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扼殺了創意嗎?我的一堂社會課
內容簡介
社會領域創意教學策略的教學實例
第一課教學價值與創意教學
第二課社會領域班級經營
第三課圖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四課地圖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五課相片、圖片的創意教學策略
八堂創意課程讀說寫做想看聽玩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六課讀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七課說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八課寫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九課做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課想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一課看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二課聽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三課玩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四課學生專題研究
第十五課學習型筆記
第十六課教學省思
目錄
序/導讀
定義
你拿什麼來定義自己?英國著名經濟學者察爾斯韓第這樣問著自己。
每個教學者都需要這樣問著自己,在教學上我們用什麼來定義自己?
任何珍珠都是從一粒沙子開始磨難起,教學能力的培養,也好比是珍珠的養成。我的教學生涯中走過很多磨難的路,我想我提供這些歷程,可以讓教學者減少很多摸索的過程,從一顆珍珠,串聯成一件珍珠彩衣。
從現在需要的人來談起吧!
美國趨勢觀察家平克的著作:「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提出,
「理念與創意超越知識。」「知識力逐漸示微,創造力興起。」
「創意整合同理心取勝的理念時代。」
「分析邏輯知識時代慢慢從世界舞臺退場。」
所以教學上不能背多分了,學生不需要重覆上一代的學習過程!
在教學現場中來看,臺灣社會領域的教學實務上,國小因為包班制度下,社會領域課程往往由級任擔任,長期以來著重在認知型的教學,亦即讓學生背起來就好,評量命題也以記憶型居多。這些存在已久的教學方法,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不能符應現今社會需要創新及理解能力的時代需求,它們的價值日漸喪失,甚至反過來減損現有的價值。
如果您的教學是:「無論教師您的講解是如何深入詳盡,學生在學習過程上,主要都是憑著記憶能力,把堂上所教的一切生記硬背下來,這是短期記憶。這種憑記憶得來的知識,很容易便會隨記憶的淡忘而失去,就如鮮魚存放一段時間後,變壞腐爛一樣。」課程教學應著重在培養推論理解的人才。
啟發需要配合課程而來的教學策略!
學校扼殺了創意嗎?我的一堂社會課一書,就在於將筆者的創意教學策略提出分享,對教師而言這是教學策略,對學生而言這是學習策略,將教學的短期記憶透過這些教學策略轉化成為長期記憶,成為帶得走的能力。
試閱
想到老師:天下雜誌報導:「公校的困境,首先來自於教學本身的僵化,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退化。 」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他所著的《不連續的時代》認為當代學校教育缺乏新教學與新學習,使得「現在的學童被學校變得像無趣的傻子。學童無法經由佔據學校,或在校舍設置障礙以示反抗。不過,他們握有一項強有力的武器:停止學習。」
當學生停止學習時,學校教育開始出現『教室崩壞』(classroom collapse)。」為什麼有些老師,在激烈的競爭中(以前的師專考試、公費生考試、教師甄試)脫穎而出,當上老師後,成就並沒有超越平均水準?關鍵差別在哪裡?讓教師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想到學生:當「以學生為主體」回歸到「教學」上做為思考……
站在講堂上並以學習者的立場來思考教學策略。
這個世界在變,但是表面上教育改革喊得滿天響,實質的教學內涵卻是數十年如一日,在社會課程的教學上,長久以來大都以講述法為主,導致而來的結果,則是老師「背起來」這樣以記憶為主的教學,學生或許能短時間背起來,但往往在課程結束後,將有關社會課程忘光光,主因在於教師的教學法沒有生動有趣的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教學過程以及重視的評量分數也是以短期效果來看待。以致於學生們花費歲月在過時的教學方法中,學一些永遠用不著的課程,這是筆者再三提倡社會領域創意教學策略的原因。
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的每一個教學實例,前面的文字都是「社會科應包含一些實例以研究……」
現在社會課程的教學,需要有實際操作的學習經驗,學習過程需要讓孩子自己的「我」,有機會來和生活、教材、親師生或和自己進行的「對話」。設計動機在讓學生在社會課程的學習,透過實際的操作,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讓學生自己能夠和教材、自己進行「對話」。
社會領域創意教學策略的教學實例
第一課 教學價值與創意教學
第二課 社會領域班級經營
第三課 圖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四課 地圖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五課 相片、圖片的創意教學策略
八堂創意課程 讀說寫做想看聽玩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六課 讀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七課 說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八課寫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九課 做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課 想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一課 看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二課 聽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三課 玩的創意教學策略
第十四課 學生專題研究
第十五課 學習型筆記
第十六課 教學省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