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要義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培養學生成為完人是通識教育的最主要目的,這種教育需要參入多項教育的內容,使學生經由學習而能增進認識與關懷。
本書將通識要義界定在下列這四大領域的知識(一)人生哲學,(二)社會經濟的現象與問題,(三)人文關懷,(四)科學的性質。選擇重要議題作較淺顯平實的討論,避免深奧艱難,使能供學習者當為實踐完人的具體途徑。
本書主要功用在可供給通識教育學界的師生上課用的教本,也可供給未正式選課但想瞭解者自修之用。
本書將通識要義界定在下列這四大領域的知識(一)人生哲學,(二)社會經濟的現象與問題,(三)人文關懷,(四)科學的性質。選擇重要議題作較淺顯平實的討論,避免深奧艱難,使能供學習者當為實踐完人的具體途徑。
本書主要功用在可供給通識教育學界的師生上課用的教本,也可供給未正式選課但想瞭解者自修之用。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1․也學通識2
2․閱讀《大學通識教育典例》一書7
3․探討國內通識教育刊物與其性質12
第二篇 人生哲學
1․人生的觀察與體會16
2․年青人的想法與做法21
3․老人的心態26
4․言論中肯31
5․鄉土一生37
6․記自然厚道樸實44
7․勤儉持家48
8․幽默哲學54
9․享受負責的快樂60
10․落日餘暉65
11․人生的際遇與感受70
第三篇 社會經濟現象與問題
1․拚經濟76
2․社會安全81
3․活絡農村經濟帶動產業產值86
4․旅遊村發展的前瞻92
5․新南向政策示範農業園區的目標與方法98
6․農業缺工103
7․與前監委吳豐山鄉親論由二次土改解決三農問題 110
8․預算的編列與審核 112
9․頭等船票與消費行為117
10․縣市政大計 122
11․故鄉近事散記127
第四篇 人文關懷
1․倫理學概要134
2․西方倫理學簡史與啟示139
3․食物倫理面面觀147
4․關心兒孫的課業與教養153
5․關懷弱勢158
6․培育創新青年農民創造智慧農業163
7․認識在地關懷社區 168
8․鄉民信仰神明對其生活的意義173
9․為神明專書寫序及瞭解寺廟管理177
10․棄書情懷183
11․照護老少的一項計畫190
第五篇 科學的性質
1․科學的要義與性質198
2․自然科學概要204
3․工程學概要209
4․社會科學概要214
5․人文學概要220
6․資訊科技產業225
7․生物科技產業230
8․農村循環經濟之發展235
9․農業與生物產業 244
10․一個學系改名後的檢討249
11․認識在地的花草與樹木254
1․也學通識2
2․閱讀《大學通識教育典例》一書7
3․探討國內通識教育刊物與其性質12
第二篇 人生哲學
1․人生的觀察與體會16
2․年青人的想法與做法21
3․老人的心態26
4․言論中肯31
5․鄉土一生37
6․記自然厚道樸實44
7․勤儉持家48
8․幽默哲學54
9․享受負責的快樂60
10․落日餘暉65
11․人生的際遇與感受70
第三篇 社會經濟現象與問題
1․拚經濟76
2․社會安全81
3․活絡農村經濟帶動產業產值86
4․旅遊村發展的前瞻92
5․新南向政策示範農業園區的目標與方法98
6․農業缺工103
7․與前監委吳豐山鄉親論由二次土改解決三農問題 110
8․預算的編列與審核 112
9․頭等船票與消費行為117
10․縣市政大計 122
11․故鄉近事散記127
第四篇 人文關懷
1․倫理學概要134
2․西方倫理學簡史與啟示139
3․食物倫理面面觀147
4․關心兒孫的課業與教養153
5․關懷弱勢158
6․培育創新青年農民創造智慧農業163
7․認識在地關懷社區 168
8․鄉民信仰神明對其生活的意義173
9․為神明專書寫序及瞭解寺廟管理177
10․棄書情懷183
11․照護老少的一項計畫190
第五篇 科學的性質
1․科學的要義與性質198
2․自然科學概要204
3․工程學概要209
4․社會科學概要214
5․人文學概要220
6․資訊科技產業225
7․生物科技產業230
8․農村循環經濟之發展235
9․農業與生物產業 244
10․一個學系改名後的檢討249
11․認識在地的花草與樹木254
序/導讀
〈自序〉
臺灣大專學校實施通識教育已有三十餘年,實施的成果毀譽參半,但此種教育的本意崇高,自不必多疑,目標在培養通才,造就完人。其主要基礎學問是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學、自然科學等。我服膺這種教育的精神與理念,一生雖然無緣教授這門學科,但認同它的重要,且充滿興趣,乃興起撰寫這本《通識要義》的教科書,主要目的是供給修讀通識課程的大學生使用。
參閱過去通識教育的課程內容,常從基礎學問中選擇某一方面,自由發揮,結果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唱各的調,但卻較缺乏一致性的共識範圍,未有範本教科書可供學習者參考、依據。學習者或許可隨不同的師風學得成為完人的一方道理,卻難能學得較完整的輪廓。我乃從另一方面思考,將各家論述加以整合,構成較完整的輪廓,供學生較容易獲得要義,即使在學習之後也還可能難於變成完人,但可較為接近。考量讀者需要認知的通識內容,將通識要義界定包含四大領域:(一)人生哲學,(二)社會經濟的現象與問題,(三)人文關懷,(四)科學的性質。書中就這四大領域的知識選擇重要議題作較淺顯平實的討論,避免深奧艱難,使能供學習者當為實踐完人的具體途徑。
哲學常被通識教育理論家認為應該立基的根本學問之一,這種學問容易被想成很深奧,其實其本意是對很普通和很基本的問題之研究,關切的範圍包括存在、知識、價值、態度、信仰、概念、心靈與語言等。人生哲學是哲學範疇內最受人重視的一環,主要的意念在探討人生的意義、看法、價值、目的、態度、走向與問題等。通識教育的實踐者從建立人生哲學去接合哲學,就更能使人理解與接受通識源自哲學的重要性與合理性。
社會學與經濟學也被通識教育的理論家認為是通識教育的另外兩種基礎學問,這兩種學問是社會科學之本,也是人類生活最必備者,兩者的性質很接近,常用社經學(socioeconomics)一辭加以串聯。平常人對於社會經濟的意涵,也最能從其現象與問題的觀感與理解獲得。
培養學生成為完人是通識教育的最主要目的,這種教育需要參入人文教育的內容,使學生經由學習而能增進關懷。歷史學、文學、藝術等人文學是最能培養學生人文態度與素養的課程,具有人文學背景的學生普遍都較有關懷人類幸福的情操與氣質。對於主修自然、生物與工程科學的學生,也必要兼具人文知識,使能更加認識與瞭解人類社會的意義與性質,可減少受制於自然與物質條件,能多關注一些科學對人類的意義,將可用所學知識對人類多盡一些貢獻。
培養主修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具有自然、生物與工程科學的知識,也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目的。這種自然、生物與工程等基礎科學的通識教育內容不能太深奧,否則學習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難以吸收,也會缺乏興趣。本書在這方面論說的內容取向淺顯,除因上述的顧慮,也因為筆者主修背景是社會科學,只在大學時代就讀農業經濟學系時對於農業的生物性質稍作涉獵,但未有較高深的理解,是一大遺憾。
上述這些基礎學問是追求完人所必備,但只由學習較有完整範圍的通識,尚且不足成為完人,但不學或學習的範圍較狹窄就更難。
此書的主要功用在可供給通識教育學界的師生上課用的教本,也可供給未正式選課但想瞭解者自修之用。重要的用途除了宣揚上述學術邏輯理念,也為能彌補至今通識教育學界內容普遍分歧與各聚焦在某特定方面的缺失。教師們多半依照自己的理念自編教材,雖然各有所專,但也有所偏。我乃不辭淺陋,以自己的看法提供一冊範圍較廣泛周全,綱目與內容較有規範性的教本,與通識學界共襄盛舉,或許有助通識的教學與研究能朝向較明確的方向與範圍發展。
臺灣大專學校實施通識教育已有三十餘年,實施的成果毀譽參半,但此種教育的本意崇高,自不必多疑,目標在培養通才,造就完人。其主要基礎學問是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學、自然科學等。我服膺這種教育的精神與理念,一生雖然無緣教授這門學科,但認同它的重要,且充滿興趣,乃興起撰寫這本《通識要義》的教科書,主要目的是供給修讀通識課程的大學生使用。
參閱過去通識教育的課程內容,常從基礎學問中選擇某一方面,自由發揮,結果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唱各的調,但卻較缺乏一致性的共識範圍,未有範本教科書可供學習者參考、依據。學習者或許可隨不同的師風學得成為完人的一方道理,卻難能學得較完整的輪廓。我乃從另一方面思考,將各家論述加以整合,構成較完整的輪廓,供學生較容易獲得要義,即使在學習之後也還可能難於變成完人,但可較為接近。考量讀者需要認知的通識內容,將通識要義界定包含四大領域:(一)人生哲學,(二)社會經濟的現象與問題,(三)人文關懷,(四)科學的性質。書中就這四大領域的知識選擇重要議題作較淺顯平實的討論,避免深奧艱難,使能供學習者當為實踐完人的具體途徑。
哲學常被通識教育理論家認為應該立基的根本學問之一,這種學問容易被想成很深奧,其實其本意是對很普通和很基本的問題之研究,關切的範圍包括存在、知識、價值、態度、信仰、概念、心靈與語言等。人生哲學是哲學範疇內最受人重視的一環,主要的意念在探討人生的意義、看法、價值、目的、態度、走向與問題等。通識教育的實踐者從建立人生哲學去接合哲學,就更能使人理解與接受通識源自哲學的重要性與合理性。
社會學與經濟學也被通識教育的理論家認為是通識教育的另外兩種基礎學問,這兩種學問是社會科學之本,也是人類生活最必備者,兩者的性質很接近,常用社經學(socioeconomics)一辭加以串聯。平常人對於社會經濟的意涵,也最能從其現象與問題的觀感與理解獲得。
培養學生成為完人是通識教育的最主要目的,這種教育需要參入人文教育的內容,使學生經由學習而能增進關懷。歷史學、文學、藝術等人文學是最能培養學生人文態度與素養的課程,具有人文學背景的學生普遍都較有關懷人類幸福的情操與氣質。對於主修自然、生物與工程科學的學生,也必要兼具人文知識,使能更加認識與瞭解人類社會的意義與性質,可減少受制於自然與物質條件,能多關注一些科學對人類的意義,將可用所學知識對人類多盡一些貢獻。
培養主修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具有自然、生物與工程科學的知識,也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目的。這種自然、生物與工程等基礎科學的通識教育內容不能太深奧,否則學習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難以吸收,也會缺乏興趣。本書在這方面論說的內容取向淺顯,除因上述的顧慮,也因為筆者主修背景是社會科學,只在大學時代就讀農業經濟學系時對於農業的生物性質稍作涉獵,但未有較高深的理解,是一大遺憾。
上述這些基礎學問是追求完人所必備,但只由學習較有完整範圍的通識,尚且不足成為完人,但不學或學習的範圍較狹窄就更難。
此書的主要功用在可供給通識教育學界的師生上課用的教本,也可供給未正式選課但想瞭解者自修之用。重要的用途除了宣揚上述學術邏輯理念,也為能彌補至今通識教育學界內容普遍分歧與各聚焦在某特定方面的缺失。教師們多半依照自己的理念自編教材,雖然各有所專,但也有所偏。我乃不辭淺陋,以自己的看法提供一冊範圍較廣泛周全,綱目與內容較有規範性的教本,與通識學界共襄盛舉,或許有助通識的教學與研究能朝向較明確的方向與範圍發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