孩總是抓抓頭說:「喔~我忘了!」不然就是無奈地回答:「可是我就是只覺得很好玩沒別的想法啊!」媽媽很頭痛,小孩不能總是只會在記完流水帳後,簡單寫了「真好玩」「真好吃」「真開心」……三個字就草草結束。媽媽很納悶,明明看了很多書,為何小孩作文還是沒長進?
基於一個媽媽的本能、義務、敏感度和危機意識,開始四處向其他家長打聽、交流,不約而同的,陳安如老師的名字不斷被口耳相傳按讚,基於好奇,我也同時開始搜尋諸如:國小作文、作文班……等關鍵字,在密密麻麻的資料庫中跳出來的,就是「陳安如老師的掰掰作文社」!
一向行動派的媽媽,立刻打電話詢問作文班的報名種種,得到對方客氣而有禮的答覆:「馬麻,我們是採先報名繳清學費,然後幫您排隊再行通知上課日,因為目前都是額滿的狀態喔!」媽媽不會輕易放棄:「那請問要排多久?」「嗯~這不一定,基本上從三個月到半年都有可能喔!我們有很多學生是從低年級一直上到國中的!」越是聽到這樣的答覆,媽媽似乎越有衝勁,也越有憧憬!
到底是什麼樣的作文班需要排隊排半年?又為什麼即便如此,身邊眾多家長們還是願意等候,老遠把孩子送去上課?於是媽媽升起了「編輯雷達」,於公於私,都要好好一探究竟。在詢問過大家的上課心得,也尋遍所有網路資訊,甚至比較了坊間一般的作文教學、作文書,及作文老師之後發現,陳老師的情境式作文教學,果然有一套!
很多家長當小孩遇上寫作困境,通常不是買本作文範本讓孩子觀摩甚至照本宣科,就是直接送去作文班學習一套制式的起承轉合作文公式,或許這樣的訓練的確能讓孩子對於寫作得心應手,但我始終想到陳老師說的:「當一位學生這樣寫,我們或許覺得他寫得很好,但當所有學生都寫得如出一轍、千篇一律時,批改的老師真的會看到反胃!」
陳老師從不教孩子硬邦邦的起承轉合,尤其是中低年級剛開始接觸寫作的孩子。陳老師也不主張教孩子背大量成語、詩詞、名言經句,引經據典固然有畫龍點睛之效,但相對的,其實也稀釋掉很多真實且活靈活現的情感,甚至讓文章看起來像「罐頭」!
中低年級的孩子,從造句到作文,常常出現跳來跳去,甚至在大人眼裡不太通順也不合邏輯的跳躍式句型,父母或老師總不忘糾正或調整他的語法,好讓它們更合乎邏輯,也更順暢,但陳老師對此卻很超然且開放,甚至主張,這個年紀的孩子,邏輯觀念本來就不是很完備,天真的童言童語,其實是我們最需要呵護珍惜的,如果硬要套上死板板的作文公式改造,孩子們的可愛和特色就不見了!難道我們真的希望孩子寫出那種口號式的老梗作文嗎?喔~不!還是回歸到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樣貌吧!陳老師因為非常瞭解每個年紀的孩子的心智發展及寫作需求,所以總是能給予最活潑、最中肯,也最有趣的引導。看到孩子在陳老師引導下寫出來的作文,真的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這本書不但引導小孩,更是引導父母,如果你沒有耐性排隊久候,也沒有預算繳學費,不如先試試看書裡,陳老師教導父母的方法,用這些方式和孩子互動,用一個栩栩如生、令孩子著迷的情境慢慢引導孩子,重點還是讓孩子開心、喜歡寫作,並且因為她的感受、想法得到你的肯定,而更有下筆的勇氣!
陳老師的學生從國小低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如果你是低年級的家長,這本寫作啟蒙書正好為孩子打下寫作的牢固根基,讓他從此對寫作不再排斥恐懼!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錯過」啟蒙的年紀,至少,你會相信,如果當初有這本書,孩子現在就不會只寫得出滿篇的「注音火星文」了!為了因應各年齡層孩子的需求,我們也希期望陳老師能與大家繼續分享情境式作文的進階、高階版,讓更多年紀較大的孩子受惠!
本書出版正逢暑期,這本書是一個編輯媽媽給自己和小孩唯一的暑假作業。如果孩子能因此而喜歡寫作,就像她喜歡畫畫那樣自由揮灑、甘之如飴;如果孩子能因此而勇於表達感受,就像她跟媽媽據理力爭自己需要多五分鐘的玩樂時間一樣理直氣壯、言之有物,那這將是我們母女最有意義,也最充實的暑假作業了!
推薦序
應許孩子一個自自然然的寫作天地
自我還是個小學生開始,為了賺零用錢和滿足寫作的欲望,便試著投稿到國語日報,國中時最喜歡稿寄北市青年和聯合報(記得還曾經被轉載到《光華月刊》,一篇文章領了兩次稿費),到高中時就專攻台視的談話節目:飲冰室夜話、與圍爐夜話。我的母親不識字,我的父親是包工程的水電師傅,家裡並沒有長輩可刻意提供我所謂的寫作啟蒙或栽培環境,我想,當今許多五年級生、仍活躍於文壇的專職作家,大部分他們的童年,都和我一樣,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寫作班訓練,我們那年代的孩子,是不時興這些的。
我們抓金龜子、爬樹、照顧弟妹、玩圓仔標、看楊麗花在電視上唱歌仔戲,我們寫作文沒有幾級分的壓力,也沒有申請入學時同分就以作文成績來做超額比序的血淋淋競爭,所以就算寫作文不太行,爸媽也不會太焦慮。我們當年是在很自然的狀態下,書寫我們天真的觀察、思想與生活。
但這一代的孩子,卻有不同的寫作壓力與目標了。面對著全球化的就業競爭與升學條件,還有社群媒體和線上電動遊戲軟體所造成的分心與污染,雖然這一代小朋友在閱讀的質與量,均領先上一代甚多,但他們的寫作素養卻不見提升反而更見低落,在一些演講的公開場合,總是會有媽媽讀者詢問我該如何幫助孩子愛上寫作,寫作是一個統整思路的過程,理性與感性並求,而陳安如老師這本《陳安如的情境引導作文班》,通書透過範例、舉證和輕鬆幽默的筆觸來說明引導孩子寫作的方式,資料豐富、範例清新可愛,傳遞了寫作應該要在自自然然的狀態下,才能揮灑出文字的光采。
這是本實際好用的作文引導指南,讓父母們不假外求,在家裡也能與孩子們共享寫作的樂趣與變化,如果大人也能依陳安如老師的引導方式,自己開始動手寫,就更能體會,寫作的心智鍛鍊和練琴一樣,想要意境深遠,絕無二途,多寫多觀察,是永遠之道啊。
番紅花
(本為作者為暢銷書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
試閱
第1堂親子寫作課 假如我是OOO—譬喻法
學習目標:聯想力、選擇寫作材料、譬喻法
如果有一天,可以讓你實現願望,變換成動植物,或任何「東西」,你會想要變成什麼呢?想像……自己變成飛鳥,遨遊在天際;想像……自己化身為河流,奔向廣闊的海洋;想像……自己成為忙碌的螞蟻,日日夜夜努力做工從不休息。想像是可以練習的,讓人隨著想像的次數增加而駕輕就熟。請開始發揮想像力,幻想自己變成任何你想成為的吧!
【觀念交流】
請你跟我這樣做
這是一個純粹發揮想像的題目。在寫作文之前,請爸爸媽媽利用後面【腦力激盪】裡的題目,跟孩子一起解放想像力吧!但請記得,如果孩子不願意配合在【腦力激盪】寫字的話,就請爸爸媽媽替孩子把想法寫下來,不要勉強他們書寫,因為等一下到了寫作時間,他們可是必須自己書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為了避免打壞孩子的興致,或讓孩子提早「手痠」,就請爸爸媽媽代勞一下吧!
我們把第一堂親子寫作課的重點放在:選擇寫作材料。
許多孩子在書寫作文的過程中常常會寫到一半就不知道該如何寫下去,如果一開始知道如何選取適當的寫作材料,其實就不至於發生這樣的問題。
而在【腦力激盪】中所設計的這些聯想題型,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選擇材料的方法。爸爸媽媽帶領孩子進行每一項假想後,讓孩子去選擇、思考,哪一種假想最能夠「繼續延伸」下去、哪一種假想最有感覺、哪一種假想最能夠寫出「變化」,並且用不同的句子或豐富的角度去寫,我們就可以選擇讓它成為作文的主角。
面對第一次提筆寫作,很多孩子可能會不懂得如何分段,也不曉得原來寫題目要先空四格,而每一段要空兩格。很可能是:當爸爸媽媽講解完如何寫題目和分段後,孩子仍是提筆一路寫下去,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丟得老遠,也可能是整篇作文洋洋灑灑寫完,但看起來卻不太像作文,比較像詩……不管孩子第一次寫出來的作文如何,請爸爸媽媽記得給予孩子熱情的擁抱和讚美。只要孩子有頭有尾的在時間內完成,不是讓爸爸媽媽提示一句,他接著寫下一句,而是進行完「親子討論」後能自己「獨立完成」,就已經達到第一堂親子寫作課的目標了喔!
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分段,就放著不管它嗎?當然不是,當孩子寫完作文後,讓孩子看看本堂課提供的範本,瞭解原來題目要空四格,每一段開始要空兩格。每一次都這麼做,漸漸地,孩子就能理解該如何空格喔!
看到這裡,可能爸爸媽媽心中還會有個疑問,孩子不懂得分段,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如何空格或如何分段,這些真的不急於一時要求孩子學會,只要多練習,就能掌握分段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啊!我該寫下一段了!
還有,最好不要用這樣的方式教孩子:你每一段都要有一個重點喔!(這是最常見的教法)這就是所謂的「限制」,初學寫作,應該讓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把目標放在培養孩子的「寫作勇氣」上。如果孩子一個念頭跑出來,卻不敢寫下來,只因為,這樣這段會有好多重點;或是孩子有很美的聯想,可是卻怕這樣的聯想根本不能算是重點。如此一來,反而會造成孩子下筆綁手綁腳、小心翼翼,我們會看不到流暢的思路從筆間流瀉,恐怕只能看到「作文卡卡」的呈現。
寫作技巧
這篇作文要寫得好,絕對不能一開頭就使用:「假如我是OOO」的寫法,或是寫出「我是OOO,我喜歡……」。也就是說,不建議一開頭就把你想成為的東西直接寫出來。
你腦袋裡第一個想到的別人也想得到,這樣的東西,最好不要使用。所以我們要試著讓作文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只要記得一個想法:讓背景來說話。
比方我們設定自己是仙女棒,在文章的開頭就別再使用:「假如我是仙女棒」這樣的句子來開場,可以這麼寫:
「我喜歡看見人們因為我而露出笑容,雖然,那只有短短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但我覺得這樣就足夠了。在那時,我是如此的美,燒盡後……,我變得黑壓壓,只剩光溜溜的鐵絲,沒有人來關心我……我,是仙女棒。」
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是不是特別有感覺呢?有一種淡淡的哀傷與憂愁。而且將仙女棒的特色在短短的文字中展現出來。
你也可以這樣寫:
「在這一片田園中,我是最美麗的。一大清早,在我身上結了許多小鑽石,蜜蜂會來陪我玩,我會流些香甜的花蜜給牠,只希望牠們能養家活口;蝴蝶來時,我會與牠跳幾支舞,並與牠共進早餐;當人們來時,我會秀出香氣,令他們陶醉。我,是一株紅玫瑰。」
多麼詩意的描摹啊!紅玫瑰的豔麗與芬芳,躍然紙上,用小鑽石代替晶瑩的小水珠,更是充滿新意的譬喻。
「『嘓!嘓!嘓!』我跳上長著青苔的綠石頭,扯開我的喉嚨高聲唱歌,在夏夜裡和我的同伴舉辦熱鬧的音樂會。」
這樣的句子,是不是讓人一猜就能猜到是青蛙呢?
或是像這樣活潑有創意的寫法:
「青青的草原、綠油油的稻田或透明乾淨的大盒子,這些都是我的家,我喜歡跟花朵小姐打招呼,也會跟蜜蜂先生聊聊天,我羨慕蝴蝶姐姐身材窈窕,我,是肥肥蟲蟲──毛毛蟲!」
運用了各類修辭法的描寫充滿視覺感,讓孩子用新鮮的角度,寫出無比精彩的世界!
【親子討論】
腦力激盪
假如我是一隻鴕鳥,
我想要飛翔,
我想在雲朵間穿梭;
我羨慕輕盈的白頭翁,
我討厭自己短小的翅膀,
我的願望是能夠展翅高飛在天空翱翔。
換你試試看
假如我是一隻鴕鳥,
我想要( )
我想在( )穿梭
我羨慕( )
我討厭( )
我的願望是能夠( )
點亮句子的魔法詞語
蛻變、仰望、羨慕、擅長、責任、背負、自在、享受、苦惱、不禁、祈求、髒汙、穿梭、渴望、限制、突破、磨練、考驗、遼闊、遭遇、徜徉、清澈、蔚藍、釀造、芬芳、甜美、耀眼、掠奪、無拘無束、為所欲為……
語詞達人小辭典
蛻變:比喻事物發生形或質的改變。
仰望:抬頭向上看。
背負:負荷、擔負。
穿梭:往來次數頻繁。
磨練:鍛鍊、考驗。
遭遇:遭逢、遇上;人生的際遇。
蔚藍:深藍色。
釀造:利用發酵方法製造;逐漸孕育而成。
掠奪:搶奪、奪取。
無拘無束:自由而不受約束。
為所欲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毫無拘束,毫無顧忌。
修辭魔法棒—譬喻法
譬喻句通常是由喻體、喻依和喻詞三者組合而成。
喻體→指描寫的對象。
喻依→用來比方喻體的另一人、事、物。
喻詞→用來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有:像、好像、如、就如、似、恰似、好比、彷彿。
譬喻法大致分為這四項:明喻、暗喻、借喻、略喻
明喻
明喻喻詞:像、好像、有如、猶如、宛如、好似、恰似。
句型:喻體┼喻詞┼喻依。
表弟圓嘟嘟的臉,好似一個美味的黑糖饅頭。
讀幼稚園的妹妹就像隻小麻雀,從早到晚吱吱喳喳講個不停。
有意義的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看見不同的風景。
隱喻(暗喻)
隱喻喻詞:是、就是、變成、成為、成了。
句型:喻體┼喻詞┼喻依。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顆扭蛋,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下一刻會扭出什麼驚喜。
對我來說,媽媽就等於我的陽光、我的空氣、我的水,沒有媽媽,我該怎麼辦?
圓圓的月是吃飽飽的肚子,彎彎的月是餓扁扁的肚子。
略喻
略喻沒有喻詞,只有喻體和喻依。省略的喻詞,用逗號(,)代替。
啄木鳥,樹木的醫生。
眼睛,靈魂之窗。
月光,上帝的燈籠。
借喻
借喻沒有喻詞也沒有喻體,只有喻依。(藍色字體為喻依)
教室裡有好多隻小麻雀吱吱喳喳,讓我無法專心上課。
每次考試,班上那隻長頸鹿就會偷看別人的答案。
姐姐每天都為臉上的小紅豆煩惱不已。
【現學現寫——參考段落大綱】
第一段:關於我 請你從所假想的動、植物或物品的日常生活開始寫起,你每天的生活狀態,以及喜歡做的事是什麼呢?還有哪些特色?或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二、三段 假如你是OO,你要做些什麼事情呢?你每天的職責、任務是什麼?你居住的地方在哪裡?你有哪些要好的朋友?和其他事物比較起來,有什麼不同?你最驕傲自己擁有什麼技能、外表?你最享受哪些事物?然而,你是不是也有煩惱?身為OO會有什麼缺點呢?你對生活中最不滿的是什麼,有什麼話要抱怨嗎?
第四段 假如你是OO,你的夢想是什麼?如果可以許一個願,你想要許什麼樣的願望?你想要對誰,說些什麼話?當OO的感覺如何?就像什麼一樣呢?【看看別人怎麼寫】
假如我是
謝欣儒
在很藍很藍的天空中,在白白的雲朵中,我是一道鮮豔的彩虹,我覺得我能穿上這件漂亮的衣服很幸福,但我常常生病,只能待在家裡,不常跟大家見面,讓我交不到好朋友,所以我好羨慕太陽和月亮。
在炎熱的夏天,我是一顆太陽,我有時被烏雲遮住,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常常出去旅遊,所以找了月亮來代班,我覺得我常常讓人們很開心,因為讓他們可以出去郊遊,但有時我太開心了,讓人們曬傷、中暑,所以我希望自己不要常常亂發脾氣,讓人類想要躲著我。
寒冷的冬天裡,冰冰涼涼的、柔柔綿綿的雪,就是我,我能讓大家滑、堆、丟……,各式各樣都可以,但我只能在非常非常冷的地方出現,我覺得我一出現都讓大家很開心,因為我很久才會出現,但我有時會讓人凍傷,如果嚴重,就會截肢,所以我非常羨慕月亮和星星,因為它們都不會讓人造成困擾,而且非常的美麗。
我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以沒什麼好比較的。
學習目標:聯想力、選擇寫作材料、譬喻法
如果有一天,可以讓你實現願望,變換成動植物,或任何「東西」,你會想要變成什麼呢?想像……自己變成飛鳥,遨遊在天際;想像……自己化身為河流,奔向廣闊的海洋;想像……自己成為忙碌的螞蟻,日日夜夜努力做工從不休息。想像是可以練習的,讓人隨著想像的次數增加而駕輕就熟。請開始發揮想像力,幻想自己變成任何你想成為的吧!
【觀念交流】
請你跟我這樣做
這是一個純粹發揮想像的題目。在寫作文之前,請爸爸媽媽利用後面【腦力激盪】裡的題目,跟孩子一起解放想像力吧!但請記得,如果孩子不願意配合在【腦力激盪】寫字的話,就請爸爸媽媽替孩子把想法寫下來,不要勉強他們書寫,因為等一下到了寫作時間,他們可是必須自己書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為了避免打壞孩子的興致,或讓孩子提早「手痠」,就請爸爸媽媽代勞一下吧!
我們把第一堂親子寫作課的重點放在:選擇寫作材料。
許多孩子在書寫作文的過程中常常會寫到一半就不知道該如何寫下去,如果一開始知道如何選取適當的寫作材料,其實就不至於發生這樣的問題。
而在【腦力激盪】中所設計的這些聯想題型,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選擇材料的方法。爸爸媽媽帶領孩子進行每一項假想後,讓孩子去選擇、思考,哪一種假想最能夠「繼續延伸」下去、哪一種假想最有感覺、哪一種假想最能夠寫出「變化」,並且用不同的句子或豐富的角度去寫,我們就可以選擇讓它成為作文的主角。
面對第一次提筆寫作,很多孩子可能會不懂得如何分段,也不曉得原來寫題目要先空四格,而每一段要空兩格。很可能是:當爸爸媽媽講解完如何寫題目和分段後,孩子仍是提筆一路寫下去,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丟得老遠,也可能是整篇作文洋洋灑灑寫完,但看起來卻不太像作文,比較像詩……不管孩子第一次寫出來的作文如何,請爸爸媽媽記得給予孩子熱情的擁抱和讚美。只要孩子有頭有尾的在時間內完成,不是讓爸爸媽媽提示一句,他接著寫下一句,而是進行完「親子討論」後能自己「獨立完成」,就已經達到第一堂親子寫作課的目標了喔!
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分段,就放著不管它嗎?當然不是,當孩子寫完作文後,讓孩子看看本堂課提供的範本,瞭解原來題目要空四格,每一段開始要空兩格。每一次都這麼做,漸漸地,孩子就能理解該如何空格喔!
看到這裡,可能爸爸媽媽心中還會有個疑問,孩子不懂得分段,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如何空格或如何分段,這些真的不急於一時要求孩子學會,只要多練習,就能掌握分段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啊!我該寫下一段了!
還有,最好不要用這樣的方式教孩子:你每一段都要有一個重點喔!(這是最常見的教法)這就是所謂的「限制」,初學寫作,應該讓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把目標放在培養孩子的「寫作勇氣」上。如果孩子一個念頭跑出來,卻不敢寫下來,只因為,這樣這段會有好多重點;或是孩子有很美的聯想,可是卻怕這樣的聯想根本不能算是重點。如此一來,反而會造成孩子下筆綁手綁腳、小心翼翼,我們會看不到流暢的思路從筆間流瀉,恐怕只能看到「作文卡卡」的呈現。
寫作技巧
這篇作文要寫得好,絕對不能一開頭就使用:「假如我是OOO」的寫法,或是寫出「我是OOO,我喜歡……」。也就是說,不建議一開頭就把你想成為的東西直接寫出來。
你腦袋裡第一個想到的別人也想得到,這樣的東西,最好不要使用。所以我們要試著讓作文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只要記得一個想法:讓背景來說話。
比方我們設定自己是仙女棒,在文章的開頭就別再使用:「假如我是仙女棒」這樣的句子來開場,可以這麼寫:
「我喜歡看見人們因為我而露出笑容,雖然,那只有短短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但我覺得這樣就足夠了。在那時,我是如此的美,燒盡後……,我變得黑壓壓,只剩光溜溜的鐵絲,沒有人來關心我……我,是仙女棒。」
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是不是特別有感覺呢?有一種淡淡的哀傷與憂愁。而且將仙女棒的特色在短短的文字中展現出來。
你也可以這樣寫:
「在這一片田園中,我是最美麗的。一大清早,在我身上結了許多小鑽石,蜜蜂會來陪我玩,我會流些香甜的花蜜給牠,只希望牠們能養家活口;蝴蝶來時,我會與牠跳幾支舞,並與牠共進早餐;當人們來時,我會秀出香氣,令他們陶醉。我,是一株紅玫瑰。」
多麼詩意的描摹啊!紅玫瑰的豔麗與芬芳,躍然紙上,用小鑽石代替晶瑩的小水珠,更是充滿新意的譬喻。
「『嘓!嘓!嘓!』我跳上長著青苔的綠石頭,扯開我的喉嚨高聲唱歌,在夏夜裡和我的同伴舉辦熱鬧的音樂會。」
這樣的句子,是不是讓人一猜就能猜到是青蛙呢?
或是像這樣活潑有創意的寫法:
「青青的草原、綠油油的稻田或透明乾淨的大盒子,這些都是我的家,我喜歡跟花朵小姐打招呼,也會跟蜜蜂先生聊聊天,我羨慕蝴蝶姐姐身材窈窕,我,是肥肥蟲蟲──毛毛蟲!」
運用了各類修辭法的描寫充滿視覺感,讓孩子用新鮮的角度,寫出無比精彩的世界!
【親子討論】
腦力激盪
假如我是一隻鴕鳥,
我想要飛翔,
我想在雲朵間穿梭;
我羨慕輕盈的白頭翁,
我討厭自己短小的翅膀,
我的願望是能夠展翅高飛在天空翱翔。
換你試試看
假如我是一隻鴕鳥,
我想要( )
我想在( )穿梭
我羨慕( )
我討厭( )
我的願望是能夠( )
點亮句子的魔法詞語
蛻變、仰望、羨慕、擅長、責任、背負、自在、享受、苦惱、不禁、祈求、髒汙、穿梭、渴望、限制、突破、磨練、考驗、遼闊、遭遇、徜徉、清澈、蔚藍、釀造、芬芳、甜美、耀眼、掠奪、無拘無束、為所欲為……
語詞達人小辭典
蛻變:比喻事物發生形或質的改變。
仰望:抬頭向上看。
背負:負荷、擔負。
穿梭:往來次數頻繁。
磨練:鍛鍊、考驗。
遭遇:遭逢、遇上;人生的際遇。
蔚藍:深藍色。
釀造:利用發酵方法製造;逐漸孕育而成。
掠奪:搶奪、奪取。
無拘無束:自由而不受約束。
為所欲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毫無拘束,毫無顧忌。
修辭魔法棒—譬喻法
譬喻句通常是由喻體、喻依和喻詞三者組合而成。
喻體→指描寫的對象。
喻依→用來比方喻體的另一人、事、物。
喻詞→用來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有:像、好像、如、就如、似、恰似、好比、彷彿。
譬喻法大致分為這四項:明喻、暗喻、借喻、略喻
明喻
明喻喻詞:像、好像、有如、猶如、宛如、好似、恰似。
句型:喻體┼喻詞┼喻依。
表弟圓嘟嘟的臉,好似一個美味的黑糖饅頭。
讀幼稚園的妹妹就像隻小麻雀,從早到晚吱吱喳喳講個不停。
有意義的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看見不同的風景。
隱喻(暗喻)
隱喻喻詞:是、就是、變成、成為、成了。
句型:喻體┼喻詞┼喻依。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顆扭蛋,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下一刻會扭出什麼驚喜。
對我來說,媽媽就等於我的陽光、我的空氣、我的水,沒有媽媽,我該怎麼辦?
圓圓的月是吃飽飽的肚子,彎彎的月是餓扁扁的肚子。
略喻
略喻沒有喻詞,只有喻體和喻依。省略的喻詞,用逗號(,)代替。
啄木鳥,樹木的醫生。
眼睛,靈魂之窗。
月光,上帝的燈籠。
借喻
借喻沒有喻詞也沒有喻體,只有喻依。(藍色字體為喻依)
教室裡有好多隻小麻雀吱吱喳喳,讓我無法專心上課。
每次考試,班上那隻長頸鹿就會偷看別人的答案。
姐姐每天都為臉上的小紅豆煩惱不已。
【現學現寫——參考段落大綱】
第一段:關於我 請你從所假想的動、植物或物品的日常生活開始寫起,你每天的生活狀態,以及喜歡做的事是什麼呢?還有哪些特色?或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二、三段 假如你是OO,你要做些什麼事情呢?你每天的職責、任務是什麼?你居住的地方在哪裡?你有哪些要好的朋友?和其他事物比較起來,有什麼不同?你最驕傲自己擁有什麼技能、外表?你最享受哪些事物?然而,你是不是也有煩惱?身為OO會有什麼缺點呢?你對生活中最不滿的是什麼,有什麼話要抱怨嗎?
第四段 假如你是OO,你的夢想是什麼?如果可以許一個願,你想要許什麼樣的願望?你想要對誰,說些什麼話?當OO的感覺如何?就像什麼一樣呢?【看看別人怎麼寫】
假如我是
謝欣儒
在很藍很藍的天空中,在白白的雲朵中,我是一道鮮豔的彩虹,我覺得我能穿上這件漂亮的衣服很幸福,但我常常生病,只能待在家裡,不常跟大家見面,讓我交不到好朋友,所以我好羨慕太陽和月亮。
在炎熱的夏天,我是一顆太陽,我有時被烏雲遮住,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常常出去旅遊,所以找了月亮來代班,我覺得我常常讓人們很開心,因為讓他們可以出去郊遊,但有時我太開心了,讓人們曬傷、中暑,所以我希望自己不要常常亂發脾氣,讓人類想要躲著我。
寒冷的冬天裡,冰冰涼涼的、柔柔綿綿的雪,就是我,我能讓大家滑、堆、丟……,各式各樣都可以,但我只能在非常非常冷的地方出現,我覺得我一出現都讓大家很開心,因為我很久才會出現,但我有時會讓人凍傷,如果嚴重,就會截肢,所以我非常羨慕月亮和星星,因為它們都不會讓人造成困擾,而且非常的美麗。
我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以沒什麼好比較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