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整合作者十多年來從事生命教育的經驗以及研究成果,提出大學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的理念系統,最後再從宗教觀點切入,介紹聖經與教會教導的生命觀。
目錄
序言
引言
壹、大學階段的生命教育
1.通識教育
2.全人教育
3.生命教育
貳、輔大傳統的生命哲學
1.輔仁三寶思想--于斌
2.生命哲學思想--羅光
3.生生哲學--方東美
4.生命體概念--項退結
5.對比哲學--沈清松
參、大學生命教育的三個內涵
1.輔仁大學的生命理論
2.生命教育藍圖的建議
肆、個體生命--生命的過程
1.生命過程的外在生發
2 個體生命的內在生發
3.小結
伍、整全生命--生命的廣度
1.終極信仰層面
2.認知層面
3.規範層面
4.表現層面
5.社會層面
6.自然層面
7.小結
陸、感通生命--生命的深度
1.身、心、靈的結構
2.靈性生命的激發
柒、宗教的生命教育
1.個體生命--生命的過程
2.整全生命--生命的廣度
3.感通生命--生命的深度
4.小結
捌、聖經與教會的生命觀
1.聖經的教導
2.教會的教導
3.結論
跋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序言
筆者自1998年接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職以來,即參與建構臺灣生命教育的工作,2004年卸任後雖有中斷,然而,自2008年接社會科學院院長之職後,又重新參與生命教育工作。十幾年來比較重要的活動有:
一、 2000 ~ 2002年參加輔仁大學法學院戴台馨院長主持的「生活品質研究計畫」,負責「宗教學的生命教育--生活品質」子計畫。
二、2002 ~ 2003年參加臺灣大學孫效智教授負責的教育部「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負責「宗教與生命教育」子計畫。
三、 2008 ~ 2009年參加97年度教育部大學教學卓越計畫(3.1.5B),子計畫名稱「天主教輔仁大學就生命教育其輪廓之論述」,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林梅琴主任擔任子計畫召集人,個人擔任工作要項負責人。
任何生命教育著作都有作者的特色,個人有宗教與哲學的學術背景,教學以比較宗教學、神祕主義、舊約聖經為主,加上對音樂、太極拳、書畫的愛好,得到不少良師益友的提攜。撰寫本書的目的,於個人言,了解對生命的饑渴,對生命的感恩;於社會言,提供對生命教育理念的心得,有拋磚引玉之意。
本書的出版,感謝幼獅文化公司劉總編輯淑華的促成,並特別感謝朱燕翔小姐的細心編輯。最後,也對曾給筆者提供建議與協助的同道、修習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學生,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本書的寫作,得到太太君憶與兒子維中的支持,犧牲不少家庭時間。在此一起分享出版的喜悅。
引言
有感近年來臺灣普遍的生命危機,自殘與傷人事件涉案者年齡降低,感受生命空虛者眾,臺灣教育機構自1997年起在各級學校推行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實施偏重倫理教育,並加上體驗的活動。
目前生命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尚未確立,個人於臺灣從事生命教育有十餘年經驗,整合過去研究成果,凸顯輔仁大學觀點特色,提出大學(含以上程度)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的理念系統,不限於臺灣教育部於2008年1月 24日頒布的「高中生命教育科課程綱要」的架構,不著意於一般偏重實例的介紹,以及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待議與不足之處,有待方家指正,或將來撰文補充。
本書涉及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只能述其大綱重點,期盼對現階段生命教育的實施有啟發性作用。
本書題目「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表示生命教育有階段性,筆者認為輔仁大學的「全人教育」就是大學階段的生命教育。
本書寫作與內容特色,說明如下。
架構方面,本書的前部分介紹輔大傳統的生命哲學(第二章),後部分介紹個人觀點(第三章以後)。雖然前後部分有重疊的可能,還是把輔大傳統生命哲學的學者分別介紹,一方面表示尊重前輩的思想脈絡與意見,另一方面表示前輩的意見無法簡單約化,是擷取不盡的寶藏。
內容方面,本書有兩點特色,首先,生命教育從個體生命(生命的過程)、整全生命(生命的廣度)、感通生命(生命的深度)三個角度探討;其次,生命教育有其宗教的幅度,本書從宗教觀點切入發揮,再介紹聖經與天主教會的生命觀點作補充。
最後,筆者認為生命就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處處感通,日日創新,生命教育是一種生活與知識平衡感通的藝術,「大德新新運,危心局局平」,消弭生命危機的教育理想。生命教育著作與一般論著求專求精不同,目標在強調感通生活與知識不分家的智慧,從而獲得實際效果。
面對生命教育議題,大家只能作瞎子摸象,請方家學者不吝指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