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的守護者:布農族(2版)
台灣原住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因為不斷的遷徙,在工藝的表現顯得比較弱些,而在器物以實用性為主。
布農族的歌唱和音為台灣島民族之佼佼者,八部和音名揚全球音樂界。其社會型態行使父系氏族大家庭制度,居住的石板屋為大型建築物,族內產生許多神話與傳說故事, 原本原始宗教信仰已經瓦解,基督教與天主教取而代之。
本書特色
史上最詳細介紹布農族的一本書,從歷史到近代豐富的布農族圖片盡收書裡。
布農族的歌唱和音為台灣島民族之佼佼者,八部和音名揚全球音樂界。其社會型態行使父系氏族大家庭制度,居住的石板屋為大型建築物,族內產生許多神話與傳說故事, 原本原始宗教信仰已經瓦解,基督教與天主教取而代之。
本書特色
史上最詳細介紹布農族的一本書,從歷史到近代豐富的布農族圖片盡收書裡。
目錄
作者序 16
布農族民族源流 20
布農族發源於西部平原的拉蒙岸 20
巒社群的遷徙說法 21
郡社群的遷徙說法 22
卡社群的遷徙說法 23
布農族高山發祥說 24
布農族阿尚待納日發源說 25
布農族海外來源說 25
布農族台南登陸說 29
台南登陸說傳說故事 29
諾阿南氏族從台南遷移傳說故事 29
布農族遷徙史 32
布農族民族遷徙史是一部逃難史 32
布農族民族遷徙類型 33
布農族自主性的民族遷徙活動 33
逃避同祖群壓迫 33
逃避同族不同群間之殺戮 33
逃避漢族侵占土地及殺戮 34
原始之遊耕 34
追尋獵物 34
逃避平埔族殺戮 34
遠離瘧疾孳生地區 36
布農族非自主性的民族遷徙活動 36
遏止丹大事件抗暴蔓延 36
遏止阿里曼襲警事件 36
遏止巒社群抗暴 37
記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37
玉山的守護者 布農族
布農族歷史發展與演進 42
原始時代出草與聝首 42
攻守聯盟 42
同族之征伐 42
異族之征伐 42
戰爭的原因 42
布農族因異族之登陸台灣而移動 44
荷蘭統治台灣時期的布農族 45
清代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46
日據時期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47
大分事件 48
丹大事件 51
霧鹿抗日史 51
檜谷事件 55
大關山事件 55
現代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55
布農族宗教與信仰 58
布農族原始宗教信仰 58
物質生活的需要 58
心理上、精神上的需要 58
生老病死的恐懼 59
布農族原始宗教之特徵 59
保佑說 60
求福說 60
重自力 61
重化力 61
布農族原始宗教瓦解之背景與轉宗 62
經濟生活型態變遷 62
宗教領袖權力瓦解 66
巫師的功能受到懷疑 67
基督教積極傳教的結果 67
以布農族同族人宣教 67
布農族巫卜與醫療 70
布農族徵兆預示信仰 70
布農族夢占信仰 70
作夢與夢境 70
夢占信仰 71
布農族鳥占信仰 75
布農族巫卜信仰 75
布農族月星占卜法 77
布農族瓢卜 78
布農族石占 78
布農族飯占 79
布農族水占 79
布農族草占 79
布農族巫師治病 79
病患求助巫師 79
巫師為病患治病 80
巫師診病與施巫術 80
布農族祭祀與慶典 82
新年祭 82
農地開墾祭 82
農地拋石祭 82
小米播種祭 83
甘藷祭 83
小米播種終了祭 84
農具封鋤祭 85
小米田除草祭 86
小米田驅鳥祭 86
小米收穫祭 86
小米嘗新祭 87
小米進倉祭 87
射耳祭 87
出草與敵首祭 88
驅疫祭 88
狩獵祭 88
滿月禮 89
嬰兒節 89
長子慶祝禮 90
童子慶典禮 90
小孩成長禮 91
成年禮 92
布農族社會制度 96
布農族部落組織 96
布農族部落結構要素與形態 97
家族構成之形態 97
地域組織 97
生產關係之結構要素 98
年齡組織 103
會所組織 104
土地所有權制度 104
防衛與戰爭組織 104
特權組織 105
布農族領導制度 107
祭司 107
射耳祭主祭 107
政治領袖 107
軍事領袖 107
族長 109
巫師 109
布農族人口族名與分布 110
布農族之人口 110
布農族之族名 110
布農族之分布 111
布農族聚落規模 114
布農族農耕經濟與貿易 116
布農族農耕生產與經濟貿易 116
布農族農耕生產工具之演進 116
手鍬農具 116
鹿角掘土農具 117
竹刀農具 117
山刀農具 117
手斧與坎草刀農具 118
鋸子農具 118
耙子農具 119
鐵鋤農具 119
耕牛之引進 120
耕耘機與播種機之引進 121
碾米機之引進 121
農機車與貨車之引進 121
布農族農耕生產之變遷與轉型 121
從共產到私有之演進 121
從粗放農業到精耕農業 122
農耕生產與貨幣活動 122
農耕生產之轉型 125
布農族經濟與貿易之變遷 126
經濟貿易之發展 126
以物易物的傳統交換經濟貿易 127
現代錢幣貿易與消費 128
傳統經濟衰微與現代貿易崛起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129
經濟與貿易的困境 130
種植經濟作物 132
貨物與勞役交易 135
體力勞動獲取工資報酬 135
貨物與貨幣交易 135
布農族飲食文化 136
從事農耕獲得食物 136
小米 136
糯米 139
稗 139
陸稻 139
水稻 139
甘藷 140
芋頭 141
玉米 143
樹豆 143
南瓜 143
萬年瓜 145
紅豆 145
綠豆 145
花生 146
葫蘆 146
飄簞 149
蛇瓜 150
水果 150
薏苡 150
藜 151
生薑與大蒜 151
高粱 151
Batal 151
豌豆 151
Painotanaul 151
Tipulkaixats 152
樹薯 152
狩獵與漁撈獲取食物 152
畜養獲取食物 152
採集獲取食物 153
採集野蔬與野果 153
採集昆蟲、蛆與鳥蛋 153
布農族生命禮儀 156
布農族婚姻觀 156
傳統男性扮演支配者的角色 156
傳統女性為被支配的角色 156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視為天職 156
婚配決定權操之父母 156
適婚年齡 157
布農族婚姻之形式 157
嫁娶婚與招贅婚 157
指腹為婚 157
交換婚 158
氏族外婚 159
童養媳婚 159
單偶婚 159
聘禮婚與服役婚 159
搶婚 160
買賣婚 162
村內婚與規定婚 162
布農族婚姻之變遷 163
布農族婚姻形式之變遷 165
布農族原始婚 165
布農族古代婚 166
布農族現代婚 166
布農族婚姻儀式之變遷 168
從搶婚到議婚 168
從父母之命到媒妁之言 168
從媒妁之言到自由戀愛 169
布農族生死觀 169
布農族喪葬禮儀 170
臨終禮儀 170
更衣梳飾 170
通報喪訊 171
陪葬物 171
告別式 172
埋葬 172
善死與惡死 174
埋葬後儀節 175
布農族喪葬之變遷 179
布農族樂舞 182
布農族傳統民族樂器 182
傳統樂器之分類 182
弓琴 183
口簧琴 186
五弦琴 190
杵音 191
搖搖器 192
敲木棒 193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193
布農族人是天生和聲的民族 194
黑澤隆朝台灣原住民音樂之採錄與研究 197
祈禱小米豐收歌之特質 199
祈禱小米豐收歌之吟唱 202
布農族服飾 206
布農族服裝之材料 206
皮革 206
苧麻 206
布農族男子服裝 208
無袖鹿皮背心 208
長袖皮衣 209
鹿皮披肩 209
無袖山羊皮衣 209
山羊皮雨衣 209
毛雨衣 209
遮陰布 209
男裙 210
鹿皮套袖與套褲 210
皮鞋與皮帽 211
無袖麻布長衣(長背心) 212
長袖短上衣 213
圍巾 214
布農族女子服裝 215
長衣窄袖 215
纏頭黑巾 215
長袖短上衣 215
腰裙 216
內裙 216
綁腿 216
腰帶 216
布農族特殊服飾馘首英雄裝 216
布農族服飾之變遷 216
裸形跣足至華服翩翩 216
服飾型式上之變化 216
服飾材料之變遷 217
服飾色彩之變遷 218
服飾製作之變遷 219
服飾因地域之變遷 219
現代布農族之服飾 220
布農族建築文化藝術 222
布農族住屋空間之設置與意義 222
布農族築屋步驟與程序 223
夢占卜地 223
尋找建材 223
整地 223
立柱 224
架梁 224
蓋頂 224
天窗 226
築壁 226
窗戶 226
建粟倉
布農族民族源流 20
布農族發源於西部平原的拉蒙岸 20
巒社群的遷徙說法 21
郡社群的遷徙說法 22
卡社群的遷徙說法 23
布農族高山發祥說 24
布農族阿尚待納日發源說 25
布農族海外來源說 25
布農族台南登陸說 29
台南登陸說傳說故事 29
諾阿南氏族從台南遷移傳說故事 29
布農族遷徙史 32
布農族民族遷徙史是一部逃難史 32
布農族民族遷徙類型 33
布農族自主性的民族遷徙活動 33
逃避同祖群壓迫 33
逃避同族不同群間之殺戮 33
逃避漢族侵占土地及殺戮 34
原始之遊耕 34
追尋獵物 34
逃避平埔族殺戮 34
遠離瘧疾孳生地區 36
布農族非自主性的民族遷徙活動 36
遏止丹大事件抗暴蔓延 36
遏止阿里曼襲警事件 36
遏止巒社群抗暴 37
記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37
玉山的守護者 布農族
布農族歷史發展與演進 42
原始時代出草與聝首 42
攻守聯盟 42
同族之征伐 42
異族之征伐 42
戰爭的原因 42
布農族因異族之登陸台灣而移動 44
荷蘭統治台灣時期的布農族 45
清代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46
日據時期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47
大分事件 48
丹大事件 51
霧鹿抗日史 51
檜谷事件 55
大關山事件 55
現代布農族的歷史與發展 55
布農族宗教與信仰 58
布農族原始宗教信仰 58
物質生活的需要 58
心理上、精神上的需要 58
生老病死的恐懼 59
布農族原始宗教之特徵 59
保佑說 60
求福說 60
重自力 61
重化力 61
布農族原始宗教瓦解之背景與轉宗 62
經濟生活型態變遷 62
宗教領袖權力瓦解 66
巫師的功能受到懷疑 67
基督教積極傳教的結果 67
以布農族同族人宣教 67
布農族巫卜與醫療 70
布農族徵兆預示信仰 70
布農族夢占信仰 70
作夢與夢境 70
夢占信仰 71
布農族鳥占信仰 75
布農族巫卜信仰 75
布農族月星占卜法 77
布農族瓢卜 78
布農族石占 78
布農族飯占 79
布農族水占 79
布農族草占 79
布農族巫師治病 79
病患求助巫師 79
巫師為病患治病 80
巫師診病與施巫術 80
布農族祭祀與慶典 82
新年祭 82
農地開墾祭 82
農地拋石祭 82
小米播種祭 83
甘藷祭 83
小米播種終了祭 84
農具封鋤祭 85
小米田除草祭 86
小米田驅鳥祭 86
小米收穫祭 86
小米嘗新祭 87
小米進倉祭 87
射耳祭 87
出草與敵首祭 88
驅疫祭 88
狩獵祭 88
滿月禮 89
嬰兒節 89
長子慶祝禮 90
童子慶典禮 90
小孩成長禮 91
成年禮 92
布農族社會制度 96
布農族部落組織 96
布農族部落結構要素與形態 97
家族構成之形態 97
地域組織 97
生產關係之結構要素 98
年齡組織 103
會所組織 104
土地所有權制度 104
防衛與戰爭組織 104
特權組織 105
布農族領導制度 107
祭司 107
射耳祭主祭 107
政治領袖 107
軍事領袖 107
族長 109
巫師 109
布農族人口族名與分布 110
布農族之人口 110
布農族之族名 110
布農族之分布 111
布農族聚落規模 114
布農族農耕經濟與貿易 116
布農族農耕生產與經濟貿易 116
布農族農耕生產工具之演進 116
手鍬農具 116
鹿角掘土農具 117
竹刀農具 117
山刀農具 117
手斧與坎草刀農具 118
鋸子農具 118
耙子農具 119
鐵鋤農具 119
耕牛之引進 120
耕耘機與播種機之引進 121
碾米機之引進 121
農機車與貨車之引進 121
布農族農耕生產之變遷與轉型 121
從共產到私有之演進 121
從粗放農業到精耕農業 122
農耕生產與貨幣活動 122
農耕生產之轉型 125
布農族經濟與貿易之變遷 126
經濟貿易之發展 126
以物易物的傳統交換經濟貿易 127
現代錢幣貿易與消費 128
傳統經濟衰微與現代貿易崛起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129
經濟與貿易的困境 130
種植經濟作物 132
貨物與勞役交易 135
體力勞動獲取工資報酬 135
貨物與貨幣交易 135
布農族飲食文化 136
從事農耕獲得食物 136
小米 136
糯米 139
稗 139
陸稻 139
水稻 139
甘藷 140
芋頭 141
玉米 143
樹豆 143
南瓜 143
萬年瓜 145
紅豆 145
綠豆 145
花生 146
葫蘆 146
飄簞 149
蛇瓜 150
水果 150
薏苡 150
藜 151
生薑與大蒜 151
高粱 151
Batal 151
豌豆 151
Painotanaul 151
Tipulkaixats 152
樹薯 152
狩獵與漁撈獲取食物 152
畜養獲取食物 152
採集獲取食物 153
採集野蔬與野果 153
採集昆蟲、蛆與鳥蛋 153
布農族生命禮儀 156
布農族婚姻觀 156
傳統男性扮演支配者的角色 156
傳統女性為被支配的角色 156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視為天職 156
婚配決定權操之父母 156
適婚年齡 157
布農族婚姻之形式 157
嫁娶婚與招贅婚 157
指腹為婚 157
交換婚 158
氏族外婚 159
童養媳婚 159
單偶婚 159
聘禮婚與服役婚 159
搶婚 160
買賣婚 162
村內婚與規定婚 162
布農族婚姻之變遷 163
布農族婚姻形式之變遷 165
布農族原始婚 165
布農族古代婚 166
布農族現代婚 166
布農族婚姻儀式之變遷 168
從搶婚到議婚 168
從父母之命到媒妁之言 168
從媒妁之言到自由戀愛 169
布農族生死觀 169
布農族喪葬禮儀 170
臨終禮儀 170
更衣梳飾 170
通報喪訊 171
陪葬物 171
告別式 172
埋葬 172
善死與惡死 174
埋葬後儀節 175
布農族喪葬之變遷 179
布農族樂舞 182
布農族傳統民族樂器 182
傳統樂器之分類 182
弓琴 183
口簧琴 186
五弦琴 190
杵音 191
搖搖器 192
敲木棒 193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193
布農族人是天生和聲的民族 194
黑澤隆朝台灣原住民音樂之採錄與研究 197
祈禱小米豐收歌之特質 199
祈禱小米豐收歌之吟唱 202
布農族服飾 206
布農族服裝之材料 206
皮革 206
苧麻 206
布農族男子服裝 208
無袖鹿皮背心 208
長袖皮衣 209
鹿皮披肩 209
無袖山羊皮衣 209
山羊皮雨衣 209
毛雨衣 209
遮陰布 209
男裙 210
鹿皮套袖與套褲 210
皮鞋與皮帽 211
無袖麻布長衣(長背心) 212
長袖短上衣 213
圍巾 214
布農族女子服裝 215
長衣窄袖 215
纏頭黑巾 215
長袖短上衣 215
腰裙 216
內裙 216
綁腿 216
腰帶 216
布農族特殊服飾馘首英雄裝 216
布農族服飾之變遷 216
裸形跣足至華服翩翩 216
服飾型式上之變化 216
服飾材料之變遷 217
服飾色彩之變遷 218
服飾製作之變遷 219
服飾因地域之變遷 219
現代布農族之服飾 220
布農族建築文化藝術 222
布農族住屋空間之設置與意義 222
布農族築屋步驟與程序 223
夢占卜地 223
尋找建材 223
整地 223
立柱 224
架梁 224
蓋頂 224
天窗 226
築壁 226
窗戶 226
建粟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