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齡教養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圖解)
內容簡介
‧幼兒期 ‧學齡期 ‧青春期 ‧成年期
理解與陪伴,引導孩子發揮其特質與潛能,有效提升專注力、人際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靜不下心、注意力煥散無法集中精神àþADHD注意力不集中
‧不擅長與人互動、難以維持人際關係àþ亞斯伯格
‧無法與人眼神接觸、過度執著的行為àþ自閉症
了解孩子的特質、聆聽孩子的煩惱,給予適當的應對,正向教養很重要!
﹡ADHD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忘東忘西、不擅長等待、容易過動該怎麼辦?
‧可以使用沙漏或碼表計時,訓練孩子感受時間,並練習等待。
‧運用備忘錄與便條紙記下待辦事項,貼在顯眼處幫孩子記憶。
‧規劃日程表,擅用鼓勵與獎勵,訓練孩子集中精神完成目標。
﹡亞斯伯格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是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不會表達情緒、開不起玩笑該怎麼辦?
‧以圖畫或書寫的方式,告訴孩子日常生活或與人相處的禮節。
‧教導孩子練習說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並依場合做回應。
‧製作心情卡片,訓練孩子表達感受,並藉此聆聽孩子的煩惱。
﹡自閉症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堅持一定的順序、無法接受意外或改變、討厭被觸摸該怎麼辦?
名人推薦
台北市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翁菁菁
台北榮總復健部暨早療中心兒童職能治療組長 陳玉蘭
台北市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任 鄒國蘇
台大醫學院/醫院 高淑芬教授 醫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吳純慧
目錄
目 次
審定序〕 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
推薦序1〕 給這群辛苦長大的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 ◎翁菁菁
推薦序2〕 父母是孩子最強的後盾,陪伴孩子一起努力 ◎陳玉蘭
〈漫畫圖解〉所謂的神經發展障礙就是這樣的狀態
CASE1亞斯伯格症-5歲的小麻衣「無法好好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
CASE2亞斯伯格症-小學2年級的小亮「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完全無法付出關心」
CASE3亞斯伯格症-國中1年級的阿和「個性過於一板一眼、無法通融,沒辦法與朋友融洽相處」
CASE4 ADHD-小學4年級的太郎「上課時無法乖乖坐好,也沒辦法集中精神」
CASE5 ADHD-高中1年級的亞希「不擅長收拾整理,時常忘東忘西」
專 欄 亞斯伯格症與ADHD有相似之處嗎?..
第1章 必須先掌握的神經發展障礙基本知識
感覺自己在教養過程中時似乎不太順利
察覺孩子與眾不同的時間點會因障礙類型而異
神經發展障礙是自閉症、ADHD與LD等的總稱
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
ADHD孩子的特徵
LD孩子的特徵
為什麼會產生神經發展障礙呢?
序/導讀
透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所長 黃雅芬
我很榮幸再次受邀審定司馬理英子醫師的著作中譯本(前一本為《孩子的專心溜走了!》,跨境文化出版)。
本書涵蓋兒童精神/身心/心智科團隊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兩大狀況:「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註:在2013年所發表的最新版DSM-5診斷準則,已將原本被歸類於廣泛性發展疾患(PDD),包括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等,合併成一個全新的診斷名。)作者同時提供讀者兩種不同的閱讀形式,除了清楚易懂的純文字內容,還有生動可愛的圖文頁面,後者尤可提供焦急尋求對策的師長們一個有效掌握重點的管道。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也關注ADHD與ASD的成人及青少年族群,甚至考量到這兩種腦部狀況的高遺傳性,有些父母/教養者本身也具有類似的特質,也很需要專業人員的關注與支持。
本書向大眾傳達一個重要概念:ADHD與ASD為「神經發展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這是目前全球精神醫學專家們的共識。目前ADHD已有能夠「對症」的數種藥物,ASD則缺乏有效改善核心症狀的藥物,但兩者皆能透過(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行為訓練獲得部分程度的改善。除了個案與家庭本身的努力,外界對於他們的接納與支持同時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書十分適合親師們用來充實教養與輔導技巧,臨床工作者則可藉此精進專業,一般民眾也能由此拓展人文素養。期待能有更多人們一起守護這群比較特別的人們,透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給這群辛苦長大的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翁菁菁
隨著現代家庭的少子化趨勢,父母除了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就之外, 也逐漸從小就注意孩子的各項發展與個性氣質,希望可以適性發展,引導孩子未來可以走向適合自己的道路。因此,兒童心智科醫師在兒童發展評估門診中對於嬰幼兒期的孩子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要留意常見的發展遲緩或情緒行為問題是否為發展障礙的前兆。
因為常見的發展障礙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等診斷,都是在六歲之前就出現端倪,並不是一般大眾認為「沒關係啦!長大就會好!」, 如此簡單就能一語帶過。而發展障礙的臨床症狀與診斷治療並非如一般疾病,做做抽血儀器檢查就可以確診;治療也並非服用藥物就會痊癒。
發展障礙的臨床症狀往往會隨著環境、時間、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這也是常讓父母困惑:「為何A醫師說我的孩子是過動,B醫師卻說不是。」、「我的孩子只是活動量大、坐不住,醫師為何說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症?」其實發展障礙各項診斷的臨床症狀有許多是很相似的,而以就診的主要問題,最大部分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動、衝動。但是這些孩子一定都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嗎?其實不然,需要詳細的問診及收集家長、老師的觀察報告,後續追蹤及評估,才能確定診斷。而作者司馬理英子女士撰寫的這本書,就給予家長與臨床工作者很好的參考指標,所以我樂於推薦本書給大家。
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行為觀察的陳述,背後的原因很多,包含動機與生理性的問題。發展障礙是先天性的腦部發展異常,只是隨著環境、年齡不同,表現出的狀況不一,其實症狀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