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起步走!專注力X自信心練習套書:《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錯》+《從分心到專心》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錯:激發孩子「我可以」的自信基因,29堂內在力量養成術X 20個親子練習》
★ 父母必讀!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
你對孩子的態度,將會決定孩子看待自己的眼光
【完整收錄】給父母的實戰小冊:20個自信賦能的延伸活動
從情緒穩定|心理安全|自我獨立
啟動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讓「自信」成為孩子的自帶基因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挑戰與波折,你的孩子是否也曾經出現過以下情況:
□ 被稱讚時,總是手足無措,甚至認為自己只是運氣好
□ 習慣性貶低自己,說不出自己的優點
□ 不斷與他人比較,總是認為自己輸人一等
□ 過於要求完美,太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
□ 強調自己、大聲說自己有多厲害
上述各種表現,都有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時的退縮或過激行為。當面對孩子不符合期待的表現,你又是否也對孩子不假思索的說過:
「要有自信一點啊!」
「大方一點,不要扭扭捏捏。」
「人家都敢,你為什麼不敢?」
◎「自信」不只是敢上台,更是打從心裡喜歡自己、相信自己、認同自己 ◎
真正的自信,來自內在對自己的接納。
當孩子的行為、進步或失誤,都能被親近的大人理解與接納,他會更容易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值得被愛的人,並願意主動與他人連結。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自信」更沒有速成法 ◎
自信不是一句「加油」或「你可以的」就會自然萌芽,而是日常中一點一滴的養成。
「你畫得很細心,真厲害」給予孩子具體肯定VS.「你又把衣服弄髒了,壞孩子」用負面標籤責備孩子,孩子就會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本書作者為法國公衛醫師,將長期在家庭現場的觀察,整理出簡單清楚的觀念說明,搭配有趣好操作的家庭活動,讓孩子在爸媽的引導下生出「自信基因」,相信自己是真的真的很不錯!我們將學到:
1. 用正面詞彙說出對孩子的期許和評論
2. 扭轉有毒的負面自我形象
3. 從了解自己的優點開始,建立自我認同感
4. 建立內心對話的力量,複製成功經驗
5. 盤點孩子的「內在資源」,建構內在安全感
6. 賦予孩子責任,加強孩子的獨立能力
7. 正向聚焦,改變孩子觀看世界的視角
8. 激發心理力量,陪孩子想像他的成功等
本書特色──────
★ 4大核心主題:認識自信根本、掌握自信關鍵、在團體中保持自信,打造孩子自己的自信氛圍等四大層面,層層引導,建立孩子由內到外的心理自信。
★ 29個自信挑戰解析:針對爸媽常遇到的各種自信挑戰,提供清楚簡單的說明,一步步協助孩子跨越內心障礙。
20個實作活動:有趣又實用的親子活動,在陪伴孩子玩樂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培養孩子無懼挑戰的自信心!
《從分心到專心:爸媽要知道,這樣啟動孩子的內在專注力》
專注力不是天生的
必須一步步,從無到有的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活力過剩
難以靜下心來
你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他
「命令無法讓孩子專注,鼓勵才能!」
「一個三歲孩子與八歲孩子的專注力,是截然不同的。」
「別再跟孩子說『專心一點』,他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和引導!」──本書作者蘿拉‧卡迪宏尼
------------------------------------------
◎ 分心的孩子也想要專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
請注意,孩子無法「突然」靠自己學會專注!
這是一項需要耐心、時間的技能,就像學走路、學說話一樣。大吼命令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而壓力恰恰是專注力的敵人。
當孩子無法專心導致學習受到影響時,更會因此喪失自信,一步步助長他的失敗心態。此時,不如試著和孩子一起找方法,幫他辨識分心的原因、給出具體的策略,例如:
• 提供簡單清楚的指示
• 分解任務,設置可達成的小目標
• 使用鼓勵語代替指責,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
•
◎ 身為家長,你才是孩子發展專注力的關鍵角色 ◎
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起點,而環境則是發展專注力的基礎。
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安全,又有秩序的環境,讓孩子的情緒、身心、壓力以及生活作息,都能盡情配合發展專注力。
※ 本書涵蓋【三大面向】、【 三十六個專注力關鍵】、【二十個專注力引導活動】——
本書涵蓋三大方向,從何謂專注力、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陪伴孩子一同專注清楚說明,手把手引導爸爸媽媽從生活作息、課業安排、身心平衡、教養重點等,列出「該做」與「不該做」的專注力落實清單,例如:
( O )每天為孩子保留「安靜時間」 快樂的遊戲能幫助孩子恢復平衡、降低壓力,促進專注力
( × ) 大人不要插手幫忙孩子的任務 只要目標與孩子的年紀能力相符,他就能獨自完成
( O )為孩子過濾「該吃」與「不該吃」的食物 飲食中缺乏某些元素,也會造成學習與注意力的障礙。
( × )不安排過多體育活動,讓孩子過於疲倦 太過疲憊的孩子,身心無法好好專注
( O )兩歲起,為孩子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 生活越穩定,孩子越有安全感,才有越多冷靜專注的時間
提供豐富實用的親子建議,給予明確方式不說教,一步步幫助孩子建立專注力!
★ 父母必讀!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
你對孩子的態度,將會決定孩子看待自己的眼光
【完整收錄】給父母的實戰小冊:20個自信賦能的延伸活動
從情緒穩定|心理安全|自我獨立
啟動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讓「自信」成為孩子的自帶基因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挑戰與波折,你的孩子是否也曾經出現過以下情況:
□ 被稱讚時,總是手足無措,甚至認為自己只是運氣好
□ 習慣性貶低自己,說不出自己的優點
□ 不斷與他人比較,總是認為自己輸人一等
□ 過於要求完美,太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
□ 強調自己、大聲說自己有多厲害
上述各種表現,都有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時的退縮或過激行為。當面對孩子不符合期待的表現,你又是否也對孩子不假思索的說過:
「要有自信一點啊!」
「大方一點,不要扭扭捏捏。」
「人家都敢,你為什麼不敢?」
◎「自信」不只是敢上台,更是打從心裡喜歡自己、相信自己、認同自己 ◎
真正的自信,來自內在對自己的接納。
當孩子的行為、進步或失誤,都能被親近的大人理解與接納,他會更容易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值得被愛的人,並願意主動與他人連結。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自信」更沒有速成法 ◎
自信不是一句「加油」或「你可以的」就會自然萌芽,而是日常中一點一滴的養成。
「你畫得很細心,真厲害」給予孩子具體肯定VS.「你又把衣服弄髒了,壞孩子」用負面標籤責備孩子,孩子就會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本書作者為法國公衛醫師,將長期在家庭現場的觀察,整理出簡單清楚的觀念說明,搭配有趣好操作的家庭活動,讓孩子在爸媽的引導下生出「自信基因」,相信自己是真的真的很不錯!我們將學到:
1. 用正面詞彙說出對孩子的期許和評論
2. 扭轉有毒的負面自我形象
3. 從了解自己的優點開始,建立自我認同感
4. 建立內心對話的力量,複製成功經驗
5. 盤點孩子的「內在資源」,建構內在安全感
6. 賦予孩子責任,加強孩子的獨立能力
7. 正向聚焦,改變孩子觀看世界的視角
8. 激發心理力量,陪孩子想像他的成功等
本書特色──────
★ 4大核心主題:認識自信根本、掌握自信關鍵、在團體中保持自信,打造孩子自己的自信氛圍等四大層面,層層引導,建立孩子由內到外的心理自信。
★ 29個自信挑戰解析:針對爸媽常遇到的各種自信挑戰,提供清楚簡單的說明,一步步協助孩子跨越內心障礙。
20個實作活動:有趣又實用的親子活動,在陪伴孩子玩樂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培養孩子無懼挑戰的自信心!
《從分心到專心:爸媽要知道,這樣啟動孩子的內在專注力》
專注力不是天生的
必須一步步,從無到有的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活力過剩
難以靜下心來
你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他
「命令無法讓孩子專注,鼓勵才能!」
「一個三歲孩子與八歲孩子的專注力,是截然不同的。」
「別再跟孩子說『專心一點』,他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和引導!」──本書作者蘿拉‧卡迪宏尼
------------------------------------------
◎ 分心的孩子也想要專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
請注意,孩子無法「突然」靠自己學會專注!
這是一項需要耐心、時間的技能,就像學走路、學說話一樣。大吼命令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而壓力恰恰是專注力的敵人。
當孩子無法專心導致學習受到影響時,更會因此喪失自信,一步步助長他的失敗心態。此時,不如試著和孩子一起找方法,幫他辨識分心的原因、給出具體的策略,例如:
• 提供簡單清楚的指示
• 分解任務,設置可達成的小目標
• 使用鼓勵語代替指責,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
•
◎ 身為家長,你才是孩子發展專注力的關鍵角色 ◎
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起點,而環境則是發展專注力的基礎。
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安全,又有秩序的環境,讓孩子的情緒、身心、壓力以及生活作息,都能盡情配合發展專注力。
※ 本書涵蓋【三大面向】、【 三十六個專注力關鍵】、【二十個專注力引導活動】——
本書涵蓋三大方向,從何謂專注力、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陪伴孩子一同專注清楚說明,手把手引導爸爸媽媽從生活作息、課業安排、身心平衡、教養重點等,列出「該做」與「不該做」的專注力落實清單,例如:
( O )每天為孩子保留「安靜時間」 快樂的遊戲能幫助孩子恢復平衡、降低壓力,促進專注力
( × ) 大人不要插手幫忙孩子的任務 只要目標與孩子的年紀能力相符,他就能獨自完成
( O )為孩子過濾「該吃」與「不該吃」的食物 飲食中缺乏某些元素,也會造成學習與注意力的障礙。
( × )不安排過多體育活動,讓孩子過於疲倦 太過疲憊的孩子,身心無法好好專注
( O )兩歲起,為孩子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 生活越穩定,孩子越有安全感,才有越多冷靜專注的時間
提供豐富實用的親子建議,給予明確方式不說教,一步步幫助孩子建立專注力!
目錄
《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錯:激發孩子「我可以」的自信基因,29堂內在力量養成術X 20個親子練習》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方式
PART1 自信:孩子健全發展的成功之道!
01 什麼是自信?
02 培養強韌的自信心
PART2 強化自信的關鍵
03 引導孩子學會愛自己
04 了解自己的優點
05 正面談論自己
06 幫助孩子找到力量,應對困難
07 認識自己的情緒
08 引導孩子,駕馭自己的憤怒
09 掌控內在的恐懼
10 克服手足間的嫉妒
11 讓孩子更獨立
12 建立孩子的安全領域
13 幫助孩子看見生活中的幸福
14 協助孩子培養樂觀的態度
15 找回心裡那道光
16 理解自己的成功策略
17 陪孩子想像他的成功
PART3 與其他人和睦相處
18 讓孩子認識更多關心他們的人
19 和其他人相處
20 克服害羞的自己
21 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尊重
22 學習接受批評
23 在團體裡表達自己
24 不怕嘲笑,勇敢做自己
25 打造自信的姿態
PART5 讓心靜下來,打造自信氛圍
26 感受內心的平靜
27 學會保持平靜自在
28 平靜地活在當下
29 學會調節自己的壓力
附錄活動
活動○1 我的愛之鏡
活動○2 我的優點小海報
活動○3 超能力盾牌!
活動○4 我知道該怎麼做
活動○5 隱形斗篷
活動○6 怒氣走開!
活動○7 我才不怕
活動○8 嫉妒,閉嘴!
活動○9 我的安全泡泡
活動○10 幸福寶箱
活動○11 魔法星星日
活動○12 想像力自畫像!
活動○13 我的避難剪貼本
活動○14 我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人?
活動○15 這就是我!
活動○16 我要交朋友
活動○17 相信我!
活動○18 我的酷酷小路
活動○19 放鬆小遊戲
活動○20 更多放鬆小遊戲
《從分心到專心:爸媽要知道,這樣啟動孩子的內在專注力》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方式
Part1 了解專注的過程
01專注,是可以學習的!
02「注意」與「專注」有什麼不一樣
03分辨心智力與專注力,重拾自信
04確認視覺與聽覺
05聽覺或視覺專注力
Part2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06限制孩子的壓力
07保障安穩的生活環境
08遵行日常慣例
09避免過度計畫
10控制飲食均衡
11選擇該吃和不該吃的食物
12減少外來刺激
13控管電玩與平板使用
14控管睡眠品質
15以身作則
16多點安靜的時間
17認識自身的情緒
18鼓勵肢體運動
19分享美好時光
20提高動機性
21多給孩子關懷與愛
22增進與大自然的接觸
Part3 陪伴孩子一起專注
23專注的時機
24增進對身體意識的掌握
25進行腦內健身
26建立專注儀式
27提供適當的遊戲
28加強閱讀
29不再重複要求「專心一點」
30設定精確而實際的目標
31指導孩子安排時間
32邀孩子一起完成想做的事
33讓孩子探索自己的呼吸
34啟發孩子的感官
35規範孩子的作業
36進行能促進專注力的活動
附錄活動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方式
PART1 自信:孩子健全發展的成功之道!
01 什麼是自信?
02 培養強韌的自信心
PART2 強化自信的關鍵
03 引導孩子學會愛自己
04 了解自己的優點
05 正面談論自己
06 幫助孩子找到力量,應對困難
07 認識自己的情緒
08 引導孩子,駕馭自己的憤怒
09 掌控內在的恐懼
10 克服手足間的嫉妒
11 讓孩子更獨立
12 建立孩子的安全領域
13 幫助孩子看見生活中的幸福
14 協助孩子培養樂觀的態度
15 找回心裡那道光
16 理解自己的成功策略
17 陪孩子想像他的成功
PART3 與其他人和睦相處
18 讓孩子認識更多關心他們的人
19 和其他人相處
20 克服害羞的自己
21 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尊重
22 學習接受批評
23 在團體裡表達自己
24 不怕嘲笑,勇敢做自己
25 打造自信的姿態
PART5 讓心靜下來,打造自信氛圍
26 感受內心的平靜
27 學會保持平靜自在
28 平靜地活在當下
29 學會調節自己的壓力
附錄活動
活動○1 我的愛之鏡
活動○2 我的優點小海報
活動○3 超能力盾牌!
活動○4 我知道該怎麼做
活動○5 隱形斗篷
活動○6 怒氣走開!
活動○7 我才不怕
活動○8 嫉妒,閉嘴!
活動○9 我的安全泡泡
活動○10 幸福寶箱
活動○11 魔法星星日
活動○12 想像力自畫像!
活動○13 我的避難剪貼本
活動○14 我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人?
活動○15 這就是我!
活動○16 我要交朋友
活動○17 相信我!
活動○18 我的酷酷小路
活動○19 放鬆小遊戲
活動○20 更多放鬆小遊戲
《從分心到專心:爸媽要知道,這樣啟動孩子的內在專注力》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方式
Part1 了解專注的過程
01專注,是可以學習的!
02「注意」與「專注」有什麼不一樣
03分辨心智力與專注力,重拾自信
04確認視覺與聽覺
05聽覺或視覺專注力
Part2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06限制孩子的壓力
07保障安穩的生活環境
08遵行日常慣例
09避免過度計畫
10控制飲食均衡
11選擇該吃和不該吃的食物
12減少外來刺激
13控管電玩與平板使用
14控管睡眠品質
15以身作則
16多點安靜的時間
17認識自身的情緒
18鼓勵肢體運動
19分享美好時光
20提高動機性
21多給孩子關懷與愛
22增進與大自然的接觸
Part3 陪伴孩子一起專注
23專注的時機
24增進對身體意識的掌握
25進行腦內健身
26建立專注儀式
27提供適當的遊戲
28加強閱讀
29不再重複要求「專心一點」
30設定精確而實際的目標
31指導孩子安排時間
32邀孩子一起完成想做的事
33讓孩子探索自己的呼吸
34啟發孩子的感官
35規範孩子的作業
36進行能促進專注力的活動
附錄活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