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版)是在前五版奠定的基礎上,根據最新國際情勢更新改版的國際關係基礎讀本。本版次除邀請台灣知名公私立大學國際關係領域學有專精、教學與研究成績出眾的作者們,依照各自專長區分主題撰寫專章,並有優秀新銳學者加入此次團隊,撰寫國關研究知識論與方法論議題。新版深入淺出,雅俗共賞,適合大學與研究所師生教學與研究參考運用。
新版內容遍及國際關係領域各主要議題,分為十七章。除了第一章以「理解國際關係」作為導論外,也包括了國際關係理論(第二至第六章)、傳統國際關係研究主要議題(第七至第十一章),以及全球化時代的各項新興議題(第十三至第十六章)等三大部分,最後仍以評估展望當今「國際秩序」的變遷,做為全書總結。各章按照慣例仍提供了中外文獻與延伸問題,便於有興趣的讀者深入追蹤、思考和討論,誠為一本高水準的國際關係學教科書。
目錄
六版序 i
Chapter 1 理解國際關係/張亞中、唐欣偉 1
一、國際關係的研究領域 2
二、國際關係的行為者 4
三、國際關係分析層次 8
四、中華文明的朝貢體系 11
五、國際體系的演進 14
六、中華文化可以對西方思維的貢獻 30
Chapter 2 現實主義/廖舜右 37
一、現實主義典範的緣起與內涵 39
二、古典現實主義與結構現實主義 45
三、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崛起 50
四、現實主義典範的次級架構 58
Chapter 3 新自由主義/盧業中 73
一、以集體安全維護和平的理想主義 75
二、新自由主義的提出 77
三、民主、政體與和平論 78
四、貿易、互賴與和平 80
五、國際制度與和平 82
六、國際建制與和平 88
七、自由國際秩序面臨之衝擊與調適 94
Chapter 4 後實證主義、社會建構主義與英國學派/廖小娟 105
一、比較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 107
二、後實證主義學派 109
三、社會建構主義 116
四、英國學派 131
Chapter 5 國際關係的規範論述/林炫向 145
一、現實主義的規範論述 148
二、自由主義的規範論述 151
三、英國學派的規範論述 154
四、批判理論的規範論述 157
五、其他「反思主義」的規範論述 160
六、中國大陸學界的規範論述 164
七、結語 168
Chapter 6 國際關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郭銘傑 175
一、國際關係研究的知識論類型學 176
二、國際關係的規範研究方法論 180
三、國際關係的政策研究方法論 183
四、國際關係的理論研究方法論 186
五、國際關係的實證研究方法論 188
六、邁向國際關係研究的方法論綜合 191
Chapter 7 外交與決策分析/黃奎博 199
一、外交概論 200
二、外交決策分析 213
三、進一步瞭解外交決策分析221
四、近期發展:以人工智慧為例 227
Chapter 8 國際衝突、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李大中 235
一、國際衝突概論 236
二、傳統安全:軍備競賽與大規模毀滅武器發展 245
三、傳統安全:武器管制與相關國際建制 250
四、非傳統安全與國際衝突 260
Chapter 9 民族主義與恐怖主義/方天賜 273
一、民族、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274
二、民族主義的發展 278
三、國際政治的民族主義因素 281
四、恐怖主義的基本內涵 287
五、恐怖主義發展趨勢及國際因應作為 291
Chapter 10 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周志杰 301
一、國際組織的概述 302
二、聯合國的起源、職能與改革 316
三、國際公法的概述 320
四、國際組織、國際公法與主權國家的互動 325
五、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發展的挑戰與展望 331
Chapter 11 國際貿易與金融/吳文欽 341
一、國際貿易理論 342
二、國際貿易與保護主義 346
三、國際貿易體系的變遷 348
四、國際金融理論 352
五、布列敦森林體系 357
六、中國崛起對於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新挑戰 360
七、世界經濟危機 365
八、後新冠肺炎時期的國際貿易與金融 367
Chapter 12 全球不平等發展及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詮釋/賴昀辰 373
一、不平等概念概述 374
二、全球不平等發展 378
三、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與不平等發展 391
四、全球不平等問題的未來挑戰 408
Chapter 13 理解全球化/蔡育岱 417
一、全球化論述的爭辯 419
二、當代全球化的形成 425
三、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衝擊 430
四、全球化與全球治理 432
五、全球化與全球經濟 436
六、全球化與人口流動 439
七、全球化與人工智慧(AI)的關係 441
八、反思與展望 442
Chapter 14 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陳蔚芳 449
一、名詞的界定 450
二、區域整合的研究途徑 453
三、區域主義的發展:新區域主義 459
四、歐洲的經驗及其發展 463
五、北美的經驗及其發展 472
六、亞洲區域主義的發展 476
七、結語 482
Chapter 15 全球環境政治/譚偉恩 489
一、前言 490
二、GEP的研究發展歷程 492
三、關於GEP的文獻分類 497
四、代表性個案暨台灣現況 504
五、結論 518
Chapter 16 認知作戰、網路平台與國際傳播/賴祥蔚 527
一、國際傳播的發端 529
二、國際傳播的研究 532
三、國際傳播的理論 536
四、國際傳播的未來 540
Chapter 17 國際秩序的未來/張登及 547
一、國際秩序的定義與構成因素 550
二、近代國際秩序的歷史發展 555
三、文明衝突與國際秩序:21世紀國際政治的新趨勢? 564
四、重新回到無政府狀態? 568
序/導讀
六版序
自2003年《國際關係總論》推出第一版以來,二十年間已經歷五個版本。這段時間裡,無論是學理研究還是國際情勢,都經歷了許多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對學者和政治家來說,又構成了重要的挑戰。本書各版次的編者與作者團隊可以欣慰地說,面對這些快速、巨大的變革,我們的努力符合了密切觀察、廣泛參酌、深切省思、及時更新的要求,負責任地為讀者們提出簡明、新穎的分析介紹,也非常感謝各界的指導和支持。
自2020年出版第五版問世迄今,也已經三年有餘。這三年之間國際情勢的轉變比前面十幾年不僅速度更快,而且對人類的挑戰也更為鉅大。諸如後新冠時期的供應鏈重組、俄烏戰爭與中東危機接連爆發、美中競爭向所有國際建制各領域擴散、極端氣候與虛假訊息問題都更形嚴重,可以說國際經貿、國際組織、國際規範、國際傳播等所有領域的變動都在加速,而且既有的制度與規則加速改組,不穩定因素也在相互加強。疫情之後,雖然包括G7、G20、QUAD四方架構、金磚集團(BRICS)等正式與非正式外交十分活躍,影響決策的因素也更多元,但國際衝突的威脅和規模都在升高和擴大,這些新趨勢已經引起全球性的重視和辯論。面對這樣的發展,第五版已有所不足。所以我們在取得寫作團隊的共識後,決定推出第六版。
《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版經過若干合併與新增,共計十七章。第一章延續第五版的「理解國際關係」主題,但對十六世紀前歐亞各地的國際關係演進,新增了詳盡的介紹,使讀者對國際關係歷史上各類不同行為者的背景知識更加完整。第二章之後仍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六章,遵循國際關係理論的傳統,分別介紹「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後實證主義與建構主義」、「規範論述」,以及「國際關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爭辯起於1980年代末,當時屬於後實證的批判理論與新現實、新自由鼎足而三,但包括女性主義等後實證新潮流已異軍突起,繼而有建構主義承襲社會學和英國學派元素而崛起於90年代。規範論述在實證主義主宰下,往往被歸類到政治哲學與思想的領域。但冷戰結束後實證理論未能解決更加紛亂的政策困境,使得從規範性的角度重新檢討所有理論的聲浪日益高漲。第六版特別新增了知識論與方法論章節的討論,總整不同知識論立場分歧,才是理論辯論的根源,以使讀者對前述各章各派有豁然開朗之感。
本書第二部分繼續探討國際關係學科各個重要議題領域,從第七章開始,分別包括「外交決策」、「國際衝突與國際安全」、「民族主義與恐怖主義」、「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和「國際貿易與金融」共五章。儘管章節結構與前版相同,但因應新局勢與學界新成果,各章都有相當多新的探討。例如國際組織影響力開始讓步於大國競爭、後新冠時期的供應鏈韌性、俄烏衝突的敵意合理化危機問題等,第六版都做了探討。
本書第三部分自第十二章開始,銜接第二部分諸議題,但將焦點放在全球與區域的層次,分別包括「全球不平等與國政經理論」、「理解全球化」、「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全球環境政治」、「認知作戰、網路平台與國際傳播」以及「國際秩序」共六章。國際關係的議題領域出現的新趨勢,也都在全球、區域各層面全面擴散。例如全球財富分配的更加集中與不平等;人工智慧(AI)興起對全球國家與個人隱私、就業、道德的衝擊;經濟危機在南美各國重新點燃南北對抗與政權更迭的角力;俄烏衝突加重「非核」與「能源安全」的兩難;深偽技術(deep fake)與演算法對傳播帶來的挑戰,這些都是全球與區域局勢值得觀察的新重點。所有這些全球與區域議題,都可以回歸到我們對國際秩序未來前景的展望—我們是否又回到「無政府狀態」,還是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是本書最後一章的主題。
第六版仍延續第五版的寫作精神,希望兼顧大學與碩士班程度讀者課程上的需要,也能同時作為研究相關議題的入門手冊。各章仍以粗楷體標示重要概念,以「問題與討論」指引讀者進一步省思每個單元的重要問題,並提供基礎和延伸性的書目,給有意探究的讀者繼續深化思考。新版完成,感謝所有作者繼續結伴同行、彼此鼓舞;感謝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邱佑寧細心協助編務;也向長期支持本書各版更新的揚智文化公司深致謝意。
當前國際局勢波詭雲譎,理論與政策的轉變亦復如斯。作者與編者們專業觀察,也會有疏漏與不足。也期盼讀者們不僅繼續給我們支持,也對疏漏不足之處給予雅正,使我們能持續進步。
張亞中、張登及 謹識
2023年10月25日於台大社科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