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螢幕兒童: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

The Art of Screen Time: How Your Family Can Balance Digital Media and Real Life
10堂課,打造全方位數位育兒素養
  • 79 300
    380

出版情報

真心推薦每個育兒家長都該讀的書:《 哈佛媽媽的聰明3C教養法 》

2024/04/25 這本書在我書架上好幾個月,但因我一直忙於作文批改以及撰寫新書《要讓孩子贏過誰》,直到這兩天才開始消化排定要讀的幾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哈佛培訓出來,多次獲獎的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腦神經科學家Shimi Kang。我今天一開始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態看這本書,但一打開書本,便欲罷不能地不斷的啃食。 Shimi Kang透過解釋如多巴胺、皮質醇的機制,讓我從醫學的角度了解學生為什麼會沮喪、憂鬱、棄學、逃避以及各種我在教學現場遭遇的各種國高中生的教養困境。 這本書中學生父母也可以看,含金量極高,請務必認真參考。 孩子都是從腦開始壞掉的 本書不只討論3C ,更讓爸媽明白教養的方向感,堪稱「神書」。 Shimi Kang 從大腦的發育過程,以及家長的教養方法深入剖析,我們的哪些動作能會引發何種問題,同時本書給了詳盡,容易操作的解方。 本書有關手機成癮,有非常深入的剖析,且書中提及的成癮內容與處理,和我在第一線的實戰經驗完全契合,讓我看得欲罷不能: 1. 更深入的探討成癮的機制以及多巴胺的角色。科技公司如何操弄多巴胺,把我們的孩子通通變成手機上癮者。 2. 作者介紹了,多巴胺(dopamine)、皮質醇(cortisol)、腦內啡(endorphin)、催產素(oxytocin)與血清素(serotonin)。讓讀者透過腦科學的角度了解小孩的行為。 3. 皮質醇的章節,為各位家長必讀的地方,讀完我更理解為什麼課業會造成學生的逃避、憂鬱甚至棄學。 4. 本書內容再次以科學資料說明,3C產品會改變大腦結構。 5. 明確給出各種教導孩子使用3C的指引。 6. 本書甚至討論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績效。 這本書內容極為豐富,我讀了三分鐘,就乖乖拿出尺跟筆準備畫線做重點筆記。 最後,我乾脆用折的,因為每一頁都有很多重點。 這本書我會來來回回一直讀,讀個十遍也不意外。 我擷取一段書中例子,討論皮質醇的章節: 書中提及長期大量分泌皮質醇會導致失眠、焦慮與憂鬱,產生腸胃道和肌肉萎縮的問題,並減少骨骼成長造成發育不量,也會破壞大腦結構。 書中提及壓力大時,大腦會充滿皮質醇,並提及「不健康的壓力」的觀念,這類壓力是單純因為想法而產生的壓力,屬於不健康的反應。 這類壓力會讓我們產生以下反應: .僵住 : 焦慮、拖延與優柔寡斷。 .戰鬥 : 大腦以焦慮、生氣、暴怒或被動攻擊型抵抗來處理壓力,這包括對立與偏執行為。 .逃跑 : 大腦透過逃避來處理壓力,包含玩社群媒體、玩遊戲或網路購物等等。 作者也提及,長期暴露在大量網路環境中的小孩,會因此產生許多不健康的壓力,陷入以上的循環。 這完全就是教育現場的現況,也就是我的學生,在走進我教室前可能經歷的事情。書中也提到許多,國小與國中階段學生,手機上癮的各種大腦機制,以及產生的情緒反應甚至對健康的衝擊。 腦決定了一切 消化完《哈佛媽媽的聰明3C教養法》,裡面其實除了3C教養之外,講述了大量大腦與各種腦內物質的關係。 我花了很多時間貼重點、作筆記,也在這本書中找到大量《要讓孩子贏過誰》中每個角色內心崩潰的各種原因,以及其醫學基礎的解釋。 我從教育現場觀察,豐富的個案經驗出發,《哈佛媽媽的聰明3C教養法》則讓大家多了一個思考背後可能成因的角度。 家長可能更能理解:自己說出去的每句話、老師的每張考卷,都可能觸發孩子腦內哪些連鎖反應。 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也可能透過腦內啡、皮質醇、血清素、多巴胺及催產素,影響他的情緒、觸發生存模式,導致一連串我在教育現場看到的問題。 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過去並非小孩或學生特別喜歡我,而是我在關鍵時刻,都做了符合腦科學的動作反應給他們。 挑戰與壓力的不同 作者並不是要讓孩子一路順遂毫無壓力。書中有一段,很適合拿來解釋我新書《要讓孩子贏過誰》中「神童焦慮症」裡面那些被不斷逼迫的學生,最後崩潰的狀態。 「……挑戰能讓孩子以新的方式去思考、制定策略與嘗試新事物,而位於較上方的皮質區則會啟動新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學會跨越障礙、解決問題,因此不斷的挑戰,對孩子的大腦來說是有益的。」 對於過於困難的挑戰,書中提及這會觸動大腦邊緣的系統,或是情感中心引發壓力反應。 這根本就是所有崩潰神童,所有不堪課業壓力高中生崩盤的原因:大腦遭到填鴨壓力干擾,出現一連串的情緒反應。 這本書每一頁都有重點,我的文章不足以完整涵蓋他豐富多元、既深且廣的面向。他不只用腦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各種孩子成長學習的反應。 他甚至有媽媽的教養步驟、量化規則,可操作性非常非常高。而且他提及的學生現場的情緒反應或學習樣態,與我實際在教學現場的觀察完全契合。 非常推薦大家讀我的新書《要讓孩子贏過誰》後,可以再讀這本《哈佛媽媽的聰明3C教養法》。 這本書,完整解釋了我在教學現場看到許多學生內心崩塌的各種原因。 教養者,看完一定會更知道孩子的各種情緒反應是怎麼產生的。相信能因此找到更好的應對策略,和孩子合作達到更好的教養結果。 這本書會是我很重要的一本工具書,我會來回拜讀很多次、很多次。 謝謝 三采文化Suncolor 推薦給我這麼好的書,這本書應該所有爸媽、老師都要買一本。 教書教了二十年,看了這本書,每一頁都像是在告訴我為什麼這些小孩會這樣。 理解小孩的各種大腦、情緒的機制後,書本中的各種操作步驟,可以讓家長更容易找到教養小孩的方向。 哈佛媽媽的書,解釋了許多我書中孩子大腦為何產生這些反應。 這本書真的很棒。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內容簡介

幫幫我,小孩沉迷平板手機怎麼辦?
本書分析30年各領域專家研究,歸納500組家庭3C使用規範;
知名教育記者教你訂出妥善育兒計劃,從此不再焦慮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赫芬頓郵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知名媒體一致好評!

3C幾乎成為全能褓姆,
在你忙不過來的時候,陪孩子玩耍、學習,甚至幫你留意他們的健康,
有時比起孩子,離不開3C的,其實是身為家長的你:

→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塞平板給他看影片;
→為了讓孩子心甘情願學習,用玩手機當作獎勵;
→為了讓孩子幫忙做家事,用Wi-Fi密碼作為交換……

有太多時候,3C幫你度過育兒難關;但更多時候,你害怕3C帶給孩子負面影響:近視、肥胖、睡眠品質不佳、注意力渙散,或情緒失調……有太多專家提出醫學佐證,更有社會學家告訴你,3C成癮可能讓孩子難以適應社會。台灣衛福部建議兩歲以下兒童禁用3C;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指導方針,表示一歲以下兒童應禁用3C、二到四歲兒童每日不宜呆坐觀看螢幕超過一小時。我們難道只能將3C視為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嗎?

本書作者安雅‧卡曼尼茲是知名教育記者,曾入圍普立茲獎,獲《赫芬頓郵報》評選為年度教育改革者,更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坦承自己對孩子使用3C的焦慮,同時也意識到媒體為了抓住你的眼球,往往過分放大負面訊息。為了找到平衡家庭生活的方法,她研究專家與普羅大眾的教養知識與經驗,參考正反意見,為身處第一線的家長們,整理出值得信賴的3C育兒準則。

──10堂課,打造全方位數位育兒素養──

面對孩子,你該知道什麼?
LESSON 1|訂立目標:四步驟解析專屬你們家的數位育兒準則。
LESSON 2|找出負面影響:梳理與3C有關的睡眠、肥胖,與暴力行為等科學研究。
LESSON 3|待解密的新研究:探討科技成癮的社會與心理問題。
LESSON 4|發揮正向影響:只要用得正確,科技是最好的育兒幫手。
LESSON 5|借鏡:歸納500組家庭與各領域專家的3C使用規則,找出成功祕方。
LESSON 6|延伸:學校與家長的共同責任,是找出啟發孩子創造力的方法。

身為家長,你該怎麼做?
LESSON 7|檢視習慣:你也被手機綁架了嗎?制訂家長的3C使用規範。
LESSON 8|避開網路陷阱:避開負面回應,找出正向的育兒空間。
LESSON 9|人性與趨勢:科技改變教養思維,與孩子一同找出正確方向。
LESSON 10|懶人包:如果真的太忙,五分鐘幫你建立基本架構。

你不可能為了躲避3C,舉家搬到沒有網路訊號的荒山野嶺;
身為母親的作者知道為人家長的痛點,幫你歸納數位時代的育兒重點;
讀完這本書,你將知道如何為你們家量身打造正向的3C使用環境。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雅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
/Thrive Global執行長、《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今日父母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處理行動裝置和3C。安雅‧卡曼尼茲帶著《螢幕兒童》前來救援。她整理了最新科技,提供不可或缺的指引來協助孩童及家庭在數位時代中成長茁壯。

布莉姬.舒爾特(Brigid Schulte)
/《紐約時報》暢銷書《不勝負荷》(Overwhelmed)作者
終於有一本有憑有據、經過充分研究的書出現了。這本書幫助我們消除3C所帶來的謠言、恐慌與歇斯底里。安雅‧卡曼尼茲提出友善且具備科學根據的準則,讓所有人都可以學會如何有智慧地使用3C。

潔西卡.雷希(Jessica Lahey)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作者
安雅‧卡曼尼茲引領我們擺脫謠言、歇斯底里與罪惡感,寫出清晰明瞭的準則,針對孩子與數位世界的關係,提供誠實且清楚的建議。

達娜.博依德(danah boyd)
/《鍵盤參與時代來了!》作者
《螢幕兒童》結合學術證據和許多家庭的經驗,研究詳實,在科技當道的世界裡,本書是育兒的安心指南。

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
/暢銷書《法國媽媽優雅教養100招》作者
我喜歡安雅‧卡曼尼茲不慌亂、縝密周到的評論。

作者

安雅‧卡曼尼茲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首席特派記者。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入圍普立茲獎,獲《赫芬頓郵報》評選為年度教育改革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專攻數位與教育領域,過去曾於科技產業權威雜誌《Fast Company》擔任記者。
除了《螢幕兒童》,卡曼尼茲曾撰寫三本分析教育現場的書籍:《外債世代》(Generation Debt)討論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因為大量債務造成收入和生活不穩定的情況;《自助大學》(DIY U)描述當前大學正在發生的變化,分析未來更多元靈活的高等教育模式;《學習與分數》(The Test)則是探討如果將學習進度的掌控權還給學生,他們如何能繼續獲得高分。
卡曼尼茲的文章散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雜誌》、《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她對於教育、科技與創新的報導屢屢獲獎,是美國知名的教育記者。

譯者

謝儀霏

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完成》、《我心中的約翰藍儂》、《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等書。

目錄

PART 1 面對孩子,你該知道什麼?

LESSON 1 訂立目標:善用科技正向育兒
眾說紛紜,你該聽誰的?
四步驟找出數位育兒準則
享受3C,一起參與,適可而止

LESSON 2 找出負面影響:科學證據
科學實證的困難
電視與時間
用多久才算成癮?
看電視的老鼠:大腦發展實驗
你該搞清楚的事:風險與傷害
負面影響Ⅰ:睡眠
負面影響Ⅱ:肥胖
其他負面影響:暴力
蒲公英vs.蘭花

LESSON 3 待解密的新研究:心理與社會問題
螢幕成癮
育兒惡夢
自閉症與螢幕使用
迪士尼公主vs.超級英雄?
色情(社群)媒體
與孩子一同使用

LESSON 4 發揮正向影響:用3C為育兒加分
科技會是最好的育兒幫手
優質育兒的迷思
你可以怎麼做?
一起合作玩得有創意
從3C學習
言教不如身教
當正向教養遇到色情片
粉絲和阿宅
教養專家的建議不夠全面
廝混、瞎搞、弄懂
遊戲的力量
溝通與親密
追求快樂

LESSON 5 借鏡:其他家庭怎麼做?
我們家的做法
五百組家庭的3C使用規則
其他家長都怎麼做?
家庭衝突
手足差異
家庭團聚
到底會有什麼差別?
專家怎麼做?
成功的祕方
特別的情況

LESSON 6 延伸:校園中的科技應用
電腦的教育功能
教育類APP
教室裡的電腦
置入行銷的問題
多一台筆電,少一位教師?
未成年人的數據危機
學習夥伴
全面電腦科學教育
未來值得期待

PART 2 身為家長,你該怎麼做?

LESSON 7 檢視習慣:你是螢幕家長嗎?
有這麼嚴重嗎?
3C破壞家庭和諧?
真正的危險
面無表情實驗
智慧型手機與吃角子老虎
罪惡感vs.夠好了
支離破碎的照顧
身為人母的症狀
往日情懷本是空
能夠擁有自我嗎?
我時時刻刻都在工作
相信孩子的能力
你和你的手機

LESSON 8 避開陷阱:安全的育兒社群
線上家長會
臉書上的讚與祝福
公審與霸凌
瘋傳的育兒瘋言瘋語
個資寶庫
隱私
人比人,氣死人
媽媽釣魚文
線上育兒導師
找出正向的育兒空間

LESSON 9 人性與趨勢:數位育兒的未來
未來的空氣
虛擬實境
人工智慧
物聯網
巨大荒原

LESSON 10 懶人包:五分鐘抓住重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865475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1*14*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