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貝一起編故事 :開啟孩子的閱讀想像力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孩子愛聽故事,如果有個會說故事,
隨時隨地都能編出故事的媽媽,那就太幸福了!
說故事不一定需要一本書,在孩子充滿想像與好奇的小腦袋裡,
所見聞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滿了小迷人的有趣情節。
真的一點都不難,
現在就開始,和寶貝一起編故事吧!
「說故事」是媽媽的一門必修課。
每個孩子天生就對「故事」感興趣,說故事給孩子聽,不僅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思考力及表達力。
或許妳每天會在睡覺前跟孩子來一個「床邊故事時間」,不過相信大部分的媽媽都是自己先讀過一遍,或是和孩子一起閱讀,然後把故事唸出來給孩子聽。
自己唸故事給孩子聽雖然比放CD更親切,然而這樣的故事永遠只是一種「我讀妳聽」、「一起聽別人的故事」的靜止狀態。
如果想讓故事更生動有趣,那就試著自己編故事吧!
妳會發現,當妳說的是自己編的故事時,妳和孩子的眼神是交流的,心靈是相通的,妳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孩子都能聽得懂,因為妳們有這麼多年朝夕相處的默契,因為他是「妳的孩子」。
想為妳的孩子「量身訂做」獨一無二的故事嗎?想成為孩子心目中崇拜的故事女王嗎?我們一起來玩故事吧!
本書特色
本書為媽媽和寶貝準備了豐富的編故事技巧︰
1.利用故事框架表,變化出基本與複式結構,依孩子年齡搭建完整鷹架。
2.六大創意起頭法,讓故事一開始就抓住孩子。
3.五種基本角色類型,讓主角形象鮮活生動。
4.五大故事發展模式,決定故事的走向。
5.加入各種調味元素,讓故事更多采多姿。
6.巧設伏筆開放結局,讓孩子意猶未盡。
7.融入藝術與表演,讓編故事變成更豐富的創作。
(更新版)原書為: 用故事玩出創意腦:40招打造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創意力、應變力及表達力
目錄
第一站 準備好了嗎?
1:走入充滿魔力的故事世界
・故事的魔力藏在孩子的天真裡
・讓孩子自由的品味故事
2:讓故事時間變成更親密的交流
・打開親子交流的寶盒
・讓故事擁抱孩子的心靈
・了解孩子的細微心事
・激發小小讀者的能力
第二站 輕輕鬆鬆就能編故事
3:只要一開口,故事就開始了
・別怕!故事有腳會自己走
・不用學就會的「你問我答」
・盯著看5秒讓主角活起來
・坐馬桶的時間也不要放過
・編故事的框架和基本方法
4:來點神祕又奇怪的開頭吧!
・不露痕跡又簡單的開頭技巧
・搭上模仿經典的快捷便車
・賣弄神秘抓住孩子的心
・重點切入打造主角的鮮明個性
・假裝我是……
5:隨時加料,增添不同層次的口感
・找出故事的基本模型
・幻想啊!幻想!最美妙的調味料
・用日常的童言童語來點綴對話
・提個好問題拍拍小腦袋瓜
・別忘了戳一戳孩子的笑點
・擬人化!擬人化!擬人化!
6:巧設伏筆,盡情想像各種結局
・用伏筆讓孩子體會情節發展
・咀嚼不同結局的樂趣
・一個故事,N個結局
・妳希望結果是怎樣的?
7:從排列組合開啟編故事之旅
・用框架簡表快速上手
・在故事裡加點維他命
・偷偷來點正能量
・科普也可以是故事的好料
・抽絲剝繭幫主角解決問題
・不同年齡合適的故事
第三站 隨心所欲的在故事裡遊戲
8:在玩耍中發現故事的樂趣
・輪到你來說
・拐個彎走會發生什麼事?
・玩不膩的故事接龍
・像大人一樣平等的討論
9:來吧!讓故事「動」起來!
・把故事變成一張卡片
・故事就是劇本,來場精采的即興表演吧!
・在家裡和爸媽一起玩的故事遊戲
・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故事遊戲
10:整理屬於自己的故事
・成為故事小主播
・變身成為故事的插畫家
・DIY親子故事書
<附錄>故事書推薦清單
試閱
讓故事時間變成更親密的交流
「說故事」往往只能照本宣科,不能任意改變故事的內容,故事情節的舖陳令孩子感到失望或錯愕的時候,何不考慮自己來編故事呢?即使你不是大作家或大編劇家,但是照樣可以成為孩子專屬的故事大王。現在就一起來編個故事給他聽吧!
‧打開親子交流的寶盒
有的父母會問:「我買了很多童話故事書,而且都是經典名著,還每天撥出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為什麼還要我再絞盡腦汁編故事呢?」
媽媽能堅持說故事書給孩子聽,費心挑選了經典名作,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除了說故事給孩子聽外,如果能有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故事情節,那又是另一件美好的事。
單純說故事固然是很好的親子閱讀狀態,卻存在一些小小的缺點。
首先,說故事容易流於只是「念字」、「讀句子」的空洞形式,而編故事則是著重在與孩子的「親子交流」。當你在說故事時,你的眼睛、嘴巴和思考,基本上是跟著書中既定的情節走的,書裡的故事怎麼描述,你就怎麼讀,即使加強了抑揚頓挫的語氣,還是很容易變得照本宣科。雖然有時不得不停下來為孩子解釋裡面的情節或人物,但基本上還是會忠於原著,不會任意更動故事的情節和結局。
有些父母怕孩子打岔,還會事先約法三章:「我說故事時你不要插嘴」、「等我全部說完你再問問題」,如此一來,說故事好像變成了大人的獨角戲。但如果等到故事說完才讓孩子提出問題,多半的孩子早就忘了剛才要問什麼了!
還有些父母把說故事當成不得不做的「工作」,純粹只是「應觀眾要求」。一旦說故事的人失去了對故事本身的熱情時,孩子其實很容易從語氣中感受到你的不耐煩,所以聽完故事時也不會覺得開心。此時你也會感到特別無辜:「我不是已經說故事了嗎?為什麼你還不開心呢?」
年幼的孩子還不懂得如何完整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會透過一些行為,讓父母了解他們要的不只是「說」故事而已。比方他會要你說更多的故事,不遵守約定說好的結束時間,甚至鬧脾氣不願睡覺!孩子想聽更多,父母卻只想趕快結束,最後大人和小孩都可能不愉快。然而如果是自己編故事就算說到一半被孩子打斷,也可以趁機發展新的情節,在過程中和孩子保持互動。萬一真的不知道怎麼接下去,還可以請孩子提醒和幫助你。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就不會再覺得孩子是在「打斷」你說故事,而是在「參與」你所編造的故事。
「說故事」了解的是別人的想法,但是自己「編故事」,卻是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專屬非賣品!
從來沒有哪一套育兒書籍,能夠滿足所有父母的需要,也沒有哪一種教材,適用於所有的孩子。當然,更不會有哪一個故事,能完全契合每個孩子的心智需求。父母是最理解孩子的人,從孩子出生起,父母便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共同生活,這其中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向任何人說清楚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誰是最瞭解孩子的人?當然就是父母,父母最明白孩子的興趣喜好,也最能看出他們的與眾不同。
每一個故事都是根據作者的閱歷、知識背景,再加上自己的想像力所構思出來的創作,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很好的生活範例,或是內化成自己想法的一部分。可是它終究是別人的想法,只有你才是最了解孩子狀況和興趣的人,你可以重新構思故事的架構,並且編造孩子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即使借用其他故事的架構也不要緊,對孩子的日常觀察、孩子隱藏的個性、情緒和生活細節,都是絕佳內容的「第一手素材」。只有父母為孩子量身打造的故事,不管是故事背景、情節內容、教育寓意,甚至說故事時的神情動作等,這些都是一般故事書無法比擬的,孩子也能從中更加感到親切和溫馨。(節錄)
第4扇門
來點神祕又奇怪的開頭吧!
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有趣的故事開頭,能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期待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不露痕跡又簡單的開頭技巧
故事的開頭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了孩子是否會跟著你的思路一起走下去。成功的故事開頭能瞬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充滿期待地聆聽你接下來要講的故事。
我們先把「從前從前,有一個……」、「在森林裡,住著一隻……」這種「老套」的故事開頭拋到一邊去,試著用更有創意的方式來起頭,讓孩子對你要講的故事,永遠保持著好奇和興奮的心情。讓孩子感興趣的故事開頭有很多種,例如:猜謎、提問、模仿擬聲、兒歌、懸疑等方法。現在,假設你準備要講一個《大公雞吃豆子》的故事,要怎麼讓故事的開始更有趣呢?
【方法一】利用「猜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說出:「你猜一猜」的時候,喜歡挑戰的孩子,一定會眼睛為之一亮,我們就利用孩子喜歡「猜謎」的心理,慢慢將故事的主角帶領出來。你可以先和孩子玩猜謎的遊戲,問他:「頭戴大紅帽,身穿羽毛衣,晚上牠不叫,早上催人起。你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如果他一時猜不出來,你可以用學公雞叫、學公雞走路的樣子來提示他。當他猜出這是「公雞」後,你就可以開始進入故事主題了:「有一隻漂亮的公雞,牠特別愛吃,可是就是不愛吃玉米」
【方法二】利用「提問」,讓孩子帶著期待的心情聽故事
使用「提問」的方式做為故事開頭,會讓你的故事一開始就與孩子建立了互動關係,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了說故事的遊戲,這比純粹的「你說他聽」有趣多了。和「猜謎」的開頭一樣,一開始時你故意裝出疑惑的樣子,問他:「咦?一大早最愛大聲叫,叫小朋友起床的是什麼動物啊?「此時孩子會動腦筋思考,想一想說:「我知道,是大公雞!」
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我們就表演公雞的聲音或是動作給他看,當他回答出來後,就繼續問他:「那你知道大公雞愛吃什麼東西呢?」接著就可以從一問一答中,引導孩子帶出故事的重點。等到他進入情境後,你就可以正式開始說故事了:「小雞愛吃玉米,小狗最愛啃骨頭,小貓最愛吃魚了。但是,卻有一隻大公雞很討厭吃玉米」
【方法三】利用「兒歌」,唱出琅琅上口的開場白
如果你經常唱兒歌給孩子聽,不妨把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兒歌和故事結合,熟悉的情節會讓孩子感到親切而吸引人。如果改編的正好是他最喜歡的兒歌,他一定更有興趣!其實我們常常唱的許多兒歌,本身就是一個小故事,我們只要動點腦筋,就能隨意改編成完整的故事。所以在教孩子唱兒歌的時候,順便編個相關的故事給他聽,不僅讓他理解,還增加他的想像力,真是一舉兩得啊!例如,你可以把「兩隻老虎」這首兒歌,改編成《有情有義的小老虎》:「有一隻沒有眼睛的老虎,牠覺得牠是世界上最可憐的老虎;而另外一邊有一隻沒有耳朵的老虎,牠也覺得牠是世界上最可憐的老虎。有一天,當牠們哀聲嘆氣時,遇到了彼此……
【方法四】模仿「擬聲」,為故事增添童趣
「擬聲」是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形式之一,例如動物的「喵喵喵」、「嘎嘎嘎」、「汪汪汪」等叫聲,當妳一開始模仿時,孩子馬上就知道妳說什麼了,許多孩子還會跟著妳一起模仿,說不定還會發生很多好笑的趣事。
除了模仿動物的叫聲,還有許多擬聲可以在說故事時發揮,例如「砰!砰!砰!」的敲門聲,「叩!叩!叩!」的腳步聲,以及「嘩!嘩!嘩!」的流水聲等。
我們回到之前公雞的故事為例。在故事一開始時,妳可以先學學公雞的叫聲來引起他的注意:「咕!咕!咕!」很有可能妳還沒學完,孩子就已經搶先說:「是大公雞!」這時候,妳就可以接著說:「咕!咕!咕!我是一隻大公雞,我最近沒胃口,特別討厭吃玉米。寶貝,妳喜歡吃玉米嗎?」
【方法五】利用「探索」形式,引發孩子積極的動機
直接取「某段故事情節」作為開頭,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怎麼說呢?指出一個「結果」或「段落」,反而啟發了孩子自己的想像與好奇,他會跟著你的故事去想像各種情節,在腦中展開探索奇奇怪怪的「為什麼」?孩子自然地隨著爸爸媽媽進入編故事中,從被動的「聽」,轉為主動的「想」。
例如,我們延續「公雞」的故事,你可以用這樣的情節開始:「一隻大公雞從農場逃跑啦!牠是農場裡唯一一隻討厭吃玉米的雞。現在讓我們來當偵探,調查一下牠是怎麼逃走的,躲到哪裡去了」
【方法六】利用「懸疑」,激發孩子的思考力
「懸疑」與「探索」的形式有些類似,差別在於我們在不給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先描述一個生動的現象,讓孩子去思考,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例如:「一群人不知道在圍觀什麼?」、「一隻小花狗慌慌張張地跑過來」「我們還可以趁機製造一些緊張氣氛,讓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快點知道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回到「公雞」的故事,你可以這麼說:「『嗚∼嗚∼嗚∼』咦?是誰躲在草堆後面哭得那麼傷心呀?原來是一隻大公雞。平常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一定是遇到什麼特別難過的事,才會哭得這麼傷心吧!到底是什麼事呢?」當你說到這裡的時候,孩子會馬上集中精神思考,到底是什麼事讓大公雞傷心的哭泣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