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國節氣的文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269
    29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二十四節氣中充滿天道至理。歲時節序,四季輪回,蘊藏中國人溝通天地的智慧。中國古人哲學觀念的核心是「天地人和」-人只有順應自然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才能在身體和精神上達到最佳狀態。古人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和日常生活,正是對自然的一種尊重和順應。 作為古代中國在曆法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二十四節氣凝結了勞動人民的經驗和智慧,直到今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啟發了古往今來無數文人的才思。其影響力早已走出國門,遠及日、韓等國。

目錄

春生

我們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見春的重要性。冬去春來,才有了萬物生長;新的四季輪迴,才有了新的收穫。尤其是以農耕為業的中國人,春的重要則要更深一層。因為有了春種,才會有秋收。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而持續一年的農事也從這時開始。

春天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

立春為每年的二月三日或四日,視太陽位置達黃經三百一十五度時開始。關於這一點,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過如下記載:「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在二十四節氣中,素來有「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指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開始的日期,提醒著舊時的中國人要依據季節的變化進行「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因為二十四節氣的劃分起源於黃河中下游流域,所以「四立」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而言,並不完全適用。

立春:一門歡笑春風暖    11
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6
驚蟄:春雷陣陣,萬物生長    37
春分: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51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63
谷雨:走谷雨,祭倉頡    80

夏長

春盡夏至。立夏節氣一到,夏季也就由此拉開了序幕。

立夏的另一個名字叫「春盡日」。白居易在其著名詩作《春盡日》中,生動地描述了這一時節的美好景致:「芳景銷殘暑氣生,感時思事坐含情。無人開口共誰語,有酒回頭還自傾。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春歸試遣鶯留語,好住林園三兩聲。」

山林青翠的初夏,驕陽似火的盛夏,大雨滂沱的仲夏。暑氣與雨水,驚雷與閃電,密集地降臨到中國的大地上。入夏的中國,草木繁茂,江河壯美,東北的稻田里河蟹正肥,江南的河面上蓮花競放,把整個季節暈染得如同一幅幅錦繡畫卷。

立夏是進入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也預示著春夏兩季的交替與更迭。據史料記載,這一節氣早在戰國末年就已確立。關於立夏的命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這樣的解釋:「立字解見春(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就是「大」的意思,說的是春種的植物到了這時已經漸漸長大了。

立夏發生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前後,也就是太陽到達黃經四十五度的時候。此時大地上的氣溫逐步上升,酷暑將要正式來臨。在這一節氣裡,隨著雷雨的普遍增多,農作物也開始進入生長的旺季。

立夏: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97
小滿:三夏大忙序幕起    112
芒種:青梅煮酒論英雄    123
夏至:夏至時節天最長     136
小暑:六月六,曬龍袍    148
大暑:腐草為螢,大雨時行    164

秋收

從立秋節氣開始,秋天就算是到來了。

古人云:「一葉知秋。」到了立秋,天氣由酷熱逐漸轉涼,梧桐葉始見凋落,勞作一夏的農家人熬過了炎炎夏日,終於看到了豐收的希望。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古人還有「愁是心上秋」的說法。隨著秋天的到來,中國人的悲愁情緒也再次不期而至。古往今來,一代代中國人在這個不無傷感的季節裡或寫下詩歌,或繪出畫卷,來描摹自己眼中的秋天。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唐代詩人李益在其作品《立秋前一日覽鏡》中寫下的句子:「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其中的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每年的八月八日或七日,也就是太陽到達黃經一百三十五度的時候,就是立秋節氣了。從文字的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組成,有「禾谷成熟」之意,因其時值「暑去涼來」之時,所以也意味著萬物肅殺的氣候特徵由此正式開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關於這一節氣有著如下解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說的就是隨著秋天的到來,萬物或成熟或潛藏,大都收斂了生機。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177
處暑:天地始肅,寒氣欲至    192
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204
秋分:秋分夜夜涼    213
寒露:鴻雁南飛,菊始黃華    227
霜降:霜葉紅於二月花     237

冬藏

冬來了。一個白雪皚皚的季節,就要在我們的面前展開它銀裝素裹的壯美畫卷了。

立冬,也就意味著冬天即將到來。在中國北方,特別是黃河流域以北的廣闊土地,冬季在這時已然拉開序幕。到了這個節氣,也就意味著萬物到了沉寂的時候。需要冬眠的動物此時已經進入了洞穴,蟄蟲和蟲卵也回到泥土或繭蛹裡沉睡,候鳥們大多移居到了南方,花草樹木也完全枯萎凋零……整個世界萬籟俱寂,天地間一派肅殺之氣。

用不了多久,雪花就將在這片土地上空飄飄而下。

在每年的十一月八日或七日,當太陽到達黃經兩百二十五度的時候,就是立冬節氣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此的解釋為:「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到了立冬時節,除了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以及全年無夏的青藏高原外,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會開始陸續進入冬季。

如果從氣候學上來劃分四季,下半年平均氣溫降到攝氏十度以下就是真正的冬季了。按照這一標準來看,中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早在九月上旬就已率先進入冬季,而長江流域的冬季則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開始。至於「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其實是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的。

立冬:冬季之始,萬物收藏    249
小雪:寂寥小雪閒中過    259
大雪:至此而雪盛    271
冬至:冬至大如年    280
小寒:風不信,則花不開    294
大寒: 又是辭舊迎新時    310

試閱

立春:一門歡笑春風暖

我們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見春的重要性。冬去春來,才有了萬物生長;新的四季輪迴,才有了新的收穫。尤其是以農耕為業的中國人,春的重要則要更深一層。因為有了春種,才會有秋收。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而持續一年的農事也從這時開始。

春天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

立春為每年的二月三日或四日,視太陽位置達黃經三百一十五度時開始。關於這一點,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過如下記載:「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在二十四節氣中,素來有「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指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開始的日期,提醒著舊時的中國人要依據季節的變化進行「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因為二十四節氣的劃分起源於黃河中下游流域,所以「四立」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而言,並不完全適用。

立春三候

中國古代將立春起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從立春之日開始的五天,東風送暖,氣溫上升,大地開始解凍;五日後,蟄居洞穴的蟲類開始慢慢甦醒;再過五天,河流的冰面逐漸融化,魚兒開始到水面上游動,因為此時冰面並未完全化開,所以河裡的碎冰塊如同被魚背著浮在水面上一樣。這也就意味著,從立春這一天開始,大地漸漸解凍,蟲兒慢慢甦醒,大自然要開始煥發其盎然生機了。

春天來了,中國人又迎來了美好的一年。

打春的由來

在中國人的詞彙裡,「打春」一詞幾乎可以等同於立春了。想必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在立春這一天被父母早早喚醒,並被告之「春天」到來的經歷吧。大人之所以要這樣做,還是應了那一句「一年之計在於春」。至於「打春」一詞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又是怎麼一回事,則要追溯到古代了。在當時,立春就已不只是一個普通的節氣了,還是一個重大的節日,我們常說的「打春」,便是立春節日裡最為盛大也最為重要的活動。據史料記載,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比如在《事物紀原》中就有「(周公)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的記載。繼周公之後,歷代統治者都效法這一傳統,在立春這一天祭祀芒神(傳說中的春神),舉行鞭春之禮─也就是用鞭子抽打泥做的春牛,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京都風俗志》一書中有過更詳細的記載:「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尹往西(東)直門外一里,地名春場,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向南,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於干支。准令男女從觀。至立春時,官吏皂役鼓樂送回春場。以順大道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可見,最初的「打春」便是打碎所謂的「春牛」,鞭策老牛不僅有著「催耕」的含義,同時也包含了對新一年五穀豐登的期盼。

隨著時間的推移,「打春」這一傳統也略有些變化。從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的記載不難看出,到了明清時期,打春已和古時一哄而上的那種「眾役打焚」的舊俗完全不同了,不僅禮儀更加繁複,場面也更為壯觀。在鞭打「春牛」後,官員要及時退朝,而皇帝在退朝前還要「各以彩仗贈貽」,官員們都很喜悅,因為他們拿到了皇帝所賜的東西,是一年中最好的兆頭。

立春這一天,除了皇帝、官員們會從事上述活動外,民間的迎春活動也十分熱鬧。人們往往都要在自家院裡高掛「春幡」,還要張貼大紅色的對聯,上面寫著「一門歡笑春風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者是「瑞雪豐年,八方獻瑞」、「春風得意,六合同春」之類的吉祥話,房前屋內的牆上還要貼滿「迎春」、「宜春」以及各式各樣的「福」字……紅紅的對聯以及大大的「福」字,讓整個院子顯得喜氣十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86284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