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嘮叨的技術: 孩子感動、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32
    480

出版情報

陪你奠定孩子「非認知能力」的第一本書!

2025/08/19 「這本書真是好適合現在的我⋯⋯我也常常遇到兒子打電動、作業寫不完,還有兩個小孩常在整理玩具時吵架⋯⋯這真是太剛好了!」也是有兩個孩子的書封設計師,收到書稿時傳來訊息。 「老天在冥冥之中,把這本書帶給你⋯⋯」超開心這本書能成為朋友教養路上的「及時雨」,伴隨書稿的知識,也希望透過鍵盤與貼圖能稍稍安慰到媽咪的無奈:「這都是過程啊~~會走過去的!」 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然而,你是否曾認真想過:「說到底,我究竟希望孩子未來成為怎樣的人呢?」這本書的漫畫故事,就從這個對話拉開序幕⋯⋯ 身處AI日新月異的時代,許多可以用數值衡量的能力,大型語言推理模型已經能做得比人類還要快速還要好;面對人機共處甚至共事的環境,包含內在調適、自我提升、社交連結等分數難以衡量的「非認知能力」,才是更容易幫助我們打造幸福感的重要軟實力。 今年,台灣在教育政策上決定挹注4.4億經費大力推廣的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其中含括的情緒覺察、情緒管理、社會覺察、社交技巧等,同樣都屬於「非認知能力」的範疇。若從學術角度細究,非認知能力的範圍比SEL更寬廣,甚至可達200多種;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長年研究非認知能力的本書作者中山芳一,替我們把複雜的非認知能力分成以下三個主要類型與內涵 (請見圖),而這些都是AI難以學習、拉開人與機器距離的關鍵能力。 去年剛從教職退休的中山芳一,受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的邀請,預計將在今年(2025)九月來台擔任國際年會講者。本身就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的中山芳一,同時也長年與托育機構、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等不同階段的老師合作,研究並推廣非認知能力的培育工作。由於日本早在五年前便將「非認知能力」納入課綱改革的重要核心,大環境的需求加上自身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背景,使得他成為這個領域的重要人物,一年受邀演講可高達300場,目前更透過創業型式活躍於教育領域。 (照片提供:本書作者中山芳一) 看到這裡,你是否好奇自己的教育教養價值觀,是否與培養「非認知能力」的方式不謀而合呢? 這裡有5個簡單的提問,每個提問都是書中有提到的內容。請根據你實踐的頻率做答,每題自評分數從1分到5分,分數愈高表示愈同意這則敘述【1分表示從不 (Never),2分表示很少 (Rarely),3分表示有時 (Sometimes);4分表示經常 (Often),5分表示總是 (Always),提問僅供個人反思與參考,並非專業診斷工具】: ➢當孩子嘗試解決困難或學習新事物時,我會關注他們努力、堅持與應變的「過程」,而非只是關注最後呈現的「結果」。 ➢當孩子展現出某些看似負面的特質(例如:好動、害羞),我會嘗試將它們「重新框架」為正面的優勢(例如:有行動力、思慮周全)。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鼓勵他們自己思考解決方案,並在旁陪伴、分享經驗或引導他們尋找資訊,而不是直接代勞。 ➢我會偶爾與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讓孩子了解父母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在這過程中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安心感」。 ➢我總是持續努力學習、成長並適應變化,成為孩子的榜樣,因為我相信孩子是看著大人的「背影」長大的。 現在來算算看,你或你的隊友拿下了幾分呢? 非認知能力的培養並非一蹴可幾。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大人的耐心、觀察與陪伴。重要的是,大人願意開始反思與學習,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正向的改變。 如果當下的你、或你身邊的隊友/朋友,正處於陪伴孩子長大的教育與教養角色,同時也是一位漫畫迷——誠摯推薦這本容易讀好吸收,將理論化為具體實踐步驟方法的漫畫圖文書給你,讓培養「非認知能力」隨之而來的幸福感,成為教養路上最棒的祝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說話要有禮貌」、「要用功讀書」、「不要再看電視」、「不要再玩遊戲」⋯⋯
這是身為父母常說的嘮叨,也是教養史上歷久不衰的嘮叨,
但是,這樣的嘮叨沒有靈魂。


爸媽能夠不嘮叨嗎?就是不行!

就像沒有海浪聲就不是海灘一樣,
沒有嘮叨的育兒現場恐怕是不存在的!

即使只在早晨喚醒孩子、叫他吃飯、送他上學的短短時間內,父母也會嘮叨數十次。

那麼,有沒有那種即便重複了一百次,也不會被孩子當作耳邊風,
而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甚至能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嘮叨呢?

最佳的嘮叨方式就像裹著糖衣的藥丸一樣,將批評包裝成讚美,就能成為高級的嘮叨。
用糖衣包裹的嘮叨會讓孩子愉快地接受,
能讓嘮叨成為甜言蜜語的爸媽,才能成為嘮叨大師!

43種孩子的生活、課業學習、行為態度情境 X 父母好好說話範例,
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苦口婆心,展現正向行為。

「拜託你好好讀書吧」、「專心一點」、「才學沒多久就想放棄,要有毅力」、「不要再玩手機了」⋯⋯
父母對孩子說的嘮叨中,超過70%都與課業學習有關。

專門處理子女教育與溝通領域的作家爸爸和平凡媽媽,
在孩子上大學後,回憶教養過程中累積了至少十萬次的不當嘮叨,
經過徹底的反省後,
發現自己容易對孩子嘮叨的43種生活和課業學習、行為態度情境,
提出了讓孩子能聽得進去的教養說話術。

換句話說,孩子願意聽——

NG說法——「你這樣不讀書,又在玩遊戲,以後要怎麼活?」

有效溝通法——
1.「我訊息」→「看到你的成績下降而感到沮喪,我非常心痛⋯⋯」
2.說故事→「爸爸小時候也非常討厭讀書,還為此離家出走,所以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心情⋯⋯」
3.稱讚→「你似乎不太了解自己擁有多麼大的潛力,所以不要對讀書感到畏懼。」
4.出其不意→「今天是星期天,怎麼還要讀書呢?今天好好休息吧!你看起來因為讀書讀得太累了。」
5.比喻→「讀書就像做伏地挺身,今天能做5下,明天就能做6下,這樣累積一年後會怎麼樣呢?」
6.給予選擇權→「成績低一些也沒關係,不必一定要爬到100層樓,要爬到哪一層樓是自己的選擇,哪裡都可以⋯⋯」


本書寫給:
◼急於改變孩子的父母
◼老是擔心孩子未來的父母
◼想要用權威壓制孩子的父母
◼青春期與孩子硬碰硬的父母
◼對孩子有不切實際期待的父母

本書重點:
◼8大說話原則,讓孩子願意聽
◼43種家庭教育情境 X 說話示範

本書功能:
父母能說出令孩子感動的「嘮叨」,讓孩子聽了有學習力、耐挫力、生活力、正向行為, 甚至愛上父母!

好評推薦
大坦誠 / 國小老師
何翩翩 / 牧村文教負責人
尚瑞君 / 暢銷作家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魏瑋志(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作者

鄭才英
他是一位專門處理子女教育與溝通領域的作家。在子女進入大學後,痛苦地回首養育過程中說過的那些不當嘮叨和失言,並藉由寫出《為何對孩子說了那樣的話》一書,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共鳴。此外,他還出版過提升父母提問能力的方法書《父母與衆不同的提問能力》、教導子女寫作的教育書《連一篇文章都感到困難的孩子開始寫作了》、探討順暢溝通方法的《如果苦惱說話的語氣的話,學學劉在錫》及《語言天才如何說話》,以及兒童讀物《為什麼要學那些枯燥的功課?》及《與父母心靈相通的對話技巧》等。

李西鎮
她是一位對孩子懷著諸多歉意的平凡母親。當初抱起手掌大的孩子時,她滿懷溫暖與愛意,希望成為能夠細心照顧孩子的好母親,並對此充滿自信。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意識到這只是虛妄的期待和過度的自信而已。在不知不覺中,她對孩子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造成了許多傷害。特別是那些讓孩子感到疏離的壞嘮叨更是問題所在。經過了徹底的反省,她學會了鼓勵孩子、引導孩子發生積極變化的嘮叨方式。最終,形成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只要她說的話,孩子就會豎起耳朵來聽,並且真誠地接納她的心意。她與丈夫鄭在泳共同撰寫了《改變說話方式後,孩子開始學習》及《改變說話方式後,孩子開始集中專注學習》。

目錄

序 對孩子有益的嘮叨和有害的嘮叨是不同的

第1部 滋養孩子的嘮叨,這樣的父母才能做到
第1章 父母內心的傷痛將導致不良的嘮叨
・自我肯定的父母,不會說出傷人的話
・放下權威,嘮叨就會變柔和
・放棄自以為是,孩子才會感到輕鬆
・治癒自己的傷痛後,嘮叨就會變得清晰

第2章 相信孩子未來的父母,說話更溫暖
・記住孩子的感激之情,嘮叨就會變得動人
・不擔心孩子的未來,嘮叨才不會帶刺
・不急著解決孩子的問題,嘮叨才會顯得柔軟
・放下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待,嘮叨才會變得溫和

第2部 讓孩子的心靈變得堅強而溫暖的嘮叨
第3章 讓孩子心情變得明朗的嘮叨
・你為什麼總是做錯事? => 我只提一件事
・那是你的錯 => 那是媽媽的錯
・為什麼你對朋友都能好好說話,對媽媽卻這樣? => 我會像朋友一樣傾聽
・你才考70分? => 你其實更有潛力
・不要吵架、不要遲到,好好玩 => 玩得開心一點
・好好聽爸爸的話 => 我想聽聽你的建議

第4章 讓孩子內心變得堅韌的嘮叨
・你還小,所以做不到 => 你比上次好多了
・爸爸說的是對的,有錯嗎? => 爸爸也有可能說錯
・絕對不能放棄 => 只要再提高10分就好
・你要擁有堅強的意志力 => 從現在開始專注10分鐘如何?
・為什麼會對那種事情發脾氣? => 為什麼會對那種事情感到煩躁?

第5章 讓孩子感動的嘮叨
・為什麼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 每個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我無法完全理解你 => 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長大了
・別對爸爸那麼沒禮貌 => 反駁爸爸的話也沒關係
・你覺得父母的話很好笑嗎? => 我會認真聽你說話
・拜託你好好讀書吧! => 這幾天不要讀書,好好休息吧!

第6章 讓孩子愛上父母的嘮叨
・因為你,害我活不下去 => 多虧你,讓我學到很多
・爸爸在你這個年紀時做得比你好多了 => 爸爸做得比你差多了
・我完全無法理解你 => 我想試著理解你
・你又怎麼了? => 為什麼會這樣呢?
・媽媽可以為你犧牲一切 => 媽媽也有自己的人生

第3部 讓孩子的態度和行為自我改變的嘮叨
第7章 幫助孩子成長的嘮叨
・爸爸不是叫你不要那樣嗎? => 你是不是應該遵守規則呢?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嗎? => 因為不知道,所以才要學習
・遊戲是有害的 => 遊戲會讓人變成殭屍
・再這樣就真的要受罰了 => 那樣的行為絕對不可以再做
・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 => 媽媽跟你講個有趣的故事

第8章 改變孩子生活態度的嘮叨
・你是懶惰蟲嗎? => 你愈來愈像樹懶了
・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 => 你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你做錯了3件事 => 你做對了3件事,只錯了1件
・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 => 你也有比哥哥強的地方
・你到底是像誰才會這副德性? => 你到底是像誰才會這麼出眾?

第9章 積極改變孩子的嘮叨
・人都應該尊敬父母 => 要對每個人都有禮貌
・我是為你好才說這些 => 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人
・那部漫畫太幼稚了 => 那部漫畫既奇妙又有趣,而且充滿魅力
・這週沒有零用錢了 => 爸爸、媽媽賺錢也很辛苦
・這個規則必須遵守 => 應該制定什麼規則好呢?
・你只能做到這樣嗎? => 你還有進步的空間

第10章 改變孩子言行的嘮叨
・不要對父母無禮 => 冷靜地告訴爸爸、媽媽
・你連自己的感受都不了解嗎? => 情緒就像故障的紅綠燈
・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孩子 => 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你一定要上一流大學 => 只要找到能讓你幸福得道路就好
・拜託你多讀點書吧! => 媽媽覺得那個部分真的很感人
・你為什麼那麼散漫? => 好好駕馭你騎的那頭透明大象

序/導讀

【序】對孩子有益的嘮叨和有害的嘮叨是不同的

「還不快起來?今天又要遲到了!」
「在餐桌前玩什麼手機?快吃飯,然後去梳洗!」

即使只在早上喚醒孩子、叫他吃飯、送他上學的短短時間內,父母也會嘮叨數十次。如果在幾個小時內都 能嘮叨這麼多,那麼在直到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 母又會對孩子嘮叨多少次呢?就像沒有海浪聲就不是海 灘一樣,沒有嘮叨的育兒現場恐怕是不存在的。

如果要定義「嘮叨」,可以說是「超出必要限度的瑣碎建議或指示」。對父母而言,嘮叨往往是「一定要傳達給孩子的重要訊息」;但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往往是他們不想聽,或者聽了只會愈來愈煩躁的內容。父母為此感到委屈和難過,但又無法停止嘮叨,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停止嘮叨,可能會讓孩子學壞。因此,父母從孩 子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都在不停地嘮叨著。

這裡引發了一個疑問:究竟有沒有一種「適當」的 嘮叨方法呢?是否存在那種即便重複了一百次,也不會被孩子當做耳邊風,而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甚至能 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嘮叨呢?經過我們夫妻倆對孩子至 少累積了十萬次的嘮叨,以及不斷反思自身經驗,並且 仔細觀察與分析周遭環境後,我們發現對孩子有益的嘮 叨和有害的嘮叨,確實是截然不同的。

若想要了解其中的差異,首先必須思考父母為什麼要嘮叨的原因。嘮叨大致可以分為「顯而易見」和「隱 晦不明」這兩種原因。相形之下,「顯而易見」的原因 比較簡單,而「隱晦不明」的原因則更加多樣且複雜。

好嘮叨的8種技巧

那麼,什麼樣的嘮叨才算是好的嘮叨呢?如何進行嘮叨才能讓孩子接受而不感到厭煩呢?以下是8種好嘮 叨的技巧。

1.肯定存在
2.尊重決策和發言權
3.放低父母的姿態
4.引發共情
5.合理性
6.明確性
7.出乎意外
8.抽離情緒並客觀地看待

給陷入嘮叨與後悔循環中的父母們

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嘮叨感到厭煩,那是因為嘮叨的方式可能有問題。好的嘮叨應該能減少衝突、傷害和後悔,甚至還能帶來樂趣。這種樂趣來自於觸動孩子心靈的成就感、與孩子親近的親密感,以及見證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的滿足感。

本書探討了如何進行有效嘮叨的技巧。既然嘮叨不可避免,那麼不妨將其做好。此外,本書還希望幫助父母正確認識,並修正那些可能傷害孩子的嘮叨方式,避免在孩子尚未茁壯成長前便損害他的潛力。


為了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將教養孩子的視角轉向自我觀照。唯有在父母能撫平並解決內心潛藏的自卑、傷痛及無法傾訴的痛苦後,才能說出好的嘮叨。因此,在本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們將探討父母之所以會 對孩子說出苛刻嘮叨的8種心理原因,並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將這部分視為在嘮叨之前,對父母的心態進行熱身的「理論篇」。

接下來,本書從第三章到第十章將介紹各種嘮叨的技巧。這些章節可視為如何改變孩子心態和行為的「實 戰篇」。在這8章中,本書列舉了四十多種情境,並提 出具體且現實的建議。閱讀本書的讀者們,可以透過書 中提供的各種情境,獲得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如何解決問題的協助。

試閱

NG說法:絕對不能放棄
有效嘮叨:只要再提高10分就好

父母無法忍受孩子在學習或運動中放棄,因為擔心 孩子如果輕易放棄,就會變得容易受挫和懦弱。因此,全天下的父母都不會教孩子如何放棄。然而,沒有比這 個更重要的人生智慧了。

根據孩子的才能和性格,有些目標即使盡全力, 也可能無法達成。努力並不意味著什麼都能實現,適時放棄才是明智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這個「適當的時機」。何時說放棄才是合適的呢?通常在達成某一階段的成果後,就可以放棄了。例如,上了大約1個月鋼琴課的孩子想要放棄,通常的父母會這樣責備:
「怎麼回事?是你自己說要學的啊!」

「才學了1個月就想放棄?真沒毅力!」

這是為了不讓孩子放棄而施壓的嘮叨,如此批評也可能讓孩子陷入罪惡感的煤氣燈效應中。當然,如果孩子有輕易放棄的傾向,父母的角色就是要幫助孩子修正這種行為。但是,這種嘮叨的方式是錯誤的,用罪惡感來壓抑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相較於這種壓迫性的嘮叨,延遲放棄的嘮叨要好得多。

「你想放棄鋼琴課?如果你不喜歡,我不會強迫你。但是,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再堅持1 個月。只要再努力1個月,你就有放棄的自由了。」

當然,父母由衷希望孩子能夠努力不懈地堅持到底。然而,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妥協也是個正確的選擇。妥協的條件是「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允許孩子再努力一個階段後,痛快地放棄。如果孩子想要放棄正在上的數學補習班,那該怎麼辦?通常父母會這麼說:
「你真是沒有毅力,這麼一點困難就想放棄,以後要怎麼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上生存?」

「放棄數學就等於放棄學校成績和大學學測啊!」

這是為了不讓孩子放棄而給他們帶來的羞辱和恐懼。其實,你可以這樣說:
「你不想再去數學補習班嗎?那麼先提高數學成績10分如何?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結果,如果達到目標還是想放棄,到時就可以這麼做了。」

這是一個以延遲時間和提高成績為條件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再努力一個階段,然後再給予他們放棄的自由。如果孩子為了不去上數學補習班而努力學習數學,那也是件好事。這個過程可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並建立自信。父母可以先等待一段時間,然後根據情況再找出適合的應對方法。

放棄是壞事嗎?輕易放棄確實不好,但仔細想想,人生既是成就的連續,也是放棄的連續。世界上所有的 孩子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都會逐漸放棄成績、關係和夢想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如何適當地放棄,鼓勵孩子再嘗試一個階段,也是一種不錯的放棄教育方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0614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