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爸媽不說教:孩子可以寬容、自律、自動自發?
打造孩子生命中「最美麗的影響力」,以輕鬆且身體力行的方式,帶領孩子學習「心靈美力」。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打造孩子生命中「最美麗的影響力」
擁有美好品德的孩子,不僅可以滿足他人,
更能發揮「影響」無數人的能力。
陪孩子走一段最美麗的親子關係;打造孩子最自信與富足的生命。
雖然我們沒有家產可以留給孩子,也無法保證自己有能力栽培孩子成為億萬富翁;但我們可以把最珍貴的美德種植在孩子心裡,讓他們一生擁有享用不盡的心靈資產,引導他們成為一個,擁有生命熱情、能夠感同身受、熱心助人、令人欣賞與尊敬、受人歡迎與喜愛的人。教導孩子「美德」是爸媽最強烈、最划算、最值得的挑戰。
以輕鬆的、身體力行的方式,帶領孩子學習「心靈美力」。
‧具備「感同身受」品格的孩子,懂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能夠與人共享愉悅的人際關係。
‧學會「助人」的孩子,能提供服務與便利,或提出有益的方法為他人解決難題。
‧擁有「氣勇」力量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折、危險時,能帶著無所畏懼的氣魄,勇往直前。
‧心存「公平」態度的孩子,會克服自私的想法,關心他人的福祉。
‧學會「耐心」特質的孩子,知道如何不急躁的,一步一步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
‧胸懷「寬容」美德的孩子,不會固執己見,以欣賞、包容的態度,看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擁有「忠誠」風格的孩子,不但對人信守承諾,還能為他人的福祉而犠牲。
‧懂得「自律」的孩子,能夠為了要獲得更好的結果,而放棄自己的快樂與享樂。
‧明白「責任」意義的孩子,了解工作已做或沒做的結果,都要自己承擔。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會以有趣、有創造性的角度,來看待不完美的生活。
‧能夠「自動自發」的孩子,不需被要求,就會自動的自行學習規矩和限制。
‧擁有「合作」精神的孩子,會尊重他人、以他人的處境著想、而且還會公正地對待他人。
目錄
目錄
序文 沒有萬貫家產的爸媽,也能為孩子插上富足的翅膀
爸媽不發怒,也能教會孩子體諒和體貼
第1章 培養孩子「感同身受」能力的5個技巧
三歲後,就可以開始教孩子這項能力囉!
亞明和艾莉的故事
培養孩子感同身受能力
01孩子「攻擊別人」時,不要用「以牙還牙」的暴力方式處罰他。
©採用「一致的、公平、非暴力的處罰」,引導孩子看見別人的痛苦與不幸。
©惡意辱罵或體罰,孩子會越打越上癮。
02孩子惡意傷人時,別避免過度反應,要對他表達你的難過之意。
©對孩子的惡劣行為不要過度反應,只要孩子願意選擇你提供的相處方式,就獎賞他們。
©對孩子說:「你們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好好相處……」
©讓孩子知道哪個選擇比較容易得到獎賞。
©使用「我」表達感受,並避免以「你就是……」譴責孩子。
03孩子打架,不管誰對誰錯,都不要為任何一方爭辯
©問孩子:「發生這種事後,你能做些什麼?……」幫助孩子思考解決方法。
©在犯錯的當下,就幫孩子了解他們的行為帶給爸媽的困擾。
04體罰孩子,並無法讓他感受到「別人也會痛」
©讓孩子感受到「別人也會痛」的方法有很多,但「體罰」絕對行不通。
©「罪惡感」可以克服孩子的自私心態。
©利用「角色扮演」來教孩子體諒他人。
©設定孩子行為的界限,給他一個「公平的警告」。
©電視節目也能啟動孩子感同身受的潛質。
©陪孩子玩遊戲,也能玩出體諒他人的心。
05孩子言行不當時,要讓他覺得你對他有十足的信心,而非羞辱他。
©讓孩子感到你對他的信心,會比你的語言羞辱,更能讓他產生罪惡感。
©孩子表現佳時,要立刻給予讚美,並鼓勵他繼續保持下去。
©讓孩子對你有信心,相信你會幫他解決問題。
爸媽不須講大道理,就能開啟孩子的服務精神
第2章 啟動孩子「助人」特質的4個要領
小杰和小雯的故事
啟動孩子助人的熱情
01孩子忘記打掃時,別急著處罰他,先使用檢查表來提醒他。
©與其處罰孩子,不如採用讓孩子覺得有趣的遊戲方式,來教導孩子服務的精神。
©使用檢查表來提醒孩子。
02孩子打掃能力差,更要給予正面回應,才能讓他們願意繼續為你「服務」。
©不管孩子打掃得好不好,都要為他們的「努力付出」,給予正面回應。
©讓孩子自己確認檢查表,他們會更打掃的熱情。
©先讚美孩子的好表現,再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03孩子忘記做該做的事情時,爸媽別介入,讓孩子去承擔後果。
©讓孩子受點懲罰,會比爸媽在耳邊不停的叮嚀,效果更佳。
©想要孩子樂於幫你做事,就多讚美你期待他們去實現的行為。
04讚美孩子所做的事,而非讚美孩子本身,才能傳達「助人」的價值。
©讚美孩子的行為而非孩子個人,更能啟動他「助人」的心。
©塑造「助人」的舉止讓孩子模仿,比說的更有效。
©鼓勵加入社區服務,會讓孩子獲得更多「助人」的回餽。
爸媽不怕困難,孩子自然勇敢、不畏懼
第3章 給孩子「勇氣」面對困難的6個訣竅
小偉和小明的故事
提升孩子不畏挫折的勇氣力量
01孩子感到害怕時,要向他示範勇氣,而非羞辱他。
©善用孩子的模仿天性,向他示範如何面對恐懼。
02維護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權利,能讓孩子學習勇氣。
©孩子在維護自己的權利時,也在表明維護信念的勇氣。
©勇氣不是天生的,是從承認和堅持中產生的。
03與其要孩子忘掉恐懼,不如讓他們學習對抗它。
©孩子天生就會害怕,要教他們子對抗自己恐懼的事。
©讓孩子相信他們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恐懼的事。
04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孩子發展勇氣。
©引導孩子分析問題、結果預測,學會控制對恐懼的事情的反應。
©教孩子對辱罵他的人大聲說:「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然後轉身走開。
05孩子在與同儕相處時,要幫助他們認知、保有自己的獨特性。
©幫助孩子發展勇氣之前,先幫他們了解自己的獨特性格。
©孩子:「穿上那件毛衣,我會被同學笑是個怪胎!」
06幫孩子培養抵抗、不受同儕壓力影響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提供孩子多重選擇,可幫助他們學習做決定與堅持原則。
©孩子:「如果我不做,同學就不願意再和我做朋友!」
爸媽不抓狂,也能讓孩子學會「不偏私」的美德
第4章 讓孩子學會「公平」的4個方法
亞力與小倫的故事
培養孩子不偏私的品格
01避免對每件事都錙銖必較,才有可能做到公平。
©讚美孩子:「你們能為彼此著想,真的很公平哦。」
©協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心態,才能增強他們對公平的感受。
02鼓勵孩子和不幸的人分享,可以讓他們了解公平的意義。
©讓孩子知道幫助別人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公平。
©孩子抱怨的時候,鼓勵他們去想想別人的情況,並多看事情的光明面。
03別因孩子行為不公平就加以處罰,那只會讓他更厭惡「公平」這件事。
©問題發生後,立刻面對並找出解決辦法,孩子比較能公平地接受。
04電視廣告與戲劇會扭曲孩子對「公平」的看法。
©減少看電視時間與過濾節目,就不必長篇大論的說教。
爸媽別心軟,讓孩子有挫折與失望,才能培養耐心
第5章 提升孩子「耐心」的6個要訣
小莉和小新的故事
從困惑、失望中磨出孩子的耐心
01讓孩子設定喜愛的目標,並一步步達成,會讓他們比較有耐心。
©讓孩子以勞力換取他想要的東西,他才會懂得珍惜與欣賞得來不易的感覺。
02額外的津貼會讓孩子認為,就算不做事也能得到報酬。
©教導孩子學習等待,就能培養出耐心和容忍挫折的能力。
序/導讀
前言
就算沒有萬貫家產,也能為孩子插上富足的翅膀
美德,是道德上獨特的優點,天生就擁有製造影響力的特質。
對一個孩子而言,一個真心關懷他的成人,就是他學習美德與品格的最重要導師。經由這麼一位心靈導師的引導,每位孩童都會知道,信賴一個總是無條件付出愛、並隨時供給他/她的需求的人,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感覺。
接收無條件的愛的這種經驗,是孩子建立所有美德與品格的第一課。同時,藉由這份愛,他/她逐漸從環境中學習到「對」與「錯」,也發現這位心靈導師所設定的限制為何,有哪些事是不准做的。這就是一個孩子長大成人、融入文明世界的過程。
對某些孩子而言,學習「對」與「錯」是很容易的;但對一些小孩而言,就會有學習上的困難。這端視孩子如何處理無法立即得到滿足的情形;以及如何在成人的同意之下,迅速將其個人的需求擴大為追求團體的利益而定。
儘管如此,任何一個孩子若想要在社會上學習生存之道,就必須在個人需求和社會團體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但現今,由於大部分的人都把自己的需求置於眾人之上,因此很難看到這種平衡的例子。
身為雕塑家的我們,透過本書所提供的技巧,就能教導孩子各種取得平衡的必備美德,使他們有責任感、有關懷之心、令人喜歡的人,能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更能對人們有著正面的影響力。
當我們看著自己的小孩,甚至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從同儕、媒體、校園暴力和失落的英雄身上,學到了許多我們不希望孩子學到的一些東西時,我們便會感覺到一般強烈的無力感迎面襲來。這時,我們心中總不免浮現出「我的努力有用嗎?」的念頭。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心中就會清楚的知道,解決混亂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心清除乾淨,然後就可以得到心靈的滿足。而這樣的工作正是你、我都能做得到的,而且,為了孩子,我們也必須這樣做。
本書中所提到的如何教導孩子擁有美德的方法,絕對不會是個會讓你感受畏懼的經驗;你和你的孩子都將因此而更具憐憫心,更不易懼怕,也更自重。當你們全家都學會了本書裡所有的美德後,你們對家庭的未來前途會更抱持樂觀的態度。
本書所列舉的美德,是有禮貌、有道德,且絕對不會被社會所拒絕、否認的基本義理。當現在的家庭生活腳步愈忙愈快、感情也愈薄弱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美德早已從我們的生活中溜走。但我們仍舊可以將這些美德集結起來,提供孩子學習。
教導孩子美德的責任掌握在我們身為父母的手中,沒有任何一家機構可以取代家庭以有意義和自然的方式,來傳授這些美德。它是我們最強烈、最划算也最值得的挑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