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10招媽媽輕鬆教的生活數學 (啟蒙方法篇)

  • 79 221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想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就從生活中做起!
千萬別錯過你家孩子的數學啟蒙敏感期!


計算水電費、稱物體重量、玩好手指頭,也可以學數學?
為什麼要對物體、溫度進行量化?
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將數學思路說出來?
媽媽該如何面對孩子考卷上的錯誤?
粗心到底是什麼?

作者孫路弘曾是中國奧數第一人,他從幼時與母親玩數學的經驗,融合兒童數學認知及心理,運用「興趣啟動」的方式推動孩子來智力自然發展。他強調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感受」數學,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數學思維。本書可帶領父母循序漸進地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每位家長都能輕鬆掌握和運用的數學啟蒙方法。

★書中內含互動視頻QR code,可隨時線上觀看孫老師解讀數學的教學方法!

運用秤桿(or可秤重的度量衡)
物體的輕重是最容易讓孩子理解量化作用的切入點。能夠親眼看到、動手嘗試、直接體會並感受,更可以促進孩子理解數學。寓教於樂就是來自生活的教育。

運用手指
從數學的歷史發展來看,十進位成為最常用的計算體系應該與人類有10個手指有關。數字從手指上誕生,指尖上當然有美妙的數學。

了解粗心的背後含義
成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要會這個、應該要主動去重複檢查。但從兒童心理學中可了解到,孩子的本性愈淳樸,就愈不喜歡重複性的動作。如果媽媽換個方法讓孩子去做,那麼孩子將會變得更主動。

引導孩子說出想法
說出來的任何內容都是對自我意識的超越,是建立在自我思維的水準之上的。這就相當於為自己製造了雙核的電腦處理器,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深度上,肯定能超越單核的處理器。

培養孩子面對應用題的思考模式
從孩子早期接受數學概念的能力來看,語言理解是最基礎的一關,也是最初的難點。培養孩子對數學詞彙的熟悉、理解,並漸漸形成認知。當孩子遇到應用題時,題意理解這一關就可以輕鬆跨過了。

從手指開啟大腦智慧
對孩子來說,指尖上的數學並不是登堂入室的學術任務,而是啟迪心智、啟發思維、啟動樂趣的探索過程。讓孩子運用手指參與不同形式的計算、數數和清點,都是大腦發育階段最合適、最貼切的活動。

從兒童心理學談記憶力
對一個事物的記憶來自於頭腦中對這個事物的集中時間,集中的時間越長,對這個事物記憶的時間也就越長。

了解孩子的吸收程度
做題目並不能驗證孩子對數學概念的掌握情況。身為媽媽,能夠用來檢驗孩子是否掌握數學概念的唯一方式,就是觀察或詢問。

孩子不會做題時的解決法
發現孩子有完全不會的題目時,並不是替孩子把題目做出來,而是幫助他找到一條清晰的道路,理清題目的情況,弄明白題目希望他完成什麼,或者鼓勵他提出自己的疑問。

名人推薦

聰明推薦

楊凱琳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陳嘉皇    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系主任
梁淑坤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Ashley    媽媽部落客
兔包    插畫家
芊爸    親子天下駐站作家
樂爸    作家

作者

孫路弘

從初中起就表現出優秀的數學能力,並立志當數學老師。之後如願考上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1985年回到母校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書。

不僅在課堂上授業解惑,也透過文字來傳播思想,把圖書當作介紹數學學習方法的工具,更利用互聯網提供數學教育心得,運用微信跨國際溝通,教授加州、倫敦以及雪梨的學生。

將數學的方法論運用到教育上也頗有心得。著書有《孩子不再害怕數學:10招爸爸輕鬆教的生活數學》(時報)、《媽媽這樣教數學》(湛廬圖書)。

目錄

好評推薦 
總序 父母將數學滲透我的人生
讀書指南針
引言 每位媽媽都能塑造一個有價值的人
第1招 家裡有一桿秤
第2招 指尖上的數學
第3招 粗心到底是什麼
第4招 默想是智力發展的敵人
第5招 應用題的關鍵難點
第6招 從手指開竅出大腦智慧
第7招 發燒是多少度
第8招 孩子懂了嗎?媽媽怎麼知道
第9招 滿分學生沒有未來
第10招 不會做題,只有三種可能
後記
媽媽來作答答案

序/導讀

好評推薦

讓孩子喜歡數學,父母的力量不容小覷

讓孩子喜歡數學是不可能的任務嗎?還是我們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呢?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10招媽媽輕鬆教的生活數學》、《孩子不再害怕數學:10招爸爸輕鬆教的生活數學》這兩本書提供了動手做、動腦想、動眼讀、動口說的實際活動,讓家長也能夠一起參與孩子學習數學的過程,幫助孩子或自己重新喜歡上數學!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從生活情境中理解隱藏的數學規則,也讓家長認識數學學習的機制:理解力、記憶力、自我監控力等。

媽媽的10招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先去除孩子對數學的恐懼,領略數學的樂趣。再接著爸爸的10招則引導孩子進一步地去了解背後的數學規則,讓孩子的數學思考變得更有效、數學學習變得更主動。

透過這兩本書,不但可以讓家長重新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為孩子的數學素養奠定良好基礎,在過程中更會不知不覺地和孩子一同愛上數學,親近數學!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楊凱琳

試閱

第 1 招
家裡有一桿秤

◎4歲左右,孩子就已經對物體的重量有感覺了,能夠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6歲左右,孩子就能夠接受「輕重的不同是可以透過數值量化來比較的」這種認知。

◎眼睛看得多了,耳朵聽得多了,並參與其中,看到自己的不同做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開始對事物有了興趣。重要的是,這一切都不是事先告訴你的。

我的爸爸在廣播事業部文工團工作,他工作使用的工具是鋼琴,輸出的結果是歌曲;我的媽媽年輕時身體不好,從部隊離休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家庭、照顧我和弟弟。這樣的家庭怎麼會有一桿秤呢?

一天,我的父母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商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媽媽不由分說趕緊加入隊伍,排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到店鋪內,發現大家排隊買的是秤。爸爸埋怨媽媽見隊就排,也不問賣什麼。媽媽說,其實家裡也是需要秤的,有時買回來的肉是兩斤,卻覺得根本就不到兩斤,因此需要秤來稱一下。媽媽說秤有用,而秤的價格不便宜,當然她就更常使用這桿秤了。

我每天給書包、書本、鉛筆盒、茶杯、水杯稱重,都是自己用手拿上拿下,連續一個多月,手感就越來越準,當然能夠做到用手稱重了。

記得有一天回家,媽媽見我又在給書包稱重,她拿過來一個瓶子,瓶中有水,讓我稱一下重量。稱完後,我在紙上寫下:1斤6兩。媽媽說應該寫成1.6斤。接著,我把瓶中的水全部倒掉,再稱是8兩,然後媽媽讓我寫成0.8斤。這時,媽媽問我剛才的水有多重。我哪裡知道水有多重,我都不知道斤是什麼、兩是什麼,當時僅僅知道這些字代表了這個東西重的程度。數越大,當然就越重了。不過,在這種稱重的過程中,我學到了10兩就是1斤、1斤就是10兩(編註:台灣是換算是1斤=16兩)的知識,記得非常快,也理解得非常快,於是算出倒掉的水重8兩,也就是0.8斤。

對於小數點的接受過程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對孩子的理解與應用至關重要。此時,我才意識到小數點的作用是更加容易得出兩個數之間的差,不然媽媽給我解釋1斤6兩減去8兩將是多麼大的麻煩。媽媽講到1斤等於10兩的時候,我說那麼1斤6兩不就是16兩嘛,16兩拿走8兩,就是剩下8兩囉。小數點是數學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數學領域的一件大事。媽媽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讓我自然地接受了小數點的作用,卻沒有用多麼悠久的歷史、多麼輝煌的成就來培養我敬畏的心情和崇拜的心理。沒有了類似這樣無用的負擔,又與眼前的生活息息相關,接受起來自然就輕鬆得多了。

對物體進行數值量化、對溫度進行數值量化,這些都曾經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僅僅通過看數字就能夠知道哪個東西沉、哪個東西輕,這對孩子來說是神奇的,神奇的標誌又是數字,我大概就是這樣開始喜歡上數字的。每次跟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我都是左手拎拎、右手拎拎,然後回家用秤來驗證我的手感,並把重量寫成數字。這樣,數字在我腦海中就變成了一個生活中的東西,可以用來標重量,也可以用來標溫度,還可以用來標長度。數字打開了我腦海中量化事物的大門。

小數概念的自然接觸和掌握。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接觸到小數會在五年級,而我在四年級的時候便在不經意間接觸到了小數,即比1還要小的分量。媽媽沒有跟我講小數的定義,也沒有講小數對數學的意義。對我來說,直接測量的時候,秤砣的位置在1的左邊,就是不到1;如果落在1的右邊2的左邊,就是1點幾。接受一個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的小數概念,對我來說是多麼輕鬆、多麼自然啊!

在學校的課堂上,老師一本正經地講了40分鐘,許多孩子還是覺得小數不就是比較小的數嘛。我在輔導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時,有的孩子舉小數的例子時說:「1、2、3都是小數。」還有的學生說:「9也是小數。」我要求他們進一步解釋,於是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們現在都是8歲或9歲,還是小孩子,所以8、9都是小數。當然,幼稚園的孩子只有3歲、4歲、5歲,他們更小,所以3、4、5就是更小數。」居然還有孩子說:「小學是一年級到六年級,所以1、2、3、4、5、6都算小數。」孩子往往都是透過自己體驗到的生活認識事物的,產生這樣的想法也不足為奇。經過我的循循善誘,不知不覺間,幾個難點的概念他們都已經融會貫通了。寓教於樂就是來自生活的教育。親手挪動秤砣,讓手拎住的那個點的兩邊持平,然後查看秤桿上的刻度知道東西的重量,這樣就可以學會斤兩的關係。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學校裡學習這些內容,但學校並沒有足夠多的秤來讓每個孩子都隨意使用。其實,在玩的過程中理解了知識,掌握了概念,學到的也是融會貫通的知識。讓孩子在回家後能動手實踐,不但沒有消耗多少時間,反而讓孩子覺得在玩中得到了更多、更全面、更實在、更實用的能力。今天教育界津津樂道的寓教於樂,說的不就是我媽對我做的事情嗎?

家裡需要一桿秤。等我到大學四年級學習兒童心理學時,才理解家裡的這桿秤對孩子智力發展的作用及其背後的本質原理。重量是一個抽象概念,只有與生活中身邊的事情結合起來時,才會變成眼睛能夠看見、手能夠感覺到的具象的東西。這時,腦海中也就建立起了對應的數字概念,理解了物體重量的意思,並能夠與手裡的感覺對應起來,進一步刺激大腦皮層與手、數字、概念之間的聯繫。而缺乏這種體驗的孩子在學習重量、長度、時間、溫度的時候,就會僅停留在對概念的理解上,無法與具體的生活相結合。感謝媽媽那次無心的排隊,感謝她購買了這樣一桿秤,激發了我的數字意識,啟動了我的概念理解。

其實,哪裡有什麼天生就聰明的人,哪裡有什麼天賦異稟的人,都是後天的環境、後天動手的活動帶來的。眼睛看得多了,耳朵聽得多了,並參與其中,看到自己的不同做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開始對事物有了興趣。重要的是,這一切都不是事先告訴你的。然而許多父母的做法是,在開始講知識之前就說:今天要教一個會影響你一生的東西……對孩子來說,這個說法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恐嚇;被嚇得僵化以後,孩子對後面聽到的東西也就變成機械模仿和簡單重複了,毫無樂趣和動機。作為撫育一個民族的母親,你更可以對這種情況說「不」,你可以行動起來,讓你的家裡也有「一桿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7108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