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石計生近年來有關藝術與社會方面的思考與評論,觸及現代詩、小說、造型、攝影和電影諸美學形式,並以動中之靜的當代閒逛者角度切入觀察,裸露城市空間文化的跨界變化。
而在後現代的社會轉變中,通過與班雅明精神的對話辯證,本書以比較研究的態度,在東方智慧的燭照下,隱約晃蕩屬於腳踏實地的行走餘光,面對集體∕自我的閱讀魅影纏繞,一方興未艾的多層次、未知所終的文化實踐旅程從中展開。
目錄
自序:說出你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輯一:尋找後班雅明精神
?動中之靜:論班雅明「閒逛者」的城市意象閱讀轉變
輯二:重讀盧卡奇的靈魂與美學
?離岸之路—青年時期的靈魂與形式
?時代傾斜:在現實的邊緣感受小說理論
?可能使命:從此超拔遇見一種現實主義
?死後紀念:班雅明與你我的若干種心
輯三:城市中的諸藝術表現形式
?拉岡/跋:分裂自我的鏡像—評拉剛跋的偽裝裝置藝術
?波特萊爾的練劍術:巴黎城漫步與現代詩創作
?禁忌的遊戲:談後悲情城市中的「天邊一朵雲」
?輓歌中微明的氛圍:偶遇一張澎湖天人菊照片
?台北、上海、北京:建築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
輯四:圓現象閱讀的實踐
?建構「圓現象閱讀」
?三島由紀夫的輪迴美學:小說《豐饒之海》四部曲論
?死亡與永恆的辯證:從「人間系列—三軍」談朱銘雕刻的精神性
後記:寫實的夢
序/導讀
石計生
1
出版這本書的約其實和群學出版社簽的很早,推算一下,應是2003寫完《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後半年,但此計畫卻因為忙了別的事,就擱置乃至於完全忘記了。其間,我除了日常教學研究之外,時常追索一個困惑自己已久的問題,用學術的語言來說,是「主體性」(subjectivity),用白話文說,是「我能以何種方式說出我的血液裡流動的精神?」過去,特別是寫三民版的《社會學理論》時期以為,能以批判「西方霸權」的角度萃取出看似黃皮膚意涵的東西,但昨夜的一個夢卻又示警地把我帶回留學時代的芝加哥,想起泰倫斯?史都華的悲劇。
泰倫斯?史都華是一位尋常的美國黑人知識份子,也是我的博士班要好同學。剛到芝加哥的前兩年,我們時常一起讀書,吃飯和閒聊。他父親是美國州立北卡羅萊納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rlotte )的教授,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品學兼優,待人謙恭有禮,見面就微微額首說「How are you doing , Stone ?」。有一天,他漫步走在芝加哥街頭欣賞春雪,突然有兩輛警車前後將他攔住,指稱他是強暴犯,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抓進警察局。泰倫斯雖拼命辯解,說他是研究生,而且警方給他看的照片裡的罪犯不是他,義大利裔的警察嗤之以鼻地說:「你們黑鬼看來都一樣」。牢裡待了一天後,我們研究所所長去警局才費了番功夫將他保釋出來。我記得我在系館再遇到泰倫斯時,意志消沈、黝黑的臉整整瘦了一圈,大溜溜原本明亮的眸子也喪失了昔日談笑風生的美麗,只簡單地說了上述的過程,牢裡的事,隻字未提。過了一學期後,我從高雄省親後回芝加哥,就聽說泰倫斯休學了,不知去向,我託人打聽也沒消息。幾年後,我完成學位要回台灣前,去沃爾瑪(Walmart)採買一些東西時,赫然發現泰倫斯蹲在出口的轉角,衣衫藍縷狀極落魄。我就問他「怎麼在這裡?」認出是我之後,泰倫斯怯怯然閃開我的眼神,以令人傷痛的速度朝極端刺眼的北美陽光方向拔腿奔離。
這不過是一九九五至一九九九年間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本來以為已遺忘的,而夢境往事歷歷卻宛如今日,提醒我「西方霸權」是個必須小心以對的字眼。因為,即使其國度管轄下的子民的血液也不是同質的,而「血液裡流動的精神」更是一個複雜的歷史與文化社會交纏後的結果,不只是本質/現象何在或文化影響比例多寡的問題,我們也很難從中萃取出什麼純粹之理論的概念。但我是這樣想著泰倫斯的悲劇,我去體會、感動、反省與行動屬於「異質」的突出與受難,或許是超出「東/西方」虛假界線,從而洞悉真正權力運作和「霸權」所在的可能。
2
我「血液裡流動的精神」若獲啟發亦復如是,則說出該精神的途徑之一是閱讀。「閱讀」對我而言從來就不可能沒有目的,或者「非涉情感的」;但我對於拆解問題的興趣遠高於獲得解答,拆解過程有時感覺自己極其冷血。閱讀充滿魅影,是創作的另一種形式,中間幾乎沒有隔閡,這種自由,泰半受惠於例行數年在紫藤廬聽與講皆不受拘束的美學講座,鍛鍊思維與文字間明鏡般反射,最多順著上天光芒日晷變化微調角度而已。
表現在本書中的,大致上是和「文字」與「印象」相關的閱讀,從過去致力研究的班雅明「印象空間」視角亦輕易可知,兩者並且是密不可分地在城市空間中展現。例如:不管是波特萊爾詩的練劍術場域巴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情慾的拼貼台灣、解讀一張澎湖天人菊照片、台北、上海、北京的建築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甚至純文字的三島由紀夫小說「豐饒之海」,我在其中都賦予了拆解問題的重量,以便面對解答的輕盈。但確切的語言在找好位置之後卻又不安於坐,因此隨時又目睹句子帶著句子紛紛逃離理性樊籠,光天化日下。所以,一種找尋「後班雅明精神」的旅程就開始了。那不必然和班雅明的思想遺產完全相關,卻是需要通過他的某種人格特質與生活方式展開的視角:譬如閒逛者(fl?neur),或者我所稱的「走路學派」。既因為城市是二十一世紀的顯著生活場域,也或許是我從二○○五年冬開始的喜歡行走,胸壑開敞,把一個城市的靈魂徑路都摸熟了,注意細節花草人物,也就活絡了班雅明的巴黎踏查精神。
長於走路者皆知,這絕非線性演化的過程,「後」的現代世界足下經驗的行走是意識流時間構成的不規則存在(沒有邊界)之網。它有時看似前進,實則回歸到文字,甚至是身體層次,那並且是非常內在的體驗、掙扎與面對。如書裡的退回至盧卡契的靈魂與美學的重讀,從後設角度看一個偉大思想家早已斷念的一生事業,結晶為投河自盡的美殉印象。哲學是伊爾瑪之愛的剩餘。每一筆文字都回歸的印象。或者我所謂的「圓現象閱讀」,表面上論證東/西方的思維交會,實則為身體層次的操練理解,與其賦予一個符號說是「道家身體」,無寧說是全人類共通的本我,「動中之靜」,這是「異質」中的「同質」,站在環形土地的中央,能應付「後」的現代世界無窮無盡的變化。而這由身體再轉化為文字閱讀的抽象性,又旋旋為朱銘的雕刻與拉剛跋的裝置藝術作品具象化呈現。閱讀的形式與內容,我感覺其中變形奧妙無比,這一切完全構成我「血液裡流動的精神」。說出!而所謂「霸權」觀念就在其中融解,真正權力運作除了客觀外在機制需社會學分析外,其惡果恐怕多半是自己心魔作祟。是以通過閱讀魅影的解除魔咒程序,尋找後班雅明精神或許正是找尋自我/他者,簡單地活著、高明地想著,孤獨而清醒。
泰倫斯?史都華的悲劇或可避免,我這時想,或許不能。或許有一天我的走路走得夠遠,會在地球某個轉角再遇到他。那時該說些什麼呢?
「一起走一段如何?」
「說出你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二00七、一、三十於台北、士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