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可以這麼浪漫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個牙醫師的教育筆記、一對雙胞胎的成長記事、一個崇尚樂活的家庭心得
他們,走出了家庭教育的愉悅新視野
他們,與陽光有約,在天籟下起舞……
李偉文,一個身上有許多身分稱號的人: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祕書長還有、童軍團團長、公共電視董事……,但都比不上以下這個頭銜來得重要:
他是AB寶的爸爸,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爸爸;
一個好希望給孩子好多東西、同時又希望什麼都不給的父親。
從新手奶爸的雞飛狗跳,到享受並珍惜陪著孩子重新體會生命再來一次的美好經驗;
從對當前教育環境的觀察,體會到點燃孩子的好奇與熱情,才是一切學習的根本、才藝班並不是唯一選擇、童年不該沒有暑假……
從引導孩子閱讀書與影片,透過豚與海的親子對談,一步步推展孩子對生命的體會、培養品格力;
從仿效孟母三遷,到改造裝潢,讓家裡就是個超大觀察箱,走出門就可以在大自然快樂起舞……
他真是個浪漫派哲學家,他說不必擔心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孩子終究會摸索出自己的模樣。因為,父母無法永遠承接孩子現在和未來的壓力,唯一能做的,就是親手播下愛的種子,而且一次一粒!勤於澆灌肥沃土壤,讓種子發芽,讓孩子心裡永存活水源頭。
他也真是個勤勞務實、行動力十足的爸爸,孩子的每一個階段,他從不錯過;孩子的喜好厭惡,他認真對待;他從教養書籍自學,從教養兩個小孩自我實驗;他將自己不同身分的所見所得,轉換為孩子未來成為世界人、地球人時,應有的視野與胸襟的期許……
他們,走出了家庭教育的愉悅新視野
他們,與陽光有約,在天籟下起舞……
李偉文,一個身上有許多身分稱號的人: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祕書長還有、童軍團團長、公共電視董事……,但都比不上以下這個頭銜來得重要:
他是AB寶的爸爸,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爸爸;
一個好希望給孩子好多東西、同時又希望什麼都不給的父親。
從新手奶爸的雞飛狗跳,到享受並珍惜陪著孩子重新體會生命再來一次的美好經驗;
從對當前教育環境的觀察,體會到點燃孩子的好奇與熱情,才是一切學習的根本、才藝班並不是唯一選擇、童年不該沒有暑假……
從引導孩子閱讀書與影片,透過豚與海的親子對談,一步步推展孩子對生命的體會、培養品格力;
從仿效孟母三遷,到改造裝潢,讓家裡就是個超大觀察箱,走出門就可以在大自然快樂起舞……
他真是個浪漫派哲學家,他說不必擔心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孩子終究會摸索出自己的模樣。因為,父母無法永遠承接孩子現在和未來的壓力,唯一能做的,就是親手播下愛的種子,而且一次一粒!勤於澆灌肥沃土壤,讓種子發芽,讓孩子心裡永存活水源頭。
他也真是個勤勞務實、行動力十足的爸爸,孩子的每一個階段,他從不錯過;孩子的喜好厭惡,他認真對待;他從教養書籍自學,從教養兩個小孩自我實驗;他將自己不同身分的所見所得,轉換為孩子未來成為世界人、地球人時,應有的視野與胸襟的期許……
編輯推薦
《教養可以這麼浪漫》親子互動不設限
繼《我的野人朋友》闡述16位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之後,李偉文推出《教養也可以這麼浪漫》(野人)一書,企盼孩子也能夠在快樂無負擔的學習環境中成長。總編輯張瑩瑩回憶道:「2004年編完《我》一書之後,因為讀過他零零碎碎所寫的奶爸週記文章,知道他把未來荒野的重心放在兒童教育上,於是就跟李偉文提出,希望他撰寫一本有關親子教養的書。」等了四年,2008年初,這本書終於誕生了。
自從教改以來,台灣的教育問題就受到高度關注,不僅許多報紙紛紛開闢教育版,雜誌也陸續出版教育專刊,專題探討相關問題。2007年的出版市場,知名作家及媒體人也先後推出親子教養書,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張大春《認得幾個字》、沈春華《兩滴眼淚的幸福》、夏瑞紅《醬子就可愛》......屢創佳績。然而,親子教養書這麼多,卻少有像李偉文這麼另類,因為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他將自己對於荒野和環保的理念,實際運用在親子教養上,明白告訴讀者教導孩子不必捨近求遠,也不需要大把鈔票,只要肯花時間循循善誘,就可以輕鬆做到。
有鑑於台灣繁重的課業壓力,迫使原本屬於孩子應有的快樂與純真漸漸消逝,李偉文深切體認到才藝補習班並非孩子的唯一選擇,如何點燃孩子的好奇心與熱情,才是學習的最根本,因此他引導自己的雙胞胎小孩──A、B寶,從小閱讀許多書本與影片,經由討論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並透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一步步推展孩子對生命的體會,培養其品格力,在輕鬆無壓力的潛移默化下,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書中提出許多既方便實用,又很浪漫的作法,教讀者如何利用台灣的環境與公共資源,陪孩子快樂成長與學習。他鼓勵A、B寶參加自行車環島,與一群來自四面八方背景個性差異極大的孩子們,一同上路體驗困難度高且具有危險性的旅程;將家裡面向山坡的牆打掉,換成整片的觀景窗,一到晚上,屋內有燈光,屋外漆黑一片時,所有趨光性會飛的昆蟲全都停在觀景窗上排排站,形成超大的天然生態觀察箱;或是盯著黃昏的太陽掉到山的那一頭,數著明滅的螢火蟲,坐在溪邊聽流水聲......其實,許多美好的事物不假外求,只要多多親近大自然,孩子便能從中培養對生活的熱情,與主動求知的能力。
這是一個生活家父親的教養筆記書,透過這樣一本書,可以讓為人父母者重新思考孩子的真正需要,以及在教養歷程中,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如同A寶老師王依婷所言:「閱讀這樣一本書,一同和A寶的家庭體驗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開啟父母、教師在教養方面的新視野。這些教養方式雖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家庭或每一個孩子,但肯定為你我的生活增添情趣與浪漫。」
序/導讀
【作者序】
教養要從哪裡開始?
日本著名的動畫導演宮崎駿某一次接受訪問談到他的起心動念:「現在的孩子每天都在失去一點希望,我實在不忍心看到這種現象,為了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決定終生投入電影的製作。」
台灣的孩子也如同日本一樣,在繁重的功課與莫名的壓力之下,屬於孩子應有的好奇與熱情也一天天消逝,眼睛裡的光茫也一天天黯淡下去。或許這就是我寫這些文章的主要原因吧!
當蘊慧知道我正在整理過去十多年來零零星星記錄下來,將有關雙胞胎女兒的文章集結成冊時,相當反對,她說:「誰會對於我們怎麼帶孩子有興趣?」「我們的孩子資質普通,人家敢出書所寫的孩子都是超資優的,AB寶這麼平凡會不會貽笑大方?!」
其實我的想法正與蘊慧相反,正因為我們孩子資質一般,而且我們採取的教養方式也幾乎都不必特別花錢,父母也不必多能幹多厲害,是夫妻都得上班的台灣普通家庭所能運用的資源、所過的家居生活,這才對大家有幫助,「只要願意,你也可以這麼做。」
雖然我與蘊慧在大方向的價值觀是相同的,但是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卻有非常大的差異。
比如說,我們都認為孩子的常規養成是教養最重要的核心,因此,孩子必須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擔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這些我也都同意,但是我卻覺得不必死板板的像天條一般。所以我常常在和AB寶一起出去散步時,偷偷買些垃圾飲料給她們享受一下,因為規律是必要的,但是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也應該容許小小的放縱一下吧?
又比如說,蘊慧堅持孩子每天九點半要上床,最遲十點要入睡,同時也認為每天教的功課一定要搞懂才能做別的事情。這兩個「常規」有時候是會矛盾的,A寶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發現了:「媽媽每天晚上到了九點以後,就會開始發瘋,聲音會變得好大聲!」
或許因為我從小到大不只沒有補習,也從來沒有大人會檢查我的功課,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有許多道理搞不清楚,許多以前該學會的功課不只當時沒搞懂,甚至現在也沒搞懂,可是,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我的讀書習慣是「知道」自己那些地方還沒弄懂,然後就把它包裹起來(在心理上)放著,先跳著往後面看下去,或許不久就懂,或許長大一點就懂,但是我不會讓一個問題卡住,而僵在那裡什麼也動不了!
對於我和蘊慧教養上的差異,AB寶似乎適應得很好:在媽媽面前乖乖地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完;媽媽值班或不在時,就跟著爸爸去玩耍!
很多家庭或許會為了孩子教養問題而鬧得夫妻失和或者徬徨無所適從,其實我總是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好吧,若是你還是不知道教養該從哪裡開始的話,美國詩人艾蜜莉曾寫過:「我老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但是我相信從愛開始絕對不會錯!」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許多東西是以愛之名偽裝,比如說:「面子」與「恐懼」,愛是關切,是陪伴,但不是束縳,更不是佔有,當你脫口而出:「我是為你好」時,就要當心了!
我們常提到的「陪伴」,代表著與孩子譜寫共有的溫緩回憶,而童年中能保有許多如此的記憶,其實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了!
【推薦】
讓爸爸有信心,小孩開心,媽媽放心的教養書
──何琦瑜(天下雜誌親子教育暨童書總編輯)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經在他的《OFF學》一書中,形容男人通常是家中的「大型垃圾」。一生只懂得投入工作的日本男人,當他回到家中不工作時,是一個毫無貢獻和樂趣的「障礙物」。
我主編2005年天下雜誌的教育專刊《家庭教育》時,曾經調查發現,多數國小四~六年級的孩子,和父親講話的時間,每天不到半小時;超過四分之一的父親,從不或很少與孩子聊天談心。問孩子最信任的人,超過五成選媽媽,只有一成八選爸爸。「父親」這個角色在台灣,就算不是「大型垃圾」,也應該被評為「不稱職」。
我常常在想,除了辛苦工作的一份薪水,究竟,父親在家庭生活、在教養孩子的歷程中,可以貢獻些什麼?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讀李偉文的《教養可以這麼浪漫》,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這是少數從父親角色書寫的「親子書」,讀者可以看見不同於教科書或理論研究中「父親角色」的實踐版:一個真正關心孩子與家庭的父親,他或許不像多數母親,能綿密溫柔的,照應孩子瑣碎的生活與心情,但他所能給予孩子的,是不可取代的視野、勇氣與胸襟。
就如同書李家小女兒與爸爸的閱讀對話紀實中,有著動人而深刻的「海與豚的對話」:女兒形容自己是海豚,而父親如同知識廣博的海洋。父女透過書一起遨遊探索世界。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的秘書長(後來又擔任理事長,現在則是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的家庭故事,涵蓋的也不只是自己的孩子,還有他對更多其他的孩子的夢想、心願,與行動實踐。他希望孩子在全球化之前,先深深紮根於家鄉肥沃的土壤,使得他們的未來不至於困惑徬徨。所以他成立了荒野的炫蜂團,讓大人小孩共同體驗「好山水、好伴遊,好情懷」的人生。把關起門來的小情小愛,擴展到對世界與他人的關懷。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說說,而是帶著孩子用行動實踐他的理想與信仰。
教養要從哪裡開始?
日本著名的動畫導演宮崎駿某一次接受訪問談到他的起心動念:「現在的孩子每天都在失去一點希望,我實在不忍心看到這種現象,為了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決定終生投入電影的製作。」
台灣的孩子也如同日本一樣,在繁重的功課與莫名的壓力之下,屬於孩子應有的好奇與熱情也一天天消逝,眼睛裡的光茫也一天天黯淡下去。或許這就是我寫這些文章的主要原因吧!
當蘊慧知道我正在整理過去十多年來零零星星記錄下來,將有關雙胞胎女兒的文章集結成冊時,相當反對,她說:「誰會對於我們怎麼帶孩子有興趣?」「我們的孩子資質普通,人家敢出書所寫的孩子都是超資優的,AB寶這麼平凡會不會貽笑大方?!」
其實我的想法正與蘊慧相反,正因為我們孩子資質一般,而且我們採取的教養方式也幾乎都不必特別花錢,父母也不必多能幹多厲害,是夫妻都得上班的台灣普通家庭所能運用的資源、所過的家居生活,這才對大家有幫助,「只要願意,你也可以這麼做。」
雖然我與蘊慧在大方向的價值觀是相同的,但是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卻有非常大的差異。
比如說,我們都認為孩子的常規養成是教養最重要的核心,因此,孩子必須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擔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這些我也都同意,但是我卻覺得不必死板板的像天條一般。所以我常常在和AB寶一起出去散步時,偷偷買些垃圾飲料給她們享受一下,因為規律是必要的,但是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也應該容許小小的放縱一下吧?
又比如說,蘊慧堅持孩子每天九點半要上床,最遲十點要入睡,同時也認為每天教的功課一定要搞懂才能做別的事情。這兩個「常規」有時候是會矛盾的,A寶在小學二年級時就發現了:「媽媽每天晚上到了九點以後,就會開始發瘋,聲音會變得好大聲!」
或許因為我從小到大不只沒有補習,也從來沒有大人會檢查我的功課,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有許多道理搞不清楚,許多以前該學會的功課不只當時沒搞懂,甚至現在也沒搞懂,可是,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我的讀書習慣是「知道」自己那些地方還沒弄懂,然後就把它包裹起來(在心理上)放著,先跳著往後面看下去,或許不久就懂,或許長大一點就懂,但是我不會讓一個問題卡住,而僵在那裡什麼也動不了!
對於我和蘊慧教養上的差異,AB寶似乎適應得很好:在媽媽面前乖乖地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完;媽媽值班或不在時,就跟著爸爸去玩耍!
很多家庭或許會為了孩子教養問題而鬧得夫妻失和或者徬徨無所適從,其實我總是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好吧,若是你還是不知道教養該從哪裡開始的話,美國詩人艾蜜莉曾寫過:「我老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但是我相信從愛開始絕對不會錯!」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許多東西是以愛之名偽裝,比如說:「面子」與「恐懼」,愛是關切,是陪伴,但不是束縳,更不是佔有,當你脫口而出:「我是為你好」時,就要當心了!
我們常提到的「陪伴」,代表著與孩子譜寫共有的溫緩回憶,而童年中能保有許多如此的記憶,其實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了!
【推薦】
讓爸爸有信心,小孩開心,媽媽放心的教養書
──何琦瑜(天下雜誌親子教育暨童書總編輯)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經在他的《OFF學》一書中,形容男人通常是家中的「大型垃圾」。一生只懂得投入工作的日本男人,當他回到家中不工作時,是一個毫無貢獻和樂趣的「障礙物」。
我主編2005年天下雜誌的教育專刊《家庭教育》時,曾經調查發現,多數國小四~六年級的孩子,和父親講話的時間,每天不到半小時;超過四分之一的父親,從不或很少與孩子聊天談心。問孩子最信任的人,超過五成選媽媽,只有一成八選爸爸。「父親」這個角色在台灣,就算不是「大型垃圾」,也應該被評為「不稱職」。
我常常在想,除了辛苦工作的一份薪水,究竟,父親在家庭生活、在教養孩子的歷程中,可以貢獻些什麼?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讀李偉文的《教養可以這麼浪漫》,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這是少數從父親角色書寫的「親子書」,讀者可以看見不同於教科書或理論研究中「父親角色」的實踐版:一個真正關心孩子與家庭的父親,他或許不像多數母親,能綿密溫柔的,照應孩子瑣碎的生活與心情,但他所能給予孩子的,是不可取代的視野、勇氣與胸襟。
就如同書李家小女兒與爸爸的閱讀對話紀實中,有著動人而深刻的「海與豚的對話」:女兒形容自己是海豚,而父親如同知識廣博的海洋。父女透過書一起遨遊探索世界。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的秘書長(後來又擔任理事長,現在則是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的家庭故事,涵蓋的也不只是自己的孩子,還有他對更多其他的孩子的夢想、心願,與行動實踐。他希望孩子在全球化之前,先深深紮根於家鄉肥沃的土壤,使得他們的未來不至於困惑徬徨。所以他成立了荒野的炫蜂團,讓大人小孩共同體驗「好山水、好伴遊,好情懷」的人生。把關起門來的小情小愛,擴展到對世界與他人的關懷。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說說,而是帶著孩子用行動實踐他的理想與信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